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影响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若干问题

影响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若干问题

李灿华

(武汉科技大学 党委宣传部,湖北 武汉 430081

摘要:近几年来,本科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在基本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其本科教育质量却令人堪忧。本文对本科教育教学时间因就业时间的前移而不足;就业难及用人单位一味追求高学历使大学变成考研基地;一些教师为追求个人利益在校外兼职、兼课,不专心教学;教师职称评定重科研轻教学,不能调动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教师数量的严重不足,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毕业论文质量无暇顾及等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本科教育时间,就业导向,师生比,评职称政策,论文造假

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本科教育质量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但本科教育质量的好坏已经不是高校本身都能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对影响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一、就业时间前移,四年本科三年课

大学本科,除一些特殊专业外,基本是四年的学习时间。自从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以来,这个时间就开始无法保证。去年1120日是教育部法定的用人单位进入高校招聘的解禁日,也就是高校学生就业正式拉开帷幕日子。但大学生真正开始为求职做准备,却远远要早于这个日子。有的大学三年级学生就开始穿梭于各种招聘会,投递自己改过毕业年份的简历。为了找份满意的工作,大学生往往是刚刚进入大四就开始一切为了就业了。这致使学校正常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为此,一些学校不得不减少课时或放宽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现在还有一些企业提出无理要求,在大学生还没有毕业的情况下,就要求大学生到单位参加实习培训,弄得一些学生左右为难。

大四学生逃课现象在一些高校已经十分普遍,有些课堂平均到课率不足50%。而学校为了保证就业率,通常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只需要他们考试时回来就行。为了修满学分拿文凭,一些学生投机取巧,蒙骗老师。他们通常只在某门专业课程的第一堂课和最后一堂课露面。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对大四逃课的学生一般不予追究。 

教学时间的保证是教学质量保证的前提,而目前实际情况是,四年的本科教学时间,基本只有三年。

二、就业市场追求高学历,大学成了考研基地

近年来一些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非研究生不录用。由于受这种就业压力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考研。有些学生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就立志考研。而考研率也成了学生、家长、社会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也成了许多高校衡量基层院系工作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据报道,某师范大学的学生绝大多数从入校起便立下考研的目标,学校从管理上规定大一大二集体上晚自习,教学上,在大三将准备考研和不准备考研的学生分班教学,宣传上以条幅、光荣榜等形式激励学生的考研斗志。 

在这种考研现象的背后,是本科学生专业知识的欠缺和知识面狭窄的现状。一上大学就开始准备考研,哪有时间系统学习好本科专业课程? 

高校应该立足本科生教育,不要把学校办成考研基地。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比例应该适应国家人才层次的需要。企业不应盲目追求高学历,让研究生做本科生的事,这也是对人才资源的一种浪费。学生也不能为了就业一味追求高学历,而忽视对本科阶段专业课程的学习。

三、多证书、双学位要求让大学生趋之若骛

  近年来,双学位和双专业培养模式已在全国许多高校推行开来,多数学校规定,学生在4年或5年时间内能完成两个专业的学分,毕业时将能获得两个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国家规定大学本科学制的年限,是与规定年限内应学的专业知识相匹配的,而一味攻读双学位,除了少数优秀的学生能够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学位外,多数学生则是勉为其难而无法保证本专业学习质量。

由于一些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看重各类证书,除英语四、六级外还有一些技能证书,这使许多大学生对于各种各样的技能证书产生了兴趣,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非本专业的学生纷纷去报考专业的证书。在这些大学生看来,多考一张证书,在求职的时候就会多一项筹码。有调查显示,在三年多的有效时间里,一个大学本科生平均要考1.52.5个证书,多者甚至达到78个。大学期间,他们几乎花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语上,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去考各类证书,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只能马马虎虎。一些学生所考的证书名目更是稀奇古怪,比如食品检验,驾驶员证、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证、品茶师……

   这还不算学校规定必须要考的英语四级和计算机等级证书,要考如此多的证书,他们还有多少时间用在本专业的学习上?

四、大学生打工增加工作经历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强调工作经历实在令人费解。大学生在学校就是学习,也只能是学习经历,哪来的工作经历?为了获得用人单位所谓的工作经验,一些大学生不得不在大二、大三时就想办法找兼职,边工作边学习。有一所普通高校的本科生,早在大学三年级开学前,就在一家杂志社开始了实习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因此,缺课就成了她的“家常便饭”。平常只要老师不点名或者管得不严的课,她就不会去。她同宿舍的同学戏称,她的工作是主业,上学倒成了“兼职”。

作为学生,在大学4年里,应当抓住主要矛盾,以学习为主。对学生来说,兼职虽然可以增加社会经验,增强实践能力,但却占用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很多同学因此影响了学习成绩。拿正规的学习时间去换起一点工作经历,影响学习,就不免本末倒置了。真正优秀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扎扎实实打好了基础,进入社会也能很快适应本职工作,并且更有发展后劲。 

五、教师兼职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

近几年,在许多高校,特别是一些名牌高校的老师,有不少在外兼职:一种是兼课。高校老师是没有坐班的要求,他们只是完成学校分配给的课时就行,原来有些高校还有些规定必须到校的日子,比如,集中政治学习半天,业务学习半天,由于扩招以后,学生大幅度增加,他们的课时都增加了许多,很难说有时间把教师集中到一块。这也就相对给了任课老师的自由。在他们没有学校安排课程的时间里,就会到外面兼课。主要是在一些民办高校,或其他高校的二级学院,成教学院。因为这些地方的课酬,有的能达到一节课一百元,是学校课时费的几倍。还有一种就是在一些私营、民营企业兼职。这些教师往往有着顾问的头衔,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企业按年或按月付给报酬,他们可以利用没课或节假日的时间到现场指导。

大学里类似以上两种情况不在少数。这些有兼课、兼职的老师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赚钱上,可谓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自己的教学基本处在应付状态。有些老师上了一年多的课,甚至连一个学生的名字也叫不出来。

六、评职称重科研轻教学,教师专事科研无心教学

    长期以来,大学里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师评职称只注重科研,而对教学水平则很少关注。职称,是教师的根本利益所在,职称决定他们的工资的多少和住房的大小。所以为了晋升高一级职称,他们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搞科研写论文上,因为评职称只要有一定的教学量,并不关注教学水平。许多学校对教师评职称的科研都有一些硬性的指标,比如,正教授需要发表论文多少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必须多少篇。副教授也一样,都有定量。搞科研是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这样必定要挤占他们的教学所需的时间,连备课必须的时间都难得到保证,更谈不上精心准备和教学质量了。这样,上课就只是应付,有的甚至课都不备,拿着教材在课堂上念,有的则拿着讲了多少年的讲义讲,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睡,或干其他的。

    课上得再好,也不能评职称。上海交通大学,晏才宏老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寓教于乐,以一杯清茶、一枝粉笔在三尺讲台得到了学生的深度认可和真心怀念,这样的教学大师是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的。可他在临终时也还只是个讲师。

应该说,强调科研本身没有错,提高科研实力是高校发展自身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但问题的关键是:高校不但承担科研任务,同样担负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学和科研都是高校的功能,偏颇任何一方都有违高校的定位意义。 

七、师生比过高,大班课学生听课不如自学

    目前,许多中小学正在推广小班教育,而高等教育却正向相反的方面发展,教室越来越大,原本是四五十人的教室,发展到一百,二百的合班教室,到现在的三百多人的阶梯教室。可想而知,五十个人听一个老师讲课与三百人听一个老师讲课,其效果是无法划上等号的。一般上大课,爱学习的同学就会提前到教室占据最前面的座位,一些不爱学习的同学就正好往后坐,老师在上面讲,他就可以在下面干别的,睡觉或看小说。有的干脆就不来,他们说上这种大课还不如自己在宿舍看书。

    这样的大班上课,也是学校的无奈之举。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学生与教师的比例由80年代的6:1上升到2000年的16.3:1,这两年更是高达23:1,甚至更高。教室不够,老师不够,只好上大课。现在大学里基本没有了课堂作业和课后辅导,要说老师不认识学生不足为怪,有的甚至是学生不认识老师。一门课,一个老师面对几百学生,怎么可能顾得过来?大学教育,变成了工业化的生产流水线,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交流,学生是听课的机器,考试的机器,学生的智力得不到开发,忽视教育对象的个性,扼杀了教育过程中具有独创性的东西。

在国际惯用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一般认为师生比1:14对效益和质量最为适宜,如果超过这一标准,教育教学质量就难保证。教师教学工作量过重会导致教师疲于应付,很少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和知识更新,这就要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①

八、毕业论文网上买卖、COPY论文导师无暇顾及

 毕业论文是检查一个毕业生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水平的综合测试。而现在,这样的测试已经无法体现一个毕业生的实际水平。有的学生,老师规定半个学期完成的论文,可能只三两天就搞定。在正常情况下,一篇论文从选题、查找资料、写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直至写成论文,文科学生至少花七周时间,理科生因为要做实验,大致也要三个月。

目前,大学生毕业论文造假现象甚为严重。一是直截拷贝前届师兄师姐的论文,有些是找本校的,有的是找外校同专业的。二是在网上买卖或找人代写。每到毕业时,在一些高校BBS上毕业论文交流、买卖现象非常活跃。三是网上搜索资料,拼拼凑凑。最流行的是三点一线论文速成法:即书上抄一点,自己编一点,找上届学生论文参考一点。

在大学,有的一个导师要指导二十几个学生写论文,他们根本就顾不过来,一般只是在写论文之前把要指导的学生叫到一起,讲一下基本要求就让学生自己写,认真一点的教师会看一下论文提纲,不认真的就等到最后学生交论文。这也给一些学生的论文造假提供了机会,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大学生毕业论文毫无创新之意,质量严重下降。

结语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当前,必须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把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②然而本科教育质量已经不仅仅是高等学校自身的教与学的问题,一些非教学因素的存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目前的就业时间,及考研究生的时间,使四年的本科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目前用人单位一味追求高学历,把学生在校内校外获得的各类证书与个人能力划等号;目前教师职称的评定重科研轻教学。这些政策导向,用人导向对本科教育质量的下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参考文献:

①张应强,刘在洲.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学质量保障问题.高等教育研究.2003,(6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川大教师周鼎酒后吐真言 “自白书”怒批高校教育
教育悲剧:今天的博士不如5年前的硕士(图)
不谈教学 还谈什么大学
大学教授必须上好本科基础课 精选
问教|评价“双一流”高校本科教育质量,不应迎合功利导向
“研究生质量不高”的梗该破了!| 灼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