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颜真卿传世佳作及其书法境界

颜真卿传世佳作以碑刻最多,楷书有《颜勤礼碑》、《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碑》、《颜氏家庙碑》等。传世墨迹有《争座位贴》、《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


       其中《颜勤礼碑》比较端庄遒劲,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之一。
       

在吐露风华的青年时代,颜真卿就向张旭请教“如何齐于古人”的问题:这是颜氏的书学心声,亦是颜氏高悬的鹄的。这位从小以黄土帚扫墙习字的颜氏苗裔,几乎在一开始就站到一个高耸的书学起点上。

而在书学上鲲鹏展翅,则经过了几乎长达三四十年岁月的历练,才稍成自己的面目与气候。继之又以数十年工力百般锤炼、充实,使得“颜体”形神兼具。而其晚年犹求炉火纯青.三神人化的境界。“颜体”终于在书坛巍然屹立。

颜真卿一生书学境界的历练,大略有三。


01


【第一境界】立坚实骨体,求筐媚书风

      在五十岁以前,可以说是第一境界的历练,在这一过程中初步确立自己的“颜体”面目。

《自书告身》节选图

      

        如果以天宝五年(746),张旭在裴儆府上授笔法于颜真卿为一个界线,那末在此以前颜真卿尚在艰苦的摸索阶段。此一阶段传世之作鲜见。如天宝元年写<张仁蕴德政碑》,天宝五年写孽崖书法禾山石壁“龙溪”二字。在接受张旭的笔法后,颜真卿欣喜地说:“自此得攻书之妙,于兹五年(或作七年),真草自知可成矣。”因此,从天宝五年以后的五年(或七年)时间,可说是颜真卿依照指引,刻苦再磨砺的阶段。

         天宝十一年书有《郭虚己碑》、《郭揆碑》、《多宝塔碑》、《夫子庙堂碑)等;天宝十三年又有传世名作《东方朔画像赞》、《东方朔画像赞碑阴记》等;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颜真卿投身于金戈铁马与叛军作战之中,无暇顾及笔砚艺事。此可为颜氏书法历练的第一阶段,也是第一境界的历练。

         从《多宝塔》等典型作品的分析中可知,颜真卿所追求的是电笔上沉着、雄毅,以健力立骨体.敷以较厚之肉彩; 结体上整密、端庄、深稳,由瘦长型变为方正形:在布白上减少字间行间的空自面趋茂密:这一阶段,颜真卿追零“雄”中有“媚”的境界:“点画皆有筋骨”,“点画净媚”,“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

          另外他基本上专门攻习真书、草书,虽有隶书、篆书之作,并不多。颜真卿的第一境界,从初唐而来,又脱出初唐之轨辙,自立一家面目。这种境界的历练又多循张旭所示为门径。

 


02


【第二境界】究字内精微,求字外磅礴


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以及其后接二连三地被黜,使他一次又一次拓展了心灵的空间;书生—斗士—统帅,立朝—外黜—立朝,生活方式频繁转换,人生体验更多,艺术体味也就更深。


《祭侄季明文稿》节选图

        

        这些,颜真卿“一寓于书”,将前期的“颜体”反复锤炼,炼形炼神,从而神形兼备,终至成熟。可以看到,他加强厂腕力,中锋运行,取篆籀方法,圆转藏锋,如印印泥。笔画形成蚕头燕尾,直画则成弓弩蓄势之形。

       笔画之间采取横细竖粗的对比错综方法。在钩末、捺末挑踢出尖锋,耀其精神。其捺笔表现出一波三折的节奏。其直钩、平钩、斜钩,饱满取势,弯度均匀,圆劲有力。其折笔则提笔暗转,形成斜面折下,以”折钗股”拟之。

       从结体上说,方正端庄,稳健厚重,中宫宽绰,四周形密,不以重心欹侧取势,不以左紧右松取妍,而像篆隶以对称的正面形象示人。在布白上,字间栉比,行间茂密,以形密取气势,不以疏宕取秀逸。既至此境界,颜真卿已一扫初唐以来的那种楷书风貌:


前者侧,后者正;

前者妍,后者壮;

前者雅,后者宜;

前者瘦,后者肥;

前者法度深藏,后者有法可循;

前者润色开花,后者元气淋漓;

真可谓变法出新意,雄魂铸“颜体”。


03

【第3境界】臻神明变化,与生命烂漫


       ”颜真卿晚年也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对生命与书艺在反省中得到悟彻,并将生命哲学与书艺哲学打通,因此在其点捺撇画中既留着生活的血泪斑驳,又在笔墨的动势中洋溢着生命的颂歌;

       既在线条的起落移动中灌注一腔豪情,又在栉比鳞次的布白中激射人格光辉!至此境界,其书如老卉枯林,却有浓花嫩蕊,一本怒生,万枝争发,生机盎然。

       颜真卿开拓了书艺的崭新的话恢宏境界:从特点上论,颜体形顾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前无古人。

       从美学上论,颜体端庄美、阳刚美、人工美,数美并举,幽为后世立则。创立一代新书体,颜真卿是先觉者。他是唐代社稷之臣,又是书艺世家的后裔,对于书法的演变.无不瞩目关注。

       颜书的尚骨、尚肥、尚法,崇端庄、阔大、豪放,重气势、魄力、雄风,都可以从唐代社会中找到时代的折光投影:颜真卿造就了在书法中的盛唐之音,这便是颜书的恢宏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颜体境界(郭乍麻)
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颜体”对当代乃至今后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唐)颜真卿草书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书法大讲堂(颜真卿行书书法)
颜体书法的三种境界
探索颜真卿书法的源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