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们恐惧拆掉小区院墙,根源是对法律不信任 | 沸腾
人们对拆掉小区院墙的恐惧,根源是对法律的不信任,因此维护法律的权威就格外重要。



文/西坡




2月23日上午,最高法民一庭庭长程新文回应开放小区是否与《物权法》冲突时称,“封闭住宅小区是农耕时代的产物”,推广街区制“符合当今世界的潮流和发展趋势”。


此言一出,许多人惊讶莫名。封闭式住宅小区不是当代城市的现象吗,跟农耕时代有什么关系?农耕时代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而我国的商品房在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兴起,风马牛不相及。


不过最高法的说法并非完全没有历史依据。最高法没有就“封闭住宅小区是农耕时代的产物”进行详细解释,似乎当成了一项常识,但我们可以进行最大程度的善意理解。


农耕时代没有商品房小区是毋庸置疑的,但农耕时代的中国城市确实有“封闭式居住区”,那就是里坊制。


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层居住单位,先秦时期即已存在。西汉长安城划分为160里,“室居栉比,门巷修直。”里坊制在唐长安城达到顶峰,整个长安城就像一座巨大的军营或牢房。从城市格局上,“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诸坊之间彼此封闭,管理之严现在最高档的小区保安都想象不到。比如,实行“夜禁”制度,一到晚上各回各家,坊门紧闭,谁要是出来瞎晃,轻则鞭笞重则杖杀。里坊制的优势是治安好,朱熹夸赞道,“唐宫殿制度正当甚好,居民在墙内,官街皆用墙,民出入处皆有坊门,坊中甚安。”


但古代的里坊制与现代的封闭式小区,显然不可随意比附。里坊制是国家管制城市居民的行政手段,墙是国家建的,制度是国家立的。封闭式小区则由开发商兴建,物业公司管理,购房者自主选择。两者同样封闭,同为保证治安,但一是统治者提防民众,一为民众保护自己,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事实上,里坊制在农耕时代就被打破了。唐代封闭的里坊制,到了宋代就变成了开放的街巷制。值得借鉴的是,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以及国家在其中起的作用。


唐朝后期就出现了侵街建房、坊内开店等破坏里坊制的现象。五代时期的东京(城)商业繁盛,民众突破坊墙,盖房开店,官府最开始禁止,但在民意反弹下被迫让步。到了北宋,东京城更是“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出现“侵街”浪潮。北宋朝廷试图恢复长安旧制,下令拆毁“侵街”的民舍,但是最终抵不过时代的潮流。管理森严的里坊制终于崩溃,坊墙和夜禁都被废除。《清明上河图》中突破坊墙区隔的繁华街市,最终成了一代盛世的标志。


我们应该得到怎样的启示?只有民间自发的潮流才是真潮流,才是不可阻挡的,即使在古代也是这样。而强迫筑墙与强迫拆墙,最重要的不是“筑墙”与“拆墙”的不同,而是“强迫”二字的相同。


今后,我们推广街区制,但不应该把广泛存在的封闭式小区视为落后的标志,必欲打倒而后快。更不应该以“世界潮流”为名,强制他人“进步”。我们首先应该理解,封闭式小区为何普遍存在?


封闭式小区是结果,而非原因。封闭式小区之所以受购房者青睐,正在于人们对外部治安的不信任。忽略这一背景,盲目要求业主们“敞开心胸接纳世界”,不现实。


而要推广街区制,赢得封闭式小区内住户的信任,地方政府可以做的是引导,关键是要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人们对拆掉小区院墙的恐惧,根源是对法律的不信任,维护法律的权威就格外重要。


以“进步”、“接轨”为名,自上而下雷霆动作,忽略具体情况,碾压个体利益,恰恰是文明社会最应引以为戒的。我们应该少谈一些“世界潮流”、“时代进步”这些大词,多谈一些说服、补偿、尊重这些小词。


沸腾:xjb-feite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拆掉围墙? 这7大行业要赚翻了
《拆掉思维里的墙》50个经典语录
【诗歌】困死疫病 /冯明
【津云关注】开开心心买别墅,延迟7个月交房——我的院墙怎么变篱笆了?
多地农村开始“拆墙透绿”,为什么要拆除农民家里的院墙?
拆掉思维里的墙53个经典语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