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的青藏高原(上)

《青藏高原藏族编年历史简述》(黑错·达布老编著)系列之十二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的青藏高原(上)

བོད་ཀྱི་རྒྱལ་པོ་སྲོང་བཙན་སྒམ་པོ་སྐབས་ཀྱི་མདོ་དབུས་མཐོ་སྒང་།སྟོད་ཆ།

(公元581年-公元632年)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父王遇害后,在群臣的拥护下继承赞普位,年仅十三岁。面对父系、母系贵族的背叛,各诸侯们的叛乱与发难中,少年赤松赞(ཁྲི་སྲོང་བཙན།松赞干布)做出了惊世之举。首先,处决了进毒者,平息了各方贵族属民以及工布、达波、娘波等地的叛乱。其次,迁都拉萨,建立以拉萨为中心的政治、军事中心。最后,将反叛者苏毗国彻底征服后,其地设立“苏毗茹”。并将象雄王国归为诸侯国,迎娶象雄公主李特闷为王妃。从此,吐蕃王朝雄居一方。随之,赤松赞(ཁྲི་སྲོང་བཙན།)又继续南征北战,将西藏高原完全统一。时吐蕃西境与尼泊尔比邻,便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为妃。相继又迎娶羊支部落公主芒妃墀江(མོང་བཟའ་ཁྲི་ལྕམ།)和党项(མི་ཉག弭药,又译作“木雅”)公主茹雍妃洁莫尊。后来,赤松赞北巡,将西山八国、白兰、附国、多弥国、党项和吐谷浑(三分之一的领土)等土地纳入吐蕃版图,直接与大唐接壤。同时,迎娶大唐文成公主为王妃。最后,又将象雄王国彻底征服,其地设置“象雄茹”和诸多千户,尼婆罗向吐蕃称臣。时吐蕃国土向西推到印度恒水边,向东推到松州,吐蕃王朝已进入帝国时代。下面就以编年形式进行记述:

公元581年(隋文帝开皇元年 金牛年),吐蕃赞普囊日论赞(南日松赞གནམ་རི་སྲོང་བཙན།)被叛臣置毒暗害而死。寿位60年。《通典》云:“隋开皇中,其主论赞弄赞(论素赞,也就是囊日松赞)都牂柯西匹播城已五十年矣”。也就是说,至此(隋开皇中),囊日松赞在西匹播城(都城)已经住了五十年。同时,也说明了赤松赞出生于隋开皇年之前。

囊日论赞驾崩后,父王诸臣和母后诸族一起举兵叛变,工布、达波、娘波等地尽为叛乱者所据。不仅如此,西部的羊同(象雄)部落乘势入侵,雅鲁藏布江北的苏毗旧贵族也图谋“复国”,这些势力纷纷向吐蕃进兵发难。在吐蕃王朝存亡之际,13岁的王子赤松赞(ཁྲི་སྲོང་བཙན།)在大论酿·莽布吉尚囊(མྱང་མང་པོ་རྗེ་ཞང་སྣང་།)、噶·莽先松囊(མགར་མང་ཞམ་སུམ་སྣང་།)、漒布黄色四择(ཁྱུང་པོ་སྤུང་ཟད་ཟུ་རྩེ།)和哇业策拉(དབའ་དབྱི་ཚབ་ལ།)等的全力推举下继承父位,成为吐蕃第33代赞普。也据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父王所属民庶心怀怨望,母后所属庶民不断叛离,外戚如象雄、苏毗等公开叛变。”

二月,白狼国向隋奉献。白狼国是东汉时期位于四川西部今巴理塘的一个小国,又称西戎白狼国。其属地包括今天四川雅砻江以西的白玉县(含今日的山岩地界)等地区,与雅砻江东边的牦牛国(འབྲོང་རྒྱལ།)相邻。唐贞观年,白狼国被吐蕃所灭。

三月四日,隋文帝杨坚登基。

八月,吐谷浑(འ་ཞ།阿夏国)进犯隋朝边防重镇凉州,隋文帝命上柱国元谐率步骑数万经鄯州(今青海乐都)进击吐谷浑,在丰利山(青海湖东)大败吐谷浑,夸吕远遁,其名王、公、侯等三十余人各率所部归降。随立素得民心的高宁王移兹裒为大将军,封河南王,统帅归降的吐谷浑各部。随后,吐谷浑又伙同党项羌(མི་ཉག་སྒ།)进攻隋弘州(治今临潭西),被隋军击败。隋文帝杨坚以弘州地广人梗,废弘州置。

公元582年(开皇二年 水虎年),少年松赞干布面对旧贵族的叛乱,当机立断,紧紧依靠新臣的支持,集中全力平叛,很快地挫败了叛臣们的阴谋。据《敦煌古藏文历史文书》记载:“王子松赞年幼亲政,对进毒为首诸人等断然尽行斩灭,令其绝嗣。其后,叛离之民庶复归辖治下”。《旧唐书》也说:“松赞干布尽管弱冠之年就继承王位,但性情非常骁勇英武,充满雄才大略”;《新唐书》则说他“为人慷慨才雄,常驱野马、牦牛,驰刺之以为乐。”

四月,吐谷浑夸吕复整所部寇扰隋边,隋文帝命凉州刺史贺娄子干发凉、甘(今张掖)、瓜(今安西东)、鄯(今乐都)、廓五州兵,深入吐谷浑境地,“杀男女万余口,二旬而还”。隋军撤回后,夸吕又控制了整个吐谷浑旧地,并屡次寇扰隋边。隋文帝也只好与吐谷浑保持和平相安的关系。

同年,突厥入凉州,隋朝诏命姚辩(武威人)为行军都督,《姚恭公墓志铭》记载道:姚辩“前后冲击,昼夜攻围。校尉之井既枯,将军之泉又竭”,经过一番激战,姚辩最终取得胜利。

公元583年(开皇三年 水兔年),松赞干布为了吐蕃长远发展的战略出发,决定从今拉萨东北的墨竹工卡县甲玛迁都逻些(今拉萨)创建红山宫(布达拉宫的前身),也受到彭域(འཕན་ཡུལ།)中小贵族和民众的拥护。其实早在拉脱脱日年赞时就在红山上建有赞普行宫和寺庙,并在寺庙中供奉着佛法三宝(也就是当时所谓的“天书”)。也据《西藏政教史鉴》(刘立千译)载:“松赞既即位,谓臣下曰:昔我祖拉脱脱惹蔺夏王,乃圣普贤之化身,曾住在拉萨红山顶上。我亦当履先王遗变迹,在此吉祥喜庆之处,作一切有利事情……王既至此,逐筑宫室于红山顶上居之”。又据藏族史书《王统史》和《教法史》说,松赞干布按照父祖之意,为了统一吐蕃全境,保持安定,他首先考虑迁都之事,与众臣商议,对吐蕃中部地区的地形地貌详细考察后发现,伍茹下部(今拉萨河下游,即达孜至曲水沿河一带地区)中心卧塘湖边景致优雅,地势宽坦,中间的小山与左右山脉分离独立,仿佛狮子跃空,今天的布达拉宫所在地红山地势优越,立居山顶,周围的景色尽收眼底,附近之地平如掌心,也可以看出对面摧伏异部的善相。于是,松赞干布在红山修建庄严宫殿,君臣、将士迁居这里,建立了统治全蕃的核心。

四月,吐谷浑攻打隋之临洮郡(今岷县),旭州(今碌曲)刺史皮子信战败阵亡,隋汶州总管梁远将其破于尔汗山(岷县南)。

五月,吐谷浑又寇凉州,为行军元帅窦荣定击破。

十月,杨坚任命秦王杨俊为秦州总管,陇右地区各州全部归他统辖。

同年,隋改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为州县二级制。隋朝在今乐都设鄯州(后改为西平郡),辖西都、广威二县;在今贵德仍置廓州,治浇河城。曾在承风岭(今尕让乡千户村一带)设互市,与吐谷浑进行贸易交易。改枹罕郡为河州。

公元584年(隋开皇四年 木龙年),松赞开始发兵工布、达波、娘波等地,历时两年,斩杀了所有反叛者。

三月,隋文帝接受贺娄子干建议,改变片面发展屯垦,强调农牧并重。罢郡,以州统县。而吐谷浑国内发生内讧,夸吕的太子及其所属部落谋降隋,并请求隋朝出兵接应,遭隋拒绝,太子被杀,夸吕另立次子为太子。

四月,隋将贺娄子干发兵击败吐谷浑,杀男女万余口而还。

秋,“岁靺鞨及女国并遣使朝贡”(《北史》卷十一隋本纪上第十一)。

同年,党项羌人约一千余帐归附隋朝。

公元585年(开皇五年 木蛇年),党项羌其大首领拓跋宁丛率领党项拓跋部请求定居旭州(今碌曲县境),隋文帝允准,并任其为大将军。后党项时叛时服,隋王朝则剿抚并用,在党项居住地区设置州郡,加强管理。

四月,契丹、多弥向隋奉献。多弥国,中国古代隋唐时期西北地区的部族或小国。居地“滨犁牛河”,即在今青海金沙江上游通天河一带,亦西羌种,役属吐蕃,后为吐蕃所兼并,并融入吐蕃。

同年,隋朝授予姚辩(武威羌人)右武卫骠骑将军。

公元586年(隋文帝开皇六年 火马年)正月,党项羌一部落请降于隋。吐谷浑太子嵬王诃惧其父诛己,准备率部落一万五千人投隋,密遣使请求派兵接应。因文帝不同意出兵接应,嵬王乃止。

七月,松赞干布遣大论娘·芒波杰尚囊发兵征讨反叛的苏毗诸部落。随后,苏毗王遣使与隋通好,希望得到隋朝的帮助。据《隋书列传》记载:“苏毗在开皇六年(586)遣使朝贡,其后遂绝”。这正是苏毗反叛时期。

同年,唐旄遣使朝贡隋朝。《隋书西域传》称之为“女国”,因为唐旄以女为王,风俗重女轻男,男人专管战争,国政由女王和小女王各一人共同执掌。女王死后,按惯例在王族中选出贤女二人,一为女王,次为小女王。女王的丈夫号金聚,不参与政事。后来,吐蕃攻陷了唐旄诸部落,。

在藏文文献中,类似《隋书·女国》这样的商贸记录也有不少。如萨迦·索南坚赞在《王统世系明鉴》第八章中记载,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论赞“战胜了汉人和突厥,从北方得到了食盐”。实际上,古代西藏西部及北部地区本身就存在着极为丰富的天然盐资源,天然盐湖,本身就是重要的盐产地,似乎不必远向北方的突厥去寻求食盐。吐蕃的食盐很可能应当主要是通过西藏西部的象雄输入的。黄颢先生在对《新红史》一书的注释中引《汉藏文书》的记载称,朗日松赞时期,曾从查松汀湖一带以小麦为代价运取北盐南行,并对取盐者给予60个单位的小麦作为报酬。朗日松赞时期与各处的商品交换还包括“于蔡邦山得金、于格日岩得银,于成波岩得铜、于热嘎山得铁,于北方拉措湖得盐”。文中所称的“查松汀湖”和北方的“拉措湖”从名称和地望上看都不会远到突厥境内,应当就在藏北或藏西一带。

同年,隋朝授予姚辩(武威羌人)云州道水军总管。

公元587年(开皇七年 火羊年),娘·芒波杰尚囊在苏毗豪族首领韦氏的帮助下大败苏毗最后一支护卫军,擒获苏毗王。苏毗国被吐蕃彻底征服,松赞干布任命苏毗豪族首领韦氏兄子统领苏毗。据敦煌吐蕃文书记载:“后,娘·芒波杰尚囊发兵征讨苏毗诸部落,有如种羊领群之方法,以舌剑唇枪服之,不失所有户数,全纳入治下为庶民。”敦煌古藏文文书P.T.1287《赞普传记》也记载:松赞干布与韦氏一族兄子(苏毗豪族首领)七人盟誓,松赞干布发誓云:“义策忠贞不二,你死后,我为你营葬,杀马百匹以行粮,……”。《新唐书·苏毗传》也说:“苏毗本西羌族,为吐蕃所并。又根据《册府元龟》的记载,苏毗“有城八十,户四万,胜兵万人。”《新唐书西域传》则说:“苏毗……在诸部最大,东与多弥接,西距鹘莽硖,户三万。”

随后,松赞干布扩建红宫,并将吐蕃本部分为“四如”和61个“东岱”(相当于千户),原苏毗国故地设“孙波如”,共辖11个东岱,作为吐蕃向西域和河湟江岷地区扩张的基地,这一带显得特别重要,史称“军粮马匹,半出其中”。

公元588年(开皇八年 土猴年),吐谷浑名王拓拔木弥(为吐谷浑役属的党项羌首领)欲率部降隋。吐谷浑河南王移兹裒死,隋又令其弟树归统其众。

公元589年(开皇八年 土鸡年),松赞亲自提兵征讨羊同(羌塘、象雄),几经反复后,羊同(象雄)称臣于吐蕃。并迎娶了象雄公主。

公元590年(开皇十年 金狗年),党项羌进攻会州(今茂汶羌族自治县境),被隋军打败,纷纷表示愿意降附。

同年,隋将姚辩(武威羌人)检校叠州总管、河州刺史,行叠州刺史事。

公元591年(开皇十一年 金猪年),夸吕死,子世伏立,使其兄子无素奉表称藩。夸吕做了92年可汗,《北史》、《隋书》说他活了120多岁。同年,改汎潭县为临潭县,临潭一名首见于史册。

公元592年(开皇十二年 水鼠年),隋文帝遣使吐谷浑,以示抚慰。

同年,隋朝授予姚辩(武威羌人)左武侯将军,不久改任凉州总管、凉州刺史,凉州边境得以安宁,《姚恭公墓志铭》记载道:“边烽寝候,毳幕旃裘,望风敛迹。”

公元593年(水牛年),松赞干布对吐蕃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贤者喜宴》记载:“是时自东方汉地及木雅(今青海、甘南、川西北至云南迪庆等地)获得工艺与历算之书。自南方天竺(今印度)翻译了诸种佛经。自西方之粟特(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干城)、泥婆罗(今尼泊尔)打开了享用食物财宝的库藏。自北方霍尔(唐史称“忽伦”)、回纥(回鹘)取得了法律及事业之楷模。如是,松赞干布遂统治四方,将边地之全部受用财富悉聚于权势之下。”

公元594年(开皇十四年 木虎年),西北地区发生严重旱灾。

同年,会州总管崔仲方计平白兰王。这场战争的结果,使得勃兰氏的弱冈家摆脱了董氏白兰的控制并向南发展,最终占据了今金川、小金、丹巴等地。

公元595年(开皇十五年 木兔年)五月,吐谷浑遣使奉献。

公元596年(开皇十六年 火龙年),文帝以光化公主妻吐谷浑世伏可汗。

十一月,党项羌扰会州(治今甘肃靖远),发陇西兵击平之。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其种有宕昌白狼,自称猕猴种,东接临洮西平,西距业护,南北数千里,每姓别为部落,诏发陇西兵以讨之,大破其众,相率请降。

公元597年(开皇十七年 火蛇年),吐谷浑国内大乱,世伏被杀,其弟伏允继位,称为“可汗”。伏允上表,请求按吐谷浑“兄死妻嫂”的风俗,赏光化公主,文帝许之。自此以后,“朝贡岁至”,双方保持着友好关系。

公元598年(开皇十八年 土马年),隋文帝授予王世积上柱国的称号,任命他为凉州总管。凉州路途遥远,隋文帝担心王世积心存不满,便派七百骑士送他到任。

公元599年(开皇十九年 土羊年),隋文帝下诏定案:冤杀凉州总管王世积;将元旻、元胄等作免职处理;皇甫孝谐因为告密有功,被授予上大将军。

公元600年(开皇二十年 铁猴年)左右,根据桑达隆果墓地的考古发现,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桑达地区,桑达隆果墓葬遗迹、遗物数量、种类上都有明显减少,初步推测是洪水泛滥,造成了人群大规模搬迁于他处居住。

公元601年(仁寿元年 铁鸡年),松赞干布重新完全统一了父王囊日伦赞时期的国土,而且,除象雄(象雄称臣于吐蕃,没有被灭国)之外的苏毗、工布、达布、娘波等邦国完全被征服统一。

公元602年(仁寿二年 水狗年),佛教法相宗创始人、汉传佛教最伟大的译师玄奘法师(602-664三藏法师),出生在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

同年,突厥达头可汗部内铁勒反叛,达头奔吐谷浑。这为吐谷浑与隋朝的再次决裂埋下了伏笔。

公元603年(仁寿三年 水猪年),阿夏王(吐谷浑可汗)伏允继承王位(603—635 年在位)。

公元604年(仁寿四年 木鼠年)八月十三日,隋文帝崩,终年64岁。

公元605年(隋大业元年 木牛年),杨光弑父夺位,做了皇帝,是为隋炀帝。隋炀帝好大喜功,意欲征服吐谷浑与突厥。恰好此时,居于贪汗山(今新疆吐鲁番北博格达山)一带的铁勒降隋。

同年,改宕州为宕昌郡,今舟曲仍为宕昌武都郡辖地。唐初废郡置州,以州领县。

公元606年(隋大业二年 火虎年),泥婆罗(བལ་ཡུལ།)塔库里王朝的国王希瓦·德瓦一世去世,首相阿姆苏·瓦尔玛自立为王,成了泥婆罗的国王,尺尊公主就是阿姆苏·瓦尔玛的女儿。据说,希瓦·德瓦一世在世时,因他笃信佛教,整天埋头于佛学研究,对于治理国家毫无兴趣。泥婆罗朝中大小事宜均由首相阿姆苏·瓦尔玛执掌(尺尊公主之父)。

公元607年(隋大业三年 火兔年),炀帝在大河家设积石镇,命刘权镇之,大开屯田,捍御吐谷浑,以通西域之路(《资治通鉴》)。

夏,吐米桑布扎(ཐོན་མི་སཾབྷོཊ།公元619年-724年)出生在今西藏尼木县,父亲叫吐米阿讷热尕达(ཐོན་མི་ཨ་ནུ་ར་ཀ་ཏ།)(《ཐོན་མིའི་ཞལ་ལུང་།》)。

这年,松赞干布制颁法律,当在此四年内。

公元608年(大业四年  土龙年),松赞遣使迎聘泥婆罗(尼泊尔)公主。泥婆罗国王阿姆苏·瓦尔玛(原泥婆罗宰相)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与吐蕃联盟,随将女儿布里库提(毗俱底公主、赤尊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西藏王臣记》中说:松赞干布派出“神变大军”杀到泥婆罗的王宫前,扬言吐蕃的要求若得不到应允,泥婆罗就会变成吐蕃赞普的皇宫,泥婆罗乃服。尺尊公主远嫁吐蕃,带来了大量的陪嫁彩礼,其中就包括松赞干布觊觎已久的释迦摩尼八岁等身像。

据《新编尼泊尔史》([尼]阿里亚尔顿格亚尔著)记载,当时泥婆罗的统治者为希瓦·德瓦一世,他约于公元588年即位,但这个国王似乎不善理政,国家的政务主要由宰相阿姆苏·瓦尔玛执掌,约于公元606年左右,希瓦·德瓦一世甚至连名义上的国王称号也放弃了,在他死后,宰相阿姆苏·瓦尔玛自立为王。阿姆苏·瓦尔玛的女儿名布里库提,后来的藏族学者认为,她就是藏文史籍中所载的赤尊公主。尼泊尔史学家认为,阿姆苏·瓦尔马以其精明的政治才略保全了尼泊尔的主权,他把他的女儿布里库蒂嫁给了西藏的松赞干布,从而与吐蕃结成联盟,这件事在西藏的史籍上是有记述的——这无疑是指尺尊公主的故事,他们认为布里库蒂就是藏传佛教所大力宣扬的那位尺尊公主。但赤尊公主进藏的年代没有准确的记载,泥婆罗史载赤尊公主的父亲阿姆苏·瓦尔玛——如果确实是其父的话——死于公元621年,故赤尊公主入蕃似在公元621年之前,因为阿姆苏·瓦尔玛死后,王位又回到原来泥婆罗王室的手中,尺尊将不再拥有公主头衔,藏王也不太可能放弃真正的王室公主而迎娶这样一个失势家族的姑娘。

夏,吐蕃松赞干布始略东部诸羌部。

同年,隋炀帝令铁勒攻击吐谷浑以自效。于是铁勒莫何可汗从西部进击吐谷浑,伏允东走西平,并遣使向隋朝求援。炀帝乘机派遣安德王杨雄和许国公宇文述进军吐谷浑。杨雄出浇河(今贵德),宇文述出西平,抵临羌城,“吐谷浑畏述兵盛,不敢降,帅众西遁,述引兵追之,拔曼头、赤水二城,斩三千馀级,获其王公以下二百人,虏男女四千口而还。伏允南奔雪山”隋军撤走后,伏允旋即收复失地。

公元609年(大业五年 土蛇年),尼婆罗赤尊公主入藏,给吐蕃输入了佛法,并带来释迦佛八岁身像,称觉阿像。

三月,隋炀帝为了开拓疆土,清除吐谷浑对丝绸之路南道的威胁,亲率后妃、侍从、及随征大军40万人马西巡。他浩浩荡荡地从长安出发,翻越陇山进入甘肃,在陇西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狩猎,然后经狄道,到达河州。

四月二十七日,炀帝由枹罕北出临津关(今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渡黄河,到了西平郡(今青海乐都),并在拔延山(青海化隆北马场山)长围周亘二十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狩猎,实际是军事演习,向吐谷浑示威。

五月二十四日,抵浩门川(今青海大通河),渡河时桥未成,炀帝大怒,斩朝散大夫及督役者等九人,数日后桥成,炀帝乃行。当时,吐谷浑伏允率众居于覆袁川(今青海门源永安河谷一带)。炀帝命令对吐谷浑进行合围,欲将伏允围歼于覆袁川。伏允命部属据守车我真山(覆袁川西南,今祁连山默勒山一带),自引数骑逃出。吐谷浑仙头王被围,率所部十余万人降隋。又派兵分头合击伏允,双方战于青海湖,吐谷浑大败,隋军破伏俟城。伏允率二千骑南奔党项(今青海果洛)。

六月八日,隋炀帝一行经大斗拔谷(今青海、甘肃交界之扁都口)前往甘州(今张掖),十一日抵达甘州,十七日登燕支山(今甘肃山丹县南),西域二十七国国王及使者盛装觐见,表示归顺。隋炀帝特设大仪式,“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衣服车马不鲜者,郡县督课之。骑乘嗔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吐屯设献西域数千里之地,上大悦。”

九月二十五日,隋炀帝车驾入西京(长安)。至此,吐谷浑“故地皆空,自西平临羌城以西,且末以东,祁连以南,雪山以北,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为隋有。”隋炀帝在这里“置西海(治伏俟城)、河源(治赤水城)、鄯善(治鄯善城,即古楼兰城)、且末(治切末城)等郡,谪天下罪人为戌卒以守之。命刘权镇河源郡积石镇,大开屯田,捍御吐谷浑,以通西域之路。”

伏允逃奔党项后,隋炀帝将原留质于长安的慕容顺(伏允子)送回青海,“立顺为可汗,送至玉门,令统其馀众”,并以投降隋朝的大宝王尼洛周为辅佐,但是,慕容顺等刚到西平,尼洛周被部下所杀,慕容顺因久居长安,不为吐谷浑部众所信任,不能立足,不得已又返回长安,这使吐谷浑失去统一。此后,党项诸部遍布于原吐谷浑故地,包括今甘南、川西北等地。

同年,附国、嘉良诸羌部落,遣使向隋朝入贡。

公元610年(大业六年 金马年),隋炀帝以诸蕃酋长(诸羌首领)毕集洛阳,正月十五日,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诸蕃(诸羌)请入丰都市交易,帝许之。 (《资治通鉴》第181卷)

同年,穆罕默德开始传教,在麦加建成了历史上第一个阿拉伯国家。

公元611年(大业七年 金羊年),松赞四十三岁,营造布达拉宫。据《福幢史鉴》记载:“其时赤尊公主,心自思维,藏王英明俊逸,具诸功德。然不外出,必招边患,今当预为防范。于是以无量酒食招致众民,请命于王,建一广大城堡。于乙未年奠基,高达三十围墙,既高且宏,每边约一里余。大门南向,红宫九百,顶上之王宫,共一千间,一切宫檐,以宝为饰。走廊台阁,铃铎冷然,堂皇美丽”。

公元612年(大业八年 水猴年)十一月,隋炀帝杨广以宗女华容公主嫁高昌王麴伯雅(?-623年)。(高昌国是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建立的古国)

公元613年(水鸡年),松赞四十五岁,筹建大昭寺。赤尊公主并发愿为金像(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造寺,并开始选址。另据《大昭寺志》的记载,公元639年,墀尊公主开始选址造寺,占卜所选的地方是拉萨的沼泽地,虽然奠了基,但这座寺不是建了倒塌就是怎样也建不起来。至到文成公主进藏后,墀尊承认能力不够,派婢女带着一升金砂去请求帮忙。于是文成公主经过“博唐”数理推算之后,发现整个西藏的地形宛如女魔仰卧之状,极不利于王朝统治,而墀尊所选的那片沼泽“卧塘湖”,恰恰是魔女的“心血”,旁边有红山与夹波日山则为“心骨”,必须施法镇压才能建寺。墀尊公主无奈,便将文公主推算的结果禀告于松赞干布,然后在机雪娘颇邦喀岩山之上,熔铁水灌凝砖土,修建九层碉楼,四面拴以铁链,使其牢固。然后修法禳灾。经过种种波折,墀尊公主终于在文成公主的指导下堵住了泉眼,建成了大昭寺。又居《教法史》说,在墀尊公主建大昭寺失败后,大小昭寺都是由文成公主主持修建的,两寺同日开工、同日建成、同日开光。若干年后,金城公主沿着文成公主走过的路来到了藏地。遵照金城公主的旨意,藏地将大小昭寺内的两尊释迦像进行了对换。

公元614年(大业九年 木狗年),赤松赞四十六岁,填倭塘湖。

同年,唐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西征大元帅薛仁贵(614-683年)出生在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

公元615年(大业十年  木猪年),赤松赞四十七岁,填湖竣工,建筑大昭寺。

公元616年(大业十一年  火鼠年),大昭寺竣工,举行隆重的开光仪轨。

这年起连续两年,陇右大旱(包括今岷县、卓尼、临潭、临夏、临洮等地)。百姓饥馁困迫,纷纷揭竿而起,反抗隋朝的残暴统治。

公元617年(隋义宁元年 火牛年),唐高祖在关中起兵。吐谷浑首领伏允可汗乘中原大乱之际,率众重返黄河南部的原吐谷浑故地(包括今甘南大部),准备重建吐谷浑王国。

春,赤松赞派吐米桑布扎等16名聪颖的西藏儿童前往印度精研梵文和佛学。

七月,武威司马李轨反隋,自称河西大凉王,派兵攻西平、枹罕,大夏遂属李轨。

七月中旬,薛举在兰州称帝,封妻子鞠氏为皇后,儿子薛仁杲为太子,尊母亲为皇太后。在其祖先墓地建置陵邑,立庙于城南,陈兵数万人,出巡扫墓,然后大飨士卒。派薛仁杲围攻秦州(即天水郡,今甘肃天水),攻克秦州后薛举便将都城从兰州迁至秦州。

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 土虎年),松赞干布平定东部诸羌部落。据任乃强在《松赞干布年谱》中说:“诸羌”,指原西康诸部落,如东女、附国、嘉良、白兰等。大业三年(丁卯)之后,诸羌纷纷向隋朝朝贡,显然是受吐蕃的军事压力,故来依附隋朝。其后,这些部落虽已臣属于吐蕃,但尚不能直接统治。仍然保留国王,作为外藩。迨吐蕃对诸羌实行蕃化政策时,以附国为首的诸羌曾入朝于隋,意图结隋抗蕃。《隋书·附国传》说:“大业四年,其王遣使素福等八人入朝。明年,又遣其弟子宜林率嘉良夷六十人朝贡……请开山道以修职贡”。那时的附国,在今康北地区。他又代表大小左封、昔卫、葛延、白狗、舂桑、白兰、北利、当迷、千碉…….等二十余部落,于大业中同来朝贡,要求隋帝为他们“开山道”,以便往来,说明受逼于吐蕃的情况。入唐朝后,除嘉良为羁縻州外,附国等二十余部就都不见于记载,说明他们已被吐蕃兼并。大抵这些羌部,靠隋朝援助,尚能抵抗吐蕃。隋末,中原大乱,外援无望,就只好彻底降服吐蕃了。

四月十日,隋炀帝杨广为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缢杀,终年50岁。随之,李渊逼退杨侑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据《青史》记载:“唐高祖系于戊寅年(618年)取得江山,其时松赞干布藏王年届五十,以此应当在戊寅以前四十九年时,松赞王诞生起算至辛酉年间,则已过二百七十一年”。

七月,吐谷浑可汗率领部众返回青海故土,重建了吐谷浑王国。

冬,唐朝撤郡设州,废临洮郡,置洮州,治所在美相,废洮阳、洮源二县,设西仓州,不久,并入洮州。同时,设陇右道宕州、阶州(武州)。宕州辖怀道、良恭、和戎,舟曲地属怀道县和福津县地。置秦州总管府,辖秦、渭、岷、洮、迭、文、武、成、康、兰、宕、扶十二州。置松州。

公元619年(土兔年、唐武德二年)二月,凉帝李轨不受唐封爵,唐议兴师讨之。时吐谷浑可汗伏允,已收其故地,唐遣使连伏允使击李轨,并遣还其质子顺,伏允起兵击轨灭之。唐设置河州,辖枹罕、大夏两县。

八月,唐复置洮州,分出洮州的河川、乐川、叠川,另置叠州(今迭部县境),宕州、洮、叠三州属秦州总管府。唐改隋浇河郡为廓州,将州治迁到今化隆县群科镇,辖广威、达化、来川三县,今贵德黄河南部为达化县辖地,黄河北部为米川县辖地。置河州,辖枹罕,积石山县等属之。

公元620年(金龙年、武德三年),党项、吐谷浑攻松州(今四川松潘),唐益州道行台窦轨及扶州(今四川南坪)刺史蒋善合连势击之。善合先至钳川(今四川南坪西),击走吐谷浑,后轨复之临洮,进击左封(今四川黑水东南),破其部众。

公元621年(金蛇年、唐武德四年),芒妃墀江(从芒地娶入者)在查拉扎西谢耶康(今拉萨西部吐龙谷)生下王子贡日贡赞。又被译作“共松共赞”。据藏文《史鉴》说:“于阴金蛇年(621)生王子贡日贡尊。”又据敦煌藏文文献P.T.1286《小邦邦伯家臣及赞普世系》载:“松岱赞(赤松赞)与蒙氏妃赤木年东登(芒妃墀江)所生之子贡松贡赞(贡日贡赞)”(སྲོང་ལྡེ་བརྩན་དང་མོང་ཟ་ཁྲྀ་མོ་མཉེན་ལྡོང་སྟེང་དུ་བཤོས་པའྀ་སྲས།།གུང་སྲོང་གུང་རྩན།།)。这一记载否定了《白史》所说赤松赞无嗣,芒松芒赞为侄子的说法。

夏,赤尊公主的父亲尼泊尔阿姆苏·瓦尔玛国王卒,王位又回到希瓦·德瓦一世的长子乌达亚·德瓦二世继承,但他被弟弟毗湿奴·笈多废黜,笈多随之登上了王位。德瓦二世之子纳伦德拉德瓦逃往吐蕃避难。

秋,吐谷浑与党项寇扰洮、岷二州,唐岐州刺史柴绍救岷州,吐谷浑溃败,被杀者五百余人。冬,唐朝云南设神州,今迪庆州维西、中甸的部分地区为唐剑南道姚州都督府十三羁縻州之一。同年,临洮郡(今岷县)为总管府,管岷、宕、洮、叠、旭五州。

公元622年(水马年、武德五年),吐弥桑布扎从天竺返国,创制藏文。

六月初三,吐谷浑攻洮州、旭州(今甘肃碌曲)、叠州(今甘肃迭部)三州,被岷州(རི་དགོད་ཐང་།)总管李长卿击败。

八月,吐谷浑又侵犯岷州(རི་དགོད་ཐང་།),打败了唐总管李长卿。唐高祖下诏命益州行台右仆射窦轨、渭州刺史且洛生救援李长卿,击败吐谷浑。此月下旬,吐谷浑侵犯洮州,唐派武州刺史贺拔亮抵御来敌。

公元623年(武德六年 水羊年),“中天竺王尸罗逸,雄霸五印度。松赞干布遣使入天竺迎请经像”。据《旧唐书·天竺传》:“当武德中,其国大乱。其嗣王尸罗逸多练兵聚众,所向无敌,象不解鞍,人不释甲,居六载而四天竺之君皆北面以臣之,威势远振,刑政甚肃”。此时,印度国内佛教兴盛。《福幢史鉴》中说,吐蕃遣使迎请经佛,应有可能。(《松赞干布年谱》任乃强)

四月初,吐谷浑攻陷了设在叠州常芳县(原甘松防,今迭部县达拉沟口)的芳州,刺史房当树逃奔松州。二十一日,吐谷浑侵犯洮、岷二州(《新唐书》)。

五月十五日,吐谷浑以及党项侵犯河州(今甘肃临夏),唐河州刺史卢士良击败来敌。

六月二十九日,党项、吐谷浑侵犯洮、岷二州。唐遣岐州刺史柴绍与吐谷浑作战,被吐谷浑包围,敌军占据高处射击柴绍的军队,箭羽犹如下雨一样密集。柴绍让人弹奏胡琵琶,两名女子相对起舞,敌军觉得很奇怪,放下弓箭一起围观,柴绍观察敌军没有了防备,暗中派精锐骑兵绕到敌军背后,攻打敌军,吐谷浑军队大败。

十月,白兰遣使入朝。白兰在吐谷浑以南,力量较小,后唐朝在其地设立了维州、恭州等羁縻州。据《新唐书 西域传》记载:“白兰羌……武德六年,使者入朝。明年,以其地为维、恭二州”。

十二月,白简、白狗羌并遣使入贡。

公元624年(木猴年、武德七年)正月,以白狗等羌地置维、恭二州。四月,党项扰松州(今四川松潘)。五月,吐谷浑寇松州,益州行台窦轨出翼州(今四川茂汶北效场坝)道,扶州刺史蒋善合自芳州道合击之。六月,吐谷浑又寇扶州,刺史蒋善合击走之。七月,吐谷浑寇岷州(རི་དགོད་ཐང་།),又与党项寇松州,后为蒋善合击败于松州赤磨镇。十月,吐谷浑、党项寇叠州,攻陷合州郡(今甘肃迭部,与州治同)。同年,临洮都督府加督芳州。

公元625年(武德八年 木鸡年)正月,吐谷浑扰叠州。突厥、吐谷浑皆请互市,许之。在那之前,中原刚刚结束战乱,耕牛缺乏,通过这次互市,中原从吐谷浑那里买进了许多耕牛,使得农民不再为更添没有牛力发愁。即丰富了吐谷浑的生活需求,也解决了唐朝初期由于战乱中原农民缺乏的耕畜问题,使中原“杂畜被野”,促进了唐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另有说法:互市的地点为鄯州(今乐都)吐谷浑界。同时,唐王朝在洮州地区开始与吐谷浑互市。

四月,党项扰渭州。十月,吐谷浑扰叠州,扶州刺史蒋善合赴援。十一月,吐谷浑寇岷州(རི་དགོད་ཐང་།)。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火狗年),唐高祖李渊退位,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尼婆罗王位被篡,王太子那陵提婆投奔吐蕃。松赞干布发兵讨平尼婆罗之乱,送王太子回国复位。于是,泥婆罗称臣于吐蕃,并迎入哈日旃檀自生之喀萨巴里像,供奉于布达拉宫,作为松赞干布的本尊。

三月,突厥颉利攻打原、灵,又围凉州(据《资治通鉴》记载,“丁巳(二十九日),突厥寇凉州,都督长乐王幼良击走之”),进而侵犯泾、原,李靖在灵州与之战,突厥兵退。又去侵犯西会州,围乌城,徘徊陇、渭之间,平道将军在秦州与之一战,斩特勒一,大将三,俘虏千人。同月,吐谷浑、党项寇岷州(རི་དགོད་ཐང་།)。

五月初,党项寇廓州;二十八日,吐谷浑、党项寇河州。六月,吐谷浑又寇岷州(རི་དགོད་ཐང་།)。突厥寇陇州;辛未,寇谓州。遣右卫大将军柴绍击之。

九月,东突厥大举入侵大唐,兵临长安城下。新登基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于是不得不亲自率领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位大臣,自己骑着马来到长安城边渭水上的便桥上,与对方最高首领颉利可汗会面。李世民就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和身后长安有限的防卫力量,以答应增加进贡财物为诱惑,使颉利可汗同意撤军,双方于是杀白马盟誓,这就是有名的“白马之盟”。

公元627年(火猪年、唐贞观元年),唐太宗李世民废除州、郡制,划全国行政区为十道,其中陇右道则统辖今甘、青、新部分地区。道置陇右节度使和河西节度使,陇右节度使理部州,都管兵七万五千人,马一万六百匹;河西节度使理凉州,都管兵七万三千人,马八千八百匹。甘肃南部诸羌部落的河、洮、叠、宕等州属陇右节度使。宕州与怀道移治今舟曲西。成州潭水县改隶宕州,后省入良恭县。甘肃河西的凉州及湟水流域的鄯州等诸羌属河西节度使。

公元628年(土鼠年、贞观二年),正月初五,吐谷浑入侵岷州(རི་དགོད་ཐང་།),都督李道彦将其击退,“执其名王二人,俘斩七百余级”。

夏,唐朝将松州设为下都督府属剑南道,主要负责管理党项及其他诸羌的羁縻州。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贞观二年,置(松州)都督府。督崌、懿、嵯、阔、麟、雅、丛、可、远、奉、严、诺、蛾、彭、轨、盖、直、肆、位、玉、璋、佑、台、桥、序二十五羁縻等州。根据严耕望先生《唐代交通图考》的考证,松州是唐朝剑南道通向吐谷浑的交通要道,松州州城西北三百里有甘松岭,唐代在此曾设置通轨军镇守,通轨军以西就是党项,党项西北通向吐谷浑。同年,徙洮州及美相治于洪和城。

公元629年(贞观三年 土牛年),唐将宕昌和戎县(今舟曲),入怀道县。又在今贵德河阴镇设静边镇。

闰十二月二十九日,党项羌细封氏首领细封步赖归顺唐朝,以其聚居地设置羁糜州轨州(今四川省松潘县境);又任命其首领为刺史。党项据地三千里,每姓别为一部,互不统属,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旁当氏、米擒氏,拓跋氏、均是其大姓。步赖既已受唐朝礼遇后,除拓跋部之外的党项诸部纷纷归顺唐朝,唐朝在其地分别设立崌、奉、岩、远四州,仍各以其首领为刺史。据《新唐书》卷二二一上《西域·党项传》亦云:党项,汉西羌别种,魏晋后微甚。周灭宕昌、邓至,而党项始强。其古析支也,东距松州,西叶护,南舂桑、迷桑等羌,北吐谷浑。处山谷崎岖,大抵三千里。以姓别为部,一姓以分为小部落,大者万骑,小者数千,不能相统。故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以作野利)氏、房当氏、米禽氏、拓拔氏,而拓拔最强。宕昌羌、邓至羌等最后也成了党项诸部之一,故《隋书》说党项“其种有宕昌、白狼(即白兰羌)”。从党项兴起直至唐初,其内部只有对外时临时成立部落联盟,但没有建立部落国家。

公元630年(金虎年、贞观四年),松赞干布又一次征服羊同(象雄),但仍未将其完全纳入统治之下,而是另立李米夏(ལྀག་མྱི་རྷྱ།)之子李聂秀(ལྀག་སྙ་ཤུར།)为国王作为附庸。又将公主赞蒙赛玛噶嫁给象雄王(羊同)李聂秀(ལྀག་སྙ་ཤུར།)。

夏,东女国王汤傍氏遣使入唐朝(《册府元龟》)。

同年,李世民打算讨伐吐谷浑伏允,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命兵部尚书侯君集与李道宗为李靖的副手。

公元631年(贞观五年、金兔年)初,羊同(象雄)和多弥羌遣使朝贡唐朝。

夏,吐蕃松赞干布亲率军队进攻并完全征服了今青海省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区自南北朝时形成的苏毗、多弥国和以及党项诸部,并取回了木雅(党项)公主茹雍妃洁莫尊。

十二月,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党项等诸羌受唐王朝的政治诱逼与吐蕃军事压力下,党项部落大批内附,唐朝派太仆寺丞李世南开河曲地为16州,47县。

同年,最强大的拓跋部首领拓跋赤辞与其从子拓跋思头率众与诸首领归附唐朝,其住地设懿、嵯、麟、可等32州。党项前后内附者“为六十州,内附者三十四万口”。拓跋赤辞内附后,受唐朝擢封西戎州都督,以松州为都督府,并赐以李姓。从此,约当今青海省黄河河源积石山以东的地方都归入了唐王朝的版图,党项羌成为唐朝的属民。

公元632年(水龙年贞观六年),松赞干布亲率大军渡过雅鲁藏布江,攻灭唐旄羌国(唐旄国立国532年)。

三月,吐谷浑(འ་ཞ།)军队袭掠兰州。之后,又进攻鄯州,大掠而归,唐太宗派出使节前往责备吐谷浑的伏允可汗,勒令他到长安朝见,伏允可汗假装生病,拒绝前往长安。伏允可汗有一个儿子,叫尊王,吐谷浑政府请求唐太宗允许尊王与唐朝公主和亲。唐太宗李世民答应了这个请求,但是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尊王必须亲自到长安城迎亲。此时吐谷浑连连对唐的西疆发动进攻,尊王担心唐政府使诈,便不肯前往长安,最后和亲一事也不了了之。

十一月初二日,契苾何力(突厥人)与母亲率领本部落投降唐朝,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将他们安置在凉州,任命契苾何力为左领军将军,并封其母为姑臧夫人,从此其部世居武威。

同年,党项羌前后归附者三十万口。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蕃百年战争——序章
通俗西藏史(四十七)——松州城下的东亚力量再平衡(上)
大唐帝国与吐蕃松洲之战:以较小代价获得巨大收获
中国历代民族问题盘点——党项羌(西夏)
大唐与吐蕃同时崛起:为争夺势力范围屡次交战
青海人必须要知道的青海历史简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