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田野里的希望 11


田万杰打电话说来看他,他没有说什么时间,只说他今天回家,那一天,两个人没说上话,他今天不忙,也有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田原告诉他在家等他。

田万杰年前回过一次家,他的父母身体都不太好,如今什么活也干不动了。田万杰有一个妹妹,也已经结过婚。他的父母多是他这个妹妹照顾。田万杰想也该回来看看他们了。事先打电话给田原,告诉他回来看他。

田原接完电话,去了一个伯伯家,他告诉父亲,田万杰来了,就给他电话。田原的这个伯伯与他们家算是同族,很近的同往,算起来没有出五服。两家一直走得很近,有什么事相互帮衬得多。伯伯有一个儿子,比田原大七八岁,高贵毕业后当了兵,在部队上服役了几年后,转业到地方来,先是在县政府做文秘工作,他文笔很好,在部队里,开始做文书,后来上了军校,田原从他那里知道,当兵上军校比在地方考大学容易得多。他很能干,很快调去了市委办公室先做秘书工作。因为他的岳父是省委组织部的副部长。他上高中时和这位副部长家的惟一女儿是同班同学。高中男女生私相爱慕十分普遍,可最终能结婚的比率几乎为零。但他们两个却坚守到了他这位兄长从部队转业回来两个人结了婚。这个结果主要是他的这位兄长的守情不移。又过了几年,他们离婚了。因为他的这位哥哥又看上了一个更年轻双漂亮的小姑娘,也许是那个小姑娘看上了他。这件事,让他的伯伯一直觉得不是滋味,本来说不爱说话,这件事之后,就更不爱说话了,见了人就躲着走。可儿子离婚后给他们领回来一个不到五岁的孙女,如果不是回来看自己的女儿,他的这个哥哥是不常回家的。

田原年前回来来看过两位老人。他这一次去他们家,是想把他们家的地租过来。田原已经想好,如果伯伯还愿意种地,就是说,他的身体还可以种地。他就说服他,带着自家的地加入到他的种地方式里来。这样,他就可以不用为种地的事情再操很多的心。只要他肯于加入,他自己地里收获的粮食还是他自己的,可他种庄稼需要浇水需要施肥需要管理还需要耕种和收割,这些事情不仅他可以不用操心,甚至如果他身体不好了,他可以什么都不用干。如果还能干,田地的耕种只按他的耕种方式去干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可以了。

田原知道,全村除了已经种上果树的一半土地,无法再种庄稼,剩下的这一半土地,有一部分撂荒,还有一部分租种给了几户人家,还有一部分,由一些还能耕种的你他父母这样的人耕种着。撂荒的人家,他容易说服他们把地租给他来种,还有老人耕种的人家,他就想用这种办法说服他们加入到他的耕种方式里来。还有那几户租种的人家,他最后也要说服他们和他起来耕种。

然后,他会把他的耕种方式延伸到几个邻村,这样,慢慢扩大,恢复方圆左右的土地耕种。他知道,他们家这一块的土地,很难引来投资,所谓的三农政策,在他们家这地方,实在是纸上谈兵,他很清楚地看到了,如今的农村政策不过是表示政府在农村不是任何作为没有,而按照上面的政策去强行推行的地方政府,也很清楚,那样做不过是响应上级,实际上是在加深农村的被伤害,因为,这样搞的结果是农民更加地对种地失去信心和希望。

因为地是不会移动的,它永远处在自己原本的地方,把农村人聚集到离土地越来越远的新村去居住,让农民离土地越来越远,这比把农村逼到城里去打工更可怕。土地的耕种,需要投入的是自然功力,土地永远需要有机肥,土地不是女人的脸,靠化妆品(化肥、除草剂)得一时光鲜,实际上对土地自然性的毁灭。这这许多年,土地的变质,已经证明了对土地的人为破坏。他还知道,土地是宽厚的,在恢复自然耕种之后,它一样会还原为自然的大地。而如今中国人的生存需要这样的大地。

在伯伯家里,他看到两个老人十分简单的生活,他们已经吃完早餐,两个老人坐在火炉旁,把手伸向炉火,就那样,一声不响地坐着。看见田原来了,伯伯赶紧起来为他也搬来一个凳子,让他也坐在炉火前,伯伯问他父母亲还好吧。伯母要起来为他倒水,田原没有让他起来。他问了伯伯和伯母今年春节雪大天气冷,二老的身体都还好吧。伯伯说他们都还好。田原把自己的想法全都告诉了两位老人,伯伯告诉他,我们正愁着这地还再怎么种,如果看着它撂荒,他们会有很多的不舍和不忍心人,种了一辈子地,如今眼看着种不也啦,却只能看着土地荒芜,实在让他们觉得对不起那些土地。最后伯父说,他愿意把他们家的地全都给他种,不要说租种的话,只要你肯回来种地,每年给他们两个人一口吃的,他们就很高兴了。租种地要什么租金。

伯母问他:田原,你在外面读了那么多年书,就这样回来种地,你父母会答应你这样回来。

田原说:“他们同意我回来。我是咱们家的人,是我自己想回来种地,也许正是因为我在外面读了这几年书,才想回来种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种地的苦头(散文)
“我”种不了了
现在农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老人在地里耕作呢?
【乡土观察】谁来破解农村“娶不起、死不起”的死循环困境
父辈们的田地情结
【原创】桃源的嘎嘎们说:这家门口的“农耕文化节”我点10000个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