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灸不是“爱灸就灸”,艾灸治病也是分时候的

艾灸作为中医常用的保健手法,很多人对它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甚至有“艾灸能治百病”的说法。虽然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夸张,但也证实了艾灸的保健效。其次它便捷的操作方式,让它成为了人们最常使用的保健方法之一。但便捷不等于随意,艾灸养生也是讲究方法的!

介绍艾灸养生方法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艾灸?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它是由艾叶制成,就是下面这个:

别看他模样普通,在古代,它可是防瘟疫的大功臣,在现在,它更多的是出现在我们洗脚水中,有温润气血的作用。而所谓的艾灸,属于中医的针灸疗法,将艾叶晒干捣碎后,制成艾条,利用它燃烧产生的热刺激,激发人体经气活动,调理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

要想它发挥最大功效,仅仅知道什么是艾灸那可不够,还得掌握它的正确使用方法!

细心观察生活的你一定能发现,我们人体的状态一天之中每个时间段是不一样的,饭后总是很困,到了深夜反而会想吃东西。其实,这都是和每个时间段,人体经脉活动有关,因而,要想艾灸发挥最大功效,我们就应顺应人体自然变化规律,帮助我们更好的养生。接下来,就给你隆重介绍——艾灸十二时辰大法!

辰时:胃经当令

辰时是指早晨7点到9点,这个时候是胃经当令。胃经是人体正面很长的一条经脉,胃疼、膝盖疼、脚面疼都是胃经的问题。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如果平时有食欲不振、胃寒等问题的人,可以在这个时候做灸以温养胃阳。

巳时:脾经当令

巳时是指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候是脾经当令。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平日有消化不良问题的人,可以在这个时候做灸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午时:心经当令

午时是指中午11点到13点,这个时候是心经当令。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对于普通人来说,睡子午觉最为重要,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就应该歇着,以不变应万变。

未时:小肠经当令

未时是指下午13点到15点,这个时候是小肠经当令。小肠经静脉走行绕肩胛,如果有肩部冷痛、活动受限等问题的人群,可以在此时做灸,利于散热止痛。

申时:膀胱经当令

申时是指下午15点到17点,这个时候是膀胱经当令。膀胱经走行贯穿人体背侧中线,如果有颈腰部疼痛、背心怕冷等问题,可以在此时做灸。

酉时:肾经当令

酉时是指17点到19点,这个时候是肾经当令。老年人可以在此时联练习太极拳、八极剑等中医功法,加强补肾,增强体质。

戌时:心包经当令

戌时是指晚上19点到21点,这个时候是心包经当令。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此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喜乐出焉,人应在这时放松娱乐。

亥时:三焦经当令

亥时是指晚上21点到23点,这个时候是三焦经当令。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生病。在亥时我们就要休息了,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黑暗中,让生命和身体在休息中得以轮回。

艾灸虽然操作简单,但以下这些注意事项,一定要你、牢记在心。

1.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防火: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

3.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4.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5.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6.若灸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7.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灸法有时,正确运用灸法才能为您的健康加油助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十二经络时辰表 - 任平HOME - 大众传媒人 - 和讯博客
时辰养生十二法 -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图文_
子午流注 :神奇的时间医学
经络与时辰的对应
“子午流注”练功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