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俞敏洪和马东这场谈话,道尽家庭教育的真相!值得父母反复读3遍!

在“双11”到来,大家都忙着购物的时候,俞敏洪 和马东进行了一场谈话,一个教育界的精英,和一个文化界的精英,会建议我们给孩子怎样的家庭教育呢?

1

孩子的未来是可以被规划的吗?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扮演什么角色?

马 东

我结合自己经历谈谈。我父亲马季曾给我规划了好多东西,我觉得在我身上没有一件实现。他当初对我没有规划的事情或者严格禁止我做的事情,后来反而发生在我的身上。我想遗传的力量是巨大的,我跟父亲做了同行。

人的一生很漫长,所以在今天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去奢谈长远的规划,我觉得都不如保留一些不确定性,让他自己去寻找和发现。

现在的孩子比过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小朋友都聪明,一个小孩在今天这个时代里面这么聪明,而他又有一生的时间,有什么东西可以被规划?

俞敏洪

与其用“规划”这两个字来表达,其实这么说更好:“父母有责任创造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

马东的父亲给儿子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自由成长的环境,尽管可能在他心理上他想要让马东变得比他更加优秀,比如说脱离演艺那条线,想让儿子变成大学者。

尽管规划没有成功,但是他在给马东提供成长环境这件事情是非常成功的,他自己对于生活、生命的信心和乐观的态度在马东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国家长所谓对孩子的规划不是一种规划,是一种强制,把人塞到一个大罐子里边,造出罐子的形状,按照家长的想法来让孩子成长,所以会出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些暴力事件。

家长的强制规划反映了中国家长的心态:

你是我的孩子,我有资格来规划你的幸福,规划你的行动,规划你的未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好,所以你要听我的。

恰恰在这一块都容易忘记一件事情:给人以自由地,根据他自己的成长要素给他发展空间的需求,让他释放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爱好。

不是完全说否定父母“规划”的作用,我觉得“规划”的定义是要改变的。比如我认为父母应在给孩子做规划时要充分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个性、脾气、天生的才华和爱好,而不是去预设孩子会多么成功。

我儿子在两岁的时候我抱着他出去玩,他喜欢乘电梯,能坐两个小时,在电梯里上去下来,不管是滚梯还是直梯,我发现他脑袋里一定在想这个东西怎么回事儿,后来我发现儿子对机械性的东西、电子产品非常感兴趣。

我女儿弹钢琴弹的非常好,到现在已经20多岁了还在跟着世界顶级的钢琴老师学习。但我儿子学了1年钢琴以后,我就发现其实他非常不喜欢。

但我认为音乐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所以等儿子大一点的时候,我建议他选择一个能给自己带来某种魅力的乐器,最后他选了萨克斯,后来他在学校的爵士乐队做萨克斯手。顺着他的爱好去,他喜欢萨克斯,他就会自我鼓励去学,这种感觉就不一样了。

2

作为一个家长该给孩子什么,不该给孩子什么,“度”在哪儿?

俞敏洪

给孩子成长空间,也并不意味着家长什么都不做了,我觉得家长有几件事情特别重要:

第一个,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关注孩子的性格和脾气。这不是去告诉孩子父母的脾气和性格是怎样的,而是家长本身脾气性格好不好的问题。因为家长如果本身脾气性格好,孩子一般脾气性格不会差,比如说家长反复无常,孩子就会产生恐惧感和逃避感,如果家长通情达理,孩子就不会产生稀奇古怪的脾气。

第二个,是行为规范,这样的行为规范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比如接人待物到底怎么做,首先家长必须做到位,以身示范。

第三个,兴趣引导对孩子很重要。兴趣引导不是家长给他强加一个兴趣,而是根据孩子的天性,在天性上体现这个兴趣。

一个孩子的自信是怎么来的?自信来自于不是每个领域比别的同学强,而是让孩子深刻的相信,不管自己处在什么位置,其实自己都是一个正常的、被别人接纳的,自己也能接纳别人的状态。

3

父母工作繁忙,如何给子女陪伴?

俞敏洪

我其实内心是有很多愧疚的,但是只能说尽力而为。在陪伴孩子方面,我确实花了巨大的努力的,尽管做的不是太好,但是我觉得我比一般的父亲应该做的要稍微好一点。

比如说寒暑假,我都会雷打不动地抽出10-20天时间安排全家旅行。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孩子对我的信任,到任何地方去我都会事先对当地的历史做研究,到任何一个景点我都可以滔滔不绝的给我的孩子讲解。

我儿子现在在国内读书,自从他回来后我大概至少推掉了一大半晚上的应酬活动。尽管他现在的作业我已经一道都辅导不了了,英文水平他也比我高,数学水平也比我高,但是“我在家里”这件事情其实非常重要。

有的时候,带他出去一起吃个宵夜,吃宵夜的时候心情是放松的,可以跟他聊聊他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如果在家里一本正经跟他谈,他才不告诉你呢。

比如说早上,如果公司的工作不是那么紧张,我一定会等到7点40送他去学校。学校离家有10分钟的汽车距离,这10分钟他会给你讲今天学校会做什么,我会给他一些鼓励,不管听不听吧,尽量创造跟孩子待的机会,所以挺不容易的。

虽然对于他的课程尤其是学习,我已经基本上到了无能为力的程度,但是对他个性的成长,比如说我会带他去爬山,而且常常一爬就是一天,其实就是为了锻炼他的毅力和耐力。

4

怎么界定下一代是成功的?

俞敏洪

我觉得首先我要界定什么叫“孩子成功”的定义。

第一,有自己的生存能力和方式。生存能力方式不是说你变成大富翁,也不是变成大官,而是说自己觉得能够接受的,最好是自己喜欢的生存的方式。

中国的父母焦虑在什么地方?焦虑在我们都希望孩子的生存条件好一点,但大部分家长忽略了孩子的生存条件好坏跟他自己的爱好是结合在一起的。

一个人哪怕赚了很多钱,但是天天做的是像被奴役一样的工作,也不开心。如果说你拿的钱少一点,但是自己很喜欢这件事情,我觉得这件事情也很好,钱的多少跟个人的工作好坏没有关系。

所以我常常说人生一辈子“两个喜欢”做到了就好,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第二标准我觉得是有一个快乐、幸福的个性。

第三是有一个积极阳光的心态。

5

在家庭教育中,有哪些是不容忽视的?

马 东

我觉得孩子有两个方面的教育,需要尽早重视的:第一是财富教育,财富教育里面不是钱的教育,而是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让他尽早明白这个道理。你如果需要,在你成长过程当中有多少是我的义务,有多少是我义务之外的需求。

第二个是生命教育,说极端一点,叫死亡教育,其实就是我们对于生老病死这件事情,让他更早的接触和理解。

俞敏洪

我想谈谈竞争压力这件事。在美国也有同伴之间的压力这么一说,更多的体现在精英阶层中间。

前两天我跟美国的两位教授聊天,他们说美国80%以上的孩子过得比较轻松愉快,因为这些家庭对孩子的成绩没有太多的要求。孩子上公立小学、公立中学,最后找一份工作,很多学生上社区学院或公立大学,也不用花太多的钱,总体上普通教育基本完成后,能够保证大部分的人最后通过学校所学找到一份工作。

但是美国有10%左右家庭的孩子比中国孩子面临的竞争压力还大,他们竞争的目标就是要上哈佛、耶鲁、斯坦福这样的美国强校。这些孩子从小也上了很多的补习班,面临各种各样的考试。包括进了大学以后,因为压力问题,学生出事故的情况也不少。

我女儿在美国的一所重点大学读书期间,我了解到仅仅四年时间,这个大学有卧轨的、跳河的、跳楼的四五个同学,都是因为学习压力大。

但是咱们的情况是什么呢?咱们中国的毛病是全民压力,普通老百姓都给孩子施加了非要考北大清华的梦想,大家都互相比,中国人本身就是一个攀比心重的民族,看谁挣的钱更多,谁买的房子更大,谁买的车更好。

6

家长最应该给予孩子的是什么,能够静水深流的影响孩子未来?

马 东

我觉得两点,第一个终身教育。今后的就业方向,是不是我们今天焦虑所能解决的,我们今天在讲孩子成长过程当中,今后找什么工作,他今后做什么事情,挣多少钱,这些事情到真的几十年之后还会是他焦虑的核心?我觉得在这件上家长有更清晰的前瞻性和认识,可能没有定论。但是学习要坚持做,因为教育方式,因为传播方式,通信方式的变革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第二个,把自己过好。中国人有孝道,有对老人的、对孩子的各种各样的约定俗成的传统,但是把自己过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在你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之后,今天给他寄予的希望你会多大程度期望他回报给你,你会多大程度上给他添麻烦。

俞敏洪

我觉得家长最重要的责任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平和的、安定的成长环境,就涉及到父母的脾气,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不是合理,父母有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成长,父母有没有能力用自己的品格去影响孩子。

I来源:简单好家长,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腾讯新闻
俞敏洪对话马东:家长对孩子所谓的规划是把孩子塞进“罐子”里
第十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让家庭教育回归生活|家庭教育|新东方|高峰论坛
千万别把孩子塞到一个罐子里
俞敏洪对话马东:家长不要把孩子塞进“罐子”里
俞敏洪:让孩子主动爱上学习,只需要这三招!不需要家长多操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