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文虎医案

范文虎(1870~1936),名赓治,字文甫,晚年得汉虎印一方,乃易字文虎,自号古狂生,浙江鄞县人,家世业医。范氏先攻儒学,弱冠而为县学贡生,后肆力于医。《鄞县县志》载:先生初擅疡伤,继专精内科。主古方,好用峻剂。悬壶宁波四十余载,为浙江著名中医。生平不拘小节,不畏权势,时人以其玩世不恭,咸称为之范大糊。范氏一生忙于诊务,不暇著述。曾批注《千金》《外台》《来苏集》等医籍二十余种,殁后遗赠天一阁。

范氏医案不拘格式,随笔写就,如说如话,不硬做文章。有时只书一二字者,点到病机即止;有时走笔疾书,瞬息数百言者,其中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更载有误治病例,一无掩饰,犹属难能可贵。

范氏处方不拘一家之言,对汉以下的学术流派能兼收并蓄,取其精华。案中有用仲景方者,也有用后世王清任方者,特别是王氏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通窍活血汤及补阳还五汤应用尤频。范氏好用成方,认为成方乃古人已取得的经验,君臣佐使齐备,如能斟酌加减,可事半功备。范氏用药精练,通常五六味,少则二三味。谓用药如用兵,将在谋而不在勇,兵贵精而不在多,乌合之众,虽多何用?治病亦然,贵在辨证明,用药精耳。且药量轻重有度。麻黄或用至八钱,或仅用三分,时医讥其用药太奇,这不知此乃范氏之经验所在,他尝谓:余平生用药大都有据。并赋诗道:尽说狂生太好奇,傥来事事出人思。

〔案1

李孩,湿热泄泻。

白虎汤加葛根三钱。

按:当有身热、烦渴、多汗、苔干诸气热证,且大便虽溏泄而无肛门灼热,无脓血便,苔亦不黄腻,重用辛凉以解肌表之热。

〔案2

周善数,黄疸不透达。

麻黄六钱,生石膏一两,炙甘草二钱,生姜三钱,红枣八枚

按:此为越婢汤。以方测证,当有脉浮不渴、自汗、无大热、恶风诸风热证。

〔案3

圆城和尚,腹痛下利,脉沉紧,舌淡白,寒居七,食居三,当用辛温酸收法。

四逆散各二钱五分,加薤白一两五钱,五味子八分,姜炭一钱五分

按:腹痛下痢方药甚多,是葛根芩连汤,或承气汤,或白头翁汤?此案关键在脉沉紧,舌淡白,均与以上三方之脉舌不同。沉为气郁食滞,紧为寒,舌淡白为实,故曰寒居七,食居三。四逆散加薤白治痢,为《伤寒论》古法。

〔案4

吕梅卿兄,霍乱寒症,舌灰脉伏。

厚附子一两,西党参一两,生冬术八钱,姜八钱,炙甘草五钱,桃仁三钱,红花二钱

按:此附子理中汤加桃仁、红花,温阳救逆活血法。想必舌质暗淡,面色青灰。

〔案5

翁布标,寒性霍乱。

厚附子四钱,淡干姜三钱,炙甘草三钱,肉桂一钱,丁香二钱

按:此四逆汤合丁桂散,为温中之剂。非仅用于霍乱,凡虚寒性腹胀、腹痛、呕吐、泄泻均可使用本方。

〔案6

张老婆婆,身热下痢,脉濡弱,此湿陷也。清震汤。

〔案7

朱丰年,脉软苔腻,阻气者湿。

升麻、葛根各二钱茅术一两,荷叶一张

按:此清震汤去甘草,出自《症因脉治》,为治湿阻清阳之头痛,范氏还用于同属湿阻的身热下利等。

〔案8

孔师母,血府有瘀,瘀久化热,热逼则吐血,自然之理也。

血府逐瘀去桔梗,加参三七三钱、丹皮三钱。

按:瘀热吐血,当有血色紫暗,胸闷痛,心烦不安,舌瘦质暗诸症。

〔案9

周友三,思虑郁结,久则气与血迸而瘀,苦不寐,痰中带血。

小生地三钱,淮牛膝三钱,桃仁三钱,红花三钱,川芎一钱五分,炒枳壳三钱,赤芍三钱,归身三钱,炙甘草一钱,柴胡一钱

按:此即王清任血府逐瘀汤。

〔案10

蒋右,痛经,舌淡,脉沉迟,血瘀有寒。

小茴香一钱,姜炭二钱,玄胡索三钱,炒五灵脂三钱,没药二钱,川芎二钱,归尾三钱,生蒲黄三钱(包),官桂一钱五分,赤芍三钱

按:此王清任少腹逐瘀汤,为治妇人痛经、不孕、月经不调著名验方。

〔案11

孔某,吐血频频,其色鲜而红,舌质红绛,脉弦而数。胸闷气闭,血府有瘀,瘀久化热,热逼则吐血,自然之理也。

大生地一两,大熟地一两,丹皮三钱,党参三钱,荆芥炭一钱

二诊,服昨方,吐血见瘥,守前方。

按:此亦吐血,而不投血府逐瘀汤加减者,是血热之象明显之故。

〔案12

林某,吐血盈盆,脉沉,舌淡白,气虚血脱之候。温则生,寒则死,生死自取。

西党参八钱,冬术一两,姜炭二钱,炙甘草三钱,附子三钱,茯苓三钱,童便二杯

二诊:吐血已减。

附子三钱,党参五钱,白术五钱,甘草二钱,炮姜二钱,三七一钱,真阿胶二钱

三诊:血止,附子理中汤中当归三钱。

按:此患者必已服用寒凉药而不效,又畏服温热药,故有生死自取之句。附子理中汤加童便为昔时常用之法,当今遇此急症,宜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宜。

〔案13

王某,温病热极,迫血妄行,吐血满碗,舌红苔黄,腹满便秘非泻甚火,撤其热不可。

玄明粉四钱,生大黄三钱,玄参四钱,川朴一钱,炒枳壳二钱,麦冬八钱,鲜生地八钱,小生地八钱

按:增液承气汤,热养阴为根本之治。

〔案14

某,咳呛吐血,间息而作,已有月余。脉沉而涩,舌微红,面有滞色,非一派凉药所能了事。以血得凉而凝,凝而有瘀,既瘀,未有不吐血者。如吐血属身热,热伤络道,迫血妄行,宜当别论。

桃仁三钱,象贝三钱,红花三钱,赤芍三钱,当归三钱,小生地三钱,炙甘草一钱,柴胡三钱,川芎三钱,怀牛膝三钱,炒枳壳二钱

按:如此议论方药,不落俗套,血府逐瘀汤治咳血、止血,为范氏临床擅长。

〔案15

唐曹氏,寒哮。

半硫丸每日十五粒,分三次吞服。

按:半硫丸由半夏、硫黄组成,原治阳虚便秘,范氏用治寒性哮喘,颇有巧思。

〔案16

楼师母,素有哮病,今因寒盛故增剧。

桂枝汤加厚朴、杏仁。

按:此方悉尊仲景。

〔案17

方妈妈,痰。

半夏、陈皮、茯苓、桂枝、甘草、白术、栝蒌霜

按:此二陈汤合苓桂术甘汤,是治痰饮之正法。

〔案18

章中序,本属疝气,气虚下坠则剧,今气升而湿陷不清。

五苓散倍冬术加薏仁一两,橘核三钱

按:当伴睾丸肿胀,舌且胖大。

〔案19

焕章兄,脉紧而沉,舌淡白,寒湿入络,腰酸脊痛。

茯苓一两,白术一两,薏仁一两,桂枝二钱,车前子三钱

按:治腰痛勿泛投壮腰补肾,而从通阳利湿入手,且重用苓术,值得借鉴。

〔案20

朱师母,失音多时,前方皆从阴虚着想不效。今舌淡白,眼胞灰黑,寸口脉闷而短。

小青龙汤三分泡服。

按:此种失音不很多见,想必是久服凉药,邪气郁遏不达所致。

〔案21

吕姑娘,寒邪上冲。

桂枝汤加茯苓五钱。

〔案22

陆老婆婆,受寒屯食。

桂枝加附子汤再加枳壳二钱。

〔案23

竺女,热结于内。

桂枝汤加大黄三钱,枳壳二钱。

按:三案均取法于《伤寒论》,药味简略,当结合仲景原文研读。

〔案24

陈师母,风中于腑,猝然而倒,牙关闭,遗溺,症到危险极巅,幸脉尚不散。

生黄氏一两,赤芍三钱,归身二钱,地龙三钱,桃仁一钱,红花二钱,淡附子三钱,炙甘草二钱,竹沥八钱(冲),生姜汁半匙(冲)

〔案25

邬右,半身不遂。

生黄芪二两,当归三钱,西党参四钱,白芍三钱,甘草一钱,地龙二钱,川芎三钱,桃仁一钱,红花一钱,附子一钱

按:此为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加减,治脑梗塞颇效。

〔案26

屠康候,中气无权,虚阳得升,轻则悸眩,重则不寐。治之者当补其本而伐其标,久则气充于体,非但病愈,直养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未始非我辈所造之境地。

近效术附汤煎服。后用生于术二斤,每日服一两,加枣四枚,后加生黄芪,一两起,二两止。

按:此眩悸不寐,均由脾虚饮停所致。究其证,必有身重肢困,舌胖苔白诸症。白术主湿死肌、消痰水,为脾虚饮停之要药。

〔案27

黄二姐,筑堤防以塞来流。

西党参三钱,黄芪八钱,姜炭三钱,归身三钱,炒冬术三钱,甘草三钱,真阿胶三钱,青皮八分

按:此为治崩漏之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复杂医案
胡希恕经方医案十一编
黄煌经方 | 2022国际经方大会学习连载(一五八) 黄翔
何运强老师医案两则
我的图书馆
中医虚证-阳虚证篇-医案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