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美玉扳指 | 流传千年的指上风景

乾隆皇帝有诗:“快马飞生耳后风,浮麋数肋中无空。漫言刻玉占佳兆,发羽抨弦屡此同。”从古至今,无论是文人墨客、皇亲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玉以及玉件爱不释手。小小玉扳指里,记录了中华悠久文化的源远流长,是指上最美的风景。

李明作品《玉指环》

玉扳指在古代称之为韘,是射箭时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以保护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伤的专用器物。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韘字的解释是:“射决也,所以钩弦,以象骨韦,系着右巨指”。 《诗·卫风·芄兰》:“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杨菊青作品《瑞兽》

随着时代的改变,玉扳指由防伤器物逐渐变成权势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扳指儿的大小厚薄,依使用者文武身份定夺。武扳指儿多素面,文扳指儿多于外壁精铸诗句或花纹。武扳指凸显武人雄武之气,文扳指,凸显文人儒雅之气。

卓伟作品

当然,扳指中的极品自然是皇帝的御用之物。无论身份、材质、工艺、纹饰,均登峰造极。御用扳指上面经常有御题诗、诗意画和宫廷专用纹饰等带有浓厚人文气象的雕刻。对玉爱之如名的乾隆皇帝,认为玉扳指 “恰似琼琚”,“德美信堪师”,“环中内外光明莹,一气浑融万理涵”。

李明作品

美玉扳指,融合了文武之道,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沉淀,透着沉稳庄重,透着柔情儒雅,可谓是精妙绝伦,风华绝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清时期的辟邪神器-“扳指”
没有大金链子小手表,古代人靠什么装“社会人”?
[转载]细说玉扳指这回事儿
古代玉扳指的形制特点
赏美景,感赏美玉之要诀
知识帖 | 细说玉扳指这回事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