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博
应博友们需求,我写点关于早癌筛查的个人理解,纯属个人,有错勿喷。从机理上来说我们进行早癌筛查的重点是概率。比如一位日本专家自测粪便hp抗原提示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那么在日本会认为得胃癌的概率近于0(hp阴性胃癌事实上还是有的,日本数据占胃癌总量1%),那么他还没有进行胃镜检查理由基于这是小概率事件,比如感染了乙肝的患者出现肝癌肝硬化的概率肯定高于未感染者,那么乙肝患者进行AFP及肝脏影像学检查的理由亦是如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下一代进行内镜检查是源于基因,吸烟患者进行肺部CT检查源于不良行为,看了@浮萍-消化内镜 发现那么多的早期食管癌就知道在江苏泰州进行胃镜筛查食管癌是源于地域因素,所以只有了解疾病发生的背景结合自身环境才是我们考虑的重点。
我们看一组今年一月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几组数据: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按发病人数顺位排序,肺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所以进行肺癌筛查的原因基于这玩意儿太tm高发了,检查也很简单,低剂量肺部CT。前六位里面,除了肺癌和乳腺癌,其他四个全是消化系统肿瘤。除了肝癌可以通过CT、MRI等影像学手段确诊,胃、食管、结直肠癌都必须通过内镜侵入性检查明确。
细看的话男性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等,男性前10位恶性肿瘤死亡约占男性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7.60%。女性主要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死亡约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0.50%。所以这样一看就知道,你是男性,概率发生大的就是肺加消化系统肿瘤,你是女性,那么除了肺和消化系统肿瘤之外,还要把甲状腺和乳腺、子宫附件包括进去,只要把那几个肿瘤的检测方法覆盖了,那就是最大限度提高了早期发现率。所以有人后台问我能不能预防淋巴瘤,我只能说能预防个鬼

我们要知道哪些癌能预防、哪些癌能做早期筛查,然后再根据这些指定策略。像乙肝疫苗的一级预防显然我国未来的肝癌会极度减少,HPV疫苗的普及也会极大降低宫颈癌的发生。其实这类感染导致的癌灶是最需要做一级预防的。可惜幽门螺杆菌的重视程度完全不如以上两种疾病,中国医学界还在争论要不要必杀的时候,邻国日本年轻人在纳入医保举国杀菌的措施下hp感染率已经下降到20%以下了,而我国可能还在40%左右。
知道预防哪些癌,还要针对性做检查,很多人拿肿瘤标记物当救命稻草,什么CA50、CA724、CA242这类东西真是害人不浅。肿瘤标记物进行早癌筛查的参考价值其实是不高的,意思就是指标全部正常也不能提示你身上没长肿瘤,如果升高也不能认定就真的有肿瘤。经典的几个肿瘤标记物升高查出来的更多是进展期或者是晚期癌,请牢记,但是毕竟还是有帮助的,所以推荐以下几个指标就够了,CEA、CA199、PSA、AFP。以CEA为例,概率仍然是其作为筛查标记的基础,一般CEA升高最多见于结肠癌,所以如果发现CEA升高,先做结肠镜检查(顺道把胃镜一起也做了,我们都是麻醉胃肠联合),其次常见的是肺癌,所以肺部CT是个接下去要做的检查,如果这些都好的,那就要把肝胆胰MRI或者增强ct拿出来,最后按照可以引起CEA升高的疾病发生概率进行依次排查,这就是肿瘤标记物的真实内涵。所以后台就别再问我CA724高了怎么办,高了不代表有事,低了也不表示没事,我不会主动去查,如果真是肿瘤引起的CA724这些指标显著升高,那么大概率是肿瘤晚期了,你把能做到检查都做了再说吧,肯定找得到原因。
最后我给我自己45y+亲戚朋友准备的体检内容就如下:肺部低剂量CT、常规的血液检查,大小便检查,经典肿瘤标记物、上腹部MRI、甲状腺、乳腺、妇科TCT、子宫附件、膀胱B超,前列腺超声或Mri,2-3年一次胃肠镜、高危人群一年一次胃肠镜。

体检的另一部分内容是心脑血管疾病:这个不是可以有效预防的,主要在于生活方式的转变和饮食的控制,你见过穷苦的地方有那么多糖尿病患者么,所以很多都是吃出来的,不过有一些检查是可以减少重大事件发生概率的,比如到了一定年龄总要做一次冠状动脉CTA、头颅MRA或者CTA,看看冠脉狭窄程度和颅内动脉情况也是可以的,副鼻窦CT也是可以加进去的项目,一辈子总要做一次的。

以下是上海肿瘤医院提供的消化道筛查建议,供大家参考,可以解答很多人的提问,但我临床上不完全按这个,原因很多,比如无症状轻人群它提出10年一次结肠镜,如果是高质量的结肠镜确实没问题,但是就中国肠道准备的程度而言,很多肠镜检查属于低质量,即使2-3年复查一次也不为过.....
结肠癌筛查建议
1.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一指标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一次FOBT检查,如隐血试验阳性,则进一步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
3.年龄大于20岁的FAP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4.45-75岁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每10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肝癌筛查建议
1.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2.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一次。

胃癌筛查建议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年龄>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或有慢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作胃镜检查,必要时根据医生建议加做放大染色内镜精查。

食管癌筛查建议
食管癌高危人群
胃镜检查,每1-2年一次;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异型增生,每年1次放大内镜精查。

胰腺癌筛查建议
1.上述对象以CA19-9等肿瘤标志物的血检结果结合腹部CT、MRI进行筛查,B超也能提供相应的帮助;
2.上述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和已有胰腺病变者每年一次CT或MR检查。
上海·陆家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肿瘤筛查到底需要检测哪几种肿瘤标记物?过多检测反而可能造成伤害
不得不重视的癌胚抗原(CEA)异常升高
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你离癌症还有多远?
乳腺癌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肿瘤细胞的“吹哨人”—浆膜腔积液常规检验【检验与临床案例】
检查报告中有它就患癌?答案在这里!(内附肿瘤医生的防癌秘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