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慢性失眠从肾论治

作者/成杰辉,范宇鹏,杨志敏

失眠中医学称为不寐、不眠、不瞑、不得卧等,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睡眠紊乱和相关日间症状持续3个月或以上,则为慢性失眠。失眠的主要病机为阳不入阴,阴阳失调,治疗上多以补虚泻实、平调阴阳为原则,实证泻其有余,虚证补其不足。但临床上治疗失眠常常疗效欠佳,且病情易反复,特别是长期失眠的慢性患者,治疗起来更为棘手。笔者认为,睡眠本来就是身体恢复元气的过程,睡眠欠佳必然加重元气耗伤,日久伤及肾元。肾藏元阴元阳,为水火之脏,肾虚不足又致阴阳失调,加重失眠症状,造成恶性循环。故肾虚既是失眠的结果,也是失眠的原因之一。临床上,慢性失眠无论兼夹他证与否,可尝试从肾论治。

01

肾与失眠的关系

历代医家认为,人的睡眠以机体阴阳和谐为本,体内阴阳之气的运行,阴阳消长的变化,决定着睡眠-觉醒的正常规律。而肾阴肾阳,则是五脏阴阳之本,肾阴肾阳两者协调共济,维持动态平衡,从而保证了人体的正常睡眠。近代医家陈良夫指出:“心主一身之火,肾主一身之水。心与肾为对待之脏,心火欲其下降,肾水欲其上升,心肾相交,斯能安寐如常矣。”说明肾水与心火相互既济,寤寐方能正常,如若肾阴不足,无以上济心火,心火不降,则夜寐难安。《医法圆通》中说:“不卧一证……因内伤而致者,由素秉阳衰,有因肾阳衰而不能启真水上升以交于心,心气即不得下降,故不卧。”说明失眠的病因不仅有肾阴不足,亦有肾阳虚衰。笔者认为,肾阳不足,下元虚冷,阳浮于上,夜不敛降,阳不入阴,故夜卧难眠。《景岳全书·不寐》曾提到:“真阴精血之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安其室耳。”说明肾精不足亦可致失眠,多与精血亏少,肾虚不固,不能养心安神,神不守舍所致。

综上所述,肾与失眠的关系总与肾虚不足有关,慢性失眠患者其身体耗伤更甚,肾元亏虚更明显,特别是年老、体弱之长期失眠患者,其肾虚症状更为突出。因此,慢性失眠与肾虚失调有较大的相关性,概括起来,其主要病机主要有“肾阴不足,心肾不交;肾阳不足,虚阳上浮;精血不足,神不守舍”3 个方面。

02

慢性失眠的治疗

基于上述失眠与肾虚的关系,特别是慢性失眠与肾虚失调的3个病理机制,临床治疗时应仔细诊察病机,据肾阴、肾阳、肾精之虚损情况,分别施以“滋阴安神,交通心肾”“温阳补肾,潜阳安神”“补益精血,固肾安神”之法。

2.1  滋阴安神,交通心肾   肾阴不足、心肾不交之失眠,临床多表现为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多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咽干少津,舌红少苔,脉细数。《伤寒论》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黄连阿胶汤中黄芩、黄连泻心火,白芍、阿胶、鸡子黄滋肾水,心肾交通,心烦去,则夜寐安。

例 1: 王某,女,18 岁,失眠2年来诊,有抑郁症病史,正在服用抗抑郁类药物治疗。诊见:燥热难眠,晚上21时上床,23时入睡,7~8时起床,白天精神疲倦,情绪低落,少气懒言,注意力不集中,易汗出,口干,口苦,纳一般,二便调,舌尖红、苔薄黄干,脉弱。中医诊断:不寐(阴虚火旺),治以滋阴降火安神。方拟黄连阿胶汤加减,处方:黄连3g,白芍、赤芍各15g,阿胶(烊)、黄芩、佩兰各10g,茯神30g,肉桂(焗服)1.5g。每天1剂,水煎取汁,加入鸡蛋黄一个搅拌,温服,共4剂。服药后患者睡眠改善,燥热症状明显减轻,后因月经量多,改服炙甘草汤滋养阴血安神调治,睡眠好转。

按:患者失眠病史2年,现燥热难眠来诊,伴口干口苦、舌尖红、苔薄黄干、脉弱,为一派阴虚火旺之象。眠差2年,元气已伤,故见疲倦、脉弱。肾阴不足,无以上济心火,心火不降热难眠。治以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安神,标本同治。方中加入赤芍清热凉血,肉桂引火归元,佩兰化浊,茯神安神。服药后患者睡眠改善,燥热症状明显减轻,考虑黄连阿胶汤苦寒黏腻,久服恐伤脾碍胃,应中病即止。且复诊见月经量多,阴血耗伤过甚,故改服炙甘草汤滋养阴血,继续交通心肾,安神调治,睡眠好转。

2.2    温阳补肾,潜阳安神   肾阳不足、虚阳上浮之失眠,临床多表现为烦躁不得眠,神疲乏力,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口干喜温饮,头晕,耳鸣,大便溏,夜尿多,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治疗上倡用祝味菊先生之“温潜法”,即以温阳为主,多以附子为主药,配以乌梅、山茱萸等酸收敛降之品,再佐以龙骨、牡蛎、磁石之类重镇潜降,方药常拟四逆汤合桂甘龙牡汤化裁。

例 2:冯某,女,55岁,失眠病史多年,近来因手部带状疱疹,服用寒凉类中药后眠差加重来诊。症见:难入睡、眠浅易醒、醒后难复睡,白天精神疲乏、肢体困重,情绪急躁焦虑,大便不爽、无便意,嗳气,纳可,小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不寐(肾阳受损,虚阳上浮),治以温肾潜阳。方拟四逆汤合桂甘龙牡汤加减,处方:熟附子(先煎)、干姜、桂枝各15g,炙甘草、龙骨(先煎)、牡蛎(先煎)、白芍、山茱萸各30g,乌梅10g。每天1 剂,水煎服,共7剂。复诊时患者诉睡眠好转,效不更方,守方再服14剂,睡眠稳定。

按:患者失眠病史多年,肾元本虚,近来服用寒凉中药后更损肾阳,下元虚冷,虚阳上浮,不能与阴争,入夜阳气难入于阴,故睡眠差。治以温肾潜阳,方拟四逆汤合桂甘龙牡汤加减。方中四逆汤温肾阳,补命门之火;桂甘龙牡通阳潜降,白芍、山茱萸、乌梅酸收敛阳。服药后患者睡眠有改善,守方续服巩固治疗,睡眠稳定。

2.3   补益精血,固肾安神   精血不足、神不守舍之失眠,临床表现为健忘不寐,头晕耳鸣,思维迟钝,倦怠无力,舌淡,脉细。此类型之失眠常见于老年性虚损患者,治当补肾益精,养血安神,方拟菟丝煎。菟丝煎出自《景岳全书》,全方由人参、当归、茯苓、山药、菟丝子、鹿角霜、酸枣仁、远志、炙甘草组成,可酌加白术以加强健脾之力。原治心脾气弱,凡遇思虑劳倦即苦遗精者。笔者在临床上辨证应用多有效验,特别适用于老年人肾虚精亏、气虚血弱之睡眠障碍。

例 3:杨某,男,67岁,睡眠欠佳1年来诊。症见:入睡困难、眠浅、易醒,醒后难复睡,夜尿2~3次,腰膝酸软,发白,记忆力减退,纳可,大便调,舌淡红、苔略白,脉细缓无力。中医诊断:不寐(肾虚不足,精血亏少),治以补肾益精,养血安神。拟方菟丝煎加减,处方:菟丝子、当归、炙甘草、鹿角霜、杜仲各10g,党参、酸枣仁各15g,山药、茯苓、山茱萸各20g,牡蛎(先煎)30g、炙远志、陈皮各5g。每天1剂,水煎服,共3剂。3天后复诊:患者诉睡眠好转,入睡较前快,睡眠深度增加,夜尿后回床可复睡,腰膝较前有力。遂守方再服,加减治疗20余剂,睡眠基本恢复正常,停服中药失眠无反跳。

按:此案患者入睡困难、眠浅易醒,夜尿2~3次,腰膝酸软,发白,记忆力减退,脉细缓无力,为一派肾精亏虚之象,治以菟丝煎20余剂,睡眠明显好转,停药失眠无反跳,提示肾虚渐复,肾气得固,心神得养,神可守舍,此乃治本之道也。

03

 结  语

中医药治疗失眠,注重辨证论治,强调整体观念,调整阴阳平衡,是治本之举,患者主观上愿意也易于接受。特别是长期失眠的慢性患者,多数服用过西药安眠类药物,因效果欠佳,或畏惧安眠药的不良反应而求治于中医,并寄予较大期望。此时中医师接诊更应仔细辨证,诊察病情,寻求辨治思路及临床疗效的突破。笔者结合自身临床体会,认为“夜不能寐,必伤身体,久不能寐,必损肾元”,无论兼夹他证与否,慢性失眠均可尝试从肾论治,并随证加减,灵活治之,以期为患者解除失眠之苦。

文| 源自《新中医》;2019 年 8 月第 51 卷第 8 期;《慢性失眠从肾论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肾不交导致的顽固失眠
老中医治疗顽固性失眠
失眠病案
失眠怎么办,失眠吃什么好,失眠怎么调理_失眠的治疗方法
心肾不交导致的顽固失眠——黄连阿胶汤加减
顽固性失眠——我有一方,屡用不爽,今公之于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