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简易实例解读所得税会计的一般程序

用简易实例解读所得税会计的一般程序

字数:2612    字号:

  【摘 要】 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与注册会计师《会计》考试教材中,在所得税这一章节,都详细地写了所得税会计的一般程序,但两教材对这一问题均无实例分析,使一些考生不能很好地把握这部分内容。为此,文章以简易实例解读所得税会计的一般程序。
  【关键词】 简易实例; 解读; 所得税会计; 一般程序
  
  一、一般程序
  
  1.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是指企业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对于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是指其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2.按照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
  


  3.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质,除准则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定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金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相比,确定当期应予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或应予以转销的金额,作为递延所得税。
  4.就企业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按照适用的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将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的结果确认为当期应交所得税,作为当期所得税。
  5.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组成部分。企业在计算确定了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后,两者之和(或之差)是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二、实例解读
  
  例:甲企业于2009年10月5日对外销售产品一批,售价为1 000 000元,成本为700 000元,至年底款项尚未收到。甲企业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了100 000元的坏账准备;2008年12月外购一台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购置成本为200 000元,会计与税法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会计按4年计提折旧,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2年;甲企业于2009年计提了50 000元的产品保修费用;甲企业于2009年2月5日以120 000元的价格购入某公司发行的股票,并将其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09年12月31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15 000元;2009年8月15日甲企业支付了一笔20 000元与税收有关的滞纳金和罚款。甲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
  要求:(1)计算上述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
  (2)确定上述资产与负债的计税基础;
  (3)计算暂时性差异并确认其类型;
  (4)计算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应交的所得税;
  (5)计算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6)编制与所得税有关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1)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
  1)应收账款:
  期初账面价值=0
  期末账面价值=1 170 000-100 000=1 070 000
  2)固定资产:
  期初账面价值=200 000
  期末账面价值=200 000-50 000=150 000
  3)预计负债:
  期初账面价值=0
  期末账面价值=50 000
  4)交易性金融资产:
  期初账面价值=0
  期末账面价值=115 000
  (2)资产与负债的计税基础
  1)应收账款:
  期初计税基础=0
  期末计税基础=1 170 000-0=1 170 000
  2)固定资产:
  期初计税基础=200 000
  期末计税基础=200 000-100 000=100 000
  3)预计负债:
  期初计税基础=0
  期末计税基础=50 000-50 000=0
  4)交易性金融资产:
  期初计税基础=0
  期末计税基础=120 000
  (3)计算暂时性差异并确定其类型(表1)
  (4)计算应交所得税
  1)利润总额=1 000 000-700 000-100 000-50 000
  -50 000-5 000-20 000=75 000(元)
  2)应纳税所得额=75 000+100 000-50 000+50 000
  +5 000+20 000=200 000(元)
  3)应交所得税=200 000×25%=50 000(元)
  (5)计算所得税费用
  1)当期所得税费用=50 000(元)
  2)递延所得税收益=(100 000+50 000+5 000)×25%=38 750(元)
  3)递延所得税费用=50 000×25%=12 500(元)
  4)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50 000-38 750+12 500
  =23 750(元)
  (6)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23 750
  递延所得税资产38 7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0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12 500 ●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中级会计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0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递延所得税核算要点汇总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核算
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属于什么科目?
递延所得税费用表上计算法探析
2016年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知识点精讲:所得税会计概述
网友总结: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