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五种偏向

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五种偏向

温儒敏  2012-09-04 09:59:36   来源:新浪博客

 
 
《中国教育报》2012年9月3日报道了《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二集》出版的消息,并刊载温儒敏的文章《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哪里来?》。现转帖如下:
 
关于语文的讨论和批评太多了,但符合国情的科学的研究却少见,很多讨论都只是停留在经验层面。语文界门派丛立,能否让论争消停一点,在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上互相关照,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我建议老师们认真体会一下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提法。

所谓“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过去,语文课一般只讲语文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能力,讲“双基”,现在提出“语文素养”,涵盖面明显拓宽,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又有整体素质的要求。就是说,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同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样说,有的老师可能感到“虚”。常听到有老师抱怨语文课负担太重,所谓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具体到教学,就老是怕照顾不周全。其实不必过虑,语文素养也好,人文性也好,都不应当是附加的,而应该是有机结合、自然而然展开的。比如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生成,特别是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这里边就有语文素养,也有人文性了。所以语文素养的提出并没有增加负担,而是给大家一个新的更大的教育视野。

从语文素养这样的理念出发,看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确存在许多问题。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认为当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5个偏向:

第一种偏向是不注重教学的梯度,患上了急躁症,一切瞄准考试,都在搞提前量,随意增加教学难度。

第二种偏向是课堂教学“两多两少”,即教师讲得多,讨论对话多;默读少,涵泳少。教师讲得多,加上练习、做题和讨论又多,“读”就被挤压了。还有,就是讲课太琐碎,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技巧应对。本来语文阅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现在变成了苦差事。

第三种偏向是不让学生读“闲书”。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阅读量,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高,光靠做题是不行的,题海战术只会败坏学生学习的“胃口”,让他们失去对语文的兴趣。读“闲书”也是一种阅读,可以引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更重要的,这是学生的语文生活的重要部分。

第四种偏向是文笔成了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过分重视文笔,使得作文命题大都偏于文学的感性的路子,这就影响和制约着语文教学。

第五种偏向是“宿构作文”成风。作文教学只考虑中考高考,主要是套路练习,当然也就败坏了文风,败坏了作文的兴趣。作文课和阅读课一样,需要气氛,需要熏陶,需要不断激发学生表达言说的欲望。无论什么教学法,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有了兴趣就好办。

既要应对高考中考,又不完全被其拖着走,既让学生考得好,又不至于败坏对语文的“胃口”,这能不能做到?着眼于语文素养,懂得一些必要的平衡,总是会有办法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及解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于老谈简单语文
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与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