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东坡:一首诗告诉你,什么是“当领导的艺术”
userphoto

2023.04.03 新疆

关注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01 | 男神

苏东坡,北宋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亦可说,

中华古典文化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

最重要的,

苏东坡是“全才”。

有人说,苏东坡不懂音乐,

但众所周知,“词”是以“乐理”为基础的。

而他,是“宋词”的第一人。

还有人说,

苏东坡作诗,是他的弱项。

犹记得,苏东坡贬黄州后,“一词两赋”一出,

( 《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 )

许多文人墨客都说,

直接绝了后人怀古的路。

事实上,自东坡以后,

就再也没有人在“怀古”这件事上超越他了。

有一战之力的,杨慎勉强算一个。

我们再看李白,

“诗仙”游庐山写下《望庐山瀑布》后,

也有人说过,

以后不会再有人敢写庐山了,

毕竟,

有李白游黄鹤楼想题诗,

发现崔颢已经题完,遂为之搁笔之一事。

文人之间,不管是同朝还是隔代,

相互之间总会有个较量。

所以李白夜郎流放赦免后,穿过白帝城,

第一站就到了金陵,

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可见,李白心中还是在意的。

现在,

我们回过头来看苏东坡,

公元1084年,他奉诏从黄州赴汝州任,

途中与朝云的幼子不幸夭折,

心灰意冷之下,

遂辞官留在了常州。

期间,苏东坡曾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回首过往,看看今朝,

挥笔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

蕴含了至高至深的人生哲理,

所以你还认为,写诗是苏东坡的弱项吗?

02 | 浮沉

不仅如此,

苏东坡的书法和绘画技艺,

同样是出类拔萃的。

他的《枯木怪石图》曾在香港以4.2亿天价拍卖成交。

若非得为苏东坡找一个弱项,

也就是他官当得不是很聪明,毕竟,

他一生都在颠沛流离。

但是我们看,

他24岁“亲丧”还朝后,制科考试得百年第一,

之后签“凤翔府判官”,

这是他的第一个官职。

“判官”是什么官呢?

很简单,“判官”是京官,受朝廷直辖委派。

之后,苏东坡为避王安石,

自请出朝任杭州通判,

“通判”虽然没有“知州”官大,

但却有权管理本州的军事、民事等各项事务,

另外,

“通判”还有一个职责:

“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

这就了不得了,

意思是你地方官可以犯错,但千万别落我手里。

之后,苏东坡就开始各种“知州”。

(除却贬黄州四年,任团练副使之外)

苏东坡之所以“官运”起起伏伏,

主要还是与“革新党”政见不合,屡遭朝廷打压。

首先,神宗是支持变法的,

和皇帝对着干,还能屡任省市级高官,

这已经是很不错了,

若放在明朝,小命估计早就没了。

所以说,对文人而言,能生在宋代,

要比生在唐代还幸运。

03 | 领导的艺术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出自苏轼的《赠刘景文》

这首诗,苏东坡作于元佑五年初冬,即公元1090年。

此时的苏东坡已经进入了人生的晚年。

当时司马光复相,

苏东坡被委以重任,意在打压“革新党”。

然而此时的苏东坡早已厌倦了党争,

且,

黄州复官后,他还刻意绕路去看望了王安石,

一笑泯恩仇。

所以,苏东坡再次请求外调,

第二次来到杭州任知州,擢升龙图阁学士。

刘景文,时任两浙兵马都监,

为是苏东坡的下属,并与之交好。

苏东坡视他为国士,曾上表举荐,并有诗词酬唱。

而这首诗,就是苏东坡写给刘景文的。

诗意写得不深,易解:

荷花凋谢,连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只有开败了的菊花花枝,还在凌霜傲雪;

一年中最好的时光,你一定要牢记,

就是橙黄、橘绿的秋末和初冬时节。

...

苏东坡为何要写这首诗给刘景文呢?

这就要从诗中的隐喻来说。

前两句,苏东坡写荷花落、菊花残,

唯有菊枝凛风迎立。

虽然苏东坡不愿意再参与朝内党争,

但毕竟他是“元祐党”的核心人物,

且自己数度贬官皆是因为“革新党”从中作梗,

其中包括“乌台诗案”。

所以苏东坡这是在告诉刘景文,

即便“元祐党”现在人才凋零,如秋末之枯花,

但人也得有傲骨,

不可随波逐流,要不拘一格。

后两句,苏东坡写一年中最好的光景

为冬末春初,

是暗指人生的两个阶段,

即落魄期和成长期。

这其中也是苏东坡自己的真实写照,

他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刘景文,

人生有时候会很黑暗,

但只要挺住了,熬得过去,

很快就能春暖花开。

另外,橘树和松柏一样,

都是代表高洁的品质和操守。

身为领导,

苏东坡用短短四句诗,

就把“职场”的利害关系,

和必须坚持的原则梳理清楚了,

同时也不失对下属的赞扬之意,

很让人佩服。

犹记得,苏东坡1074年知密州(此前为杭州通判),

与新任杭州知州杨绘交接时,

也写过这样一首词:

《南乡子 · 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其中有两句为: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杨绘是地地道道的“元祐党”人,

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贬,

所以词中的“还乡”就不仅仅指荣归故里,

而是指“还朝”,

毕竟此时的苏东坡正值壮年,心中颇有抱负。

与志同道合的同僚徜徉完伟大的梦想后,

(表明立场)

苏东坡开始夸人了。

“羊公堕泪”是著名的典故,

源于蔡文姬的外甥羊祜,

羊祜镇守襄阳时深受百姓爱戴,

故为其立碑留念。

后人见杨公碑无不落泪,故称“堕泪碑”。

由此可见,苏东坡为官很有一套,

并非为传言中的不知变通。

时势造英雄吧,

若那个时代没有王安石,

也许苏东坡可肩起“匡扶社稷”之重责,

运筹帷幄,指点江山。

当然,也有可能变得更差,

甚至没有了“千古第一词人”。

如此,便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苏轼的故事
周六说文话史(2):全人苏东坡
苏东坡代表了一种人生态度,他用四首诗告诉我们人生为什么一定要乐观
问汝平生功名,黄州惠州儋州。
苏东坡: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一首真正的西湖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