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来说你、我、他。

          


       从事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工作已有十多年的时间,经常会被家长问到,我的孩子都这么大了,话倒是很会说,但就是不能够正确使用人称代词你我他,经常出现人称代词颠倒的现象,会把你的,说成我的,我的说成你的,这可怎么训练呢?


       当然问这个问题的家长,孩子都已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特殊儿童中尤其是自闭症儿童,由于他们的认知滞后,在语言表达上会普遍存在着刻板的现象,有着固定化的模式,所以在人称代词的'你'和'我'上面经常会出现颠倒,在使用上往往需要一些时间去训练去理解,泛化和巩固。他们很难理解当角色变换时,代词就要跟着转换。对于人称代词理解能力好的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掌握,只要掌握一定两个步骤就能够举一反三,并且运用的很好,有些学生是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巩固直到内化。接下来我会详细地来介绍我是如何一步步帮助孩子建立这个概念。



1
可以先从五官和身体部位开始,发指令时可以用名字来替代。

教材准备:洋娃娃

老师和学生面对面对学生发指令 


1.'指强强的鼻子

“指强强的耳朵”

“指强强的眼睛”

“指强强的嘴巴'(各身体部位)


2.'指老师的鼻子”

“指老师的耳朵”

“指老师的眼睛”

“指老师的嘴巴'(各身体部位)


3.'指洋娃娃的嘴巴”

“指洋娃娃的鼻子”

“指洋娃娃的耳朵”

“指洋娃娃的眼睛'(各身体部位)


每个步骤都要通过才能进行下一个步骤,可以采用ABA 应用行为分析法中的DTT 回合式操作方法进行训练,当每个步骤熟练掌握并能进行任意轮换的时候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



2
用代词替代名字

教材准备:洋娃娃或同伴


1.'指你的鼻子”

“指你的耳朵”

“指你的眼睛”

“指你的嘴巴'


2.“指她的耳朵”

“指她眼睛”

“指她的耳朵”

   “指她的嘴巴'(可用洋娃娃替代第三人称)


3.'指我的鼻子”

“指我的耳朵”

“指我的眼睛”

“指我的嘴巴'


每个步骤都要通过才能进行下一个步骤,可以采用ABA应用行为分析法中的DTT回合式教学法进行训练,当每个步骤熟练掌握并能进行任意轮换的时候才能进行下一个阶段。


在学生分别掌握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之前,不要将教学生理解并运用第一人称的课程和教学生理解并运用第一人称的课程混在一起,这样可以减少学生代词颠倒的现象。


3
说出代词的含义-物品

教材准备:在桌子上分别放几样物品,食物或是玩具。


对学生发指令

1.'把饼干给我”

'把杯子给我'

'把手机给我'


2.“把糖果给她”(可以是洋娃娃或是同伴)

'把饼干给她'

'把小汽车给她'


3.'把手机给我,把糖果给她'

   '把饼干给她,把汽车给我'


4.'小汽车给你,饼干给她'

   '棒棒糖给她,饼干给你'


5.'手机给我,饼干给你'

  '巧克力给你,小汽车给我'


6.'饼干给你,小汽车给她,手机给我'(这里有三步指令,同时也可作训练孩子的听觉记忆能力,如果孩子听觉记忆能力还不能同时执行这一阶段可以省略直接进入下一个阶段)


4
说出代词。

注意:教师要接触学生对自己的五官或者衣服并问学生“这是谁的”?


1.教师:“这是谁的鼻子”?

   学生:“我的鼻子”

   教师:“这是谁的耳朵”?

   学生:“我的耳朵”

   教师:“这是谁的眼睛”

   学生:“我的眼睛”

   教师:“这是谁的嘴巴”

   学生:“我的嘴巴”


家长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已游戏的方式玩起来,不要死板地一问一答,而是带着趣味性参与到活动中。


2.物主代词:'他的' 

可以拿要训练的第三人称的物品,也要让学生知道这是属于第三人称的物品,

如鞋子,衣服玩具之类的。

老师问'谁的鞋子'?

学生有可能会说出第三人称的名字,这时可以及时辅助帮助学生说

'她的鞋子'

'她的衣服'

   ......

3.拿三个人的物品,学生的,老师的,同伴的,并引导学生说出,我的,你的,她的。


老师问'这是谁的杯子'

学生'我的杯子'

老师:'谁的鞋子'

学生:'她的鞋子'

老师:'谁的手机'

学生:'你的手机'


5
互动环节

       可以引导学生或是同伴发出提问,由对方来回答问题,让学生逐渐明白当问话的人有变化的时候,人称也发生变化。


       当孩子能够掌握这些能力并能运用的时候,说明学生已经明白了,人称代词也就真正掌握了。所以家长在教授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过于着急,不要想一节课就想解决所有的问题,如果没有按照孩子的能力和步骤来教的话,孩子会被越教越乱,越来越不知所措,也要记得在生活当中进行练习泛化。由于每个孩子的能力不一,所以不一定都要从第一阶段开始训练,要评估孩子的能力,如果孩子已经掌握了一阶段,就可以直接往下一个阶段。


     

       以上方法只是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可以作为学习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语语法 第5章 代词 第3课 人称代词 练习与答案
人称代词
【教学设计】认识五官
滴答——杨幂(简谱)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易代」
学生英语错题汇总44:代词的使用错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