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硕士受挫自杀 教育真该治病了
评论:硕士受挫自杀 教育真该治病了
http://www.enorth.com.cn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作者:倪恒虎  2014-05-27 13:25:54  编辑:张静怡
4月16日,中山大学历史系研究生二年级硕士蔡洁挺“用自缢的方式”“选择了离开”。一个看上去温和、乐观,既不情绪激烈,也不思想复杂,“淡泊名利”的研究生,最终走上了不归路,遗书中对于想不开的原因大致写了两点:无法按时毕业,找不到工作。
生命竟然如此脆弱,论文和就业就可以压垮一个高材生。事实上,在他的同学看来,论文可以应付了事。而他容不得给论文“注水”,他确定地说“完不成的”。就业问题,家里可以在潮汕老家为他安排工作,但他曾告诉同学,他不想回老家,也不满意家里安排的工作。他还拒绝了海口的那份工作。
他去年把大多时间花在了找工作上,也就意味着,论文可能不容易通过,很可能延期毕业。而找工作失败,又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曾找了两家单位,都面试时因“形象不佳”被淘汰。他在日记里写着,这肯定是因为个头的原因,他身高只有157厘米。“形象不佳”成为一道他难以逾越的槛,绊倒了他。
一个认真学习的好学生 、一个与人为善的好同学,就这样在绝望之下离开,给高等教育留下了太多的质问。在一般人看来,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本来,跃不过“龙门”,大可以不跃,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在许多企业缺工成为常态的今天,就业不是难事。对于广东省最牛的高校中山大学的研究生来说,再冷门的专业找份工作并不太难。何况家里能给他安排工作。可他偏偏强调专业对口,人为地给找工作设置很高的条件。这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一所一线城市理工名校的硕士毕业生坦言:“越是好学校的学生,找工作的心理落差越大,会倾向于自责,觉得对不起所有人。”高等教育的功利化,集中表现在就业的功利化上,让许多人被动地牺牲幸福甚至生命去实现就业的“体面”。
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自然应该帮助学生就业,实现学习的目标;应该告诉学生 ,就业,不一定非要专业对口;应该在学生心理干预上更加积极主动。最根本的还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有必要放弃生命。教育,始终应将珍惜生命作为旨归,再去追求其他。就算研究生、博士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去路边摆摊或者做流浪汉,又有何不可?非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把自己给累死,这样的教育该救自己的命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究生学姐告诉你,和硕士导师相处,只需要做好这些就可以了
硕士论文抄袭泛滥,研究生“出厂机制”问题多
【阿漫问】硕士论文质量水分大,这“锅”谁来背
三年制硕士比两年制硕士更好?
教学研究核心期刊
研究生硕士论文查重率太高如何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