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青海贵德”之名

话说“青海贵德”之名

黑错·达布老(གཙོ་བོའི་རྟམ་ལོ།)

    今天的“贵德”藏语叫“赤嘎”(ཁྲི་ཀ),虽有不同的说法,但人们习惯上今贵德地区就叫“赤嘎”(ཁྲི་ཀ)。历史上今天的“赤嘎”(ཁྲི་ཀ)地名众多,汉文史料中,西汉时期,被称作“大小榆谷”;吐谷浑和后凉时称作“浇河”;唃厮啰宗喀王朝时期,被称作“溪哥”,很可能是“赤嘎”(ཁྲི་ཀ)的另一个音译;西夏统治时期,被西夏人称作“祁安”,也有可能是“赤嘎”(ཁྲི་ཀ)的又一个音译;元朝时称作“赤卡”(ཁྲི་ཀ);明朝史料中被称作“归德”,也有人认为“归德”之名始于西汉;清乾隆年间,更名为“贵德”。具体下面说一说:

一说“贵德”(归德)之名的由来,据贺尔加·俄日《贵德(归德)名称的来历》中说:“归德”(གོས་རྡང)系藏语译音,意为“绸缎拧成的过河索绳”,贵德藏语历代全称“赤嘎归德”(ཁྲི་ཀའི་གོས་རྡང)。当地老百姓为了叫法简便,藏语把这个地名用了前面的“赤嘎”二字,汉语却用了后面的“归德”二字,又于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改归德为贵德,并延用到至今。

二说“赤嘎”(ཁྲི་ཀ)之名的由来,据《安多政教史》云:“贵德地区地方神的神庙(ཡུལ་ལྷ།文昌庙),位于日安德吉沟的沟口,这座庙的后山,远看象个宝座(ཁྲི།),所以被称为'赤嘎’(ཁྲི་ཀ)宝座台。”贵德的藏语之名“赤嘎”(ཁྲི་ཀ)由此而得名。另外,据说,“赤嘎”(ཁྲི་ཀ)之名与 贵德“万户”有关。在元朝时期,萨迦法王八思巴将整个藏族地区划分为十三个万户府(ཁྲི་སྐོར་བཅུ་གསུམ།),贵德就有一所万户府,并委任有万户长(ཁྲི་དཔོན།)。据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以归德州土官(万户长)王伦奴(རིག་ལོ།)为千户,设西番、达达二百户所”。这也是贵德最后一位万户长,又译作“汝奴”(རིག་ལོ།)、“玉伦”(རིག་ལོ།)即《明兴野记》中的“归德州土官王伦奴”。由此,有人认为“赤嘎”(ཁྲི་ཀ)就是“万户府”。

以上 “贵德”之名的来历,应该不早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因为,贵德文昌庙(ཁྲི་ཀའི་ཡུལ་ལྷ།)始建于明初。在明朝以前,贵德地区除部分商人之外基本上没有汉族居民,因此,“归德”这样有寓意的地名是不可能存在的。而“赤嘎”(ཁྲི་ཀ)之名,应该早在宗喀王朝时期就已经存在。因为,“溪哥”与“赤嘎”音近,“溪哥城”很可能就是“赤嘎城”的另一个音译。据《宋史》记载,溪巴温派遣儿子杓拶占据了溪哥城。其实,唃厮啰兄扎实庸咙早在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被河南吐蕃诸部拥立为首领时,已经居在“溪哥城”,并以溪哥城为政治中心与唃厮啰分地而治。也据陆离的研究,溪哥城始建于唐,为赤卡城。

值得一提的是,据《通鉴》记载:“西汉神爵二年(前60),……汉封日逐王为归德侯”。如果,其中的“归德”是指今天的“贵德”。那么,“归德”之名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而且,“归德城”与“归义城”之间的关系,也有待我们思考。因为,据说,西汉“归义城”是今天的贵德县“尕让古城”。因据《历史词典》载:“归义城”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黄河北岸。《方舆纪要》卷64:“汉筑城以招徕诸羌,因名归义。”《后汉书·西羌传》:东汉元和三年(86),烧当迷吾顺命,“退居河北归义城”。又永元中,“金城长史上官鸿上开置归义、建威屯田二十七部”。因此,“归德”与“归义”的起名存在某种联系。

而根据记载,“贵德地区”最早的称呼是东汉时期(25年—220年)的“大小榆谷”。在这里活动是藏族古老四大姓氏之穆氏后裔“烧当羌”(མུ་ཚ་སྒ穆察噶氏)。《历史词典》解释:“大小榆谷”古地区名。大榆谷、小榆谷的合称,一作二榆。在今青海贵德东河曲一带。土地肥美,北阻大河为固,近得西海(今青海湖)鱼盐之利,宣畜牧,东汉时羌族居此,借以强大。又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章和元年(87),迷唐(烧当羌首领)率诸羌入陇西塞,“迷唐不利,引还大、小榆谷”。《后汉书·西羌传》又载:永元年间(89-105年),“校尉邓训遣兵击迷唐,迷唐去大、小榆谷,徙居颇岩谷。…… (聂尚) 乃遣驿使招呼迷唐,使还居大小榆谷”。另据陈显泗主编《中外战争战役大辞典》载:汉和帝永元元年(89)春,迷唐欲由颇岩谷复归大、小榆谷就田耕种。邓训闻之,派长史任尚率湟中6000兵卒,乘皮筏渡黄河,突袭迷唐驻地,前后斩杀1800余人,俘虏2000余,得马牛羊3万余头。迷唐率余众西徙1000余里。

到十六国时期(304—439年),“贵德”地名又被称作“浇河”。据记载,吐谷浑王阿豺(ཨ་ཚེ།)在位(417—426年)时,在贵德黄河南岸始建“浇河城”。又据《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四)载:“浇河城在达化县西百二十里。水回洑曰浇。城盖置于浇河回曲处。”据说,贵德境内有六大主流河即西河水、东河水、尕让河滩水、贺尔加河滩水、尼那河滩水、昨那河滩水六河流,并都注入黄河,“浇河”之名也以此而得名。

2023年5月17日星期三于贵德温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游随记之四:丹霞篇
青海贵德这个普通的小村庄,竟然隐藏着一座两千年的古城遗址
“春天号”从这里起航
记忆中国之黄河(1)
中国甘肃省县级名称全收录(17)
慈溪日报数字报刊平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