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新解 “学而篇第一”第2章

原话已引录,这里直接作解。

1、有子,是孔子的一个弟子,姓有,名若。

2、弟(tì),同悌,弟弟顺从兄长。

3、未之有也,倒装句,否定句(未否定词,构成否定语气)中,代词(之,或焉)作宾语,代词宾语在动词(有)之前。这与现代汉语句子中宾语在动词后不同。

4、道,释论语者,多解为:普遍的社会道德规范、秩序。

以上解字句,以下解义。

论语开篇第2章,为什么录有子的话。原因如下:

有若(前505或518~?),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有,后被尊称为有子。他勤奋好学,能较全面深刻地理解孔子的学说,尤其重视“孝”道。主张藏富于民,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颜渊》)因他品学兼优,且“状似孔子”,孔子死后,曾一度被孔门弟子推举为“师”。有说《论语》即为有若的学生编辑而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卞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平阴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有子”。

注意这段文字里有一句话很重要:有说《论语》即为有若的学生编辑而成”。论语是一部语录体书,说白了,就是把孔子和他的弟子当时说的话记录下来。谁来记录?有三种可能,一是孔子,二是孔子的弟子,三是孔子和弟子。第一种先排除,论语中不少弟子们的话,弟子们说的话,被孔子记录下来,该是当着孔子面说的。学生说的话,孔子听了觉得应该记录下来,换句话说,就是有记录的价值。孔子在教书的时候,同时还在著书,孔子的这种著书,和今天的很多书家一样,不过是抄袭了别人的现成语来拼凑。孔子被推崇为圣人,他的书也被推崇为经书,冠以抄袭的帽子,这就不可能。孔子决不做抄袭学生的话来成书之事。第2和第3都有可能。但这里出现了第4种据说,这也有可能,因为,开篇先是孔子说,接着是有子说,按照尊卑观念(孔门是十分讲究这个的),有子的学生把自己的老师放在孔子之后的第2章,最是说得通。

关于从论语开篇第1章到第2章之间的顺序,可以读出这样的一个门道来。中国的众百姓不读书,不著书,不修礼仪,更没资格为官论道,要这些门道何用,没有这些门道的百姓世界,简单得多,直率得多。所以,这世界这所以弯弯曲曲,黑白难辨,都是弄文化的人弄出来的。

有子在这一章里说的是为人之道是孝弟,孝弟是为人之本。

如果有子只是这样说,这话就是可信的。但有子不是这样说的。他这样说:“其为人也孝弟”,听他这么说,我们会以为孝弟是所有人都应该有的。最后又说:“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时代,古人写书用句读,没有标点,这里的问号,肯定是后人加的,是哪个后人,这是很难说得清的,总之,后人加了这个问号,这是毫无疑问的。并且,这个与字,在古人说话的时候,也是用来表达疑问语气的;而这句话的第一个字是其,在古代汉语里,其有表达加强语气的作用,可译为“难道”,相当于岂的意思。加了问号,再看很多译文,都不是疑问句,而是肯定句:孝弟之道,是仁的根本。为人在译文里不存在了,变成了仁的根本。这是很明白地在说,前面的其为人里的人不是指所有人。

那么指的是谁呢?末句之前的一句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本就是孝弟,这个本是君子追求的,并且,只有君子追求的本树立了,道才会有。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

1、孝弟是为人之本;

2、这个本,既指孝弟,还指君子之务;

3、君子所务的本,指的是向百姓灌输孝弟;

4、君子如此务本的目的,是生发社会性的道德规范和秩序。

由此,最后那句话准确的译文应该是:孝和弟,哪里说的是人之所为的根本呢?

这一章在告诉我们,论语不是为所有人写的,是为君子说的话。就是说,孔子在讲学的时候,和他的弟子们在一起讲道也好,平常说话也罢,是把普通百姓排除在外的。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说的话,被后来的一些中国人拿来愚弄众百姓,百姓没有君子身,却要遵守君子之道,而君子们,却从孔子的“刑不上大夫”这句话里,一个个从“君子之道”里溜出去,过着君子非道的生活,做着君子非道的事,或者所立的道,是针对众百姓的。

君子何许人?有子,在这短短的几句话里说得很清楚。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有子在说什么呢?

用今天的话说,作为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孝弟,却又喜好冒犯上位的,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不犯上的人,却愿意造反的人,是从来没有的。

明白了吗?这一次,孝弟涉及到众百姓了。孝弟,在这里,要紧的意义不是要一个人孝敬父母,顺从兄长,不是通过孝弟,要一家人和睦。向人讲孝弟,是要告诉大家,不要犯上,更不能作乱。

这里的君子,指的是上位的人。

君子务本,不是说要君子们自己孝弟,而是君子要把孝弟的道灌输给众百姓,目的是,让众百姓不要犯上,更不能作乱。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真正的意思是:孝弟之道,哪里是做人的根本,而是君子治民的根本,理国的根本。

孔子的真正后人,特别明白孔子的心意,所以,把他抬成圣人,严格照孔子之说行事,向百姓讲孝弟之道,为的是,自己的上,不能冒犯,谁如果因为君子不道而造反,那就是不仁不道,就是作乱。

                2020-7-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言哲理经典语录大全(含注释)
《论语·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今天的你做到了吗?
《论语》新解3;24
论语新解
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冯志亮教授《论语》新解:孔子“物质生活”观的根本原则为何强调“贫而乐”
【龢为贵】节录论语《学而篇十二》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