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理故事:贵族的冷烧饼

 

  优秀的制度,不应该激发恐惧

  哲理的故事:

  辛亥革命之后的某一天,大清朝的末代镇国公之一——爱新觉罗·恒熙早晨起来感到肚子饿了,决定自己到街上买点吃的。此前,他从来不需要自己做这样的事,什么事情都是下人给他安排好了的。但革命之后,他这个贵族的经济水平一落千丈,再不自己动手“劳动”,就只有饿肚子的份儿了。

  恒熙拿着钱到了街上。街头小贩当然认得他,都热情地跟他打招呼。他来到一个烧饼摊前,买了两个烧饼。当小贩用纸把烧饼包好放在他手里时,恒熙愣了,他吃了几十年的烧饼,头一次发现烧饼竟然是热的!他咬了一口,热烧饼的味道简直好极了,比他之前吃的烧饼好吃百倍。

  原来,以前在王府里规矩太多责罚太严,正常生活逐步变得畸形,下人们为了给自己省事,从小就欺瞒主子,买烧饼一定买凉的,因为如果买的是热的,万一哪一次有点凉了,主子怪罪下来就难以交差。恒熙是乾隆皇帝的后代,是著名的“五阿哥”永琪的后代,虽然享尽了荣华富贵,但其实连一块热烧饼也很难吃到,的确让人觉得有点啼笑皆非。

  故事的哲理:

  一个让参与者人人自危的制度,一定只会源源不断地催生假象和荒诞,欺骗的一定是设计这个制度,并为此自鸣得意的人。一个优秀的制度,激发的应该是价值观,而不是恐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旗子弟落魄后,上街买烧饼,吃了一口才知道,被仆人骗了20年
话说世界系列:此情可待成追忆 于丽和圣普乐的爱情
小事不可小看,细节方显魅力
为什么印度种姓制度一直存在,没有人质疑其存在的合理性吗?
课堂“翻烧饼”
秦朝的成就与失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