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烂房子越来越多,房地产有多久没有创新了?


腾讯,正在丧失产品创新能力

2018年,是腾讯辉煌的一年。

腾讯以3.21万亿元登顶亚洲市值最高的企业,成了无数中国人的骄傲。马化腾也以3100亿元身价成为中国新首富,福布斯榜排名第17名。

同样地,2018年,也是腾讯备受质疑的一年。

越来越多人质疑腾讯腾讯正在丧失内生增长能力,变成一家投资公司。

其中,掀起全网讨论的便是《腾讯没有梦想》一文,正如文中所说的:

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

这家快20岁的公司正在变得功利和短视,他的强项不再是产品业务,而是投资财技 。

以前的腾讯,看到同行出了新产品,都是模仿抄袭做出一个类似的产品,而现在腾讯都不屑于模仿了,而是直接投资收购。

腾讯失去了内部的产品和创新能力,在搜索/微博/电商/信息流/短视频/云等核心战场不断溃败。

马化腾最后对此表示接受批评,但“历史也总是告诫我们要重视新的团队,不可能什么事都能自己做;关于产品,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反思的。”

 房地产也正在丧失产品创新能力——房地产有多久没有创新了?

201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49973亿元,同比增长12.2%,再创历史新高。

2018年房企销售额:碧桂园7286.9亿元,万科6069.2亿元,恒大5511亿元,融创4600亿元。

这一年,这四家房企销售额创下新高。

而这一年,也是这四家房企因质量问题而爆发维权最多的一年。

不同于腾讯的是,而这四家房企的老板,对此都选择了失声。

之前一直在讨论腾讯正在失去产品创新能力,回望这几年,房地产何尝不是正在失去产品创新能力

说来,房地产有多久没有创新了?

户型创新——万科89平两房到89平三房

纵观房地产发展短短20年,房企创新力爆棚基本都是被市场环境倒逼出来的。

尤其是在2006年,70/90政策实施前,房企都已习惯了90平做两房。

在这个政策颁布之后,房企开始耗费重金、绞尽脑汁在这小小的90㎡里螺狮壳里做道场,想办法做出更多的户型创新。

其中最突出的是万科的89平三房两厅一卫,不仅在89平中实现了相对舒适的生活场景设计:满足一家三口+老人的家庭居住空间,还满足了厨房、餐厅、客厅、阳台、卫生间的功能性空间。

在这场产品革命中,万科凭借着89平三房两厅一卫的王牌户型,一路过关斩将,收获了无数刚需的芳心。

房企在产品创新不遗余力地投入,尤其是万科绿城等产品力相对较强的开发商,所以也诞生了不少“神户型”。

在这一轮产品革命中,以往那些不符合居住舒适度的“反人类”浮夸风设计基本都被纠正,房子开始更趋向于简约化、人性化。

户型的创新也带动了全屋精装修和嵌入式收纳空间设计,让整个房地产开发迈进了一步。

而正是在万科89平三房两厅一卫的基础上,后来升级出了89平三房两厅两卫以及号称“神户型”的89平四房两厅两卫

随着房价越来越高,89平三房、四房明显比89平两房要更有优势,毕竟多一个房间就少了许多家庭置换的烦恼。

而且多一个房间,以后卖二手房也更能卖得上价。

 曾经的施工工艺创新——装配式住宅

前几年,除了户型创新,还有便是在住宅工业化大背景下倒逼下的施工工艺的创新——装配式住宅的普及。

☉从开发商角度来说,装配式住宅解放了繁重劳动,也减少了资源浪费。

的预制件都是提前在工厂生产好,然后拉到工地现场进行吊装安装。

预制件不用现场抹灰、浇浆减少了现场湿作业,保证了工程质量,也减少现场施工工序。

更关键的是现在愿意干粗活累活的工人越来越少了,建筑工人也面临着断层的风险,用工成本越来越高,而装配式住宅也可以大大节省人力。

☉从购房者角度来说,产品质量也更有保证。

装配式住宅的预制夹心外墙板将保温层夹在结构层中间,解决了冷热桥和空鼓,还可以实现保温层与结构同寿命。

不会有传统模式中外保温易脱落,更不用担心内保温会被破坏。

而且由于预制件都是一体化制作,更不用担心墙体空鼓、渗漏,防水效果也更好。

装配式住宅兴起于日本,最早使用的是万科,后来碧桂园、旭辉也在跟进推广,现在万科也在别墅上大力推广装配式住宅。

但是这几年的施工工艺,相比前几年,并没有大规模的革新,更多还是在延续之前的做法,并没有太多革新的工艺。

曾经精装修创新——科技住宅

除了户型创新、建筑工艺创新,还有在国家建筑节能的倒逼下,备受追捧的科技住宅。

在这方面 除了倡导节能环保的“四节一环保”(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还做到倡导绿色健康理念的“恒温恒湿恒氧”。

现在的科技住宅头部开发商朗诗和金茂,本是品牌水平一般的开发商,现在已借着绿色科技住宅顺利进阶为品质开发商。

特别是朗诗,十几年来造房子,始终钻研科技住宅。

朗诗的“三恒”一出,业内争相模仿。

但它并不满足于此,而是采用了大量模拟技术和微环境的分析,研究地块的日照、风、坡度、噪声,再分析冬天和夏天的雨量,一次次对室内装修进行改进优化。

2013年,朗诗把这些研究成果付诸实际,由此诞生了上海朗诗虹桥绿郡这个名盘。

在这几年的上涨浪潮过后,曾经“以产品为导向”的开发商,基本都变成了“以规模为导向”,毕竟自己房子造的好没用,购房者认“榜”多于认产品。

所谓的科技住宅,更多走上了“堆料”的路。

 结

那些为房地产圈津津乐道的产品,基本都是前几年产生的。

在近几年各城市热炒片区,真的有诞生很让购房者觉得品质惊艳的产品吗?

还真不见得。

你和置业顾问说:精装修的质量太差。

置业顾问会理直气壮和你说:你就把这个房坯当做毛来看,限价能买到就不错了,不用太挑三拣四。

现在的购房者心态越趋向于:不奢求创新,只希望产品质量不出问题,不用顶着烈日暴雨维权,就是万幸了。

老实说,最近几年产品更新速度真的慢下来了。

售楼部造得越来越漂亮,房子造得越来越差。

2015年以前,房地产行业基本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冒出几款惊艳产品,让全行业为之骄傲,然后引发各大房企纷纷效仿。

但这几年,让人惊艳的产品越来越少,让人惊艳的开发商越来越少。

或许你可以说是限价没有给空间给房地产好好做产品,但更关键的是在库存的压力下,在争相“打榜”的压力,每个开发商都不敢轻易试错,由此失去了产品创新能力。

开发商似乎开始像《腾讯没有梦想》中所写的,成了一个战略运营商,行业的价值或主动或被动地被扭曲,套在房地产上就是:

卖更多的房子比造更好的房子更重要

房企销售排行榜比口碑更重要

扩大规模比产品创新升级更重要

.......

房地产行业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弱,房企越来越不敢轻易试错。

房地产,似乎还没有完全生长,就已渐渐凋零。

是不是,有一天也会出现一篇刷屏全网、引发轰动的文章——《万科没有梦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把手教你买房子
2017年中国全装修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图】
再见,毛坯房!
中年油腻的万科
深度探讨 | 推广钢结构建筑的四大关键点体现在哪里?
STP战略的案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