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投稿】掌握鱼情爽钓秋

金秋十月是指从农历的“寒露”至“霜降”时节,也是习惯上称谓的“深秋”。这个时节的天气特点是:秋高气爽雨水渐少空气干燥,冷空气发生频繁,早晚温差加大。特别是温差的加剧,直接影响着深秋时节鱼类的活动变化,包括活动水域的迁徙和泳层的升降。虽然临近初冬,鱼类为积蓄营养过冬而处于旺食期,但是,鱼情却是千变万化各有不同,这些都对垂钓者的钓技水平提出了考验。在此,我给钓友们聊聊常见的鱼情及应对体会。

 

 一、鱼类活动的规律及应变

金秋十月冷空气活动频繁,即使天气稳定早晚温差也越来越大。较大的温度变化常使鱼类要在不同深度的水域、在不同的泳层间频繁变换行踪,来根据水温变化调节自己的体温,适应外界变化求生存。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进入深秋之后,北方的冷空气开始频繁入侵,冷暖空气交汇常带来降温和雨水,使凉爽的温度开始走向寒冷,从“寒露”至“霜降”,当遇有强冷空气过后,早晚气温很低甚至出现轻霜冻,野外的风雨中寒风阵阵,鱼类已多向深水区迁徙。在这种情况下,钓者要多用5.4米及以上竿子找深水下钩,因为在3--4米左右的深水区下,受冷空气影响小水温高温差小,像鲫鱼、鲤鱼、翘嘴、鳊鱼等较耐寒的鱼类,还是有较高的上钩率的,也就是说,在冷空气来临的几天里和早晚的底温时段,选择钓点应以“深”为原则。钓深水的时候,为使钩饵避开上层小鱼封杀快速到底,钓组配备上应以大漂配大坠为好,大漂便于抛远稳定性也好,漂型当选长脚长身长尾细身漂为好,漂尾我喜欢用15-17目细硬尾漂,由于水深传递的讯号损失多,这种细硬尾出讯号灵敏,可以及时发现轻口讯号。又由于水深,饵料在下降的过程中会损失一部分,在把握饵料状态的时候,建议将饵料适当搓揉,在没有发现鱼群离底的前提下,多用搓饵以保证饵料到底后,有较好的附钩性及很好的诱鱼效果。

    深秋时节,当冷空气过后气温回升到正常以后,中午气温一般还能处于20多度左右的水平,从上午的10点至下午的15点左右,近岸的浅水区由于长时间受阳光照射,水温快速回升,鱼类的趋温性及趋食性,促使它们向较温暖、饵料较多的近岸浅水区转移,此时,我们要以变应变,将窝点及时调整到1--2左右的浅水区。在浅水中垂钓与在深水中垂钓有所不同,从钓组的配置方面,为了有很好的灵敏度,钓组应以小巧为宜。因为大白天敢到浅水区觅食的,比较而言上5斤以上大鱼的机率毕竟不多,一般主线以1--1.5#子线0.6--0.8#即可。如果鱼的密度较大,以硬竿稍为好,以提高飞鱼的速度,如果鱼的个体偏大,建议用稍微柔软的竿梢为好,一可以缓解鱼的冲撞力遛鱼,二可以减少对钓组的损伤。饵料状态上,要以拉饵打窝用拉饵垂钓的策略。因为,拉饵的状态较膨松有很好的雾化效果和较强的诱惑力,在浅水区,只要拉丝粉加入适当,一般不用担心饵料下降中会产生大的损失量。鱼的密度不是太大的情况下,要保持一定的抛竿频率,用饵料营造一个自上而下的立体雾化诱鱼区,增强诱鱼和留鱼的效果。
    在每一次的冷空气来临的前一天,常会出现异常晴好无风的天气,气温也会快速攀升,由于升温较快,从而使水面与水下产生“水面暖水底冬”的温差现象,很多的鱼类受习性所致,便纷纷变换泳层离底上浮,或晒太阳取暖或寻觅水面浮游生物。快速升温鱼群离底,在每一次冷空气来临前的深秋时节是常见的鱼情,钓鱼人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

1.在有水草的环境里,这时候常能听到浮头的鲫鱼“咂嘴”或拱动水草的动静,这种环境下的鱼情,台钓法已无用武之地,钓者要及时改用长竿短线的传统钓法,也就是传统钓中的“戳茬”钓法。用7以上的较轻便硬梢碳素竿,用0.8#--1.0#粗的线径既有较好的隐蔽性,也可应付一般的个体大小。为操作方便防止钩饵不好下窝,线长有2--3即可。浮漂宜用3-5粒散漂及带倒刺单钩为好,钓饵以挂细、红、活的蚯蚓为上乘,由于蚯蚓较轻,浮漂以空钩调21或调32为好,要保持钩饵悬空和蚯蚓的鲜活蠕动,以便吸引鱼类上钩。垂钓的深浅要根据鱼的“咂嘴”声或拱动水草的动静决定,有“咂嘴”声的钓20--30公分深为好,否则逐步向下试探泳层,直至有鱼吃口。“戳茬”钓是一种人找鱼的战术,要不停的边钓边找鱼,一旦有鱼吃钩,要凭借竿梢的硬度将鱼直接挑出水面,以防鱼在挣扎时钻入水草中跑鱼或损坏钓组。在施钓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环境的安静,以使鱼群敢在水面觅食。

2.在明水面的环境里垂钓,钓者当使用台钓法中的“浮钓”手法,专钓离底变层的鲫鱼、鲤鱼、翘嘴等鱼类,效果比传统钓明显。浮钓的时候,浮漂的选择很重要,要选择那种专钓“行程”的长脚长身短尾漂,这种漂自入水后,翻身快下降慢主抓过程中的劫口兼钓底层。钓这种鱼情的鱼群,与底钓方法不同:首先因为鱼群上浮,浮漂自入水、翻身站立、短时停顿、下降、反弹、再下降至到位,在整个钩饵运动过程中,鱼群都可能随时在这个钩饵下降的运动轨迹的任意点上就饵,钓者要时刻准备扬竿起鱼,也就是说,钓手应该端着竿子钓,既不必非要去压风线,也不要把竿子放炮台上,以提高抬竿的速度,避免失口跑鱼。其次,由于浮钓法是一种动态钓法,鱼在钩饵下降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吃钩,这是钓者无法知道和控制的,所以,钓者只能根据鱼群吃钩时的浮漂变化,推算鱼群的大概泳层,来人为的设定调目和泳层,而无法设定钓目,这是区别于底钓的主要差别标志。最后,由于鱼群离底变层上浮,要特别注重饵料的状态及比重,要用比重较轻的饵料开出适宜拉饵使用的状态,并保持快速雾化和抛竿频率,既增加诱鱼效果,又能将鱼群聚拢、留在上层便于钓取。

    鱼类活动随着深秋时节的温度、温差变化而千变万化,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寻,我的体会是:气温连日持续下降、早晚温度低时宜钓深钓底;气温连日波动小,中午高温时段宜钓浅钓底;早晨有轻霜的天气、气温连续几天上升的天气,鱼群喜欢离底上浮晒太阳或觅食水面食物,宜钓浮;当冷空气即将来临的当天,会出现云层变厚微风的特征,鱼类也喜欢离底,此时也宜钓浮;深秋时节天气、温度变幻无常,有时候一天中都会出现鱼情的反复,关键的是我们要在复杂的鱼情中,既掌握规律性变化,又能及时的以变应变。

 

二、鱼类觅食的“口相”及应变
 
    深秋时节,还处于一年中鱼类觅食的第二个旺食期,因为,这个时节鱼类觅食不单单仅为了填饱肚皮,随着温度的一步步走低初冬的日益临近,鱼类生理上要求通过大量的觅食来积累身体营养,增加身体中脂肪的积累,来抵御寒冬和漫长的食物匮乏期。所以,在这个时期常能钓到一些夏季不易钓到的成鱼,如:大鲫鱼、大鲤鱼、大翘嘴。但是,你也别过于乐观,认为到了旺食期鱼就特别的好钓了,我讲的旺食期只是个相对概念,在这段时间里,由于所处的垂钓环境不同,鱼的密度不同等客观条件,我们也同样会面临千变万化的鱼情,要说明白每一种的鱼情及应对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办到,我们只需要了解它们有代表性的几个特征及应对,以便逐类旁通地做出正确的应对,钓出好成绩。

(一)生口鱼情

我们钓鱼人对那些吃钩动静大,吃口干脆利落、上钩率很高的鱼情俗称生口,多指如:鲫鱼、鲤鱼等没被钓放过或没有抗钓经验的鱼种。生口鱼情反映在浮漂上常常是很标准的一顿,出的基本都是实口。生口鱼情是钓鱼人所期望遇到的鱼情,特别是入门不久的新手,可以很快提高垂钓兴趣和锻炼基本功。但是,垂钓生口鱼情,首先要注意饵料的选择和泳层的把握两方面。因为即便是生口鱼,饵料不对路同样不会开口。另外,由于气压、温度等原因,生口鱼群也会出现离底变层,这两点从开始垂钓就要引起重视。

在深秋的低温状态下,鱼类的口味已经从夏季的素饵转入仲秋后的杂食,到了深秋,鱼类的口味又开始向荤腥味型转变,这是由其生理需求决定的,特别是秋末冬初时间这种现象更加明显。钓鱼人应该认真对待,不能以为生口鱼吃口猛不讲究而敷衍了事。选用商品饵料时,除小杂鱼特别多以外,应多用腥或腥香型含高蛋白的饵料,增强鱼的觅食欲望。

较大的温差常使两天之间早晚与中午,温差可以悬殊10度左右,这种温度的反差,常造成鱼类随温度变化离底上浮趋温觅食,当然也包括生口鱼类。另外,还要提醒钓友注意的是,即使是生口鱼情,当鱼群的密度较大的时候,也不能为片面追求上鱼速度而忽视了饵料状态的合理把握。常玩台钓的都知道,饵料的雾化可以增强诱鱼的力度,但雾化的程度要与具体的鱼情有机结合。也就是说,雾化是把双刃剑,用的好可以增强诱鱼效果,如果与鱼情相脱离,反而会不利于垂钓。如果鱼群本来就很密,你再使劲的用雾化诱鱼,结果是窝子里鱼头攒动上下翻飞,特别是生口鱼胆子大,发现对口的饵料会毫不犹豫地发生抢食、或身体来回蹭线、或尾鳍不断地搅动底层地面,使水质混浊鱼群发生乱口,频繁的出现假讯号,使你空竿连连手忙脚乱。当出现此种局面的时候,一是应该马上降低抛竿频率,二是使用搓饵下钩降低饵料的雾化程度。使窝子里的诱饵适当减少,使鱼群密度适当降低,或在窝子边缘垂钓,压制鱼的兴奋度使其安静下来觅食,很多的垂钓实践证明,这是针对鱼群发生乱口情况而采取的有效对策。在浮漂的使用上,最好使用硬尾漂,以便主抓第一口提高上鱼速度,如果发现鱼群离底,要及时改用前面介绍过的浮钓用的漂型,做到有针对性地用漂,提高垂钓效果。

(二)轻口鱼情
 轻口顾名思义就是鱼在吃钩的时候,反映在浮漂上的动静很轻(排除其他因素),不像生口鱼情吃钩时那么有力的下顿。轻口鱼情在立漂上的反映往往只有一道黑线上下的变化,不注意观察或者视力差的根本发现不了。出现轻口鱼情的原因很多,有气温的、气压的、温差的、有病等等方面原因,都会引起鱼吃饵时的厌食、轻口现象。   
    
了解了轻口的原因,我们要在两个方面采取对策:
1.
优化钓组配置:鉴于鱼的吃口轻浮漂的动静微弱,在钓组的配置上当以小巧配置为好,以调灵敏钓灵敏为上策。浮漂以调41或调31都行。线径以0.6--0.8#主线0.3--0.4#子线为好,浮漂应选3#以下79目左右细身细尾并硬尾漂为好,这种浮漂剩余浮力小硬尾又有放大讯号的特点,能及时、清晰地反映鱼情。为减轻鱼在吸食钩饵时力量的付出,最好选用偏小型细条钩,给鱼吃钩减少阻力创造一个很轻松的条件。
2.
正确选择把握好饵料的种类、状态:由于外界原因造成鱼的食欲降低,不是很钟情的饵料含而不吸或即含即吐,对此,我们可以通过选择鱼类感兴趣的饵料来刺激其食欲。由于温度的降低鱼类为了过冬,生理上要求其积蓄大量的高蛋白高脂肪营养抵御严寒,我们在饵料种类的选择上要迎合其要求,使用含红虫、虾粉、蛋白质含量大的饵料,来刺激其食欲诱其大口吞食,食欲好了吃钩的力度相应也要大一些,浮漂的反映就会清晰很多。钓这种鱼情,光正确选择饵料的种类是不够的,还要为鱼轻松吸食减少阻力。在开饵料的时候就要有针对性,开出的饵料要具备软、散的状态。在下竿初期阶段讲求雾化诱鱼,当发现有鱼进窝了,饵料可适当搓揉减少雾化,因为鱼类有吃小不吃大吃软不吃硬的习性,特别是鱼的食欲不强的情况下,防止鱼只吸食雾化产生的细小颗粒却弃钩饵而不顾。钓鱼的中后期过程中,钩上的饵料应呈现柔软、细小、腥(香)的状态,满足鱼开口的要求。 另外,当发现当天的鱼情吃钩很轻的情况下,尽量避开3--4米这样的深水区,因为本来鱼吃口就无力微弱,再加上深水损失讯号多,即使钓灵敏鱼吃钩也基本看不到反映,丢失提竿机会,建议条件允许的话,以钓1--2米以内的浅水区为宜。 

(三)猾口鱼情

被我们称之谓“猾口”的鱼情,特指那些吃口很谨慎很狡猾的鱼群。猾口鱼情之所以猾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经常受钓放、伤害、惊吓,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条件反射,当看到闻到熟悉的饵料就谨慎、多疑,不敢大胆进窝或即使近窝,对待饵料也是半含半吸、快吸快吐的涮饵试探。在浮漂的反映上讯号是稍纵即逝,即使有明显的下顿讯号也是提竿无鱼,令钓手把握不住而产生为难情绪,但是,猾鱼再猾,但它们毕竟是要觅食的,只要我们的应变方法正确,还是能钓出好成绩的。
    钓猾口鱼情应特别讲求针对性,不同的鱼情要有不同的策略对待:
1.当开始垂钓阶段,由于鱼的密度较低要努力利用雾化诱鱼进窝,只有窝中有鱼了,我们才能了解鱼情的特征,才能谈的上使用什么对策应变。
2.当发现窝中已经有鱼进窝浮漂已经有动静了,不要马上追求上钩率,要以鱼引鱼提高鱼的密度,鱼头一多发生夺食警惕性就会下降,吃钩就会大胆一些。
3.当饵料到底很快就有讯号,说明鱼的密度较高了,就要适度控制饵料的雾化和抛竿的频率,防止无节制的过分雾化诱鱼太多,使鱼出现乱口及假讯号增多的现象。
4.当发现老是有口无鱼的情况时候,一方面说明鱼的口很猾(排除小杂鱼闹钩),尚处在试探和品尝阶段,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你的钓组调试的过于灵敏了。过分灵敏的钓组,在鱼轻触到饵料时,饵料便会处于游离状态,使本来就疑心重重的猾鱼更加谨慎,不敢轻易开口。这时候应将浮漂向上少量调整稍微钓的顿一点,减少、过滤掉鱼在触动、品尝饵料阶段产生的假讯号,主抓吃钩的实口。
5.在钓猾鱼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轻口的现象。如果发现鱼口很轻但上钩率上升,要逐步将钓组调灵敏,使轻微的讯号清晰可见。
6.在钓组的配置规格上还是以细小、隐蔽为宜。要根据水的深浅,使用大小相宜的软尾空心漂,软尾漂具有出讯号真实、过滤虚假小讯号的特点。对付猾口鱼情有很好的针对性。
7.除开始的靠饵料诱鱼外,在钓的过程中,应多以动态方式诱鱼近窝觅食,在浮漂下沉即将到位前,适当迁引主线使钩饵出现二次摆动,吸引、刺激鱼的追饵欲望,提高上钩率。

   生口、轻口与猾口鱼情是个相对而言的概念,现在没被人钓过的生口水域很少,即使今天是生口状态的鱼情,但随着垂钓次数的不断增加,鱼受钓放、伤害、惊吓等经验的不断积累,鱼类会产生条件反射,慢慢地生口就会变为猾口。而且,随着垂钓时间间隔的长短,它们之间也能出现转换及循环并产生新的条件反射。所以,钓生口鱼情的时候,要次次留意鱼情的变化,不断学习积累实战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应对各种鱼情的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浮漂的调与钓应具有针对性
别把调钓想的高多复杂,只有这几种情况才需要
钓鱼水中有鱼就是不上钩?看老钓友教你解决
【江湖钓技】竞技钓中如何钓底、钓浮?
翘嘴鲌的传统钓法
细说传统钓法中的浮钓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