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毗波舍那】- 超越了发展善法和舍弃不善法

(编者按:门派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四念处的原则越来越清晰)



许多禅修者试图推迟觉知目标的时间,比如,他们尽力走得慢,希望正念能够赶得上慢的移动。事实上,无论移动多慢,烦恼则根本不会像移动那样慢下来。有的人可能花上五分钟才走一步。尽管盯着看使觉知移动会更清楚,但他们没有意识到那一刻他们的心已被贪占据了,也就是,希望禅修的欲望占据了。



他们不知道那五分钟心(五分钟才走一步)是没有正念的,因为它已从知道滑到思考上十次。即使心是有正念,没有转移注意力,那么它盯着目标也是锁定在目标上,如手、脚、腹部,这种禅修称之为“专注所缘”(奢摩他),是修止,不是他们想要修的内观。



有些禅修者为了增多正念的频率,将觉知目标拆分或添加一些步骤或细节。比如,当他们觉知呼吸时,他们会预先决定觉知的好几处地方,他们首先会觉知上唇或鼻尖的感触,接着,跟随呼吸经过全身到腹部。



有些人会将经行的步伐分成好几个步骤。这些都是好的,可以将意识锁定在目标上,但是修止,心会变得平静。通过这些方法的练习,心经常会经验喜乐或禅相,但禅修者会误以为他们获得了内观智,因为他们相信他们在修内观。



错误--干预一个目标



毗婆舍那是一种将内观智发展成对身心实相了解的智慧,不是为了获得幸福、平静或美德。然而,大部分禅修者不想看到实际情况。因而,当他们念住一个现象时,他们常常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来阻碍或改善当下呈现的因缘,以追求幸福和美德,如下所示:



当心觉知不善法时,禅修者试图舍弃它。比如,当他们发现分心了时,他们尽力重复念诵“佛陀”或者做一个心理标记“分心”来克服分心。当他们发现心贪着时,他们尽力修不净观。当他们发现心嗔着时,他们尽力修慈心观。当他们发现心感受到痛苦时,他们尽力通过各种方法来去除痛苦。这些行为来自于多种原因,如下所示:----他们有错误的知见,因为他们曾听到过这么一个教导,那就是一个人应该把所有不善法舍弃掉。因而,当他们觉知道一个不善法时,他们尽力舍弃它。



这些禅修者从来没有意识到:内观禅修(毗婆舍那)超越了发展善法和舍弃不善法;它是超越好坏的净化阶段。



因而,心必须自然地去觉知一个现象(因缘),无论它是善还是非善,不要带着爱此恨彼的情绪。



人们也许误解了佛陀的教导。比如,当人们读到《大念处经》中五盖部分,人们也许会误解佛陀教导我们正念于五盖,然后克服五盖,因而,他们会误解正念的培养包括正念和舍弃某些自然的现象,他们误以为单有知道是不够的。



我们对苦谛的了解所缺乏的是“知道”,而不是“舍弃”。当苦生起时,我们尽力舍弃苦,这满足了那颗贪爱幸福嗔恨痛苦的心。



我们也许不理解内观的原理,那就是禅修者必须如实觉知现象,直到他认识到所有存在的一切不是众生、我、我们、他们,不受我们控制,洞察这一点后,心才会通过“舍弃”来中止苦。



一位禅修者也许会习惯修止,或者简单地认为禅修就是为了获得宁静。从禅修中生起的宁静轻安比感官上的愉悦要细腻高雅得多。有些修禅定者获得心的平静;有些则获得某些知识和领悟,他们为此愉悦而自豪,他们被很多徒众崇拜。然而,一旦当他们遭遇到任何破坏他们宁静的境界时,他们就会尽力舍弃远离那境界。



当他们觉知到任何善法时,他们就尽力保有它或发展它。他们希望善心持续发展直到将来某天解脱,因为“阿罗汉圣者的心永远是善的”。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因为觉知的心和善的心理因素都是缘生的有为法(行蕴),因而,它们也是无常的、无我的。



唯有内观智慧洞彻真相,那才是使得心放弃粘着觉知的心,从而使心解脱出来。不是让觉知的心由无常变成常,由苦变成不苦,由无我变成我。



错误--限制心:


如实觉知念住身和心,指的是不仅不要改变身心目标,而且不要改变觉知的心。当我们想起禅修时,几乎100%的禅修者通常就开始改变调整觉知的心到一个不平常的状态。接着,他们就刻意有目的地觉知身和心,有些人甚至忽略身和心。下面是一些调整改变觉知的心的例子:


(编者按:行者可能会自以为在平等心观照,当造作一个所谓的平等心,用贴上平等心镜片的眼镜来观照所缘,这个已被有色眼镜扭曲的目标会是实相吗?这个行为本身就已经不平等了,语言上表达的平等心没有错,在实修的时候该怎么做?有什么要做的吗?)



错误1: 压制心使它静止不动



当我们一想起禅修时,几乎100%的禅修者通常就开始改变常态的心。他们强压心到一个非常平静集中的状态。事实上,我们带着一个想见身心真相的心来修内观。如果我们改变了心,使得心偏离了常态,我们怎么能见到心的实相呢?

那只是引导心趋向宁静。尽管心也许认识到其他被觉知的目标是从属于三法印,但会认为觉知的心它本身是静止的、平稳的、不动的,不从属于三法印。这样,“觉知的心是我”的邪见就不能消除,我见不能舍弃,禅修者不能获得入流果(须陀洹果)。



错误2:使心进入空境:



有些禅修者曾听他们的老师说过:“修行的最后,心会空掉烦恼,空掉五蕴。”因而,他们直接向空进军,将心静止形成一个空境,试图模仿出修行的终结点的样子。



他们没有仔细考虑佛陀的教导。佛陀教导从觉知身心开始禅修,当心理解了身心实相后它就会放弃对身心的粘着,最终进入烦恼皆空五蕴皆空的状态。有目的地保持心空至多进入空无边处的冥想状态,或者冥想“无”作为觉知的目标(无所有处),这些都是修禅定(奢摩他)。



有些禅修者发现他们的心是明亮的、清晰的、稳固的,维持好长一段时间,他们就误以为他们已经到达了圣者的最后阶段,事实上他们的心仍然处在空有的缘生状态,粘着了“有”。



事实上,“空掉烦恼”是因为心已获得身心实相的内观智慧,这样它就能舍弃对身心的粘着;烦恼和贪爱就无从再生起。因而,那时心能够觉知色、声、香、味、触法,不必只觉知空而避开其他目标。



“空掉五蕴”不是指心不觉知五蕴,仍然觉知五蕴,但它真正地领悟到五蕴没有所有者,五蕴不是众生、人、自己、我或他。



错误3:舍弃觉知的心:



有些禅修者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舍弃心,请看如下的例子:(1)盯着色法(身体):有些禅修者也许单单觉知身体的运动,而忽略了心。他们没有将身和心分开“身体在运动,心在觉知身体运动”,而是将心紧紧地锁定在身体上,以致于心静止了。这是目标专注法(专注所缘),是修禅定(止-奢摩他)。



目标专注法最后可达到四禅。随着不活跃的心,意识将更进一步进入无想天,也就是觉知的退失。觉知的心识在那刻完全消失,身体保持僵硬,被称之为“无意识的梵天”。一个人修过这些禅定后,当他返回人间时,他觉知这个世界是空的,把这个世界看做自我的空无,因为当他觉知一个目标时,心既不能想也不能加一点觉知。


有些人认为他们已经获得解脱,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烦恼的生起。事实上,这不是真正的解脱,这种自我的空无是心自己造作出来的。通过专注于所缘(目标),心暂时压制了烦恼,直到不需专注了心都会牢牢地附着在所缘上(奢摩他)。因为不再需要专注于目标或不再需要做标记就能锁定在目标上,禅修者也许会误以为他走完了圣道



另外,名色(身心)的存在也被分成两类:内在的意识空了不清晰了;觉知的心被染污了,紧粘着外在的目标。禅修者由于专注所缘(奢摩他)所附带产生的力量所产生的烦恼,比普通人的烦恼要强烈许多倍。



舍弃觉知可能因如下原因产生:



紧张感增加,以致于心极度紧张,结果心为了逃离紧张的痛苦而滑进造作出来的空里,它躲在空里,无需注意觉知了。



紧张感可能通过如下几种方式产生的:



(a)持续觉知目标使得心变得极度紧张;



(b)过度精进,比如一次连续几天几夜地坐禅或行禅不休息。紧张到达顶点时,有些禅修者精神失常或生病。另外一些人也许会发现心潜出去滑入住进外在的空里,以逃离内在的痛苦。结果,禅修者误以为他们获得了什么,因为他们的心滑出去了,外表上看起来明亮、轻松、愉快。他们将外在的世界看作空无自我,但他们看不见自己的心。他们感觉心是空的,但心不能回过来看自己的内在。心无知地沉溺于外在的世界。有这种倾向的禅修者常常练习修慈心观,沉浸在那种状态中。



错误4:试图在正念上增加效能:



对于觉悟解脱,单单觉知的方法就足够有效了。如果禅修者对这一点信心不足,他会试图采用各种方式增加正念的效能,如下例子:



1 、帮助心去观想正在被觉知的现象:比如,当心正在觉知嗔心,禅修者尽力去观想嗔心不好、苦、有害。



2、 严肃地盯着一个现象,以便让心能够知道得更清楚或者使那个现象消失。有时,禅修者也许盯着一个现象如此严肃以致于他忘了自己。尽管那刻他也许在觉知目标,但他已深深陷入到内在的心理活动中去了。这如同他倾身出去观看水中的东西,却掉进水里了,但他自己不知道他已经掉进水里了。



3、 平衡诸多美德。人们常被这么一句话所鼓舞:“我仍缺乏某些美德,这些美德,比如有:布施、持戒、知惭愧、惭惧恶法、诚实、调柔、耐心、慷慨、出离心、信心、正念、精进、喜乐、轻安、定、中舍、智慧等等。因此,我得先培养这些美德,等它们足够了时,就能平衡其他的品德。然后,我再修念处禅。


4、事实上,如果一个人有了明(正见),已经学会了怎样觉知,所有的这些美德都将会轻易地生起。但如果他一心想培养这些美德(菠罗蜜),而忽视了修正念,就如同一个人准备了许多鞋准备出去远行,但他从不迈出房门一步一样,许多年过去了,他永远不会达到目的地。



5、 禅修者必须方方面面遵循佛陀的教导来觉知现象和身心的三法印。如实觉知现象必须遵循佛陀的教导,不是按自己所期望的那样或相信自己理解的是正确的,也不是为了遵循自己的导师的教导而与佛陀的教导相违背。



心所觉知的现象:心所觉知的名色(身心)现象必须遵循佛陀的教导。比如,正念是意识到(知道),不是心理默念标记。智慧是真正地知道心,不是奇怪的身体反应。苦是一种感受,不是色法(身体)出现了病相。



三法印:如果正念正确地觉知一个现象,心就会有正念、清醒、喜悦,因为刹那定自动生起。身心目标会呈现三法印之一。比如,色法(身)显示疼痛和自然的现象时,心法显示无常、无我。特别是当正念生起时,不善心立即消失。



为什么要如实觉知一个现象,是因为我们需知道现象的真相。我们不需要改变或控制现象。无明导致贪爱,贪爱导致苦。如果无明克服了,贪爱和苦就无法再次生起了。



试图干预觉知现象会导致更多的无明。比如,当烦恼生起时,如分心(掉举),一位禅修者通过默念“分心”、“分心”试图来去除它,分心很快就消失了(因为重复的默念打断了念头之流,那是分心的根源)。这样,禅修者也许会有一个错误的知见以为烦恼可以控制,或者心是“我”因为它受“我”控制。



他练习得越多,就会越熟练地通过盯着或默念来克服烦恼。无明就将渐渐累积,我慢和自我将增长。心就没有机会认识到:任何一法随着因而生起,也随着因的止息而止息。相反,他也许会相信由于他如此精熟地修习“内观”他能够按照他的愿望止息任何一法。



根据凡夫的天性,不善心不时地生起,善心很少生起。比如,通常一个人迷失不觉很长一段时间,可能使几个小时(当被无明掌控了时)。然后,他记起刚才迷失了。当他迷失的那刻,心是不善的;当正念忆起的那刻,迷失自动消失了,心就已经变为善的状态了。(一旦正念/觉知生起时,不善心自动消失。一旦正念/觉知生起时,不善心不存在,不需舍弃,一个人要舍弃的是他的潜在的随眠烦恼或者深藏于心的烦恼。



因此,我们的任务是觉知它,不是舍弃它。因为具足正念的那一刻,就没有烦恼让我们来舍弃。甚至苦也不需舍弃。此因生,故彼苦生;此因灭,故彼苦灭。我们的任务只是觉知苦。



修念处禅的禅修者的一个弱点就是他们不能清楚地理解正念的原理。因而,他们的心眨眼间转为不善心,之后,觉知闪现了,他们也许会无知地责备过去:“哦,不!我迷失了一小时,我怎么能修好禅法呢?”或者,他们的心担忧未来:“我怎样才能避免不象刚才那样迷失?”试图做些什么,来代替自然地觉知目标,渐渐地,就酿成大错。



不添加目的性的觉知,一丁点都不添加。



意愿、目的、贪欲是导致意业或身业等产生的原因,是意业或身业等增长的食物。带着意愿、目的、贪欲去觉知,无论是觉知目标(所缘),还是觉知心,都会导致意业或身业等的产生,而这种意业或身业等却被称之为“修行”或“禅修”。



隐藏在目的的背后的真相是贪,这就是使得“我们身心”永远离开快乐和自由的贪欲。



贪欲的背后是无明,特别是(1)对苦谛的无明,也就是说,不知道“名色是无常、苦、无我的,而是世俗的财富”的无明,这个观点导致了离苦得乐的贪欲的产生;



不带目的地觉知一个目标,但能正念于其究竟真实法;不带目的地觉知心,但能正念于心。这样,心能够如实地觉知所有目标和心。最终,内观智走向成熟,心将领悟苦谛或五蕴的真理。最初,它将理解“五蕴非我,我非五蕴,没有我存在于五蕴或别的东西中。”的真理。这是基础的智慧,是初果(须陀洹果)的智慧。



接着,随着觉知身和心的正念的进一步发展,内观智慧更进一步理解“当贪爱色、声、香、味、触(一个感官愉悦的目标),甚至贪爱思维一个感官愉悦的目标时,心理的苦就产生了。



当心没有贪爱,内在就平和了。”这就是中等的内观智慧,获得中等内观智慧的人满足于心的平静。他们认为:平静的、没有烦恼和贪爱的心是生死轮回大海中灭苦的一个点或岛屿。因而,心终止了摇摆和挣扎,从追求感官愉悦的目标中出离,到达正定。心是坚定的、显突的,不再四处张望。这是不还果(阿那含果)位的内观智慧。



通过平稳的练习,内观智慧更加敏锐发展,直到五根真正地圆满。“直觉性的内观智洞彻苦”,瞬间闪亮,它领悟到“觉知的心它本身也是自然现象中的一种,也从属于三法印,因而,它根本不是安全岛。”那些信根强的人将认识到心的无常;那些定根强的人认识到苦;那些慧根强的人认识到无我。心立即舍弃觉知的心,使之归于自然,因为它已经获得纯净的内观智。禅修者明了心本身实质上就是苦,心不再是一个好的、神奇的东西,如他以前感觉和珍惜地那样。


这种内观智慧洞彻苦谛,自动根除苦因;突然,一种浩瀚无边的自然的状态呈现在眼前,它是纯净的、平静的、远离烦恼和五蕴、空无自性和无因缘法。这就是苦的灭尽,涅槃。



同时,我们将一颗纯净的心和涅槃两相对照得知:它们是不同的属性的法。一颗纯净的心是知道者(观察者),知道者(观察者)的自然属性是无我的、无形的、无边无际的,但是仍然属于生灭法;相反,涅槃的自然属性也是纯净的、无我的、无形的、无边无际的、是觉知的对象,不为任何人所有,但不属于生灭法。



经由内观洞察身心实相后,积极的知道者(观察者)得到发展,心渐渐处在中道上了,对身心现象持中舍心。结果,它舍弃了对身心的执着,灭尽了苦,如佛陀对巴赫亚所说的那样:


巴赫亚,你应当学习如此观察:


无论何时你看到什么,看只是看,听只是听,


觉知只是觉知,认知只是认知,


那一刻,“你”不存在。



无论何时都没有“你”,


那一刻,“你”既不在此界,


也不在彼界,不在任何一界。


那就是苦的止息。


(巴赫亚经/三藏25/49)



---《觉悟之路Ⅱ》泰国 隆波帕默尊者著 由 当下即安 翻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么简单的方法会有用吗?
涅槃的性质及相关禅修实践原理的探讨
十四、实修手册第九章
《唯一路》|第三篇:修行的死胡同(全文版)
[转帖]葛印卡关于对内观法
心地功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