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时间当作朋友》 李笑来 著
看完这本书印象就深的就是写日记,之前我也一直想把每天的事记录下来,往后我就知道我每天的时间都用在哪里去了,里面记日记的方法我非常的喜欢,事件-时间日记,这样简单、明了。还有就是开启自己的心智,拒绝拖延、和懒惰。时间就是越长大,就越觉得光阴似箭,小时候恨不得马上长大,长大了就觉得时间过的太快了,我还没有长大,就老了的节奏。时间不等人,发觉我人生过了将尽26个年头了,感觉什么也没有学会,没有一技之长,没有特长,学习都是半途而废的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常计划,但是却常常没有执行,坚持到底。本书说到的没有什么捷径,有的只是重复的做一件事,每天坚持。
以下是书中精彩的句子:
有一种病,叫:“时间恐慌症”,它有千百种古怪的症状。
“不思考的人是没有问题可问的,会思考的人有问题却往往并不去问他人,因为他们最终能够自己解决那些问题”。
所有的学生提问都源自于所有人共有的弱点:懒惰。
只有学会正确地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
很多学生:“即勤奋又懒惰”的怪异现象来自于他们的“时间压力”感受,“没有时间了”或者“时间不够了”的感受和恐惧,使得他们超乎寻常勤奋,哪怕是虚假的“勤奋”,恨不能废寝忘食,而边在终日寻找捷径,美其名日“提高效率,”而实际上却想着“最好不费吹灰之力”——无论哪一种都注定不现实的,因为,已经“没有时间了”——这却是冷冰冰的现实。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就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我是说,大量的时间投入。
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得虚度更多的时间。
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获得知识;2、应用知识;3、抽象推理。
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
尽管你用它思考,好像它在指导你的行为,但是,你要明白你不应该隶属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你拥有你的大脑,并且应该是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脑。
坚持不懈是什么来着?——策略加上重复,他的策略使得他比别人重复得更轻松、更愉快,所以,最终他属于那些成功的少数。
1、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获得满足是大多数人的天性;
2、野心永远是少数人的天性;
人们倾向于只看到贼吃肉看不到贼挨打。
仔细听清楚,无论我讲得多么有趣,多么有用或多么有道理,暂时还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并且只当你按我说的做了之后,对你来说,才算是真的有趣、真的有用、真的有道理。
首先,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有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最终没有人喜欢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尽量回避自己的短处,做好这件事究竟对自己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就要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它选择。
所以,兴趣并不是很重要,只要一件事儿你能做好,并且做到比谁都好,或者做到比大多数人好,你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
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这世界上有些事情或道理,在抵可以分为以下4种情况:
1、实际上是正确的,我们也以为是正确的
2、实际上是错误的,我们却以为是正确的
3、实际上是正确的,我们却以为是错误的
4、实际上是错误的,我们也以为是错误的
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的功能——遗忘痛苦,所以当你觉得痛苦的事,会忘的特别快,例如背英语单词。
不劳而获是每个人心中所拥有的诸多梦想之一,甚至可能是其中最大的梦想,如果不能做到不劳而获的话,那就最好尽最少劳,但是一定要尽量多获,并且多多益善,更进一步,大多数人看法惊人地类似,甚至相同;如果有收获的话,那最好要马上有收获,如果没有收获的话,那最好要马上有结果。
也许每个人的不幸都是一样的,一生中最多的经验是“半途而废”——各种各样,各个方面的“半途而废”。
求知的某种意义就是探求因果关系的过程。
60/70年代的姑娘们择偶要求男方要有“四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沙发;80年代也要求有“四大件”电视机、冰箱、录音机、洗衣机;
有一个很实用的建议是: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一定要想清楚并记住这件事儿,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人们不喜欢甚至害怕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并且,越是脆弱的人越希望获得控制权,同时,越是意识到自己没有控制权的时候就越害怕。
弱者相信运气,强者只究因果。
往往只有优秀的人才拥有有效的人脉。
事多故人离。
而一个人越是渺小,越是衬得他的欲望无比强烈。
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挑出一件你认为最重要的事儿,然后给自己做个时间表,在未来的一个星期及至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至少专注于这件事儿2个小时,当然,如果你能做到专注3个小时更好。相信我,大多情况下,2个小时就已经基本足够,如果需要你每天专注4个小时的事儿你竟然坚持做完了,那你肯定会被你身边的人羡幕的,相信我,更重要的是你会因此羸得尊重——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自己做不到,尽管你并没有,也没有必要提醒他们。
他们的效率很差,根源在于他们其实只做简单的事情,而且回避那些有难度的工作。
要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怎样的技能,然后确定那是一个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地执行该计划。
你要想尽一却办法运用你自己的资源为值得帮助的人提供帮助。
要想提高你的社交质量,你最好多花时间和精力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哪怕只有某一个方面。
有四种人:
1、有理想出色的
2、有理想平庸的
3、无理想出色的
4、无理想平庸的
我们所面临的今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过去。
成熟的人总是知道如何让别人舒服。
越是收入低的人越是不爱惜时间——因为他的时间实在是没有什么价值,每一秒钟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讲,越是收入高的人越是吝惜自己的时间,因为他的每一秒都有着确定的价值,而他正忙着使他的每一秘变得更具价值呢,所以每一秘钟都值得格外珍惜。
我的时间究竟可以标价多少?一天86400秒
我们的大脑倾向于低估未来回报的价值,同时,倾向于高估当前回报的价值。
我们的社会倾向于遗忘那些重要的人物——事实上,所有的社会都可能如此。
懒惰,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做任何事情;短视,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去展望未来;草率,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认真地调查研究;肤浅,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深入思考;夜郎自大,是缺乏耐心拒绝观察外面的世界;而所有的成见与偏见,都是因为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更处多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分辨每个个体的特征,而宁愿用出最简单的分类方法替代思考。
要准确了解自己到底要什么?
爱因斯坦善用这样的一个比喻解释相对论:“一位先生和一位漂亮女孩在一起呆上一个小时,他会感觉像一分钟;但如果让他在火炉上呆上一分钟,他会感觉比1小时还长,这就是相对论”。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耐心有着神奇的力量,当每个人都在拖延,最后又手忙脚乱的时候,你的生活却非常从容,因为你从一开始就知道你今天的所有轻松安逸,都可能是未来的成本;所以,你早就把一些轻松安逸安排到未来的某个时段,而心平气和地每天完成相应的工作。
对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讲,证明我的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1、已经有人做到了;2、我与那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鲁迅先生曾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令人敬佩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鲁迅先生接着说:“第一个吃过螃蟹的人肯定也吃过蜘蛛,因为两者外形极为相似;只是他觉得螃蟹的味道可口而蜘蛛的味道不可口。”
日新月异——分新秒异
人类要是不会阅读,不会记录,不会表达,不会思考,会是什么样子呢?下面这个故事流传颇广: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挂着一串香蕉,实验人员准备了开水,一旦有猴子碰香蕉,马上就会有滚烫的开水浇向那只猴子。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被开水烫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同样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不再试图去拿香蕉。
然后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换走,换进去一只新猴子,这只新猴子看到香蕉,当然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还没等科学家浇水,其它四只猴子就对那新猴子一顿暴打,新猴子挨了几次打之后,也不再试图去拿香蕉了——怕再挨打。
此后,实验人员再把另一只猴子换走,换进去一只新猴子,这只猴子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却如前,等待它的是其它四只猴子的一顿暴打,于是,这只新来的猴子也不敢碰香蕉了。
最好玩的是,上次挨打的狮子,这次出手最重(其它的猴子也许出于爱护,这只猴子肯定是出于报复),因为它并没有被开水浇过。
最终,笼子里最初的五只猴子都被换走了,现在的这五只猴子并不知道开水的存在,它们只知道一件事情——谁要敢碰那串香蕉,上去就是一顿暴打(它们的行为与爱护无关,全都是出于报复)。
这个故事据说可以说明传统是如何形成的,事实上,这个实验只能部分说明某些荒谬的传统是如何形成的,很多今天看起来没什么道理的传统,当初确实正确或者曾经最接近正确。
富兰克.H.奈特有个著名的观点:“决定一个人富有的三个条件,一是出身,二是运气,三是努力,而这三者之中,努力是最微不足道的。”
如果,终于有一天,你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你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所谓高效的人脉居然会破门而入,你所遇到的人将来自完全不同的层面,来自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不同的方向,而你自己也不再是过去一无是处的你,你不再是“索取者”,你扮演的是“乐于助人”的角色——很少有人讨厌善意的帮助,更何况你是被找来提供帮助的呢。
如果你是一个优秀,有价值的人,那么就会有很多另外优秀、有价值的人为你提供帮助。
比如,你最终可以熟练使用一门外语,你原本生存的世界就多了一扇门,跨过那人门槛就是另处一个世界——这种情况下,再用另外一个说法就是,你比另外一些只能讲母语的人多拥有一个世界。
我们的面临的今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过去。
年收入(万元)
每秒钟的价值(元)
100
0.03170979
60
0.01902587
20
0.00634195
10
0.00317097
8
0.00253678
5
0.00158549
3
0.00095129
2
0.00063419
1、人们普遍相信他们在明天会拥有比今天更多的金钱。
2、人们普遍相信自己明天会有更多的时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底线是如何崩溃的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 (评论: 把时间当作朋友)
把时间当作朋友经典语录
跟一个高维的老师学习,最好花时间去证明老...
《把时间当做朋友》精读版笔记
把时间当朋友读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