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书 | 读完这本书,你也能做个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文化天津


十分钟,读一本好书


编者按
现代人没时间读书,又想增长智慧,怎么办?文化天津将不定期推出【好书】栏目,每期替你读一本好书,汲取书中精华传达给你。这里没有晦涩难懂的文字,只有简单朴实的道理。如果你能明白这些道理,也能成为一个幸福而成功的人。

本期推荐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
罗振宇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乍一看名字和封面,以为这是本鸡汤书,其实不是。这本书还原了几位历史人物:活在妄念中的张廷玉;专注当下的曾国藩;死守正确不敢犯错的嘉庆;被过去绑架的拿破仑...通过这些人的为人处事之道,教你通晓人性,不沉浸过去,不畏惧将来,从而成为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这里精选三个对现代生活最具有指导意义的来讲。



张廷玉
50年官场老狐狸,却不得善终

 

张廷玉这辈子简直就是一个公务员的官海沉浮实录,他在雍正年间,担任很多要职,简单点说,就是人和钱这两个核心权力都掌握在他手里在他人生的鼎盛时期,他跟雍正的私交很好,可以说是雍正的”好基友“。


张廷玉也确实有真本事,他当了50年官,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去上朝,他的记忆力也特别好,朝廷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员,每个人的籍贯、出身、履历他都了如指掌,俨然是皇帝的“度娘”。而且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不跟皇帝争“后世之名”,虽然朝廷大大小小的决策都有他的影子,但他从来不说,别人也不知道他到底做了什么。


但就是这样一个让雍正怎么看怎么爱的人,到了乾隆那,却丢了官爵,抑郁而终,这是为什么呢?


人臣到了一定的位置,要想安全降落,难度系数很高。在乾隆十三年后,张廷玉的政治生涯出现了两次变故。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虽然诗写得很臭,但是爱写,一天要写好多首,于是就要出版一本诗集,让张廷玉来监制。后来乾隆拿到印出来的书一看,居然有错别字!就要给他处分。还有一次是张廷玉在给乾隆的原配皇后写的祭文中用到一个词,让皇帝很不满意,将他罚俸一年。这两件事现在看来都是小事,但是被张廷玉的玻璃心捕捉到了一个政治信号——他失宠了。于是身体渐渐不好了,牙也掉光了,腿也不行了,说话也颠三倒四。


有一天乾隆皇帝给张廷玉下了一道谕旨,说你岁数大了,但我又舍不得你告老还乡,怎么办呢?你自己决定吧。皇帝的意思是你最好明天就上表说自己虽然岁数大了,但是舍不得皇帝,还是留下吧。但万万没想到,张廷玉觉得皇帝是想让他走,于是就上表谢恩。乾隆没办法,心想你要离婚,那咱们就好聚好散,你走吧。


结果没想到张廷玉又出幺蛾子。他担心人走茶凉,墙倒众人推,万一雍正生前许诺给我的“配享太庙”的荣誉不给我了怎么办?于是就去找乾隆皇帝要保证书,哪怕口头的也行。乾隆气得要死,心想你对我爹放心,对我就不放心了?但还是给了他承诺。第二天本来张廷玉应该去谢恩,他又怕皇帝把恩准收回去,就派儿子去谢恩,皇帝大怒,下旨让他“明白回奏”。


军机大臣里有个人是张廷玉的弟子,他看到乾隆皇帝对张廷玉有所不满,就偷着写了个纸条,提醒老师小心点。没想到张廷玉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去请罪了,这时皇帝的谕旨还没到张家呢,这不明摆着有人给他通风报信吗?乾隆皇帝一气之下把他大骂一顿,把他的官也给扒了。


后来乾隆的儿子死了,初祭刚完,张廷玉又上表要走,乾隆面对这么一个没心没肺的老东西,还能饶得了他?最后,张廷玉回老家的时候,官也没了,“配享太庙”的荣誉也丢了,落寞得很。他终日默坐,又活了五年,最终带着落寞的心态死掉了


这个官海沉浮的故事给了我们两点启发。第一点,根底扎实,要有自己的立命之处。臣子的一切都是皇帝的,包括身体,权力,甚至情感。张廷玉跟乾隆之间就像一对没法离婚的怨偶。乾隆皇帝在意的是什么?不是你清廉不清廉,能干不能干,而是你爱不爱我,你不爱我,那我就收回之前给你的所有好处。所以将自己的生存依附于他人的时候,就等于放弃了立身的根基第二点,就是人不能有妄念。张廷玉一生都在追求一个身外的目标,就是“配享太庙”,像个杂技演员走钢丝一样战战兢兢,有妄念,就会被妄念所累,最终害死自己




曾国藩
专注于当下,靠”鼠目寸光“平天下


曾国藩作为一个中兴名臣,把大清王朝从生死线上拉回来,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天神般存在的人物。但其实他是一个笨了吧唧的人,就凭他7次科考才考了个秀才这一点,就看出来此人天资平庸。但是这人有一个优点——就事论事,处理任何事情只针对事不针对人他遇到事不管周边的因素,先看这件事怎么处理


       有一次外国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当时国人普遍有排外情绪,很多人冲到教堂里,跟法国领事发生了冲突,最后把法国领事馆一把火给烧了。从国际外交上来讲,这是中国人的不对,可是当时的舆论认为,这些子民好样的,出了口恶气。这可怎么整?曾国藩分三步来处理这件事。第一步,谁杀人了?谁杀人了就抓起来。第二步,这件事不是波及其他国家吗?你们也别围着我闹,你说赔多少,我们就赔多少第三步,跟法国谈判,是谁怂恿这些人杀的外交官,那么就由这个人代表中国政府去赔礼道歉。最后这件事和平的解决了,法国人也没要中国人偿命。这事说起来很简单,但是我们一般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往往就是缺乏就事论事的能力


这里拿出一个反例来跟他对比一下,就是肃顺。咸丰皇帝临死之前,觉得小皇帝年幼,慈禧、慈安两位太后也年轻,所以将朝廷的日常事务交由八位顾命大臣处理,肃顺是其中之一


咸丰死后,有一位御史上了一道折子,提议太后出来垂帘听政,这时候如果肃顺心理没什么的话,完全可以当他放了个屁。但是肃顺却如临大敌,他担心这道折子挑动了太后们的心思,于是他草拟了一道谕旨,把这个御史骂一顿,让两位太后盖章。两位太后觉得没有必要,肃顺就联合八个大臣一块去闹,意思是你不盖章我们就罢工。最后章是盖了,但仇也结下了。

 

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辛酉政变“,慈禧把这帮人给宰了。分析一下这个过程,就会发现肃顺是no zuo no die,什么意思呢?他不会就事论事。御史的折子不对,你骂他不就完了吗,跟太后较什么劲?他总是在想,别人对我怎么看?两位太后会不会夺我的权?如果夺我的权,我怎么防范?说白了,就是想得太多。


所以我们在做事时,第一,不要为了防范别人而做出过度的反应。一想多,行为就会变形,行为一变形,对方心理就会结疙瘩,从而对方的行为也会变形,最后双方产生冲突。这就是人际关系当中的互动博弈。当你总在防范别人的时候,你的行为、判断一定是错的。第二,专注于当下。有个同学在大机构里工作,身处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他却对这些阴谋诡计视而不见,专注于自己的业务,在业务上取得优异成绩。最后这个人反而成了那个环境里最大的赢家,现在官还当得挺大。为人切忌“目光远大”,一定要“鼠目寸光”,把眼下该办的事办好。这样所有的矛盾,都会在你往前走的过程中自然化解掉。



李鸿章
不跟历史叫板 不跟未来较近


历史上对于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主要是因为几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是他签订的,到了80岁还哆哆嗦嗦的签订《辛丑条约》,要说也是够悲催的。这里且不谈国事,就谈谈李鸿章的为人。


先拿一个人来和他做对比,左宗棠。左宗棠早期镇压太平天国,后来又带兵收复新疆,战功卓著。但他一生都活在过去的战绩和人情恩怨之中。比如他西征的时候,就总跟曾国藩过不去,每天升帐之后,跟将士们说上三句话就岔到骂曾国藩身上去了。左宗棠到了总督任上依然如此,甭管来什么客人,就两件事,第一,西征时我有多牛;第二,曾国藩有多坏,从早一直骂到晚。可以说他晚年一直致力于跟曾国藩死磕的伟大事业中反过来看李鸿章,他虽然有敌人,也有恩怨,但是从来不沉在里面难以自拔。比如他跟曾国藩也有一段恩怨,李曾经是曾的幕僚,有一次闹翻了,曾把李气走了。曾缓过劲以后,就给李写了一封信,说我现在遇到很多难处,身体也不好,你就不能回来吗?李接到信后,二话没说就回到了曾的大营,后来还跟曾形成了师徒父子的关系


再跟一个人物做对比,张之洞。张之洞属于狂生,他虽然没有左宗棠老往后看的毛病,但他往前看的时候,经常给自己设置一个特别宏大的目标,至于能不能办到,不考虑。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上办洋务,开办了一个汉阳铁厂。汉阳铁厂完全是在规划不清晰、路径不清楚、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仓促上马的。这项目最后亏得一塌糊涂。再反过来对比李鸿章这个人,李鸿章从来没有什么伟大的规划,他搞洋务运动,没有什么巨大的动静,只是一步一步往前拱。其中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修铁路。李鸿章第一次提修铁路的时候,因为没人敢主持这事,就歇菜了。五年后他又提出来了,慈禧太后就让大伙讨论,李鸿章就闻到了一点政治风向:老太后不是很反对。于是,他就想了一个招,找法国人免费在故宫修了条铁路,怕别人受不了火车头的声音,就不要火车头,让太监拉。慈禧太后看了很高兴,大伙一看太后这态度,当然就明白了,于是修铁路的阻力瞬间变小了。


这就是李鸿章,不跟历史叫板,也不跟未来较劲,“日拱一卒”,推动着中国的进步。



一个人有烦恼,通常出自一个原因:纠缠于过去、未来、同时间的人际关系中。那怎么办呢?教大家一个心法,叫临行喝妈一口奶,就是你们不要去想未来会怎么样,就利用好现在的资源,做一件现在这个岗位上最漂亮的事。你的注意力不能是领导满不满意,今天的kpi考核怎么样,这都是人际关系指标,不去想这些,也不要去想自己的本事未来能不能用,因为情况随时在变。最好的方案就是学习李鸿章,看住当下,做现在该做的事情。我们现在做的事,既是为现在的公司打工,同时也是在打造我们的个人品牌,让下一个老板看到。这样也许是老板,也许是风险投资人,他们会找上门来,利用我们这个本事。


最后引用胡适先生的一句诗:“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大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过河的卒子。



本文资料整理于《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仅代表作者观点,由文化天津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文化天津
微信ID:wenhuatianjin

关注我,有彩蛋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妄念
清朝唯一一个超越李鸿章的汉人,雍正与他称兄道弟,死后配享太庙
三朝老臣张廷玉惨遭乾隆抄家,抄来的东西,乾隆为何乖乖还回去?
张廷玉被乾隆打击的体无完肤,乾隆为何如此对待张廷玉?
伴君如伴虎,康雍乾三朝元老张廷玉如何黯然收场?
清朝中期最受重用的汉人,曾连续被三位皇帝赏识,死时还配享太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