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密切联系群众的辩证法
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存在脱离群众的倾向,影响了党对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为什么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却不知道怎样坚持和弘扬呢?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虽然明白密切联系群众、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但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却不甚了了,以致影响了工作成效。要将群众路线落到实处,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上下功夫。

  倾听群众呼声,既要广泛深入,又要理性分析。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办事先听取群众意见,这是我们党做好各项工作、战胜任何困难的一大法宝。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蕴藏在群众之中。许多好经验好办法都是群众创造出来的。坚持群众路线,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是提高领导水平和能力的根本途径。倾听群众呼声,要求我们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广泛接触普通群众,真正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只有常听、兼听,才能对事物有较为完整、科学的认识,从而能够作出正确决策。同时,还要多听逆耳之言,少听唯唯诺诺之声。只有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了解人们的呼声和愿望,及时发现实际工作中的不足和症结,进而加以改正和完善。在注重倾听群众呼声的同时,还要善于理性分析群众的意见。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不同,群众意见也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可能完全相左,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分析,集中民智。要善于把群众的建议放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中考虑,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把群众的正确意见和根本利益体现在决策中。

  反映群众愿望,既要真实准确,又要科学提炼。倾听群众呼声,是为了正确把握群众的需求和愿望,明确工作的方向和重点。能否真实反映群众愿望,是检验我们的决策和举措是否科学、民主的“试金石”。真实准确反映群众愿望,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出台之前,一定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科学论证和提炼,及时发现和纠正决策中的不合理因素,以争取获得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最大的成果,同时把代价或难以避免的损失减到最小程度。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真实反映群众愿望、虚心吸纳群众智慧、充分发挥群众力量、经过科学论证和提炼的决策和举措,往往能够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经验;而那些劳民伤财的“学费工程”、有始无终的“烂尾工程”、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与“政绩工程”等,则常常是决策者闭目塞听、刚愎自用,或者为一己的政绩而歪曲民意所结出的“苦果”。要下大力气解决事关全局、又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始终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长远性,切实保证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关心群众疾苦,既要满腔真情,又要立足长远。我们的领导干部应该明白,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们应该自觉地把掌握权力看成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把行使权力当作为人民服务的方式,努力为群众多干好事、干实事、干成事。对群众疾苦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固然是一种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但是如果对部分群众过于注重短期利益、局部利益的不良倾向一味地消极迎合也是丧失党性的表现。各级领导干部在解决群众疾苦的同时,必须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对事业发展制定长远规划,要坚持“服务”和“教育”两手抓,把服务群众的过程变为发动群众、凝聚群众力量、提高群众整体素质的过程,以使党所依靠的群众基础更加坚实牢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坚持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 ——学习罗炳辉将军《淮泗半月记》(3)
密切联系群众不能简单“安排”
群众的呼声就是“指示”
善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领导干部下基层要“多听、多问、多看、少说”
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