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产生背景及对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产生背景及对策建议
http://www.sxgov.cn  作者:李恩平 牛冲槐 郭伟军 来源:黄河新闻网-前进 2009-11-18 10:25:59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社会广泛关注的又一重大就业问题。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研究,大多数学者分别从需求、供给及供求匹配三个角度来进行,大体上有三方面的归因:从需求角度看,是就业岗位总量不足和结构偏差;从供给角度看,是就业观念、就业偏好影响与就业能力不足,核心问题是就业能力不足;从供求匹配角度看,是公共就业服务不完善和教育的供需双方信息沟通不畅。也有学者认为高校扩招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从大学生这一特定就业主体看,就业能力不足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促进大学生就业也逐渐成为人们共识。国际劳工组织(ILO)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英国教育和技能部(DEFS)将就业能力定义为“是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需要的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应当与上述内涵基本一致。从主体身份角度看,大学生就业能力在三个方面应具有特点:一是大学毕业生实现从高等学校到被企业、组织雇佣,完成从学生到雇员角色转换而应当具备的就业能力;二是作为初次求职就业者应当具备的与已经就业或再次求职的员工在适应性和开发潜能上相区别的就业能力;三是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与特殊训练的高素质劳动者与一般普通劳动者所不同的就业能力。其基本目标在于使大学生能够顺利实现身份转换,获取岗位、成功就业。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培养所具有的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是一种与职业需求相关、动态发展的各种有益于成功就业的能力组合。

就业能力是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如果因其能力低下而导致“毕业即失业”,不仅会影响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浪费有限教育资源,而且会引起人们对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正规性和必要性的质疑,既会危及社会稳定也会影响国家未来竞争力提升。这一问题的产生,与我国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和全球化时代的大背景密切关联,可以从供给、需求及供求结合三个角度来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一、从供给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是其社会背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大学教育顺应改革大潮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从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更是迅猛发展,扩大招生规模,满足了广大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9.8%增加到23%,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大学生已成为城市新增劳动力的主体部分。其直接后果是,由高等院校培养教育的毕业生人数2003年212万,2006年413万,2009年已达到了611万,这是扩招效应显现前2001年100万毕业生的6倍,直接增加了我国劳动力供给中高素质劳动力的数量。另一方面,据发改委统计,近年我国16岁以上新增劳动力每年约1700多万(其中城镇新增劳动力约900万人),下岗人员460万人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40万人。每年有8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和300万个自然减员岗位,从总量上看,就业需求远远大于就业岗位(国家发改委,2006)。在社会就业岗位总量供给不足情况下,假定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100%进入城市,那么2009年611万大学毕业生则占新增城镇劳动力的比例达67.8%,如果再加2008年还未就业仍在继续寻找工作的51.59万毕业生,则比例高达73.6%。这意味着大学生已成为城市新增劳动供给的主流,成为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目标群体。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即我国高校扩招之前,由于高等院校供给能力有限,大学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十分稀缺,其供给总量难以满足社会各领域需求,就业能力欠缺问题在大学生供不应求形势下得以掩盖,并未引起社会关注。当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对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期望都在提高,而作为具有较高教育投资水平和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大学生,其能力与素质在质量、结构上能否适应各就业岗位的需求,成为社会主要衡量、考核的方面。

二、从需求角度看,全球化发展和技术进步是其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已经是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它使组织与社会对人才需求更加高标准、多样化、灵活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在这一背景下难以适应组织变革的要求,常常受到雇主的质疑。首先,全球化时代,意味着世界各国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文化交往、商业往来日益密切,正如英国当代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所言,全球化的潮流使全球各地的“互相联结性”日趋密切,企业、地区、国家间的资本、产业、技术和劳动力之间的流动频繁,经济与贸易的往来更趋自由,竞争也更激烈。这使得组织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中更需要国际化、开放性、现代意识更为明显的综合性人才,尤其对大学生能否具备跨文化管理的意识、能力及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应变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以确保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和国际化目标的实现。其次,知识经济时代持续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企业、组织面临的环境呈现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企业必须保持灵活性、弹性才能在市场中生存。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增减双重效应,使企业或组织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呈现多元化、弹性化:既要求员工适应工作变化与技术升级而具备必要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能实现内部的职业转换,又要求员工面临企业或组织必要的裁员时具备通用技能和可转化技能,可以实现组织之间的职业流动。大学生受雇于一定的企业,如果只是拥有特定的专业技能,将难以在不确定的就业环境中维持就业。第三,全球化时代和知识经济不断冲击传统的产业结构,使新的职业大量出现,社会职业结构有了重大变化。新的职业岗位具有技术复杂性强,知识更新快,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需要劳动者会解决实际问题,更善于学习,并具有改革和创新精神。同时,随着产业结构优化,服务业就业比重不断增加,非服务业企业流程服务化程度也在提高,员工自身的责任心、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非专业技能,对组织协调顾客关系和内部的员工关系至关重要,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竞争力,组织对雇员的诚信度、责任感、沟通力、应变性等个性品质的要求就更为看重。这一切表明,在全球化和技术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或组织不但对雇员能力要求提高,而且也不再有就业的终身保障与承诺。企业或组织应对全球化竞争和技术进步的双重压力而实行的各种变革措施,进一步强化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使人力资源部门招聘员工注重专业职能要求的同时,更注重适应性、应变力、发展潜力以及流动性,一些软性的通用技能如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具备了综合素质与多样化能力的大学生,其职业选择成功的可能性才可以提高。据曾湘泉课题组调查显示,“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基本解决问题能力”分别被用人单位视为大学生最欠缺的三大指标。这些问题的存在,引起了雇主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多方质疑,同时也促使社会开始关注与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

三、从供求结合角度看,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是就业能力问题产生的现实背景

作为高端人力资源的大学生,面临的失业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即结构性失业。一方面,处于失业状态的部分大学生属于结构性失业,它意味着求职大学生的技能、知识与空缺的职位不匹配,无法满足需求方岗位职能的基本要求而无法就业。另一方面,即使暂时就业的部分大学生,也因就业能力的适应性、灵活性不够,在某些技能和个人品质方面难以适应企业或组织的要求,自行辞职或被解雇,也使大学生就业的流动性上升,成功就业的比例下降。2007年麦可思、盖洛普等机构对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已就业的大学生中,因不能满足企业工作要求而被辞退的占13.2%,再加上因自感能力不足而主动离职的人,这个比例高达29.4%。2007年盖洛普的一项调查也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工作的程度只能达到70%。这说明结构性失业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

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实质上还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从人力资源供需双方相互影响的角度分析,源于大学生就业模式的变迁与高校大规模扩招的开始。首先,大学生就业模式的市场化是促使其就业能力问题显现的制度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延续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统一分配的模式,再加上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处于精英化阶段,年均毕业生人数远远小于社会新增岗位数,大学毕业生整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状态,就业难的问题并不存在。90年代以后,伴随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高校进行公费、自费双轨招生,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始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模式,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双方的选择权限和标准都在提高,大学生长期以来所享有的“铁饭碗,终身制”的就业制度开始打破,就业选择的体制、所有制、区域限制也不断受到冲击,就业的市场化程度在提高,大学生就业表现出一定的难度,但问题并不突出。

其次,大学生就业市场态势的变化是就业能力问题产生的市场背景。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招生实行并轨并进入了扩招阶段,致使2002年大学毕业生猛增27.9%,达到133.7万。之后,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2009年已高达611万。就业市场化的制度背景与扩招后大学生供给总量的增加,使需求方对大学生的选择数量、范围、可能性大大增加,大学生就业市场双方力量开始转变,“卖方市场”逐渐转向“买方市场”,大学生就业矛盾逐步加剧,供求双方力量博弈的核心问题——就业能力问题开始凸显。

再次,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双缺口现象是就业能力问题产生的直接背景。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供求双方各有自己的选择偏好:一方面,作为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大学生,就业期望倾向于进入经济发达的区域和业绩、薪酬各方面较好的组织;另一方面,市场化条件下的劳动需求方也力求选择和招聘素质高与能力强的大学生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事实是,大学毕业生并非百分之百能真正全面满足需求方的要求,而能够达到和实现大学生就业期望的优秀企业也数量有限。“双向选择”的市场化就业模式产生了大学生就业中的“双重缺口”:一是大学生供给总量剧增与优秀企业数量的短缺产生的“缺口”;二是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大量需求与素质高能力强的大学生短缺产生的“缺口”。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存在的这种供求不匹配,一方面,使那些能力不足的大学生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职位却存在空缺。进一步探析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从供求双方看:其一,是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缺乏系统的专业性人才的岗位技能标准,人力资源管理随意性大,对大学生的需求信息不清晰且存在传递渠道不规范、不畅通问题,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开发上没有发挥有效的导向作用。其二,是作为供给方的高等院校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实践教育环节等方面存在局限和不足,对大学生的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还缺乏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上还未能形成系统的、普遍的、有效的方法与措施,针对毕业生所进行的一些就业指导工作,也仅仅是在招聘信息、求职技巧方面作一般性的辅导,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整体就业能力。这种结构性的失业,表明作为优质人力资源的大学生在质量、结构上难以适应企业组织变革对人才的需求,自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是在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宏观背景下探讨分析就业能力问题的,主要结论是:(1)就业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但不是惟一原因,不能简单地将高校扩招视作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2)就业能力问题产生的背景与就业能力不足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产生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社会背景、全球化与技术进步的时代背景、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不匹配产生的结构性失业的现实背景密切关联,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本质内涵,是使大学生在毕业离校后能够获得就业、维持就业与必要时重新就业的能力,它包括从学生到员工角色转换应具有的最初就业能力,也包括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应具备的胜任力。(4)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目的在于,使离校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生都具有动态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并能以市场为导向调整行为与策略,成功实现就业。由于高素质的大学生人力资本存量得益于政府、社会、家庭、学校、个人长期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应当成为个人、学校、政府、企业共同承担的责任,要发挥好这四个层面的作用。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1)抓住大学生个人在提升就业能力中的这一关键主体环节。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职业选择和成功就业的核心条件,大学生个人是任何外部因素和政策措施作用于其上的主体与内因,必须要对自己的就业能力负责,要有自我学习、自我开发的意识与行为并进行长期的投资积累,在校期间就要积极主动搜寻、了解市场环境变化趋势与职位需求特色,扎实、系统、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增强工作经历与经验的积累,塑造和建立良好的个人品性与形象,构建广泛的正向的人际关系网络与社会资本资源,奠定未来职业选择的基础能力与发展能力。

(2)强化高等院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主导作用。高等教育是实现学生从学校向社会转换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它通过系统、全面的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来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国家建设提供各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校要强化就业能力开发理念,区分在校生、应届毕业生、已经工作学生的能力要求,制订不同阶段学生主体的就业能力开发计划,加强高等教育机构与企业、组织的合作,建立校企长期的互动的有效的联系机制,强化体验学习模式,鼓励和规范社会实践与见习活动,还要注意在教师的结构、质量、多样化上进行改革探索,改变教师实践工作经验缺乏、动手能力不足的现状,发挥好教师作为教学主导的引导作用与示范作用,力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带动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3)规范用人单位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引导作用。大学生是企业或组织优质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是组织保持竞争力和创造力的生力军,也是培养和选拔高层次研发人员、管理人员的后续力量,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理所当然也应承担责任,有所作为。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尤其是岗位技能标准和对大学生能力、业绩的评估、反馈信息,是直接引导和影响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建立校企联系的实习基地或一定数量的见习岗位,调研、分析并建立工作岗位胜任能力的基本标准,为高等院校传送明确的岗位需求信息,纠正以往单纯重学历、重文凭而忽视真实能力与水平的问题,为大学生培养、开发、提升就业能力提供正确的目标与方向。

(4)增强政府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促进与扶持作用。就业能力作为国民教育和就业政策工具,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提升就业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优先发展的目标。政府要区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毕业求职和离校后未就业三个不同阶段提升就业能力方面的相应责任,将大学生就业能力框架与模型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范围,从宏观层面协调和促进高校、学生、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联系,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尽早向在校大学生提供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职位变化特点的分析信息;对应届毕业求职的大学生要构建和完善就业服务的基础平台,尽可能将学生毕业实习与求职行为合为一体纳入国家就业扶持政策体系;对已离校未就业、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毕业生,要加强岗位需求信息的搜集、传送与服务,对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不同问题尤其要强化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指导,同时提供各种类型的见习岗位促进不同专业学生的岗位培训,在实践中真正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大众化”
2021年高校毕业生或突破900万人
高考人数首破1200万vs大学生毕业送外卖:读书无用,才刚刚开始
不能将创业教育仅仅狭隘化理解为创办企业的教育
“教育的悲哀之处在于,不是培养人,而是给予一种身份!”
如何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