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穴多株】才是减轻灾害提高玉米产量的定心丸,内附栽培技术!

       一阵狂风暴雨过后,地里的庄稼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地里倒下一大片,地上立着一大片!能一棵都没倒,原来是玉米一穴多株的栽培技术救了场。几颗玉米形成了一个群体,扎在地下的根交叉缠绕在一起,再加上宽大的行间距使田间通风更顺畅,从而增大了植株的抗倒伏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向您介绍的【一穴多株】种植技术。

一穴多株又叫一多株

是指在一个坑中栽植两株或两株以上,最多不超过五株玉米,它和传统种植的玉米相比主要是调整了玉米的株行距和适当增加每亩地植株数量,实现了植株在田间的合理配置,改善通风透光,提高光热,资源利用率,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实践证明,采用这项技术已常规栽培技术增产20%至30%左右。

【一穴多株的栽培技术】
施肥播种

采用一穴多株,在配方时应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中上等肥力地块儿,或者选择含水量在48%以上的沙壤土进行种植。采用这种栽培方式与常规栽培方式相比,植株数量有了较大的增加,所以它的需肥量也相应增加了不少。整地一般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4000千克左右,施入氮肥15磷肥5克,钾肥3克,将它们撒匀后再进行翻耕,翻耕的深度一般为25——30cm。另外播种时每亩地还要准备10千克的复合肥作为种肥。我们应根据这种栽培方式的特点适当加大行距。先把点播机的穴距调整为30cm,行距调整为80至100cm,然后再把准备好的种子和种肥分别倒入点播机的种子仓和肥料仓中。播种时每穴通常播3-5粒种子,播种深度一般为6cm。而种肥的深度则为10cm左右,播后覆土厚度4cm左右,通常情况下常规栽培方式,每亩用种量为2-3千克。采用这种方式每亩则需要种子4.5千克左右。

苗期管理

1

喷施叶面肥

玉米从出苗至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这段时间玉米的主要生长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这时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生长,采用这种方式栽培的玉米每穴植株数量较多,互相争肥争水容易出现缺肥现象,因此苗期需要喷施一次叶面肥,以加快幼苗根系生长使幼苗整齐健壮,常用的叶面肥是1%至2%的尿素溶液,一般每亩地可喷施100至150千克,喷施一次即可。

 

2
间苗定苗

适时间苗定苗提高全体整齐度,确保适当密度的关键,一般间苗定苗应在幼苗4-5片叶时进行,通常每穴留苗2-3株,这样每亩可留苗6000至6500株,间苗定苗通常是在晴天的下午进行,因为这时的病苗虫咬苗及发育不良的幼苗容易萎蔫,便于识别和淘汰。采用这种形式栽培的玉米,苗期一般应中耕1-2次这时玉米幼苗矮小。中耕时要避免幼苗附近中耕深度浅一些。行间中耕深度深一些,中深度以3-5厘米为宜

玉米从拔节至抽雄这段时间称为穗期,玉米穗期的生长特点是既有根茎叶的旺盛生长又有雄雌穗的分化发育,是玉米一生中发育最快,生长量最大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玉米拔节后需要进行一次中耕,这次中耕深度为2-3厘米为宜,通过中耕疏松了土壤,改善了水肥供应状况,保证了植株的正常生长。

3
虫害防治

玉米拔节前后的主要害虫为玉米螟也叫玉米钻心虫,它专吃玉米心叶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当被玉米螟危害的植株达到50%,可采用50%乙硫磷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通常每隔3-5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两次就可以了。

 

4
注重浇水

在玉米的大喇叭口期土壤应该保持一定的水分,这对后期提高产量有一定的好处,因此每次追肥都要进行浇水。以促使肥料尽快溶解,防止肥料烧苗。

5
花粒期管理

花粒期也就是生殖生长期,它是指玉米从抽雄期到成熟期,这段时间为50天左右才是形成产量决定穗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花粒期需追施足量的氮肥钾肥,以保证后期有氧的充足供给。我们常用1-2%的尿素与0.4-0.5%的磷酸二氢钾混合后进行叶面喷施,每亩喷施70-100千克,喷施一次即可,玉米在花粒期的主要病害是玉米斑病,包括大斑病和小斑病,他又叫条斑病和叶斑病等,它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叶片染病后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间淡褐色和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出现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有的甚至整株死亡,在发病初期喷施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的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每隔十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6
采收期

乳熟期籽粒晒干,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玉米的成熟需经历期、蜡熟期完熟期三个阶段。正确掌握玉米的收获期是确保玉米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玉米进入乳熟期以后籽粒基本形成,植株中的大量营养物质正向籽粒中输送积累。籽粒中它含有不少的水分。晒干后千粒重会大大降低。这个时候收获,一般会减产2-3成,而且品质明显下降。

蜡熟期营养输送至籽粒。后包叶变黄疏松籽粒顶部发硬,这时我们应该及时削去玉米果实以上的部分使营养更多的输送到籽粒上,增加千粒重提高整体产量。

完熟期籽粒变硬果穗变大可采收玉米进入完熟期后,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和果穗包叶呈黄白色,而且松散籽粒变硬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色泽,我们看到采用这种方式栽培的玉米果穗不但不比常规栽培的小,甚至有的还要大一些,这个时候就可以采收了,实践证明,采用玉米一穴多株种植技术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玉米产量对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5)番杏(别名新西兰菠菜、洋菠菜)栽培技术
种玉米大全
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黑豆高产栽培技术
芝麻一穴一株,一株双杆高产栽培技术,原来是这样种植的
玉米高产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