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五史》版本情况概览

《二十五史》版本情况概览

2011-07-03 刘扬整理

一、《史记〉:
北宋景祐监本仁寿本。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
南宋黄善夫刻本。 商务印书馆影印,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
南宋绍兴中杭州刊本。 北京图书馆藏本;
明嘉靖、万历年间 南北监刻《二十一史》本;
明正德十三年建宁府重校刊本;
明崇祯元年序聚堂刻本;
明崇祯至清顺治毛氏汲古阁刻《十七史》本;
清康熙四十年《重修二十一史》本;
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刻《二十四史》本;)
清同治年间金陵书局刊行《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
清同治光绪年间五省官书局据汲古阁本合刊,光绪五年湖北书局汇印《二十四史》本;
清道光四年、十六年武英殿重修刊本,《二十三史》收;
清光绪八年内府刻《古香斋鉴赏袖珍史记》本;
民国十九年南宫刑氏刊本;
民国二十四年上海开明书店影印《二十五史》本;
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据金陵局本标点排印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据南宋黄善夫刻本标点排印本。其在内容编排上与金陵书局本、武英殿本略有不同。
二、汉书
清代前基本和《史记》相同,清乾隆三十年敕辑的《四库全书》本;
清乾隆四十三年刻放在御花园摛藻堂内的《四库全书荟要》本;
清五省官局《二十四史》本;
刘承干辑《四史》本;
商务印书馆影印《百衲本二十四史》。
明万历二十五年北监本《二十一史》。
刊行《前汉书》一百卷附考证的有:
武英殿本《二十四史》;同文书局、五洲同文书局、竹简斋、涵芬楼影印武英殿本;成都书局本《四史》;世界书局影印殿本《四史》;1921年北洋时期出版的《二十五史》;中华书局辑印的《四部备要》等。
1962年中华书局印行的标点本《汉书》,以王先谦《汉书补注》为底本,参校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百衲本中的北宋景佑本、明末毛晋汲古阁本、清乾隆武

英殿本和同治金陵书局本。
三、后汉书
基本同前。但后期刻本发生了改动,明代的毛晋汲古阁本把志放在纪、传之后,明监本和依据它翻刻的清武英殿本都把志置于纪后传前。另还有清惠栋的《后汉书补注》和王先谦的《后汉书集解》本,可供参照。中华书局标点本,以商务印书馆影印的南宋绍兴本作为底本,以汲古阁本和武英殿本作对校。绍兴本是现存比较完整的南宋刻本,原阙五卷,影印时借用别本残册补配。
四、三国志
以南宋绍兴、绍熙两种刻本为底本的影印百衲本;
据明北监本校刻的清武英殿本;
据明南监冯梦祯本校印的金陵活字本;
据毛氏汲古阁本校刻的江南书局刻本;
《三国志吴志》残一卷,存卷第十二,大阪武居氏用家藏西晋抄本;
《三国志》六十五卷,宋绍熙刊本原缺《魏志》三卷,用涵芬楼藏宋绍兴刊本配补百衲本;
《三国志》六十五卷,民国二十年中华学艺社用日本帝室图书竂藏宋绍熙本影印原缺《魏志》三卷,用上海涵芬楼藏宋绍兴本配补上海中华学艺社辑印古书之八;
《三国志》六十五卷,影印南宋绍熙刊本原缺《魏志》三卷,用绍兴中衢州刊本配补仁寿本,为二十五史所收;
《三国志》六十五卷,万历二十四年南京国子监刊本;
《三国志》六十五卷,重修二十一史所收,据明万历南北监本;
《三国志》六十五卷,明陈仁锡评,宽文十年刊本;
《三国志》六十五卷,覆汲古阁本,五省局刊本,二十四史所收;
《三国志》六十五卷,十七史所收;
《三国志》六十五卷,二十三史所收;
《三国志》六十五卷附考证,影殿本,二十五史所收。还有宋刻递修公文纸印本,宋刻元明递修本,元大德十年池州路儒学刊本,元刻明南监递修本,明吴琯西爽堂刻本,明抄本,清抄本,清光绪文雅斋刻本。至于晚清民国的石印本那就更多了。
《三国志集解》,近人卢弼集解,一九五七年古籍出版社排印;
《三国志补注》六十五卷,清赵一清补注,广东书局刻本;
《三国志旁证》三十卷,清梁章钜撰,广东书局刻本。
其它参考书:
《三国志补注》六卷,清杭世骏补注,杭氏刻外集本;
《三国志注证遗》一卷,清侯康撰,广州书局本;
《三国志证闻》三卷,清钱仪吉撰,苏州书局本;
《三国志注证遗》四卷,清周寿昌撰,家刻本,广州书局本;
《三国志考证》八卷发,清潘眉撰,广州书局本;
《三国志辨疑》,清钱大昭撰。
五、晋书
北宋监本;
宋绍兴重刊北宋本;
宋刊十四行小字本;
宋宝佑刊九行大字本;
宋刊明修本(附音义);
元刊十行本;
元刊二十二行本(大德九路刊本);
明南监重修本;
明北监方从哲修本;
明藩府刊十行大字本;
明万历间周氏(周若年)翻宋刊九行大字本;
明吴琯西爽堂校刊本;
明钟仁杰刊本;
明钟惺评本;
明蒋之翘更定本;
明汲古阁刊十七史本;
清乾隆武英殿附考证本;
清席氏扫叶山房刊廿一史本;
清同治年间金陵书局刻本;
清同治年间岭南陈氏葄古堂仿殿本;
清光绪年间湖南宝庆三味书坊翻刻殿本;
清同文书局影印殿本;
清五洲同文书局影印殿本;
清图书集成局铅字排印本;
清竹简斋石印本(有大小两种);
清史学斋石印横行本;
清竣实斋石印本;
民国商务馆影印殿本;
民国商务印书馆百衲廿四史影印宋绍兴重刊北宋本;
民国中华书局排印四部备要本;
民国开明书店铸版《二十五史》中之《晋书》。
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排印本。此本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与宋本(百衲本)、清武英殿本互校并参以元二十二字本(即元大德九路刊本)、明南北监本、吴琯西爽堂本、明万历间周若年刊本,毛晋汲古阁刊本加以校正。
六、宋书
宋元明三朝递修本,简称三朝本;
明代中叶以后三朝本版片越来越漫漶,补版也越来越多,万历二十二年(1654)南京国子监刊本,重刻了一个版本,做了一些补充,简称南监本,此外尚有北监本和毛氏汲古阁本;
康熙四十年(1701)序据万历中南京国子监刊本,重修《二十一史》补考更有所增加,简称北监本;
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刻《二十四史》,是以北监本为主而兼收南监本,简称殿本;
同治十三年(1874),以汲古阁本为底本的五省局之一的金陵书局刊《二十四史》,简称局本;
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九年到二十六年(1930-1937)涵芬楼影印本(四部丛刊史部)的百衲本《二十四史》,简称百衲本;
民国二十三年(1934)影印北平图书馆吴兴刘氏嘉业堂藏宋蜀大字体,缺卷用涵芬楼藏元明递修本配补。书的特点是保存了原来的面目,比较可信;
1935年上海开明书店影印本《二十五史》,简称开明本;
1955—1966年,台北《二十五史》编刊馆影印南京绍兴中江南重刊北宋监本《二十五史》,简称仁寿本;
1972年中华书局点校《宋书》,以北京图书馆所藏三朝本、明北监本、毛氏汲古阁本、清乾隆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互校。为避免繁琐,在六种本内互校,择善而从。
七、 南齐书
宋蜀刻大字本(眉山七史之一);
宋刊明修邋遢本;
明南监赵用贤刊本;
明北监萧云举刊本,明汲古阁刊十七史本;
清乾隆武英殿附考证本;
清席氏扫叶山房刊廿一史本;
清同治间金陵书局刻本;
清同治间岭南陈氏葄古堂仿殿本;
清光绪间湖南宝庆三昧书房翻刻殿本;
清同文书局影印殿本;
清五洲同文书局影印殿本;
清图书集成铅字排印本;
清竹简斋石印本(有大小两种);
清竢石斋石印本;
清史学斋石印横行本;
民国商务印书馆影印殿本;
民国中华书局排印四部备要本;
民国商务印书馆百衲二十四史影印蜀大字本;
民国开明书店二十五史本;
中华书局点校本,以民国商务印书馆影印的宋大字本作底本,参校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并采用了周星诒、张元济、张森楷的三种《南齐书校勘记》稿本及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的成果。
八、 梁书 陈书
《梁书》单行刊印较少,大都与其他正史合刊,大量刻印也比较晚。从贞观十年《梁书》问世,至宋朝刻印流传,中间相隔约五百三十年。《宋史.艺文志》载周获《十七史赞》,当是《十七史》之名之始称。据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新旧《唐书》版本 —黄永年
二十四史的版本
五代史
汗青——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舆服志》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刊本
原刻本、重刻本、翻刻本…… | 古籍解词
书事 | 二十四史的几个不常见版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