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1,文学的落寞与躁动
2011,文学的落寞与躁动
2012-1-3 11:05  来源:深圳特区报
编者按 2011年,有哪些文学风景进入了你的视野?有哪些作家作品令你品味无穷?在一片喧嚣之后,有哪些质地优良的文学作品最终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今天,《人文天地》约请部分国内作家、评论家、诗人,畅谈各自在这一年的阅读体验和文学观感,描述他们视野中的文学节庆和文学奖,为读者呈现私人化的2011年文学履历。这些私藏的文学记忆,是最真实的艺术留痕。
数日内便获过亿票房的《金陵十三钗》,依然在与《龙门飞甲》半真半假的对垒中热火朝天般捞金、热映,在这样的喧嚣热闹中回顾2011中国文学,首先应该强调的是,几乎所有高票房高收视的影视剧作,都是自小说改编而来。然而,高科技、新媒体、影像化的条件下,人们眼中又几乎只有好看刺激的电影电视,一波波大片热以及动漫热潮中的文学却感觉有点冷。
面对高度娱乐化、快餐化、碎片化产品的猛烈冲击,应该相信,文学的牢固根基并不能被彻底撼动。
2011主流文学的硕果应该说足以让人欣慰。本年度夏季揭晓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尽管备受争议,但整体上看几部获奖之作还是能够当得上近年的文学高点。而贾平凹的《古炉》、王安忆的《天香》、池莉的《她的城》、范小青的《香火》、格非的《春尽江南》等也在本年度纷纷问世。这些作家明明知道要大面积超越自己的原有高度有多难,却依然锲而不舍,倾心笔耕。而正是这样的坚守,中国文学必然还会稳步前行。
主流文学的稳健发展还有一个重要事件,就是诗歌创作上的“首届黄河金岸诗歌节”的成功举办。虽然诗歌在大众阅读方面备受冷落,但依然有大批诗人把诗歌作为“我生命的一部分”,诗歌因此而充满活力。此外必须提到,还有一个尚未引起广泛重视的文学事件,就是第一个“中国文学之乡”正式挂牌,落户宁夏西吉县。这个县活跃着大批农民作家,不仅涌现出了郭文斌、单永珍等全国知名作家、诗人,而且每年在全国重要刊物发表大量文学作品。他们的每个乡镇及县直属单位都成立有文艺家协会。这样的名副其实的文学之乡正如当年赵树理的小说,恰恰代表了新时代“中国文学的方向”。
文学的魂,根本在于对传统文学精神的发扬和延续;而文学的生命力,又不能离开文学作品的流行。流行文学经常被指责为“消费主义”和“低俗肤浅”,但其实每一个时代文学的长河都少不了流行文学的那条更有草根性和亲和力的“劲流”。新媒体时代的流行文学主打者当然就是网络文学。2011网络文学不仅有月关的《回到明朝当王爷》、《步步生莲》,土豆的《斗破苍穹》,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猫腻的《庆余年》、《间客》等等被网民集体叫好。更重要的两个事件是:第一,盛大文学举办“2011年青春流行小说PK大赛”,获奖作品将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第二,茅盾文学奖首度向网络小说开闸。这些动作无疑都是流行文学健康发展的推动力。
世界是青年人的,文学的世界自然也是青年作家的。文学的未来,必然需要年轻的文学家去继承和开创。因此,对青年作家的及时培育和褒扬,无疑是我们的文学生生不息的根本路径。近年来的青春文学已在我们的文坛上春蕾绽放,吸引着大批“粉丝”。而今年7月,由人民文学杂志、天下阅读网联合主办的90后“星生代”文学大赛启动。正统文学高层也把韩寒、郭敬明作为了青春文学的标杆。大赛不仅为90后一代提供表达自己、激扬文字的舞台,是全新角度的文学大赛,也是一次华语青春文学的大阅兵,被传统权威层面鼓励的新媒体文学家的集体亮相,必将涌现出更多更亮的文学新星,用璀璨的更富青春气息的文字,开启一个全新的文学时代。
浅阅读代替精神感知
白描(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因为近几年来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多是长篇小说,引起大家对长篇小说的关注。我也读了不少,在我的印象中,整个文学环境中多是平庸之作。其实这几年,包括长篇小说领域的创作,也包括其他门类,让人为之心动、有口碑、口口相传;有一定文学高度,能让我感到欣慰和鼓舞的作品几乎没有。
我也一直在思考原因何在。是价值多元的时代?是文学观和审美观的转型?大家在探索和尝试等等,可能与这些有关。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作家本身,作家的心态出了问题。大的文学环境、市场化的冲击导致很多作家缺乏定力,非常浮躁和急功近利。这不是为了未来的创作,而且这一说法我觉得站不住脚,伟大的时代应该创造出伟大的作品。人的命运如此起伏不定、社会样态如此纷繁复杂,而这正是我们出好作品的时代。
纵观这几年来,文学领域特别苍白,精神含量特别稀薄,不是缺乏数量、花样、作家、好的传播环境。症结在作家们用多媒体、网络获得的第一手信息代替从生活中直观的体验,用浅阅读代替了精神感知,这让很多作家失去了很多写作素材。
女性小说更具亮点
牛玉秋(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著名评论家):
今年出现了一批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小说,可能与社会问题相对集中有关,但我觉得存在一些导向的问题,就像我说的,有些作者会有“审美同情”的问题,他们没有写出作品中的亮色。相对而言,几部女性的中篇小说令我非常喜欢。比如池莉的《他的城》,讲述了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武汉女人,在经历婚姻带给她们的伤痛时,如何彼此理解,最终成为朋友的故事,体现出一种温暖的东西,耐看。
还有邵丽的《城外的小秋》写的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发生的故事,虽然其中涉及城乡土地纠葛,但非常田园。青年小秋和郝晴天对爱情和土地的坚守,小秋奶奶和郝强爷爷一生源于爱情又超越男女之爱的相互帮衬和心照不宣,都是极为纯净、在现实中难以见到的。她的视角很独特,关注的是当下人们在失去精神家园之后,物质化的家园也不复存在。比如我小时候住的地方都遭遇拆迁了。这些物质性的家园包含了很多精神性的东西,把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体现得很真切。《城外的小秋》恰恰带我们去乡间寻找那些过去,令我们重回精神家园。
一钩新月天如水
潘启雯(《中国图书商报》书评人):
2011年或许不是一个人们对文学热烈追捧的年份,却因为“茅盾文学奖”评委们是否完整读过10卷本《你在高原》而多少对文学的评判留下了些印象。
日益世俗化的当代文学,其实从未丧失自我拯救的冲动,而中国作家也从未丧失对文学的信念。只是当网络把写手与作家堆到同一个大卖场上时,故事与叙事的格局也因此而打乱。叙事不等同于故事,叙事显然也大于故事。在写手们忙于整合故事时,作家把哲学沉思的品格和诗性的超越特质注入汉语叙事中。
回顾2011年的文坛有影响有力度作品,仍以“老作家”的新作品占据主角位置。王安忆、格非、贾平凹、阎连科、哈金、严歌苓等要挑战的已经不是文坛的趣味,而是自己的思想与表现思想的深度和维度。一些港台作家和海外华文作家的作品为我们打开了扇新的窗口。哈金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小说《南京安魂曲》告诉读者的是:小说家的作品或许纯属虚构,但是每个小说家都希望营造真实感。格非的新作《春尽江南》以落寞的笔触写了一群失败者,文字有点诡异,又挑逗性极强。《天香》是王安忆尝试一种新的叙事方式的最新作品,编织出晚明时上海乃至中国民间生活、社会文化的面貌,折射世事盛衰、朝代更迭的因由。
2011年的文学虽然有些寂寞,却如一钩新月在天,清澈如水。
高蹈凌虚的人间歌者
小海(诗人、《他们》诗群成员):
2011年,就诗歌来说,我最关注两位国际诗人,一位是日本的谷川俊太郎,另一位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他们既高蹈凌虚,又俯下身来在人间歌唱,代表着最纯净的文学本质。
80岁高龄的谷川俊太郎是一位有着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日本诗人,今年刚刚获得第三届中坤国际诗歌奖。他的诗歌中流露出一种天然的日本民族与生俱来的危机意识,诗人自觉承担着人类精神的“哨兵”责任。诗人穷一生的功力磨炼语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简练、干净,力避拖沓繁复,感性、纯粹,力避抽象玄奥。其超然与智慧均来自生命的至诚体悟。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特朗斯特罗姆实至名归。他的诗歌在世界诗坛是一道奇谲的文学景观,将欧洲古典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杂糅于一炉,并天方夜谭般将之发挥到极致,呈现斑斓多姿的风采可以说他创造了诗歌中一个自足圆满的世界。他既沉湎于内心,又时刻关注着现实世界,他内敛、惜墨如金,对古老的意象和典故推陈出新,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同时,他的诗歌音乐感强烈,具有奇特的交响效果。而且,他是一位我最欣赏的一位隐喻大师。
拘囿与超越
洪治纲(著名评论家、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今年的小说中,我觉得格非《春尽江南》是最好的,这是他继《人面桃花》、《山河如梦》之后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为“乌托邦三部曲”画上了句号,这也是格非最好的一部作品。和以往一样,格非在小说中延续了特有的坚韧、优雅和睿智,对自己的完成了超越。
其次,感受比较深的是哈金的《南京安魂曲》。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作品很难写好,也很难把材料和角度选择好。而哈金的《南京安魂曲》,讲述美国女传教士明妮·魏特林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守金陵女子学院,保护中国一万多妇女儿童的真实历史故事。不仅把故事讲清楚了,而且书中的宗教精神超过了个人恩怨,让人读后非常感动。
还有一部就是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张大春用很正宗的武侠小说方法,来写近代史上最隐秘的部分,按照武侠小说的结构赋予政治隐喻,信手拈来。虽然里面有一些炫技的成分,但不妨碍这部作品的成功。其他的中篇小说,我感觉一般,比如《天香》、《古炉》等。并不是说作品本身有问题,而是作品拘囿在过往作品中,并没有形成太大的超越性。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俊 尹春芳 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丨中国现当代作家50强排名!
2015年文学那些事儿
鲁迅文学奖,你就放过鲁迅吧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责任编辑·手记
格非谈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江南三部曲”:因为乌托邦梦想,我们的现实不会变得非常可怕
81岁王蒙首获茅盾文学奖 五位作家各得50万奖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