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孟子》 第一篇

读《孟子》  第一篇

梁惠王上

第一章

孟子去见梁惠王,染惠王一看到孟子,就对他说:你老人家来我们鄙国,一定带来了有利于我国的高见吧。

作为《孟子》第一篇,开篇这样写,需要有几点补充。孟子四十二岁开始带了弟子周游天下,游说诸侯推行仁政。这是孟子去见染惠王的背景,这个背景在这里不多说。

《孟子》一书是孟子晚年隐退后与弟子的著书立说。在这本书里,表达的是孟子的仁政思想,所以,孟子去见梁惠王这件事,在这里,只是谈论孟子思想的一个契机,目的是借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把孟子的仁政思想说出来。

在事实里,梁惠王和孟子肯定谈到了这个开篇里的话,但当时是不是这样说的,还有别的更多的话,都不需要追究,这里没有写。这叫不可致诘,或者说毋问。

补充的第三点,梁惠王看见孟子,知道他要说什么,并且,他对孟子也是很尊敬的。但他只想从孟子这里得到治国的良策,什么良策,利于魏国强大的良策。所以才这样问。

于是,孟子借机向梁惠王阐述了自己的仁政思想。

梁惠王的原话是这样的:“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如此说,有没有想把他所知道的孟子要说什么的话给挡回去,不要听他说,这里没有说,但可以这样推测,结果却成了孟子向他谈仁政的契机。

这一章的第二段话,都是孟子对梁惠王说的话,大概可以分为这样的三层:

第一层,孟子直接说,我们体性谈什么利,我们只谈仁义就什么都有了。

孟子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我不和你谈利,我和你谈仁义;第二,我知道你的意思,你听我说,如果你按我说的去做了,才能从根本上获得你所想的利。

孟子这样说,把把梁惠王拿住了,你不是想把我堵住吗?现在,应该是我拿住了你,你一定会听我说的。

下面,孟子开始向梁惠王说自己的思想。这是第二层。利,害国,害君,害臣,害民。孟子这样对梁惠王说:

大王你谈的是如何利国?而大夫谈的是怎样利于我的封地,士人和百姓则谈的是怎样利于自己。整个国家上下都在想如何利于自己。每一个人都只想着对自己有利。

利是有限的,而人的利欲却是无厌的。大王人拥有一国之利,大夫只拥有封地之利,大夫的利欲一大,大王你就有被弑的危险,万乘之国的国君就会有被千乘大夫所杀危险,千乘之国的国君就会有被百乘之家所杀的危险。

《孟子》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多矣。”

孟子的话,一定说到了梁惠王的痛处,孟子让梁惠王先对谈利感到害怕。你作为一国之君,你谈利,一国之人无不争得,国有害,君有害。臣有害,民有害。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孟子要让梁惠王接受他的仁政思想,只能从对梁惠王有利有害这个角度说,换句话说,对于愚昧的君王,只能明白地告诉他,什么可以保住你的命,什么会害你的命,或者什么可以保住你的位,什么会让你丢了位,只有这样,你的说教才有可能被接受。

第三层:孟子谈到自己的仁义主张。

仁义,可以让人孝敬自己的父母,仁义,可以让人无欲,仁义,可以让人忠于自己的君王。

最终,仁义,也还是落在梁惠王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戴这一“利”上。

梁惠王是否听孟子的仁义之说,这里没有说。这也是一个玄机,自古及今,那么多的仁义道德说教,只是说教,谁答应这样做了,谁真正这样做了,从来没有说,所以,这些说教才能流传下来。

    2021-11-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子见梁惠王:你惦记着他的利息,他惦记着你的本金。
【孟子】上下交征利则国危矣
《孟子》开篇:体悟“千古一问”中的人生智慧
《孟子见梁惠王》课文翻译
读通鉴(12)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仁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