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巨头纷纷倒下!

鲨鱼会(sharks club),中国最大的营销人聚集地,《销售与管理》杂志与新媒体17年的坚持,280万营销精英的沉淀,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营销人聚集地

作者: 吾言

来源:销售与管理(Marketing360)


“又一科技巨头倒下!别了,奥林巴斯!”

“刚刚,两大手机巨头倒下!”

“昨晚,又一家手机巨头倒下!别了,百年东芝!”

“女鞋行业深陷泥潭,两大鞋业巨头纷纷倒下!”

“新一佳破产清算,22年历史正式终结!”



从去年底至今,巨头倒下的消息接二连三,相机行业、手机行业、鞋业、零售业等等无一幸免!还没等我们明白过来,一个个行业巨头已经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顷刻之间倒在了我们的眼前。不过几年时间,这些品牌忽然纷纷折戟沉沙,亏的亏、赔的赔,到底是哪不对?


追溯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不难发现,这些行业巨无霸的集体倒下,也并非偶然,在这个十倍数变化的时代,一切违背市场规律的存在,必将成为过往。


技术革新,人们不再需要你!


第一变:照相我们不再需要胶卷


一个世代以前,提起“柯达时刻”,人们想到的是值得留存与回味的记忆。如今,这一词却成了企业高管的警钟。这家世界500强的企业,在1991年的时候,他的技术领先世界同行10年,但是2012年1月破产了,被做数码的干掉了。


过去,柯达的核心业务是售卖胶片,因此不难理解为何近几十年它活得如此艰难。昔日的胶片相机演变成数码相机,然后又转向了手机。人们不再冲洗照片,而是选择在社交媒体上直接分享。没错,虽然人们偶尔还是会印刷书籍和节日贺卡,但是柯达的业绩早已今非昔比。


2012年,柯达申请破产保护,退出了传统业务,同时也出售了专利。2013年,当柯达重新归来时,规模与过去远不可同日而语。


这个曾经世界上最强大的公司,如今的市值只有不到十亿美元。



第二变:照相我们不再需要相机


当“索尼”还沉浸在数码领先的喜悦中时,突然发现,原来全世界卖照相机卖得最好的不是他,而是做手机的“诺基亚”,因为每部手机都是一部照相机,近几年“索尼”业绩大幅亏损,于去年倒闭。


第三变:手机不只是用来照相


当摩托罗拉还沉醉在V8088的时候,不知道诺基亚已迎头赶上。


当诺基亚还注重低端机市场时,乔布斯的苹果已经潜入。把手机世界的老大“诺基亚”给干掉了,甚至毫无还手之力,2013年9月,“诺基亚”被微软收购了。


当中国移动沾沾自喜为中国最大的通讯商时,浑然不觉微信客户已突破6个亿。人们不再需要发短信,微信可以无限量随时沟通,甚至打电话也可以用微信的语音或者视频通话代替。


当中国银行业赚的盆满钵满高歌猛进时,阿里巴巴已经推出网络虚拟信用卡。


当很多人还在想租个门面房做个小生意时,光棍节一天中国互联网上就创造天价成交额。


不要说停止学习,就是慢一点都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产品不性感,人们不再爱你!


曾经的百丽,达芙妮,富贵鸟这些品牌鞋一度是大众的宠儿,街头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然后现在你或许已经很难在见到这些品牌。百丽,达芙妮,富贵鸟相继倒下着实让人唏嘘,这些曾经耳熟能详的品牌相继倒下的原因是什么呢?


随便翻看百丽相关新闻的评论,总有不少消费者在抱怨,百丽的设计款式老旧,很老土,而且价格又偏贵。笔者随机询问了公司十几位女同事,她们在过去一年,大多未买过百丽的鞋子,其中的90后们根本就没买过。


虽然小调查不具有代表性,但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年轻女性的偏好正在发生变化。


事实上,与近年来新兴的女鞋等高端品牌相比,无论是从产品时尚度还是从门店设计上,百丽的差距显而易见。


不得不说,一些传统品牌,不管是百丽还是达芙妮,它们有着共同的问题——品牌同质化严重,产品更新迭代缓慢,百丽内部创新的鞋款比例每年最多只占到40%,其余60%则是基于头一年畅销款的小修小改。”再加上百货渠道本身的乏力。因此,被年轻消费群体们抛弃也在意料之中。


放在几年前,百丽旗下的鞋还能打上时尚标签,但随着国外及新生品牌的进入,大家对时尚的定义更趋多元。另一方面,不能及时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做出反应,产品研发节奏滞缓也是百丽逐渐被遗忘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如乔布斯说苹果的那句话:产品不再性感。是的,产品不行了,再怎么开店或线上营销也是徒劳的。



渠道变了,人们看不见你!


一个国民品牌的坠落,只需要5年!眼见它起高楼,眼见它宴宾客,眼见它楼塌了!不得不说,渠道的改变,也加速了品牌淘汰的速度。


近年来,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和城市综合体等线下实体店客流量一直在下滑。电商迅猛发展,既分流了部分看重便捷的客户,也为一部分价格敏感的人群提供了更多选择。


有报道称,百丽国际受到了电商的巨大冲击,净利润暴跌55%,市值更是从1500多亿港币,跌到不足350亿港币,营业收入增长乏力。而达芙妮发布的2017年财报显示,全年亏损8亿港元,近三年平均每年关店1000家,市值从当初的170亿跌到只有8亿多!


业界专家将百丽、达芙妮等巨头的陨落归结为三大原因:第一是产品同质化;第二是,渠道模式被电商击穿;第三,消费升级,品牌老化。不可否认这些问题对于这个行业来说是很现实的。


其实,百丽、达芙妮他们启动电商的时机并不算晚,只不过,“一个不用心,一个不得法”。百丽应该在2009年就开始电商的试水,仅次于达芙妮(达芙妮是2006开始电商),但遗憾的是,大家都在试水,而不是升级。百丽只是用了小部分的精力来发展线上市场,并没有做产品、营销等全面的战略升级,所以最后还是被庞大的线下渠道航母所拖累,举步维艰!


达芙妮的电商转型不可谓不早,为了线上的电商,还跟线下的店铺产生过冲突。只不过,情况更加糟糕。达芙妮是决定要做好线上的,而不是试探。只可惜,把货搬到线上未必就是电商和互联网。后来,达芙妮由于投资失败,资金链断裂,完全放弃了线上的阵地,与此同时,线下的加盟商又完全失去控制,这对达芙妮来说可谓是内忧外患!


其实,不止是百丽、达芙妮,快时尚的入侵+电商的崛起,传统品牌近年来日子变得很难过了。在时代的飞速发展中,很多企业的领导者通常会觉察到影响其所在行业的颠覆性力量,大多时候也会调动充足的资源来进军新市场。那么,为什么还会失败呢?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他们没有真正接受这一颠覆性变化所开辟的新商业模式。


没有一种渠道是永恒的,再大的帝国也要学会居安思危,更要懂得时代的变革,善变的思维往往比努力重要一百倍!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运营方法|红孩子、百丽、达芙妮——曾苟延残喘的巨头,如何在新零售时代崛起?
百丽、达芙妮等女鞋巨头品牌衰退 新渠道转型面临挑战
从170亿市值到亏损8亿,又一鞋业巨头轰然倒塌!
连续三年增长超100%,累计销售千万件:比做爆品更难的是守住爆品 | 走进爆品幕后
电商风暴来袭,传统农资企业该何去何从?
大众鞋王达芙妮陷关店潮:成也营销,败也营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