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YoungKing弹中医:颈椎病的经方辨证论治

随着伏案久坐的工作性质越来越多,颈椎病逐渐成为都市职业病,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颈椎病已是现代社会多发病,常见病。

现代医学将颈椎病分型为三: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和椎动脉型、脊髓型甚至还有夹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病。

现代医学处理颈椎病几乎没有什么有效办法,切除增生、更换人工颈椎的也常有,但颈椎病现代医学能治好吗?

疗效才是医学的王道,现代科学研究已从细胞到病毒,从DNA到RNA到大数据,但这和现代医学治病有没有疗效、能不能治好病并没有必然联系,人类科技发展进入太空宇航时代,

但现代医学新冠攻克了吗?艾滋攻克了吗?癌症攻克了吗?三高攻克了吗?乙肝攻克了吗?哮喘攻克了吗?荨麻疹攻克了吗?肺气肿攻克了吗?红斑狼疮攻克了吗?帕金森攻克了吗?渐冻症攻克了吗?......恐怕除了意外伤科,现代医学几乎无法治愈任何自己命名的病。

中医认为人的病证可分为三类:

1. 气机问题,

现代医学连虚实寒热温凉都没有,仪器看不见气机变化,自然也无从下手不会治;如果有生化指标细菌病毒问题,三素一汤就是标准疗法;

2. 情志问题,

气机问题导致癫、狂、痫、郁等情志问题,这个现代医学也看不见除了安定类西药根本不会治,而且造成更加严重的情志伤害;

3. 器质性病变,

气机问题被失治误治,会导致如结石、增生、变形、结节、囊肿、息肉、肿瘤等等器质性实证(长了不该长的东西),现代医学诊断仪器可以看见,但“不知病因,是为妄行”,手术切割放化疗标准治疗,现代医学治疗后果何如,谁用谁知道。

中医认为“病非素体之物,能得亦能除,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器质性病变由内而生,非外力所治,中医及早侦测、及早预防、及早治疗,即使形成实证,改变体质寒热湿燥环境,通畅身体气脉平衡气血阴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怎么长的也会怎么消除。

中医针、灸、药对于颈椎问题都有很好的疗效,比如我的师父晓古大师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这里仅探讨经方的辨证论治。

伤寒经方,药简力专,强调人证、方证、药证,三证合一,屡在现代医学一筹莫展时,化腐朽为神奇,创造中医奇迹。

经方中医认为有病必有症、有症必辨证、有证必有方、六经辨证、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古方古药治今病,经方化裁,方证合一,效如桴鼓。

所谓的“中医现代化,四诊科技化”,其糟糕的疗效已经被证明偏离了中医本源,脱离了中医理论体系,不具有正统中医疗效,已经不是正统中医。

春秋医书《黄帝内经》是中医最早的中医生理学、针灸学、病因病机学著作;

东汉医书《伤寒杂病论》是方书之祖,群方之宗,经方的基础著作。

《素问.至真要大论》涉及颈椎问题的原文有: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项似拔;

腰脊头项痛;

头痛喉痹项强

头顶痛重

......

《伤寒杂病论》涉及颈椎问题的条辨有:

颈项强急;

颈项强、目眩;

起则头眩;

苦冒眩;心下悸,头眩,身膶动,阵阵欲辟地;

腹中痛,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喉干燥者;

食谷欲呕;

头痛,手足厥逆;

......

《灵枢·本脏论》:“筋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而利关节者”。

颈椎病经方从脏腑经络入手,辨证论治。

颈椎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为:

外邪入侵、外伤劳损;

风寒阻络、气脉不通;

气血不足、肝肾亏虚。

颈椎病常见证型有三:表里证、水饮证、里虚证:

1.表里证(小柴胡汤证)

《伤寒杂病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颈椎病,“颈项强、目眩”是其辨证要点,同时头晕,头沉,目干,口干,胸胁满闷不舒,恶心欲吐,脉弦是其辅助诊断指标;

颈项强直者,加以葛根;

营卫不和者,桂枝加葛根汤;

营阴不足者,芍药甘草汤;

阳气不振者,桂枝甘草汤。

小柴胡汤从调理气机、和解表里论治,调整人体微环境,调节神经功能,可治愈颈椎病的各种不适症状。

2.水饮证(苓桂术甘汤证、泽泻汤证、真武汤证)

饮邪内困脾胃,上凌心肺,泛溢肌肤,困阻清阳,清阳不升,痰浊一成,阻滞经络,清空之窍,失其所养,则见头晕目眩。

从饮邪论治颈椎病眩晕辨证要点:形体肥胖、心悸、心慌、苔白滑或厚腻、合并心肺肾基础疾病,甚至三高,体位变化时眩晕明显。

《伤寒杂病论》:“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者 苓桂术甘汤主之;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膶动,阵阵欲辟地,......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真武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治疗动则眩晕的颈椎病;

泽泻汤所治疗的颈椎眩晕症多伴头部如物包裹,运动汗出后症状可减;

真武汤证的颈椎病,多为水湿泛滥,寒邪明显,身体较重,四肢不温,躺着也晕眩。

若有水湿证眩晕兼见心腹跳痛或脐下悸动可改用苓桂枣甘汤。

3.里虚证(小建中汤证、黄芪建中汤、吴茱萸汤)

脾不足,以小建中汤和黄芪建中汤为底方;肾不足,寒从中生,从真武汤和吴茱萸汤论治。

《伤寒杂病论》:“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喉干燥者,小建中汤主之”。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食谷欲呕,属阳明,......少阴病,头痛,手足厥逆,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颈椎病若中气不足,气血亏虚证的患者,可见眩晕、心悸、腹痛、面色胱白、乏力、腹胀等症,方剂为小建中汤,如表虚怕冷、恶风、少气症状明显者选择应用黄芪建中汤。

里虚里寒颈椎病,多伴有恶心、呕吐、头痛症状,发作时较剧烈,不能饮食,时有吐涎沫者,也可伴有现代医学的关节退行性病变和心脑功能减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多用吴茱萸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治疗颈椎病,伤寒论从外到内六经辩治古方新用
经方治疗颈椎病验案举偶
中医是这样炼成的
名老中医之路之(1)蒲辅周
每天认识伤寒一证 · 第14证 | 颈项强
桂枝葛根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颈椎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