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明心学是成功学吗?

 大家好,我是燕飞。




我有个朋友,她老公是做教育培训的,喜欢搞一些线下活动,前不久她硬是把我拉去了一个茶庄,说是从北京来了一个牛人,是研究王阳明的博士,某某儒家学会的副会长,某个网站的创始人,让我一起去聊一聊。

 

我呢,本身在做脱口秀,在创业,已经很忙了,哪里有空去啊?但朋友实在是太热情了,同时我也想看看,这位北京来的学者究竟怎么样,毕竟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嘛,万一是个高人,还可以跟人家请教请教。

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

这位博士确实是研究王阳明的,那天他主要聊了王阳明和曾国藩,尤其是王阳明,他非常的推崇。当时有两点让我很不以为然,只是碍于朋友的面子,我没好意思当场说出来。

 

第一是感觉这位博士不像是搞学术的,更像是搞传销的。比如,他把自己研究的王阳明心学,说成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他认为,只要你掌握了心学,生活中的任何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只要你掌握了心学,就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成就自己,成就你的团队、你的公司,你的家,你的国,你就能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总之一句话,学了阳明心学,你就一定能成功。

 

阳明心学在这位博士嘴里,变成了一种“成功学”,“神奇之学”。

他不仅神化阳明心学,顺带把王阳明也神化了一番。最荒唐的是,他居然把关于王阳明的一些民间传说,一些所谓的神迹,也拿出来讲。

比如,说王阳明的母亲怀胎14个月才生下他,还有说他5岁了还不会说话,后来经过一个高僧一番点化后,突然就会说了,而且一张嘴就是四书五经,说的神乎其神的~


 


当时我既失望,又忍不住想笑,孔子不是不说怪力乱神吗?这位博士好歹也是某某儒家学会的副会长,是儒家弟子啊,孔子要是在场,绝对会臭骂他一顿。

 

一番鬼扯后,这位博士昂首环顾四座,总结道:像阳明心学这样的思想,那真是光芒万丈,照亮我们的心灵啊。面对这样的思想,我们应该匍匐在地仰视它,追随它。像王阳明这样的人,那更是千古完人,立德立功立言,他都做到了。你还能找出比他还完美的人吗?有吗?没有吧?找不出吧……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就找个借口离开了。

据我观察,这位博士还真不是个别现象。现在只要一说复兴传统,大家伙就一窝蜂的说传统好,很多人就像这位博士一样,喜欢把传统、国学以及古人,各种神化、圣人化,把古人的思想绝对化,吹捧为宇宙中唯一的真理。

这种现象会带来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会让一些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完全是趴在地上,跪在地上来学习古人的思想。

这样的结果就是,古人种下龙种,你收获的,却可能是跳蚤。你所得到的思想,甚至有可能和古人完全相反。更严重的后果是,慢慢的会让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就拿王阳明的心学来说,如果你像那位博士一样,把它看作是成功学,看作是必须匍匐在地仰视的思想。那么,你不仅违背了阳明心学最核心的思想,也违背了阳明心学最核心的精神。

为啥这么说呢?真正的阳明心学应该怎样来理解呢?

首先,阳明心学属于宋明理学,而宋明理学又属于儒学,所以,必须把阳明心学放在儒学的框架里面来讲,你才能真正明白。否则很容易就会变成各种成功学、阴谋学、厚黑学,甚至是玄学,虚头巴脑,云里雾里的。


 


要理解心学的实质,得先理解儒学。那儒学又是啥呢?儒学这么大的一个思想体系,短短二十多分钟我不可能讲清楚。所以,只能讲它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

 

儒家有一个最高的政治理想从来没有变过,是啥呢?就是希望推行仁政,实现大同,天下为公。那么,怎样来实现呢?

儒家有一套组合拳:

修齐治平。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起点,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

 所以,儒家希望无论是天子还是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本。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修身成为君子,尤其是君王,如果君王是圣人,是贤明的君子,那要推行仁政,实现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不就容易了吗?所谓的“内圣外王”就是这个意思。

 

儒家这个理想,听起来很美好,但不具备可操作性。因为君王不一定听你的啊,不一定按照你儒家的思想来治理国家啊。就算你是君王的老师,又能怎样呢?如果没有强制性的制度约束,那掌握实际权力的人,怎么可能甘心听你的呢?

 

尤其是你还说啥天下为公,天下都为公了,那我这君王还有啥意思?而且,这天下可是俺爹打下来的,是俺家的,怎么就变成天下人的呢?

所以,正如很多儒家弟子感叹的,两千年来,儒家这个理想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直到清末,很多儒家还在念叨着这个理想。

 

这个理想在先秦的时候,儒家还能提出来,到处宣扬一下,还能做做梦。但到了秦始皇的时候,你甚至连梦也不敢做了?为啥呢?因为天下已经变成一个人的天下了。还不要说天下为公,就是贵族、士大夫,想像以前一样,与君王共治天下,都已经不行了。


 


天下为公不敢说了,再说皇帝就杀你,就活埋你,就灭你九族。但是我们都知道,儒家思想是非常刚健的,非常讲气节。这里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儒家是怎样坚持理想的。

 

秦始皇灭了六国,统一中国后,为了收买人心,他召孔子的第八代孙儿孔鲋到咸阳,试图以高官厚禄,让这个孔圣人的后代为他所用。没想到,在孔鲋看来,你嬴政就是一个独夫民贼啊,你这是把天下人的天下,变成了你嬴家的天下。

而且,你居然还不准百姓,读我祖先编撰的《诗经》。你这完全是与儒家的思想背道而驰,简直就是与民为敌啊,我怎么可能跟你同流合污呢?所以他断然拒绝了。

 

不仅如此,这老夫子听说了陈胜吴广起义,居然就跑去,加入了这支农民起义军。为啥呢?因为我们都知道,儒家是认同汤武革命的。在儒家看来,如果君王是暴君,那我就起来推翻你。后来孔子的这位后人,死在了灭秦的战斗里。这位读书人真是不简单啊。


 


历朝历代,都有儒生变成软骨头,完全依附权力,但也还是有人不怕死,一直在坚持儒家的理想。皇帝们反正很简单,只要你敢说,老子就敢杀。到了汉武帝的时候,这个董仲舒一看,这样不行啊。我们儒家如果再这样坚持下去,再这样与皇帝顶下去,岂不是就完蛋了?

于是他开始了一场与虎谋皮的改革。他在吸收法家思想的基础上,搞出了一个三纲五常,用这个来帮助皇帝维持天下的秩序。汉武帝很高兴啊,尤其是这三纲中的君为臣纲,哎呀~简直太好了,这说明最有脾气的儒家也认怂了。

 

然而,这其实只是儒家做的一个妥协。

如果就这样认怂了,你就把儒家看简单了,把董仲舒看简单了。刚才讲了,儒家的那个理想一直没有变过,这一点儒家和法家是不一样的。法家是没有理想的,他们都是一些现实主义者,老大叫整谁就整谁,没有任何操守可言。但儒家是一直都有理想的,而且一直都有一部分儒生在坚持。你看儒家的书,或者文章,他们念念不忘的,就是圣人的理想还没有实现。

 

所以,儒家一直试图实现。怎么实现呢?在儒家的这个构想里,搞定皇帝是关键。但偏偏皇帝是天下最难搞定的。首先你必须对君王有约束才行啊,否则他根本不听你的。那怎么约束呢?

 

我们在讲司马光那期曾讲过,董仲舒的办法是把老天搬了出来。你皇帝不是天子吗?那老天就是你爹啊,你敢不听老天的吗?所以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要求天子“遵天命”。为了让皇帝们相信,董仲舒大量引进“谶纬之学”,用神秘的预言,假托天象来预判吉凶,以此来忽悠皇帝按照天意来行事。而“天意”的解释权,则牢牢的掌握在儒生手中。


 


刚开始,皇帝们都很乐意接受这种观点,因为这说明我的权力是上天给的,具有天然的合法性。但后来发现,不对啊~好像上儒家的当了,这帮儒生,动不动就拿老天来说事,那最后这天下,岂不变成他们说了算。

更让皇帝纠结的是,什么天人感应啊,天象啊,你皇帝可以用,百姓也可以用啊。比如汉末的黄巾起义,就是直接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样的谶语,号召起义。所以,后来皇帝们就严令禁止这些东西了。

 

儒家与皇权的第一个蜜月期没过多久,就开始同床异梦了,再加上道家、法家也在积极向皇权抛媚眼。这里多说一句,秦以后的道家其实也在变,从道家发展出来的黄老道家,一直在与皇权合作,并不是先秦那样冷眼旁观。所以,儒家的影响力正在不断下降。

后来佛教兴起后,这个外来的文化,更是对儒家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再加上历经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文化饱受摧残。

到了宋代,儒家一看,再这样下去,儒家的道统就要断了,大家都不听儒家的了,这还得了。于是他们就来了一个绝地反击,搞出一个程朱理学来,朱熹是集大成者。


 


董仲舒是用天命来约束皇帝,程朱理学则是用天理。啥叫天理呢?他把三纲五常等儒家的理念,说成是天理。其实就是强化儒家的道统。既然是天理,那每个人都应该听啊,不听那岂不是没有天理了?

那为啥有人不听天理呢?是因为欲望太多,如果能控制自己的欲望,那就合天理了。所以朱熹他们就提出了一个核心理念,叫做“存天理,灭人欲”。

但是,皇帝们只喜欢前半句,不喜欢后半句。“存天理”他们肯定喜欢啊。这是在维护皇权嘛。但皇帝们不喜欢灭人欲。原因也很简单,皇帝一看,哎呦,想叫我灭人欲,叫我控制欲望?你这不是想约束我吗?你想得美。

 

朱熹本人就曾奉诏,给宁宗皇帝讲《大学》,他反复强调修身的重要性,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重要性。朱熹认为,国家社会的好坏,全在帝王的心术。如果帝王心术不正,别人再讲天理又有什么用!所以他是希望用“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来匡正君王的德行,限制君权的滥用。


 


结果却搞得宋宁宗非常不爽,皇帝不高兴,后果很严重,他把“程朱理学”看做是异端邪说,把朱熹定为伪学罪首,并罢了他的官。朱熹的弟子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遭到了严重打击。

但是很快,从宋理宗开始,这个“程朱理学”就得到了皇帝们的重视,宋理宗一直希望,让理学成为正统官学,他封朱熹为信国公。

后来,朱熹,以及理学大师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都先后被入祀孔庙,相当于官方正式承认,“程朱理学”作为儒学的正统地位。

 

为啥皇权对理学有这样180°的大反转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皇帝们发现,这个“存天理灭人欲”,用来控制百姓实在太好了。

你想想看,既然君为臣纲是天理,那老百姓就必须听天理啊。至于灭人欲嘛,我皇帝老子的欲望,谁又能真的来控制我呢?而且,我还可以玩双标嘛,我三宫六院是天理,你们老百姓嘛,与隔壁老王牵牵手,那就是人欲,是耍流氓,必须灭掉。


 


所以,程朱理学在皇权的推行下,迅速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所有人都必须学习。尤其是从元朝皇庆二年开始,科举考试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把朱子理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学成了巩固君主专制的精神支柱,“三纲五常”成为了唯一的绝对真理

 

这就带来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由于程朱理学,是在儒学受到巨大冲击时,儒家采取的一种绝地反击,是一次强烈捍卫儒家思想的、非常大的文化思潮,所以难免用力过猛,矫枉过正,那句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更糟糕的是,某种思想一旦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成为官学,成为天地间唯一的真理,被公权力神话,并以国家的名义强制推行,那到了民间,它的负面影响就会加倍放大,完全违背了提出者的初衷。

 

朱熹本来是想用“存天理灭人欲”,来约束皇权,匡正君王的德行,结果却反被皇权利用,用来控制百姓。有了程朱理学后,官府对百姓洗脑更加的方便,简直就是得心应手。

所以,程朱理学最后变成了“杀人”的思想武器,“三纲”导致人性压抑,思想越来越僵化,整个民族彻底失去了活力,失去了创造力。

 

事实上,中国人受程朱理学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孔孟之道的影响。后来有很多人骂孔子,骂儒学,其实大部分时候,孔子都在为程朱理学背黑锅

 

可能有朋友会说,你说了半天,这些和阳明心学有关系吗?有关系,太有关系了。

就在程朱理学变得越来越教条,越来越僵化,百姓越来越没有思想自由的时候,王阳明出现了。明武宗正德元年,王阳明因为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到贵州龙场,在龙场这样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

有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一个人在逆境中,最容易对之前信奉的主流思想,产生动摇和反思。王阳明也正是通过龙场悟道,在批判朱熹的思想基础上,开创了阳明心学,为已经走向僵化的儒家思想,注入了一股新鲜而强劲的力量,他本人也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境界。

 

那么,与程朱理学相比,阳明心学究竟“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当然都讲理,所以阳明心学也属于理学,都认同儒家的理,认同儒家的道统。但是,关于理在何方,理在哪里,王阳明和朱熹刚好是两个极端。

 

朱熹说“格物致知”,你必须研究万事万物,才能够了解万事万物的理。

王阳明说,我当初格竹子格了七天,病都格出来了,也没格出什么理来,如果要把天下的万事万物都格一遍,才知道那个理,那不知道要格多久?几辈子也格不完啊。

 

所以,不用那么麻烦。理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上,不在竹林里,也不在书上,那在哪里呢?在每个人的心里。因为良知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我们只需要走向自己的内心就可以了。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心即理”,所以叫心学。

 

第二、不管是董仲舒,还是朱熹,历代儒家的眼睛是朝上的,他们的话主要是说给皇帝听的,希望得到皇帝的信任和支持,来实现儒家的政治理想。这就是所谓的“得君行道

 

但从历史来看,儒家的这个想法其实很难实现。也正是因为向上看这条路走不通,被贬到龙场后,受到打击的王阳明,开创了一条向下看的路线,他不再把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而是转移到了民间。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就是说:每一个普通的人,都和圣人一样,都有良知,只要致良知,都可以成为圣人,人人皆尧舜,大家都是平等的。

这等于是把人从程朱理学中,解放了出来,让人觉悟,让人觉醒,让人获得自由。

 

作为传道者的王阳明,并不认为在传播思想的过程中,要预设好自己的神圣地位,也没有像那个博士那样,要求人匍匐在地,去仰视圣人的思想。

相反,王阳明在传播思想的过程中,主动放低姿态。他告诫学生们,不要动不动就搬出圣人来,更不能表现出你手里掌握着绝对真理的样子。而应该从“愚夫愚妇”的角度思考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这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精英们一次非常大的转变。王阳明真的太了不起了,这是一场非常伟大的文化觉醒。所以你看,这和那个博士眼中的成功学,有半毛钱关系吗?那位博士实在是把阳明心学太过于庸俗化了。

 

当然,阳明心学也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由于过度强调一切向内看,缺乏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导致一些学习阳明心学的人,流于空谈。甚至有人把明朝的灭亡,也怪罪于阳明心学。

我个人觉得,这不是王阳明的错。他提出的知行合一本身,就是在讲知行为一体,人必须在事情上磨炼,方能立得住。他自己也是凭着一件件事情上磨练的功夫,才一步步达到人生最高境界。

 

关于阳明心学具体的内容,实在太多了,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讲了。相关的研究也有很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一看。

简单作个总结吧,阳明心学有三点最为关键:

1、心即理

2、知行合一

3、致良知

 

尤其是第三点。王阳明到晚年,反复强调“致良知”,正是因为他深信人人都有“良知”,“致良知”其实也就是,希望能唤醒社会大众的良知,最终实现儒家的理想社会。我个人觉得,在现在这样物欲横流,价值观非常混乱的当下,怎样强调“致良知”都不为过。


 


至于儒家的那个政治理想,在当下要如何实现,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是没办法展开来讲的,所以这里就不多说了。

 

最后还是落到个人修身的角度说一下吧。

在所有关于王阳明的故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倒不是那些什么神乎其神的传说故事,而是龙场悟道,那正是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而王阳明正是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凤凰涅槃。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都会有不顺的时候,有身处逆境的时候。这时,阳明心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呢?

 

就是一切的困难,一切的不如意,根源都在于自我,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寻找自身的原因。

面对外界种种艰难困苦,种种诱惑,磨炼自己的心境,强大自己的内心。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你也会有你的“龙场悟道”时刻,开启你新的人生。

 

谢谢大家,如果喜欢《飞语古今》的话,记得订阅和关注哦!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直接搜索“飞语古今”就可以~

我是燕飞,一个试图从迷雾中寻找真相的年轻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复兴是成功还是失败?
陈来:宋明学案
什么是“程朱理学”?为什么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浩劫?
儒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简述理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和理学全解
【思想家】宋明理学的基本脉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