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18国际博物馆日,苏州这16座博物馆了解一下!



苏州好玩的地方,不单只有园林、古街、小桥流水……想要真正了解苏州,去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来苏州的博物馆,你永远不会觉得枯燥,因为它早已与苏州的粉墙黛瓦、一树一木交融在一起,因为它本身,就是一道风景、一件艺术品。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一起来逛一逛苏州的各个博物馆吧!



苏州博物馆

牵一根线条去散步

[↑↑点击可了解更多]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是保存完整的一座太平天国王府建筑。



2006年10月,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投资达3.39亿元。新馆建筑和忠王府古建筑总面积达26500平方米。



苏州博物馆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的收官之作,贝大师用他的智慧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让整座博物馆与苏州古城风貌和人文内涵融合得恰到好处,却又别具特色。



苏州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苏州民俗博物馆

观苏州风物逛民俗博物馆

[↑↑点击可了解更多]



苏州民俗博物馆是一座以展览苏州民间传统风俗为主的博物馆。如岁节时令、吉祥民俗、育子习俗等民间风俗习惯都在这里有所展现。如果你想了解苏州的民俗,那就不要错过这个博物馆。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有着二千五百年的古老文明,而从太湖三山岛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又将苏州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推到一万多年以前。就是在这些漫长的岁月中,苏州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吴中文化及民间风俗。



博物馆建筑面积约500多平米,位于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东侧古宅内。房屋结构具有清代建筑特色,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1月苏州建城2500年时正式开放。




苏州昆曲博物馆

牡丹一梦四百年

[↑↑点击可了解更多]


说到苏州的吴侬软语,昆曲似乎比评弹更具代表性:夜游网师园,一曲《牡丹亭》咿呀婉转;行走平江路,各种小馆放着昆曲余音绕梁。但你若想好好了解这个兼具艺术和生活特质的“百戏之祖”,还是要来昆曲博物馆。



昆曲博物馆内不得不提的一物,那就是镇馆之宝“堂名灯担”。“堂名”是一种坐唱演出形式,旧时苏州大户人家若有婚庆做寿等喜事,便请堂名班子到家中唱堂会,班主便将堂名唱台拆卸后用箱子挑到主人家,再将它安装在主人的客厅里,因此称为“堂名担”。


▲ 镇馆之宝“堂名灯担”


考究的堂名担,还装有各色玻璃彩灯,称为“堂名灯担”。堂名灯担外型为楼阁式,采用紫檀木、黄杨木镂雕制成,四周缀镶珊瑚宝石、富丽精美。




整个堂名担用179块构件和112件饰件缀合而成,顶端三面出挑莲茎形铜梗,悬挂玻璃莲花彩灯,灯底是薄铜片花萼,可安装电珠或插上蜡烛。夜间演出灯彩辉煌、华丽缤纷。牡丹一梦四百年,来昆曲博物馆,带您倾听这400多年岁月的回响。




苏州碑刻博物馆

只知平江路,未见平江图?

[↑↑点击可了解更多]


走过可园,也看过沧浪亭,但是你们可能往往会忽略隔街相望的碑刻博物馆。它是一座收藏、陈列、研究和展览碑刻、拓片资料的地方专业博物馆,就安静地立在苏州市人民路文庙内。



博物馆内的宋代石刻四图《平江图》、《天文图》、《地理图》和《帝王绍运图》,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价值。




与景点、老街不同,它们呈现给你的只是那一刻的风雨,但博物馆的图片能展现的不止现场的环境,更深层次的是你亲身感受而来的那份与古人古物同呼吸的共鸣。千百年,轮回间,都在那一字一画一物中。




苏州古城墙博物馆

走环古城步道必看的博物馆

[↑↑点击可了解更多]



周末的时候,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去环护城河步道走走,如果去,那么不知道是否注意到有段城墙里藏着一个博物馆。



苏州城墙博物馆展陈区包括上下两层,面积近1400平米,分“序厅”、“城纪千年”、“城门故事”、“城里城外” “城头记忆”和“城墙复现”六个展厅,展示了苏州城墙的历史变迁和考古成果。



苏州市文物局、苏州市博物馆和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提供了一批具有苏州城墙代表性的展品,特别是战国时期灰坑上叠压的夯土城墙标本,以及1980年挖掘相门水城门时发现的汉代水门门臼,都是堪称罕见的藏品。此外,在序厅中展出了苏州不同历史时期的19幅古城地图,苏州城墙几毁几起,周长屡有变化,东汉到元代一直保持在24公里左右,到明朝时缩减为19公里,到清朝时又扩至25.9公里。





苏州状元博物馆

揽尽姑苏文盛

[↑↑点击可了解更多]


步履园林诗酒自适,运用吐纳风流转佳。行走在苏州状元博物馆,每一步都弥漫着古典园林、古居宅邸和书卷文学的浓厚气息。




此馆原为潘世恩故居,潘世恩是苏州众多状元中最为著名的一个,25岁状元及第,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现馆中就留存有道光年间皇帝亲笔题赠的“福”字。“贵潘”家族也以一状元、八进士、十六举人留名于世。



苏州自古人文荟萃,名人雅士灿若星辰。因此状元博物馆绝不仅仅“贵潘”一脉独步,而是汇聚苏州从宋至清的51位状元群体及状元文化相关的珍贵文物。一纸一笔,一书拨,一墨盒,揽尽旧日学术的繁盛。或许你以为苏州以文名扬天下,但51位状元中却也有5位武状元,所谓文韬武略,苏州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苏州状元博物馆2014年11月才正式对外开放,不管你是毗邻此馆的苏州人,还是远道而来的游客,择一晴日或雨天,只此一馆,看遍姑苏文盛人才渊薮。





苏州丝绸博物馆

这里是苏州人的必修课

[↑↑点击可了解更多]



苏州丝绸博物馆新馆,它是我国第一座丝绸专业性博物馆。 穿过人民路北段,走过车水马龙,它便在眼前。博物馆广场中心倾泻而下的缕缕蚕丝,让人好似沐浴在一场春雨之中,建筑和丝绸遥相呼应。



如今的苏州丝绸博物馆分为历史馆、现代馆、少儿科普馆、桑梓苑、丝织机械陈列室五大类。不管是历史馆的丝绸之路,还是非遗馆的缂丝宋锦,每一处细节之下都彰显着苏州苏工苏作的精良,也更体现了苏州人做事的极致。丝绸之路也是走心之路,心之所向,方能出精品。



著名的文化古城苏州,不仅是一座园林之城,也是一座丝绸之府。唐宋时期,苏州就是全国丝绸中心;明清时代,皇家高级丝绸织品也大多出自苏州织工之手。苏州素有丝绸之乡的美誉。苏州丝绸博物馆是一座清新典雅、动静结合的博物馆;也是一座集收藏、陈列、科研、教育、复制、生产、购物、餐饮和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博物馆。




苏州园林博物馆

一石一木一窗,园林精华之所在

[↑↑点击可了解更多]



苏州园林博物馆最早位于拙政园住宅区域内,是中国第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



园林博物馆大概分成序厅、园林历史厅、园林艺术厅、园林文化厅和传承厅几个部分。



历史厅从春秋时的姑苏台说起,详细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历史,颇有历史纵深感。艺术厅详细展示了叠山、理水、花木、建筑等造园手法。文化厅通过剖析园林与文人、哲学、文学、书画、碑刻、赏石、民俗的渊源,展示了苏州园林的博大精深。比如乾隆皇帝手书的匾额、文人墨客书写的对联等。最后是园林传承厅,苏州园林远及海内外的主要工程等,在此一目了然。




园林博物馆里一切的呈现都需要参观者仔细去了解:一块石、一端木、一雕窗,全都是园林精华所在。所以去园林博物馆一定要听故事,听谁说这些故事呢?一定要听讲解员讲解,尤其是外地游客,不能一次玩遍苏州那么多名园,那么这里最适合你们来,听讲解老师说那些动听的园林故事。





苏州评弹博物馆

苏州评弹,可以听的风景

[↑↑点击可了解更多]



苏州的评弹号称是最美的声音,也已经渗透到苏州日常生活里,平江路、山塘街、石路,甚至小公园都有,各乡镇也有自己的书场,常年有演出,经常有名家。还有一地,不仅可以听评弹,还可以深入了解评弹历史,那就是——苏州评弹博物馆。



苏州评弹博物馆共分三进院落,门厅展区总体介绍评弹概况及参观路线;二进大厅以清代形式设立书场,定期表演评弹书目;三进大厅介绍评弹发展史、各代著名评弹艺人和文史资料等。



昆曲、评弹,皆发源苏州,兴盛于苏州,一个是世界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个是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的苏州声音,既在苏州,焉能不赏呢?




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

这里藏着苏州千年来的荣耀

[↑↑点击可了解更多]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与湘绣、粤绣、蜀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苏绣千百年来一直被人所追捧,古时被当成贡品,成为身份的象征;如今,则屡屡当成国礼成为中外友谊的见证。可以说,苏绣是苏州人的骄傲,是千百年来苏州的荣耀。



中国苏绣博物馆1986年建成,馆址原在环秀山庄内,1988年底迁于苏州景德路274号王鏊祠内。苏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首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已有两千多年。300平方米的博物馆高度概括了这漫长的苏绣艺术史,从展出的共200多件(资料)作品中,参观者可以领略苏绣艺术的演变过程。




苏绣的历史悠久,建于五代北宋时期的苏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发现过苏绣经袱,展厅内有紫降绢地绣宝相睡莲经帙。另外,展厅中展出的明清时期的苏绣绣品和近、现代绣品,其中不乏精品,如清乾隆皇帝高宗弘历朝服等等。近代苏绣作品展出了我国杰出的刺绣艺术家沈寿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展馆不大,内容却丰富,五元门票,9:00--11:30开馆,中午闭馆,13:00--16:30为下午开馆时间。苏绣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于一针一线之中,能见万千世界。这就是苏绣的魅力,也是苏州细腻的一面。




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外无一物,内有洞天

[↑↑点击可了解更多]



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名气不大,位置藏得也很深,似乎不与世俗争风,近5000平方米的展馆,独独隐在西北街88号,与热闹的苏州博物馆只有一街之隔。这里本是苏州檀香扇厂旧址,又说此处原为清代乾隆年间的吴家“尚志堂”,2002年再改造后成为一个展示苏州工艺美术作品的场所。



三进院落,四大展厅,近千件珍品,简直让人眼花缭乱。不管是针尖上的刺绣还是刀尖上的木雕、石雕、桃花坞木刻年画,或是明式家具、民族乐器、金属工艺品,你总能找到一个自己喜爱的。当然,另一大特色或许也值得你在观看工艺展品之外好好欣赏,那便是精致的园林风格,亭台楼阁曲径通幽,走着走着就是一片美景。



一个展馆便能阅尽苏州甚至半个中国的工艺美术成就,也能感受到苏州人的精神:细腻、精致、灵动、有底蕴。




苏州东吴博物馆

探寻你不知道的东吴旧事

[↑↑点击可了解更多]



东吴博物馆的位置在浒墅关上塘大运河明清风光带,边上还有一个大白荡城市生态公园,位置有点偏,但这里的内容却非常精彩,随处可见国家一级文物,从名字上也可以看出它的厉害之处,所以说不去东吴博物馆看看怎么能行。



东吴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公办民助博物馆,博物馆分四个展厅(千镜堂、青瓷斋、铜韵吴风、集古堂)和一个艺术廊(中华石雕文化艺术廊)。全馆藏品分为铜镜、青瓷、石雕、唐三彩等九大系列,涵盖中国各历史时期,文化跨度大、数量多、品位高。其中,吴王铜镜、吴王宝剑、越王宝剑、吴国鉴盆等百余件代表器物,集中彰显了吴地先民的精湛技艺和吴文化的源远流长。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在苏州这样一个有故事的城市生活,东吴博物馆也许可以开启你了解吴文化的大门。


中华石雕文化艺术廊


馆藏700多件石雕艺术品,种类包括神道石人石马、佛造像、碑刻、各种建筑构件、石雕摆件等。风格从纯朴粗犷到精致完美,多样纷呈。



千镜堂


馆藏各时代铜镜近千面,全国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史树青先生曾为之题书“千镜堂”,是本馆藏品中的优势和特色文物系列之一。




青瓷斋


青瓷是馆藏中的大宗、优势、特色系列文物之一,在国内处领先地位,著名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先生特为之题词“青瓷斋”。




铜韵吴风


展品主要有铸造庄重、纹饰威严的夏商周彝、鼎、卣、觚、斝、簋、盂、壶、簠等中原铜礼噐,铸作工艺精巧绝伦的提梁盉、铜鉴、宝剑等春秋吴国特色铜噐。我国古陶瓷研究泰斗刘新园为之题写厅名“铜韵吴风”。



集古堂


分设高古陶器、唐三彩、唐宋瓷器、紫砂及古代艺术等五个专题。中国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家、鉴定家徐子鹤先生为之题“集古堂”。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水火相济,变土为金

[↑↑点击可了解更多]



苏州,自古以来就被称作风水宝地。除了终年风调雨顺气候宜人之外,“宝藏”的确不少,苏州御窑金砖就是一块宝。如今的“金砖”藏身于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内,它是国内独家以“御窑金砖”为主题的博物馆。内部收藏了从明朝永乐年间到清朝宣统年间1439块珍贵文物金砖,也是在陆慕御窑址(阳澄湖西路95号)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



虽名为“金砖”,实际上是粘土烧制成的细料方砖,敲起来有金石之声,故名“金砖”。又传叫京砖,因砖只能运到北京的“京仓”供皇宫专用得名。但随着宫殿式建筑和民间的古典建筑逐渐消失,烧制金砖技艺也因种种原因而没落,因此筹建的御窑金砖博物馆,对御窑金砖制作这一古老的手艺工艺来说,也是一种保护措施。



独特的建筑结构设计在现代城市中显得格外醒目。走进馆内,首先是序厅,其次是三个篇章“开物”、“成器”、“致用”。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处由49块金砖铺墁而成的方地,在顶部直射的天光包围下,为序厅平添了几分神圣的殿堂感。其次三个篇章,将御窑金砖的不同历程完整展现出来,层层递进,完美诠释了御窑金砖从苏州阳澄湖畔的地域性物质原料到王朝最高殿堂基石的整个身份转变过程。




第一章:开物


烧制一块金砖要经过选泥、练泥、制坯、装窑、阴干、焙烧、窨水、出窑等一系列流程,共29道工序,要一年时间,以至民间有“一两黄金一块砖”的说法。道道工序,环环紧扣,一道不达,前功尽弃。根据祖先传下来的规矩,生产金砖全靠手工,每一道工序都是人工操作。




第二章:成器


二楼成器馆重点讲述了金砖的运输过程,一艘仿真漕船,带给人们的是600年前御窑金砖从陆慕运进京城的“穿越”。另外馆内陈列的一方方稳重而厚实的御窑金砖,见证了明、清王朝和中国历史数百年的荣辱和兴衰。



第三章:致用


三楼的致用馆内陈列了历代的用砖宫殿。




苏州巧生炉博物馆

藏在相城区里的失传“国宝”

[↑↑点击可了解更多]



说起苏工苏作,你一定张口就能说上几个,苏绣,宋锦,缂丝,核雕等等,都是苏州的瑰宝。但是你可能没听过巧生炉,被收藏家马未都赞誉为“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被寒山寺方丈秋爽大师作为供佛礼器,被上海世博会当作中国艺术品代表在中国馆展览。而苏州有一个地方就能看到它,还能看到它的制作流程——巧生炉博物馆。



巧生炉其实就是宣德炉,只不过名字随了苏州古韵铜炉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巧生。他承艺四十年,致力于挖掘、恢复、研究并传承自明代起逐渐失传的传统失蜡法宣德炉制作技艺,令19世纪下半叶起中断百年的中国铜炉文化得以香火延续。



那么博物馆里面有些什么呢?除文物展品和馆藏巧生炉作品外,博物馆还注重传统铜炉制作技艺和铜炉文化的展示。





苏州革命博物馆

这里的历史不能被遗忘

[↑↑点击可了解更多]



苏州革命博物馆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展厅。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展厅记述苏州1919-1949年的风云变幻,新四军、“江抗”部队以及阳澄湖、太湖地区的游击队都在这一时期同敌伪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党的许多优秀儿女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热血,群众中至今仍流传着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第三展厅“改革开放新时期”让小编感触颇深,走过整个展厅,每一幅画面都见证了苏州的成长,这些画面也传递了一种正能量,激发着人们的斗志。



博物馆内陈列的一切都记载着苏州的这段历史: “苦难——觉醒——胜利”。只有站在展厅内才会有那种热血沸腾,就像站在国旗下听着国歌才会有热泪盈眶的感受。也能深刻体会那时的苦难,而如今的一切都来之不易。




苏州市名人馆

苏州所有大人物都在这儿

[↑↑点击可了解更多]



苏州市名人馆位于苏州市人民路公共文化中心内,以苏州历史名人、状元宰相和两院院士共计447人为展示对象。整个科举时代苏州的状元人数为47人,而现代苏州的科技精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的人数为110人,他们都是苏州的骄傲,另外根据这一特点,名人馆特设了两个专题厅“状元宰辅厅”和“院士厅”进行展示。


概述厅


名人馆的展陈充分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和多媒体技术手段,展现苏州名人风采和主要事迹。概述厅中的U形LED大屏以动态翻转方式集中呈现苏州四百多位名人的画像,极具视觉冲击力,概述厅两侧的金砖与正面的篆刻,也是亮点。



先秦至宋元厅


历史名人中有吴地始祖泰伯、仲雍,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夫差,三国时吴王孙权,很多细致的人物故事都可以通过展厅中的多媒体进行了解。



明代厅


明代的戏曲与文学也是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明代大学士王鏊和“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通俗文学代表冯梦龙,以及被称为“蒯鲁班”的香山帮匠人鼻祖蒯祥都在明代厅展现。



清代厅


清代厅运用了超大环幕大屏及全息成像技术立体动态呈现《姑苏繁华图》中的阊门附近的一段画面,并将数位清代名人植入到繁华图的场景中,参观者点击激活前方魔幻玻璃上的感应按钮后,人物便会从繁华图中逐渐走出,来到观众面前,现代技术的运用巧妙地跨越过去与今天的时空阻隔。



民国厅、新中国厅


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章太炎,退隐苏州的民国元老李根源,近代曲学大师吴梅,南社创办人柳亚子、陈去病,以及被称为苏州文化界三老的程小青、范烟桥和周瘦鹃等在这两个厅中都有一一展现,通过边上的多媒体也都能详细了解他们的故事与他们留下来的作品。




两个专题厅(状元宰辅厅、院士厅)


状元宰辅厅中三座汉白玉牌坊与多媒体互动技术结合为观众打造了一个体验区:当观众穿越牌坊时,与科举文化相关的趣味试题就会在脚下一一呈现,虚拟的“赶考”问答体验“状元之路”。


院士厅,现代苏州的科技精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的人数为110人,他们是苏州的骄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来苏州10次,也未必去过这9家小众博物馆!
苏州好评度超高的26个免费景点 来苏州还怕没地方玩?
苏州评弹博物馆
苏州15家小众博物馆,让你在人间四月天里玩转苏州文化。
2014苏州旅游新版攻略(一)
都免费!苏州17家博物馆详细通关攻略!体验护照要盖章的快来Ge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