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鲫鱼养殖安全越冬的三个管理技术措施


  作者:通威水产技术研究所 吴业阳 米海峰 薛春雨 池州通威总经理 李德贵
  
  冬季来临,水温走低,水中溶氧降低,大多数鱼类开始进入冬眠状态,呼吸、新陈代谢开始变慢,行动也变得缓慢。然而鲫鱼在冬季与其他鱼类有所不同,较其他鱼类相对活跃。这是由于鲫鱼鳃丝能开裂,这样整个鳃的呼吸表面积变大了7.5倍,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其呼吸、代谢能力也较其他鱼类强。鲫鱼养殖冬季管理与其他鱼类有所不同,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鲫鱼安全越冬的措施。

  一、改善越冬鲫鱼体质,提高耐寒能力

  1、正确的饲料选择

  鲫鱼越冬时需消耗大量蛋白质、能量,导致鱼体消瘦,抵抗力低下。为了提高鲫鱼的越冬能力,越冬前一个月是安全越冬的关键时期,叫做“贴秋膘”、“育肥期”。在“育肥期”适当选择高蛋白、高油脂、高能量的高档饲料,应一直喂到越冬前鱼停食为止。

  2、合理的饲料投喂策略

  华东地区鲫鱼越冬期长,冬季停食过早会导致掉膘严重,鱼体质下降,同时胆囊充盈,肠道无食、细长、壁薄、脆弱,导致抵抗力低下。越冬后卖鱼拉网时,易造成鲫鱼应激、发毛,死亡率升高。而鱼种越冬后投饲时,鲫鱼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抢食较猛,易造成鱼肠道不可逆的损伤和肠炎,鱼体抵抗力下降,为后期疾病的暴发埋下隐患。为了避免该情况的发生,结合鲫鱼的生物学特性,适当在冬季“隔三差五”投喂少量饲料,保持鲫鱼肠道充盈,刺激肠道绒毛,维持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鲫鱼免疫力。目前不少养殖技术较高的养殖户已经意识到冬季养殖鲫鱼投喂饲料的重要性,饲料厂家也对应推出“越冬料”满足市场需求。

  二、池塘管理方式

  1、底质管理

  经过一造的养殖周期后,池塘底部积累了大量残饵、粪便,导致底质恶化、发黑、发臭,淤泥层厚且内藏大量病菌以及有机物腐败产生的亚硝酸盐、硫化氢、氨气和沼气等有害物质。冬季病菌、细菌代谢减慢,危害相对较小,但开春后病菌、细菌繁殖快,导致病害增多。为了防止鲫鱼开春后疾病暴发,在越冬前有必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改底。能清淤的池塘应尽量清除池底淤泥,不能清淤的池塘,应使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注水后使用消毒剂和杀虫剂处理一次,预防冬季和开春鲫鱼竖鳞病、水霉病、赤皮病以及寄生虫病发生。

  2、水质管理

  冬季养殖池塘水温低,藻类代谢缓慢,光合作用强度低,藻类代谢产生的氧气少,且消耗氨氮的速率慢,这就需要越冬池塘必须保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新水,越冬前池塘溶氧浓度不低于8mg/L,PH值保证在7.5~8.5之间。原池水越冬的,越冬前1~2个月就要停止施有机肥,防止氨氮浓度过高。越冬前要大剂量的用一次水质净化剂,进行彻底降解和驱除水体中的氨氮及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并配合消毒剂对池塘消毒。

  3、水位管理

  冬季华东地区池塘表层水温较低,有时会发生结冰现象。越冬池尽量选择向阳、水源充足、池底保水性好的池塘。为保证鲫鱼安全越冬,需要增加水深,一般成鱼塘水深不低于1.8米,防止结冰后池底水温过低,并保证池塘溶氧量充足。

  三、鱼苗入塘管理

  古话有云“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腊水放鱼,鱼种猛长”。冬天放鲫鱼苗,鱼苗状,鳞片紧,鱼苗适应能力强,且池塘中病原数量少,鱼苗不易被感染,成活率高。放苗应选择在连续晴天的中午最合适,尽量减小放苗前水温与越冬池的水温差,使鱼苗尽快适应。入越冬池的鱼苗应保证体质健壮,无损伤,规格整齐,入池前鱼体应彻底消毒,使用高猛酸钾溶液等浸洗消毒,注意用量要适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淡水白鲳-短盖巨脂鲤
鲫鱼苗种培育技术
鲫鱼养殖技术规范
澳洲宝石鲈的高效精养
鱼苗鱼种冬季存活率不高的八个原因和苗种越冬的正确方法
怎样建设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养鱼场.docx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