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孝道的培养与传承 | 有色有味


三月,花红了,柳绿了,鱼儿开始甩籽了。

万物复苏,新的生命蓬蓬勃勃。仿佛,生命就是三月的代言。

恰在此时,我参加悦读读书会21天打卡活动,书目自选。就像冥冥中有什么牵引着,我忽然在U盘里发现一部完全不知道怎么来的电子书籍——《王凤仪言行录》。点开,阅读,一发不可收拾,两天看完。

王凤仪王善人生于1864年,只是个贫苦农民,没读过书,年轻时为人扛活(做长工)。他兴办义务女校200多所,让女子免费受教育。然而本书最让我震动的,是他的孝。

王善人十几岁给人放牛时,怕妈妈担心他在外面吃不饱,每逢年节回家,妈妈给他留的好吃的他一口都不吃,说东家给的好东西吃得太饱了,为的是叫妈妈放心。

有同扛活的伙友欺负他,他不反抗。说如果打架的话,万一传到本就惦记他的妈妈耳朵里,妈妈更加不放心。

王善人主动把有四个儿子却没人养的爷爷接回家赡养,日子艰难,也绝不抱屈。他孝顺了爷爷的同时,也把父母亲失了的孝道补全了。

父母去世后,他跟四弟一起过,多付出多受累,四弟还不满。乡亲劝他干脆跟四弟分开。他说只知道四弟是妈妈最心疼的儿子,别的事都没放在心里……

我常以为,孝顺父母就是给他们花钱,帮他们干活,陪他们聊天,带他们游玩。何曾想到过这么细致的程度呢?怕妈妈惦记而不肯吃一口家里的好饭、怕妈妈担心而避免争斗、为妈妈最疼爱的孩子付出而心甘情愿,一切以让妈妈心安、愉快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还主动弥补父母亏欠的孝道。

中国人的传统是最重视“孝”的。汉朝甚至有“举孝廉”的制度,可以因孝做官。

随着“一切向钱看”,传统伦理道德沦陷了,孝的理念越发淡薄。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孝的形式也变化了。社会变化快、生活节奏快,以及小家庭的居住模式,不可能维持早晚请安、老人说一不二的“孝”。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不假。记得一个故事说,一个男人嫌弃自己老父亲没用了,光吃饭干不了活,就用个筐装着父亲要扔到山沟里去。儿子说,您千万把筐带回来啊!以后您老了我还得用这个筐扔您去呢!

每个有孩子的人看到这个故事,无不悚然一惊吧。你的所作所为,有一双纯真的眼睛在望着,学着,以后很可能也会这么做。

现在学校教育只关注功课分数,家庭教育几乎是孝道传承唯一的指望了。孝的理念和行为,是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形成和巩固的。

可现实中,家庭中“孝”的教育,也被分数、考试、钱财、房子、前途等等碾压得快要尸骨无存了。

有的人,只让孩子好好学习文化课,学习琴棋书画,几乎从来不对孩子进行爱和孝的教育。

有的人,一直以孩子为中心,长辈们伺候孩子像小皇帝似的,极少引导孩子关心和敬重长辈。

有的人,只言教无身教,自己就没做到孝顺长辈。

有的人,把养大孩子当成施恩——我养大孩子,孩子就得孝顺我。

凡此种种。

从来不引导孩子尊重和关心、照顾长辈,指望着他长大了自然会孝顺?以为他是王善人啊!等到孩子不孝顺自己的时候再教育可就来不及了。

“养儿防老”是个令小辈齿冷的观念。“养儿”不是出于对儿的爱,而是为了自己受益的一种投资行为,是为了“防老”,类似于做买卖。做买卖就有亏的可能啊!孩子不孝顺就是投资的亏损。

那么,孝道该怎么培养和传承呢?

这得从长辈和小辈两方面去讲。

作为长辈,一是培养亲密的亲子关系。有感情的人之间就会彼此关心和照顾,彼此取悦。孩子即使没有“孝顺”这个概念,也能做出孝顺的行为。千万避免作出“我养大你就是你恩人”、“我养你你就得养我”的那种施恩与交换的姿态,那只会让小辈反感,即使照顾你也是尽义务。二是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和尊重长辈,以外在的行动促进孝的理念的养成。三是做出榜样。让孩子看到你是怎么对待长辈的,比什么言辞都更有说服力。

作为小辈,对有感情的、做出榜样的人得孝,那是不是对不亲密的、也没孝顺他自己长辈的人就不孝了呢?no、no、no,他孝不孝是他的事,关键在于你给自己定位成什么样的人。如果定位为一个成熟的、孝顺的人,那就该做什么做什么啊!不学非榜样的长辈,不受他的坏影响。更何况,你可能也有儿女,他们还在看着你呐。不希望恶性循环吧?总得有个扭转乾坤、把家风拉上良性循环的那个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爱我们,我们孝父母。我们传承了父母的生命基因,我们的孩子也传承着我们的。让一个个美丽的环串成的生命链条,永远延续下去。

看完《王凤仪言行录》,我要时常问问自己:我孝了吗?做得足够吗?我的目标是,在教育孩子孝顺的时候,能够拍着胸脯信心十足地说:你看我怎么对待你姥姥姥爷的就行了!          

作者简介

姜素素:感恩自然,珍爱生命。喜欢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有益身心、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情。

作品还包括:说走就走的俩二货我们终究更爱自己等。

排版编辑:毛毛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风家规家训集锦》
百善孝为先—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做好这些,正确培养他的孝道意识
孝道[885]-[185]为什么中国要刻意的强调孝顺?
20年过去了,那个“带着瘫痪母亲上学”的孝顺女孩,现状让人欣慰
一个家,什么最重要
家中老人太“长寿”,是福还是祸?随之而来的3个难题,太现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