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听过用钢琴奏响的中华之声吗?

众所周知,钢琴是西洋乐器,如果算上钢琴的那些个前身,归纳起来就是拨弦古钢琴与击弦古钢琴二类,最早的拨弦古钢琴就得追溯到14世纪的英国了。

我们现在熟知的现代钢琴,无论是立式还是三角,是从1709年一个名叫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hristofori)的意大利人制作的钢琴开始,历经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的演变,才成为如今的“乐器之王”。

好了,问题来了,钢琴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小克勒给大家做个选择题。

答案小克勒会在文末揭晓

为什么突然讲起钢琴?因为不久前的某一个晴空万里适合出游的一天,我们“克勒门”受上海市委党校的邀请,再一次给那里的“学员”带去一场特别的文化艺术沙龙。

还是那个厅,那个台,我们沙龙的女主人阎华携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葛灏与青年教师向征,以讲解+演奏的形式,将中国钢琴从无到有的百年发展历程生动还原。

下面,小克勒就帮大家整理了一份钢琴在中国的发展史,看看钢琴在中国是怎么一步步从皇室专属的高级玩意,到寻常百姓家的。

第一个弹钢琴的中国人是谁?第一个弹钢琴的皇帝是谁?第一家中国人开的钢琴店在哪里?最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是哪一首?

钢琴在中国的初期发展阶段,小克勒把它归纳为3个阶段。


01


传教士的高端玩家

由传教士带来的钢琴初进入中国,并未引起什么水花,直至把它献给了当时的皇帝,于是出现了中国人看到的第一架古钢琴的文字描述——“纵三尺、横五尺,藏椟中,弦七十二,以金银或炼铁为之,弦各有柱,端通于外,鼓其端而自应”。

带手绘箱体设计的楔槌键琴

但这种新奇玩意儿,皇帝只要欣赏,于是派了四个太监跟着西班牙传教士庞迪我学钢琴,这四个太监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弹钢琴的人。

直到那个其他人都不许学西方科技只有自己能学的“学霸”康熙帝的出现,才成了中国第一个能自己演奏钢琴的皇帝。

康熙帝拜葡萄牙人徐日升、比利时人南怀仁为师,学习古钢琴的演奏技巧,改编中国传统乐曲,学习乐理知识。 徐日升编写的《律吕纂要》,是当时中国第一部用中文写的西洋乐理著作。 

之后乾隆也爱,到了溥仪更是日日有钢琴陪伴的。

钢琴最初在中国那是绝对的属于高级玩意儿,并没有进入普通人的生活。直到1870年,清同治九年,英国商人在上海南京路开了第一家卖西洋乐器的谋得利琴行。

这是1923年拍摄的谋得利琴行厂房,位于今天的惠民路927号。1956年谋得利琴行公私合营后成为上海乐器厂,后更名为上海钢琴厂。

1890年,原谋得利琴行工人黄祥兴和程定国,在今天的汉口路福建中路开办了国人第一家西洋乐器琴行——祥兴琴行,之后,一批诸如永兴琴行、精艺琴行、鸣风琴行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这也推进了钢琴在民间社会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上海更成为了中国钢琴制造业的发源地。




02


新式学堂的从娃抓起

好了,“普通人”有了钢琴,可他们弹奏的又是什么曲子呢?

1905年,科举废除,一批留洋爱国志士回国,新式学堂纷纷建立,钢琴成为了中国现代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的伴奏乐器。

音乐教育家曾志忞与贫儿院管弦乐队 

学堂乐歌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我们中国自己的词。小克勒说一个人人都会唱的,李叔同作词的《送别》,熟悉吧,“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第一代的中国留学生不仅把学堂乐歌带到中国,他们还创作了非常多的钢琴曲。下面这四位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李叔同、沈心工、赵元任、萧友梅

1915年在上海创刊的《科学》杂志,首次刊登了我们中国原创的钢琴曲——由赵元任创作的《和平进行曲》。之后还刊登过赵元任更早期的作品,将京剧《八板》与江南小调结合的《花八板与湘江浪》。

1915年出版的第一期《科学》杂志

是不是很神奇,钢琴曲竟然发布在了讲科学的杂志上。可见当时人超前的理念。 


03


音乐院校的专业培养

1912年创办的私立上海美术专门学校音乐科

1913年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 

1919年创办的私立上海艺术专业师范学校 

1921年创办的哈尔滨第一音乐学校 

1922年创办的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

……

随着这一所所院校的创办,钢琴的学习成了一种专业。

1927年,由蔡元培担任首任院长,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专业音乐学校——上海国立音乐院成立,揭开了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史的新页,开辟了由高等音乐学校来培养音乐专门人才的道路。

上边提到的中国钢琴创作代表人物之一萧友梅是继蔡元培之后的院长。

1934年,上海国立音乐院举办了一场“中国风味钢琴曲”的征集活动,最终获得第一名的作品,你们也一定听过,就是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


04


中国钢琴的低谷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大批有着鲜明特色的钢琴曲涌现,如革命歌曲改编的《翻身的日子》《解放军的天》,以新疆、陕北、云南等各地风俗为特点的曲子《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思春》《双飞蝴蝶》等。

特殊的60年代,钢琴也陷入了低谷,唯有两件事,让钢琴重新登上了舞台。第一件就是殷承宗的钢琴伴唱《红灯记》,一举印上了邮票,红遍大江南北。

第二件还是与殷承宗有关,1969年他与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改编了1939年由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歌曲,从此《黄河钢琴协奏曲》成为了许多钢琴家的保留曲目。


05


中国钢琴的复苏

80年代初,中国作曲家频频在国际作曲比赛中获奖、作品在国际音乐节上首演。如:周龙、陈怡等等。 

80年代,随着国外钢琴音乐的“流行”及国外钢琴教材的引进,国内钢琴社会水平考级在北京、上海试行,钢琴的流行催生了一大批中国“琴童”,当年光上海就有10万琴童。

当年一台2040元的聂耳牌钢琴,却是普通家庭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七大姑八大姨一起拼拼凑凑凑才能拥有的。


06

中国钢琴的新语言

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我们钢琴音乐又回到繁荣阶段,从几个方面归纳,第一是大文化的概念;第二是重新回归民族;第三是东方哲学;第四是新的视野和新理念。

汪立三的《东山魁夷画意》,赵晓生的《太极》,权吉浩《长短的组合》,陈怡的《多耶》,温德青的《情歌与船夫号子》……

这最后一首《情歌与船夫号子》嘛,从2006年创作出来至今,只有我们这次沙龙请到的钢琴家葛灏一人演奏,为啥?因为实在太难了。

钢琴家 葛灏

最后的最后,小克勒公布文章开头选择题的答案,相信我们克勒门的读者轻而易举就答对了吧。答案选C,明朝。

第一台进入中国的钢琴,是万历10年(1582年)8月7日到达澳门,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来十七世纪制造的古钢琴。利玛窦1583年到达广东肇庆,建立了“仙花寺” (音:仙),开始传教工作。1601年,利玛窦等人进京,献给明朝皇帝——明神宗朱翊钧。

到了明朝末期崇祯帝时,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发现了长期搁置的古钢琴,并在崇祯帝前再次奏响。自此西方国家继续向皇室进献更多的古钢琴。

“克勒门”是啥?

克勒门
是一个在上海
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的文化沙龙
如果你还不了解我们
就看看我们讲的这些故事吧
点击图片直达


“觉醒年代”的后浪里,有她们!

“上图之夜”的约会,你来了吗?

上海居然开了一条“公园专列”?

【招人】克勒门招小克勒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选购二手钢琴前所需的准备
中国钢琴音乐史上的创作探索
听一场始于明朝的中国钢琴发展史|记施忠教授沙龙讲座
最好听的纯音乐合集
老上海的琴行
流行歌曲500首钢琴曲-钢琴音乐 流行歌曲-轻松的钢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