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薛宝钗一生最大丑事,不得不嫁贾宝玉,有苦难言无法说出口

引言:

“呆霸王”薛蟠因为香菱不小心打死冯渊后,薛姨妈一下子慌了手脚,写信给哥哥王子腾寻求解决之法。最终在王子腾和贾家的帮助下,忘恩负义的贾雨村胡乱判案,才让薛蟠逃过一劫。

这时,薛姨妈也彻底清醒了,儿子薛蟠纨绔无度,难成大器,想要保住薛家世代荣华,必须另辟蹊径。于是,她打着入宫选秀的招牌,带着薛蟠和女儿薛宝钗从南京来到京城。

来到京城后,在王子腾的一番开导下,她们不顾一切入住贾府,想借“金玉良姻”的故事,大树底下好乘凉。

然而,薛宝钗明知道贾宝玉只钟情于林黛玉,她还是顶住压力,想尽千方百计,甚至赔上自己一生的幸福,也要争取嫁给他。那么,薛宝钗是想攀附权贵,还是为了家族利益而牺牲自己?这背后到底有何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一、押宝不幸失败,继承者难堪大任

众所周知,薛家的创始人紫薇舍人与老皇帝关系很好,是替皇宫采办的生意人。可是随着老皇帝和紫薇舍人的离世,传到薛宝钗父亲这一辈,家族生意已经大不如前。

加上新皇帝想要培植自己的势力,明里暗里都在打压薛家,让薛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薛宝钗的父亲和叔叔看见朝局发生变化,也不想失去皇商的既得利益,但是面对新皇帝的打压,他们也无可奈何,毕竟不是一条船上之人,想要继续辉煌,只得另想办法。这时,义忠亲王老千岁出现了。

原本有机会登上大宝的义忠亲王,始终不甘于现状,想要起事实现自己的宏大心愿。而当时薛家在金陵的财力,不容小觑,笼络薛家可以成为他起事的资本。

同时,薛氏兄弟也想效仿贾家的发迹之路,甘当从龙的马前卒,以便日后更加兴旺发达,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可是天不遂人愿,义忠亲王老千岁东窗事发后下场凄惨。《红楼梦》里虽然没有细说,但是从薛家送给义忠亲王棺材板一事,就可以看出他的罪名不轻。

薛氏兄弟也由此不明不白地离世了,幸好薛家参与不深,没有祸及满门,但是从后来四大家族的覆灭来看,又何尝不是放长线钓大鱼呢?

薛氏兄弟去世后,薛蟠成了法定继承人,但是薛姨妈疏于管教,加上薛蟠自己又不务正业,整日与一帮狐朋狗友花天酒地,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没有真才实干,很难驾驭自家的生意。

这让其他商人彻底看清了薛家的现状,甚至连薛家下人也在对薛家财产和生意打起了主意,虎视眈眈。加上薛蟠因为香菱一事,更是把薛家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拐子将貌美如花的香菱二次转卖到薛家,薛蟠一看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并想将其纳入侍妾。然而,三天后,第一次买香菱的地方小乡绅冯渊,来到薛家门前大声喧哗,讨要香菱,他们才知道都被拐子骗了。

但是,已经快到嘴里的鸭子,怎么能让它飞了呢?

而且,薛家本来就是金陵的豪门望族,财大气粗,想娶一个女人还抢不过小小乡绅,传到江湖上,那还得了。于是,薛蟠不分轻重带领家丁将冯渊打得稀巴烂,抬回家三天后就一命呜呼了。

或许打死冯渊,并不是他的初心,而是家丁们的勇于表现,可纵容家丁们行凶就是他的不是了。打死冯渊后,薛姨妈开始慌了,王家和贾家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不得不出面周旋,因为薛家是他们在江南的钱袋子。

幸好案子最终在贾雨村的顺水推舟下,已经安全渡过难关,但是这对于薛家的声望来说,可是无法弥补的伤害。薛姨妈认为想要把这份偌大的家业传承下去,仅仅依靠薛蟠难以为继,必须找一个强有力的外援才行。

面对如此窘境,去京城找贾家作为靠山,就是明智之举。母女俩一番商量过后,便打出了入京待选的旗号,一来如果歪打正着当真进了宫,当然求之不得;

二来可以为自己以脸上贴金,壮大声势,增加与贾宝玉门当户对的筹码;三来可以让薛蟠远离是非之地,希望他能浪子回头。

入京后,她们一家三人先来到了舅舅王子腾家,经过王子腾一番深谋远虑的谋划后,他们便马上住进了贾家,并且再也不走了。

其实,王子腾深知薛宝钗商人后代的身份,竞选入宫的希望非常渺茫,与其在入宫问题上大费周章,不如紧紧抓住贾府这棵大树,或许还有一丝希望。

而与贾家捆绑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薛宝钗的使命从此就注定了,可是选择贾府的哪一个公子呢?放眼望去,贾宝玉的年龄和才干,都是最佳人选。

无论他喜不喜欢薛宝钗,都无关紧要,他们在乎的是宝二奶奶的身份。至于父母早亡的林黛玉,已经是过气的世家大族,他们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其实,无论是王子腾有目的帮忙,还是贾雨村的趋炎附势,还是他哥哥的胡作非为,薛宝钗都看在眼里。聪明伶俐的她当然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也会权衡利弊,想要延续薛家的辉煌,她就是那枚最重要的棋子。

那么,王子腾的谋划是什么?他真的是为薛家着想吗?

二、帮人不忘自己,为上位费尽心机

贾、史、王、薛等“四大家族”的发迹史,都是依靠老皇帝得来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唇齿相依的关系。他们本来应该团结一致,互相支持,才会长久,可为了壮大各自的利益,依然不择手段地互相倾轧,企图一家独大。

王子腾与薛姨妈之间的谋划,就是一个典型。王子腾的目的可不仅仅是为了挽救薛家,他还想侵吞贾家的一切资源,为己所用。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当时的贾府,贾赦作为长房承继的是爵位,贾政一脉则承继财产,贾宝玉作为二房的法定继承人,是得到贾母首肯的。

如果薛宝钗嫁给贾宝玉,也就顺理成章地控制了贾家的财政大权,而且王熙凤又是长房法定爵位继承人贾琏的正妻,是贾家名副其实的大管家。如果这两个重要职位都是王家人,何愁贾家不顺从王家。

所以,薛家三人进入贾家后,无论贾家上下如何看不惯他们,他们都陪着笑脸,积极搞好与贾家人的关系。

对于薛宝钗进宫选秀一事,一开始看起来十拿九稳,后来却没有下文了,书中虽然没有明说,结果也正如王子腾所料。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薛家的身份,只不过不点破罢了。但是,能够参加入宫竞选,说明薛宝钗的实力还是有的,只不过受商人身份所累,才无疾而终。

同时,薛宝钗也赚足了脸面,连元春都觉得她不错,从而送给她和贾宝玉的礼物,是芙蓉簟与凤尾罗,摆明了元春不顾母亲王夫人的感受,公开支持薛宝钗与贾宝玉在一起。

薛宝钗在贾家也没有闲着,她明知道贾宝玉深爱之人是林黛玉,而不是她自己,可她并不在乎,还是费尽心机与贾宝玉身边之人搞好关系,还时不时地耍点小聪明,让大观园里好生热闹。

一天早上,贾宝玉从睡梦中醒来,衣冠不整地来到黛玉房里。

当时黛玉与湘云也刚刚起床,正在梳妆打扮,贾宝玉便请求湘云为他整理头发辫子,三人在一起有说有笑。可贾宝玉的丫鬟袭人却不乐意了。

在占有欲极强的袭人眼里,伺候贾宝玉是她自己的事情,贾宝玉像她私人财产一样,不能让别人染指。

袭人正在抱怨时,被前来寻找贾宝玉的薛宝钗看见了,精于人情世故的她一看便知道了其中的奥秘,见缝插针的他更加不会放过任何机会。

于是,薛宝钗对袭人又送礼物,又帮助她给贾宝玉做鞋,来讨好袭人。而袭人也觉得,贾宝玉并不喜欢薛宝钗,如果他们俩能在一起,自己或许还能得到贾宝玉的一丝怜惜,两人各取所需,组成了坚定的同盟关系。

而且袭人对薛宝钗的投桃报李,也随之而来。一次,在朝堂上遭受排挤的贾政下班回来,看见不学无术的贾宝玉整天呆在闺房里与姑娘们鬼混,气不打一处来,挽起袖子就开始教训他。

看见围观的吃瓜群众越来越多,恼羞成怒的他想用一根绳子结果了贾宝玉,幸好贾母的及时出现,才化解了一场危局,救下了贾宝玉的性命。事情过后,贾府上下分批前来看望贾宝玉。

当薛宝钗来看望时,袭人却借故离开,给他们制造单独相处的机会。虽然薛宝钗劝说他不要再任性而为,把心思放在学习和考功名之类的话,贾宝玉不爱听,但是劫难过后的安慰,他还是非常感激薛宝钗的。

王子腾善于谋划,薛宝钗精于人情世故,他们之间的目标却是一致的,拿下贾宝玉掌控贾家的一切。这既有封建社会官场之人的阴狠毒辣,也有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本性,也正因为他们心怀鬼胎,才让大观园里的故事越发精彩。

那么,薛宝钗的如意算盘实现了吗?

三、苦心人天不负,只不过美梦一场

薛宝钗进宫竞选一事失败后,追求贾宝玉的事情被提上日程,薛姨妈一边向姐姐王夫人透露了道士给薛宝钗看相“金玉良姻”的故事,企图增加薛宝钗获胜的砝码;一边又将其告诉儿子薛蟠,目的是让他四处传播,营造外围声势。

他们这样做,让薛宝钗这个黄花大闺女的处境很是难堪,这岂不是说明她嫁不出去,这显然与当时的社会风俗礼仪不符。

可是为了母亲和哥哥,无论别人怎么议论她,她都可以保持冷静,忍辱负重。然而,如果是自己的亲人也一样调侃她,那可就不一样了。

贾宝玉闲来无事,看到忠顺王府的蒋玉菡玉树临风,便想与其发生龙阳之事。事发后,忠顺王府的人找上门来,贾宝玉被贾政暴打了一顿。

薛宝钗听说后,以为是哥哥薛蟠挑起的,便出言说教了薛蟠一顿,薛蟠解释无果后,一气之下数落了她追求贾宝玉的事情,让薛宝钗哭了整整一夜。

有人说,这是薛宝钗矫情,其实是她内心委屈的一种宣泄。如果不是为了哥哥、为了那岌岌可危的薛家,她也不可能这样没有尊严,毫无羞耻的去追求贾宝玉,个中的辛酸和付出,难道哥哥真的无动于衷吗?

可怜的薛宝钗,第二天一大早又要收起眼泪,满脸堆笑的去找贾宝玉。

更可怜的是,原以为薛蟠进了京,换了环境,会改邪归正。不料,贾家的那些纨绔子弟也不是省油的灯。在贾家子弟的影响下,薛蟠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胜以前,越发肆意妄为。

可想而知京城的豪门子弟,顽劣程度比南京还要更胜一筹。一天,薛蟠和小弟们在酒馆开怀畅饮,酒馆上酒菜慢了一些,便与酒倌发生了冲突,酒气十足的他当场把一名酒倌砸死,第二次惹出了人命案。

京城可不像金陵,可以任由他逍遥法外,被官府拿住后直接判了死刑。无奈之下,薛姨妈母女只得向贾家求救。因为当时他的舅舅王子腾,当上九省节制没多久,在入京途中突发疾病,不治身亡。

而当时的贾家也是祸不单行,先是秦可卿悬梁自尽,接着便是元春莫名其妙的去世,后来贾宝玉听说林黛玉要回苏州,失魂落魄,又丢失了通灵宝玉,整得他疯疯癫癫,不成个人样。

这时,薛姨妈提出解救薛蟠的请求,贾母和王夫人面对从天而降的祸事又无法化解,便要求纳薛宝钗给贾宝玉为妾来冲喜的条件。面对母亲爱子心切的眼泪和背负家族复兴的使命,薛宝钗也只得含泪答应了。

如果贾宝玉没有疯癫,对薛宝钗来说可能还是好事,毕竟可以拯救家人。可如今的情况,则可能赌上她一辈子的幸福,这种不得不嫁,有苦难言的感觉,让她苦不堪言。

而对于贾宝玉来说,何尝不是如此,他的心里只有林黛玉,薛宝钗只是他非常要好的表姐,面对贾母和母亲的安排,他也显得无可奈何。所以,结婚时才有了那搞笑的一幕。

结婚当天,当薛宝钗的伴娘,曾是林黛玉的丫鬟雪雁,其目的是想让贾宝玉认为自己是和林黛玉结婚入洞房。可是贾宝玉没有疯到极点,在这种问题上还是十分清醒的,没有让大家如了愿。虽然结了婚,也没有和薛宝钗圆了房。

后来,贾家被抄没后,贾宝玉也看透了世间的繁华,遁入空门,当了一个不问世事的和尚。留下薛宝钗一人,享着宝二奶奶的荣誉,而独守空房。真是苦心人天不负,到头来也只不过是美梦一场。

四、结语

如果薛姨妈知道慈母多败儿的道理,从小加强对薛蟠的管教,不溺爱他,也就不会发生那么多的丑事被贾家拿捏,让薛宝钗一人去独自承担。

而且还有可能在他们一家三人的带领下重振家业,薛家还能再支撑几代。可是,人生哪有那么多的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因为每一种结果都是自己的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红楼梦》:薛宝钗毁了贾宝玉,才能顺理成章嫁给贾宝玉
薛姨妈对薛宝钗嫁给贾宝玉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呢?_【快资讯】
薛宝钗最大悲剧,不是被贾宝玉抛弃,而是被薛姨妈逼的透不过气
林黛玉和薛宝钗,贾元春和王家人究竟支持谁嫁给贾宝玉
痴情的薛宝钗
《红楼梦》赏析 410 薛宝钗进京待选是怎么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