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唐景观的探索和研究


  “ 大区 ”  


对于凡是在这个年代的中国做景观设计的,“大区”就是一个职业暗号。

 

先给外行人做个普及。“大区”就是指诸位居住的社区。行话叫“大区”,顾名思义,就是还有一个与之相对的“小区”,我们称为“示范区”。“示范区”是你买房时去的地方;“大区”是你买了以后住的地方。

 

说是职业暗号,因为一说“大区”,我们都知道意味着什么。

首先,“大区”不需要创意。其实根本原因是没钱做创意。任何好的创意都会用在“示范区”用来吸引购房者。开发者用在两个地方的建造费用往往不止是翻倍之差。

其次,“大区”虽然造价低,但是用地大,对于设计单位来说反而是一笔比较大的生意。同样的因为投资方的低投入,品质要求不高,周期长,领导关注度低,做起设计来比较轻松。

最后,既然有前面的两个原因,“大区”在每个设计公司里的定位就是,用来做效益而不是做好设计的项目。


▲杭州良渚未来城 (张唐作品)


▲上海同进理想城 (张唐作品)


▲杭州卓越蔚蓝领秀一期 (张唐作品)


杭州卓越蔚蓝领秀一期 (张唐作品)


自从房改开始,工作单位不分配住房以来,中国的房地产蒸蒸日上。迄今为止,有些人以此为生,有些人为此倾其一生。无论怎样,每个人都会住进一个社区(“大区”)。从结果看,“大区”的设计关系到每个人每天的生活,意义非凡而且至关重要,与开发建设的投入完全成反比。

 

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张唐第一个“大区”项目的建成。09年回国初期,和水石景观合作一个济南的社区景观设计。当时刚刚回国,承蒙水石景观几位老总的厚爱,提供了项目一起合作。好不容易有了设计机会,我们当然倾其所能——环形跑步道(十年前这个做法在社区里还不太时兴)、林下剧场、起伏的地形......然后做完就忘记了。直到两三年后(一个“大区”是要修这么久的),当时的项目甲方联系到我们,强烈建议摄影师去拍照。因为他自己住进了这个社区,感受强烈。于是,我们的摄影师张海,不远万里去了济南......从他的照片看,这个“大区”的单方造价最多一百,儿童活动的场地都是土坷垃,剧场的草地铺的坑坑洼洼......比起我们后来的景观项目,实在是完成度不足,粗糙有余。但是,张海说植物经过几年长好了,整体环境设计合理,有老人、小孩活动的场地,大家住在里面非常满意。有老人拉着张海唠嗑,说这是他住过的最好的社区。


▲济南鲁能领秀城 (张唐作品)


▲济南鲁能领秀城 (张唐作品)


济南鲁能领秀城 (张唐作品)


济南鲁能领秀城 (张唐作品)


济南鲁能领秀城 (张唐作品)


使用者的赏识是对设计师最大的鼓励。“大区”的景观虽然比较普通实用,做工粗糙,为了节约成本,苗木在种植的初期还往往惨不忍睹。但是经过时间的洗礼,物业后期的维护,一个好的设计框架下的“大区”景观,往往会呈现成熟的魅力。对此,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总结:


第一,公共活动空间是关键。社区景观需要围绕人的活动展开。每天、什么人、不同时间段有什么样的户外活动需求,是设计考虑的核心。一边做设计,一边行走在笔下的空间里,会身临其境的体验一个社区需要什么。比如,一个儿童活动场地,旁边有廊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看护的人坐在廊架的什么位置,被看护小孩在什么地方玩耍;人汇集的地方和人穿行空间的关系;每个人回家必经之路和可能经过的空间的关系;所有的空间关系,都以人的行为为导向。除了常见的保姆或者老人带小孩在小区里有非常明确的活动以及使用空间特性,还可以通过设计不同氛围的空间,引导不同年龄段的人使用,比如晒太阳、打望的场所,入户前聊天的场所,纳凉、读书的场所等等。设计有细节生活才会有细节。


▲昆山中节能白鹭名邸 (张唐作品)


昆山中节能白鹭名邸 (张唐作品)


西安万科东方传奇 (张唐作品)


海南保亭幸福时光 (张唐作品)


杭州卓越蔚蓝领秀一期 (张唐作品)


第二,植物的配置趋向自然。曾经在一个大区景观中被甲方要求只用四个灌木品种:女贞,栀子,红花继木,大叶石楠。原因是,这四种植物在种植初期不露土,常绿,好打理。甲方也有苦恼的地方:交房的时候如果业主看到不绿的、不精神的、漏土的种植,他们会被投诉......理解归理解,我们还是想尽量推行这样的道理:植物是有生命的。和人一样,有生老病死,还会开花结果、繁殖、孕育下一代。一个丰富的呈现盛衰变化的植物景观群落,是生命的真实状态。说到丰富,我们经常被要求植物景观丰富,但是此丰富通常解释为四季变化——春天有花,秋天有叶——持续、交替呈现植物最美好的状态。如果说冬天枯黄的草本,来年再生的球根,就会因其不能一年四季持续美好的状态而被排除在外;混播草种虽然可以通过自然选择和更替,最终形成最适合当地小环境的群落,却因为需要时间长成而被需要大量维护的草皮取代。接受、尊重、欣赏生命的真实状态,无关乎其美丽或丑陋,似乎是我们这个民族需要挑战的价值观。


▲昆山中节能白鹭名邸 (张唐作品)


杭州良渚探梅里 (张唐作品)


西安万科东方传奇 (张唐作品)


▲济南鲁能领秀城 (张唐作品)


杭州卓越蔚蓝领秀一期 (张唐作品)


第三,尽可能多的硬质空间。这个是针对社区绿地率30-35%的要求而言。一个小区在满足交通、消防、停车(如果地面有的话)要求以后,往往刚好达到这个指标。如果想再设计一些硬质的活动场地,报批就无法通过。而事实上,户外空间如果使用舒服的话,硬质场地是要一定比例的,特别是在江浙以及南方地区这些阴霾潮湿的地区。实践中,我们往往尽可能利用消防回车场、消防通道等空间,周边设置座凳,再和旁边的绿地功能上有所结合。事实上,这样的地方立刻成为大家饭后茶余、带娃休息等多功能的聚集场所。另外,座凳做为重要的户外家具,在社区扮演重要的角色。它的质量、摆放位置决定了使用频率,最终决定其服务的空间的使用方式。


▲昆山中节能白鹭名邸 (张唐作品)


▲昆山中节能白鹭名邸 (张唐作品)


▲济南鲁能领秀城 (张唐作品)


以上总结只是一家之言,且手法朴实不惊艳。作为支撑大部分景观设计师生活费,又是大部分中国人生活的日常的“大区”,我觉得应该被投入更多的建设费以及设计心思。每当被告知,“大区”的景观设计目标是“伪豪宅”,或者说因经费不足被砍掉无数设计内容时,我总是有种做了帮凶的罪恶感......我知道时髦过一个成语叫“人艰不拆”。动不动就拆穿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潜规则有意思么,世道这么艰难......其实我完全没有打破潜规则的意思,有时候还会非常顺从。我只是想,对于不对的事情,虽然不得不做,至少应该知道这是不对的;总不能因为大家都做,自己做的时候就理所应当;更不能因为所有人都在做,这个事情就是对的......  

“大区”可以是朴素的、舒适的、简单的景观。在潜规则里做事,再多花些心思,也算是设计师的良心所在吧。


摄影:张海、赵桦



  无动力设施的儿童公园  



无动力的游乐设施,顾名思义,就是和有动力的相对而言——不需要电力或者任何能源驱动。其优势,我觉得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节能。如果在谷歌输入How much does it cost Disney to run Disneyland per day,在一个叫Quora的网站会有两个答案姑且作为参考:11.4千万美元每天,以California Adventure 和Downtown Disney为例。除去人工等成本,我相信其中的一大部分是能源;相比之下,爬网、滑梯、秋千等等无动力的活动,需要的只是参与者个人能量的驱动。


▲北京嘉都中央公园,宇宙探索乐园中的星系爬网(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

 

▲盐城荷兰花海景区,花海云儿童乐园中的郁金香滚轴滑梯(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

 

▲苏州樾园项目,儿童乐园中的镜面音乐秋千(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

 

其次是主动娱乐和被动娱乐的区别。无论是飞天轮车还是旋转木马,人是被动安置在设备里,没有选择如何活动的权力;而无动力设施比如秋千、滑梯,玩法就很多,不同年龄、不同心情、不同时段,小朋友可以创造出各种玩法,玩的过程中也会有更多人之间的互动。主动娱乐和被动娱乐会导致不一样的使用频率,一个无动力的活动场地,可以每天玩、从早到晚玩;反之大型游乐场每年玩几次应该算是高频率了(当然这里面也有场地大、数量少、不易到达等因素在内),毕竟极端的刺激不宜频繁也不属于日常。


▲杭州劝学公园,戏水乐园中的一系列戏水设施(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

 

▲杭州劝学公园,戏水乐园中的闸门和水车设施(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

 

▲杭州劝学公园,菜园中的趣味浇灌设施(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

 

▲盐城荷兰花海景区,花海云儿童乐园中的音乐秋千(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看花海。

 

最后就是可塑性。因为没有大型设备及动力的需求,无动力的活动场地可塑性强,比较容易与各种场地结合,街角绿地、商业广场、郊野公园等等都可以。日本北海道的国家公园里,就植入了与自然结合的概念的儿童活动场地。从最初的无动力活动器械出现到现在一个多世纪,这个概念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它的形态可以千变万化,随场地的不同、概念的多样而创造出各种有趣的活动器械。如果还可以植入到山水、森林中,孩子们就可以在和自然更加贴近的地方玩耍,这些条件都是完全人造环境的游乐场无法比拟的。


▲安吉鲸奇谷项目,林中的圆形秋千组合设施(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

 

▲安吉鲸奇谷项目,水母乐园中的戏水设施(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

 

维基百科上讲,十九世纪的时候,有些儿童成长方面的心理学家提出可以利用活动场地帮助儿童建立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公平、礼貌等品质。然后德国开始在学校里修建一些活动场地。直到1859年,英国的曼彻斯特在一个公园里建立了第一个面向公共的、有针对性的活动场地。相关的专业人士认为,一个令人兴奋的、可参与的、充满挑战的户外活动场地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在这些玩耍过程中培养的一些技巧或者社交技能可以让人受益终生。比如,小孩可以通过掌握平衡、攀爬、荡秋千等技能的过程获得极大的自信;很多活动都同时有益于体脑健康发展等等。现在,北欧国家比如荷兰、丹麦,亚洲比如日本,在这方面的设计创新与设施品质在全世界是属于领先的。


▲阿那亚儿童农庄项目,刺槐林中滑梯和沙坑原木组合攀爬(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

 

▲阿那亚儿童农庄项目,原木组合设施(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

 

▲阿那亚儿童农庄项目,林中不锈钢滑梯(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

 

中国无动力活动设施目前基本有两种产品:比较低端的器械组合,材料以塑木、硬塑为主,活动内容一般是滑梯和简单的攀爬组合,面向低幼为主;另一个极端就是高端进口产品的代购。受限于这种状况,我国的儿童活动场地缺乏个性化设计,即使设计师有想法,也很难有产品支持;而出资方或者放置一套千人一面的游乐成品,要么就得花大的代价使用进口产品。

从未来的发展前景看,中国的儿童活动场地属于刚刚起步。不仅有大量的需求,在设计上、产品上、规范上、管理上还有很多空白、很多工作要做。首先说未来可能发展的场地,应该有城市公园、街角绿地、郊野公园几种不同类型。中国的城市公园的发展,随着有历史保护价值的古典园林,到建国初期的仿古公园(一些中小城市中往往还是植物园结合动物园),再到现在新建的有场地特征的城市绿地(如滨江,矿坑等),往往因其行政化的出发点和管理思路,与人生活的日常比较脱节。现代人与过去人的生活变化最大之一就是对健康与运动的认识。具体体现就是运动不再只是属于部分人的一个专业,而是所有人增进健康的手段与途径。虽然我们的传统规划仍然用“绿地”这个概念,同时管理部门也无法接纳在“绿地”放置与运动相关的设施(比如球场),但是大量的成人、小孩、老年人对活动的需求已经在传统公园的内容上无法得到满足。在这方面的突破已经不是设计师或者私营企业一己之力所能达到的了。


▲北京嘉都公园内的运动场地。

 

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没有跟上人们的需求和市场的发展。无动力类游乐产品被简单的规定为国务院373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88条定义的大型游乐设施之外的,不适用于《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GB 6675规定的产品。而2011年,中国颁布的中国无动力游乐设施的国家标准GB/T 27689-2011《无动力类游乐设施儿童滑梯》和GB/T 28711-2012《无动力类游乐设施秋千》,属于推荐性国家标准,并不是强制性的执行和检测标准。【1】设计过程中无矩可依,也会造成市场混乱以及使用中的安全隐患。

由于法律的高度发达,美国的户外活动场地受到了很大限制——任何一场意外的发生设计师都会受到投诉,结果导致大家把活动设施的游乐性降到最低,用来规避危险。事实上,当游戏变得没有挑战和危险的时候,其趣味性也随之降低,特别是对大小孩更加失去了吸引力。

Riskmanagement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终生技巧。冒险(risk)是在充分认识危险(danger)以后采取的行动,如果从来不尝试,就很难了解危险的程度以及自己规避危险的能力,而长期形成的对危险的恐惧让人不敢冒险,最终丧失对未知事物探索的勇气,这样的人生成长模式的确是不应被鼓励的。


▲安吉鲸奇谷项目中的爬网(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

 

张唐在最早介入到儿童活动设施的设计完全是偶然。后来由于市场的需求,相继在不同的场景下做了很多尝试。单纯的就儿童活动设施来说,我们感兴趣的是如何让这些活动与人产生更多互动,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场景中创造符合其环境的主题。


▲深圳厚街广场项目中的互动瓢虫(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


▲长沙山水间项目中的蚂蚁雕塑(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


▲苏州樾园项目中的互动自行车(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比较受欢迎的无动力设施往往是经典设施的变形,比如滑梯,秋千,爬网等等。攀爬、蹦跳、快速坠落、飞跃感,大概是几个基本的人类肢体运动中最有乐趣的,即使是大型游乐设施也是围绕着这几样加以变形、升级设计的。因此,即使是滑梯,也可以因为不同的场地,变形成各种主题的“玩具”,形式可以是全开敞、半封闭、全封闭等,材料更加因地制宜,可以采用水磨石、不锈钢板、滚轴等等。


▲麓湖云朵乐园项目,安全刺激的水磨石滑梯。

 

▲盐城荷兰花海景区,花海云儿童乐园中不同难度的郁金香滑梯(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

 

▲郁金香滑梯中低难度的滚轴滑梯(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

 

▲安吉鲸奇谷,不同难度的水磨石滑梯。

 

▲长沙山水间项目,不同难度的不锈钢滑梯。

 

对于儿童活动设施产品的发展,是众多设计师在实践过程中最头疼的事。如上所述,因为产品市场的缺陷,设计师无法做到天马行空想象,信手拈来实现。但是中国的现状是要么做廉价的批量,要么做仿造。原创的实业既没有专利保护也没有长期利益的保障。即便如此,如果未来有勇者愿意投入到这个专业领域中,建议应该尽量发挥无动力设施的可塑性,设计场地定制性产品,而不建议做标准化成品;建议设计模块化构件,比如爬网的扣件,高品质的户外防腐木/全木,各种规格、功能、颜色的爬网网绳。这样即可以规避成品市场的不稳定性,又可以弥补市场的空白。

 

广州大鱼公园项目的大鱼装置(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摄影黄誉蔚)

▲广州大鱼公园项目的林中树屋(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摄影:黄誉蔚)


注:以上均为张唐景观项目,设施由张唐景观艺术工作室设计制作。

摄影:张海、存在建筑

——————————

[1]探究无动力游乐设施和文旅板块市场结合的方向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投稿 | 开发商合作 | 设计公司招聘 | 

请联系:jingguanxing@126.com


注:本文转自张唐景观,图片版权均归张唐景观所有,十分感谢作者的悉心编写。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迈丘设计项目 | 佛山绿岛湖壹号悦湖湾景观设计
儿童公园、乐园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花了20年重修的悉尼公园,你一点也看不出来这曾是垃圾填埋场
海外平行课 | Post-Olympic后奥运城市的死与生
日本城市综合体7大典型案例借鉴:六本木之丘、难波公园、东京中城......
【超详细解读】伦佐·皮亚诺在中国首个项目:江南布衣总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