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4节气中的中医智慧:识节方能通律

杏林明师张景明教授央视归来,

再掀零基础学中医的热潮。

杏林明师开年启新系列讲座之

《24节气中的中医智慧》已经温情开讲!

🔺听张景明教授谈《24节气中的中医智慧》)




《24节气中的中医智慧》系列讲座,

可以用4句话来总结。

今天我们来分享第二句话:

识节方能通律!

我们既要知,又要识,

只有做到识节,才能通晓自然界的规律、节律。

 礼节讲的是神,节律讲得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

《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到“道”,指的就是规律。

我们只有知道了24节气是如何来的,代表了什么样的天象和物象,才能掌握自然界的节律,掌握道。

人生活在其中,用自己的行为迎合自然界的规律,用自然界的规律去指导我们的衣食住行,这样我们才能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第一篇讲的很清楚:“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人道和天道合起来,“故乃能度百岁而去”。

这也再次告诉我们,学习二十四节律的必要性。

■ 人道,应该合乎天道。

《尚书》讲:“惟天地,万物父母。

天和地是自然界的父母,自然界的所有的生物体都是天地阴阳二气交合的产物,人是其中一员。

《尚书》还说:“民之所欲,天必应之。天道即是人道,人道应该参照天地,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节律而为。

老子在《道德经》当中讲:“无为而治。人的一切行为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节律。

孔子讲:“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而立就是知礼,三十知道礼节,掌握了自然界的规律,那么四十就不惑。

《易经》讲: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天行健,地势坤,讲的就是天地之道。

■ 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君子?

顺应天地之道。

当你明白了“道”,用道来指导生产生活实践,这样就可以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古人所说的「知道之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有道德的人。

以此文化所形成的儒家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八个做人原则。

🔺打开上方视频点赞和转发,让更多人受益!

看了今天的视频,
你有什么感想呢?
欢迎你把自己的感受分享出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4节气中的中医智慧:食饮起居固春秋
天地无心,但天地有节
《道德经》:人的生命过程是与宇宙和谐共生的过程
《易经》六十四卦,窥的是天道,喻的是人道,人生智慧包罗万象
《问题探讨》儒家天人之学为人类解决生态生存危机贡献了哪些智慧?
中医科学性争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