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水空灵的南田三滩,隐藏着省立温州中学分部

▲廊桥一角

隐于深山的温州中学

作者 / 张嘉丽

我对三滩的印象,源于2006年那场笔会。当时,几位文友带我参观了三滩水口一座木廊桥。那是一座红色带着房檐的桥,隐在青葱的山间,它的形状和色彩在山水空灵的三滩颇像一个梦,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那时,我觉得廊桥是世界上最美的桥。感觉那样的桥,都该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像《廊桥遗梦》一样。多年后才发现,三滩有故事的不仅仅是一座桥,而是整个村子。村内的古寺、古桥、古祠串起来,都是故事。战乱时期,三滩还曾是浙江省立温州中学分部所在地。但这个故事却有着战火硝烟下的无奈。

▲祠堂

温州中学创办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初名温州府属中山书院,后由国学大师、教育家孙诒让商请温处道童兆蓉和温州知府王琛,将书院改为温州府学堂。后又历经“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浙江省立温州中学”等时期。温州中学隐于三滩,还要回到烽火四起的年代。

1939年至1945年间,温州三次沦陷。炮火下,温州中学校舍损毁严重,学校被迫多次迁移,先后在青田和泰顺等地办学。1944年8月,温州第三次沦陷时,温州中学迫不得已,再次远离城区进山避难。当年师生兵分两路,一路向泰顺莒江迁移,一路向文成南田迁移。

南田虽地处高山,交通闭塞,却是个风光秀丽,人文底蕴深厚的地方。抗战时期的南田,成为安全的大后方。从1942年起,陆续有各类省级单位迁往避难,先后有省立“联高”、省图书馆、省高等法院、省税务局迁往。温州中学分部迁往南田时,在省级单位林立的情况下,一时很难寻到合适场地,只好迁到距离南田仅三五里的三滩。

三滩位于南田境内,是一个古村。村名来历一直有两种说法,一说该地有3座山,形似3条象的鼻子,伸向村前沙滩上,取名三象滩,简称三滩;又说因三条溪坑在此地汇集后,形成较平宽的溪滩,故名三滩。不管怎样,带着数字的地名就像带着数字的人名一样,总让人容易记住一些。

▲元坦庙

位于三滩村口的元坦庙,便是抗战时期温州中学分部所在地。元坦庙为清代建筑,内设戏台、正殿、厢房。木结构的歇山顶式殿堂飞檐斗拱,穿斗抬梁,梁上彩绘戏曲人物图案,精美无比。现庙门口立有浙江省立温州中学分部旧址碑文一块。

▲三滩温州中学分部碑文

如今,村里的老人还能清楚地记起温州中学在三滩时的一些情景。当年温州本部高中、初中12班,师生750人沿水路迁泰顺莒江村;分部初中6个班243名学生,从青田水南迁到三滩。那时三滩只有21座民房、60来户,村民约三百人口,温中分部师生员工却有240余人。一下要安排这么多人,村里可用的地方都利用了起来。教室全部设在庙宇、祠堂和民房里。村口的地主殿(元坦庙)正厅和两厢修成三个教室,殿后的祠堂安排一个教室,还有两个教室租用一座民房。地主殿小天井作为全校师生的礼堂,溪边的草坪被辟为运动场。当时,村子里每天都回荡着学生的朗朗书声;清晨,溪畔、田边常看到三五成群的学生在学习。一个山乡小村一下就热闹起来。

▲元坦庙外景

村民们看到的是繁华与热闹,而温州中学在三滩办学却很艰难。师生上课无课本,吃的是青菜豆腐,点的是煤油灯。虽处战乱期间,但学校课程开设齐全。没课本,老师上课全靠讲义,备课是一件艰辛的事,要花此前几倍的时间。学生学得也很辛苦,上课要做大量笔记,才能记下重要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但战争年代,师生们被迫不得不在深山里度过最艰难的岁月。

最难的是,学校一分为二后,大部分老师留在本部,三滩分部很缺老师。莒江与三滩两地相距60华里,山重水复,交通十分不便。为了不耽搁学生学业,有时“联高”老师也来三滩兼教历史、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这样就缓解了学校的教师之荒。

除学习外,师生平时还积极参与各种有意义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传达抗日救亡的声音,激发民众抗日爱国情怀。

温州中学分部在三滩坚持了一年的艰苦教学,至1945年抗战胜利,才于当年9月由三滩迁回温州。随着学校的撤离,山乡小村由书声朗朗又恢复了它原来的沉寂,但却留下一段特殊时期的记忆。

▲戏台

▲戏台梁上彩绘

一个春日的下午,我与朋友再次去了一次三滩。去看了多年前那座印象深刻的廊桥,看了古寺、古桥、古祠,最后停留在温州中学分部的旧址。庙里的廊柱、戏台、梁上的彩绘、天井似乎都带着记忆,向我们述说着它过往的历史。

▲三滩石板桥

走出庙门,元坦庙在绿树映衬下,显得有些神秘。庙前是一条小溪,上有一条古朴简洁的石板桥,桥上长满了荒草,因荒废已成断桥。石板桥的一侧修有新桥,供行人通行。庙的右侧是良田与起伏的丘陵坡地,陵上绿荫丛丛,草木带着春日的明媚与峥嵘。红色的廊桥隐在山的那一边,看它,须得转到山那边。看它的过程,就像又读了一遍《在山的那边》,并对那边怀着一份痴想。

▲廊桥

廊桥一边的丛林中有一护国禅寺,穿行时,林中鸟与水流声在耳边如乐般奏起,让人心生陶醉!环境是难得的优美与恬淡。如果不是战乱,很难让人将温州中学与此处联系在一起。如若不是烽火时期,当年在三滩工作与求学的师生,会有另一番不同的收获与感触!

☂ E ·N· D ☂

声 明

 本公众号由文成县文广旅体局与文成作协联合开设 

 文章版权归“淡墨文成”公众号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自温州情》温中在南田三滩
行走丨拜谒刘基庙
刘基庙前有所思
汤溢(川夫)中篇小说连载——《红尘情重重》(16)
【风水考察】南田古镇刘基故里游-(3)刘基庙|风水堪舆
下南坑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