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悦读 |《外婆的澎湖湾》杨 永

.

.

    外婆的澎湖湾

外婆可有澎湖湾

外婆的澎湖湾绝不浪漫

没有笑语、阳光、海浪、沙滩

却有一个掌管生死的阎罗殿

外婆出生在甘肃静宁县

治平乡白家屲(洼)山脚沟边

外婆的故事曲折久远

牵扯到一个家族的东徙西迁

北方把外婆称作姥姥

姥姥的一生悲惨苦难

姥姥却像穿透黯云的一缕光线

在沉沉黑夜里皎洁温婉

姥姥姓李名芳至

嫁到张家时家境破败不堪

张家原是大户曾拥沃土肥田

却抵不住爷爷这一辈吸食大烟

姥爷娶妻时只有几亩薄田

那时候闹土匪鸡飞狗窜

姥爷卖掉田产搬入静宁城垣

开一个小磨坊碾谷磨面

睿智的姥爷颇有远见

进城当市民比农民保险

姥爷是城乡一体化的典范

现在看眼光比较超前

姥姥秀外慧中瓜子脸

柳叶眉丹凤眼言笑晏晏

姥姥晨炊星饭缝补洗涮

一双小脚不停歇跑跑颠颠

小磨房里欢声不断

一头毛驴拉出温饱平安

姥爷勤俭姥姥淑贤

磨面的生意略有小赚

小磨房里添丁加碗

一双小脚走出克勤克俭

生活平淡捷报频传

小磨坊变成人丁兴旺的家园

儿子启荣启华高大伟岸

通儒达识手不释卷

女儿淑英淑梅淑兰花柔玉软

放开大脚娴熟针线

十八岁的母亲红袖碧鬟

父亲是看守军火库的国军军官

60块大洋的聘礼让姥爷流泪感叹

国军起义父亲带母亲去新疆屯田

土地改造掀起波澜

小磨坊的经营勉为其难

划分为城市贫民名实相符

政府让姥爷回村务农种田

村里划家庭成分支书一手遮天

姥爷地主姥姥地主婆抱屈衔冤

贫民到地主变敌我矛盾

姥爷气极患病驾鹤西天

姥姥带着四个孩子历尽艰难

地主婆的帽子遭人避嫌

姥爷回农村成为人生的政治构陷

姥爷却轻松撒手作别尘寰

大舅性格温良忠贤

15岁成地主羔子饱受睚眦之怨

阶级成分像恶狗对大舅死标白缠

命运咬得他一生步履维艰

小舅性格沉默寡言

学做一名剑客西出阳关

漂泊到西宁市文化局当通讯员

领导赏识又考上驾驶员

姥姥大舅大姨小姨成了社员

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迎风招展

吃食堂从干到稀饿得打颤

挣工分炕上破毡片锅里洋芋蛋

1958年遭受灾难

祸端肇始于谎称万亩田

浮夸在江河湖海风行席卷

饥荒的魅影四处泛滥

村里树皮野菜全吃完

万户萧疏鬼唱劫难

老人走着走着就倒地长眠

大姨小姨脸浮肿得像是发面

姥姥把“人挪活”祖训记心间

姥姥不想让孩子们璧碎珠残

姥姥决定铤而走险

这是姥姥一生最英明的决断

那时候父母在新疆兵团

石河子中学当校工三平二满

五个孩子粗茶淡饭

母亲还经常周济姥姥寄点盘缠

接到求救信母亲寝食难安

托亲友开准迁证倾诉悲酸

那时候团场缺劳力需人员补填

准迁证是路条可做出行公函

收到准迁证姥姥暗自盘算

乡干部设路卡不许百姓流窜

月黑风高夜姥姥领着孩子们爬沟翻山

步行搭车到天水火车站

姥姥揣着母亲的路费乞讨要饭

大姨小姨大舅母和两个孩子一大串

一双小脚颠颠颤颤

沿着河西走廊跌跌绊绊越过天山

姥姥带孩子乘火车逃难天边

与饿殍遍野的白家屲一刀两断

姥姥从此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姥姥关于家乡的故事全是万苦千难

姥姥跟着母亲迎来人生春天

姥姥的慈祥微笑浮在眼角眉间

我们五个兄妹加小姨和表弟

都亲身体会过姥姥的关爱照管

姥姥给我们七个孩子做饭

父亲盘的大灶上她操劳一日三餐

纳鞋底姥姥手指留下关节肿痛

油灯下姥姥熬夜缝补衣衫

大舅落户石总场一连

当会计兼司务长才华施展

小舅舅在总场汽车队当驾驶员

大姨姨在石中校部上班

石中成了童年的澎湖湾

姥姥为我们带来载笑载欢

张家团聚在石河子新城

老杨家的日子过得比蜜甜

我还记得我们围坐在姥姥身边

晚风吹来阵阵爽风飒然

天山明月轻盈皎洁像水中的白莲

房后的森林里蛙鸣蝉喧

姥姥的故事曲折久远

侵犯白家屲的土匪贪婪凶残

村民们在山顶垒堡子防范

陇山岭冈里的山民聪慧彪悍

姥姥的故事亲切温暖

女人缠小脚的历史始于祖先

美其名曰“三寸金莲”

那一种骨折的疼痛刀割矢钻

姥姥的故事扣人心弦

她总说神仙居住的崆峒山

我们知道了广成子和皇帝轩辕

还有名垂青史的杜甫李白司马迁

姥姥的故事起伏波澜

甘肃麦客的事迹经久流传

张家男人们总去陕西割麦赚钱

那时的打工仔经历辛苦艰难

姥姥粗粮细做厨艺精湛

巧妇的无米之炊却让我们垂涎

酸酸的香香的胜过珍馐美馔

姥姥自己却咽苦吐甘

姥姥擅长浆水如烹小鲜

那浆水用葱花炝锅沁人心田

盛暑天我们抱起大瓦罐

咕嘟嘟一气喝一个肚儿圆

姥姥的手擀面爽滑嫩软

又筋又韧非要嚼得稀巴烂

面汤西红柿鸡蛋青菜叶五彩斑谰

馨香中氤氲着岁月的清甜

姥姥的拨鱼鱼别有洞天

用的材料是玉米粥做稠搅团

漏斗压到浆水锅里像鱼儿游窜

一双妙手调进葱沫油泼蒜

姥姥的锅盔酥白香艳

树叶燃文火炕成厚的像拜垫

我们捧在手上如同点心轻咬口含

锅盔坚韧耐食正好细嚼慢咽

姥姥的凉拌野菜脆爽极鲜

苜蓿荠菜蒲公英苦苦菜马齿苋

一个个碟子里浮翠流丹

餐桌上汇聚了明媚的春天

姥姥的榆钱窝头又黏又甜

像是南方的年糕让人回味久远

那里面还掺着从糖厂捞来的糖渣

总让我们百吃不厌多多益善

姥姥拉扯我们长成少年

大舅舅因为四清运动遭受劫难

地主羔子被老家一封信强迫遣返

大舅舅不拖不赖以身试险

大舅舅回村成专政成员

五花大绑游街饱飨老拳

那绳子勒得舅舅皮开肉绽

舅舅用烈酒祛毒消炎

大舅舅性格刚烈百折不弯

劳动改造耕耘梯田

微薄的工分糊口艰难

衰弱的舅母命赴黄泉

大舅舅九死一生返回天山

落户阜康当了社员

从此他再也未回白家屲

包产到户让农村物阜民安

大姨姨相亲远嫁粤南

开放的年代脚步蹒跚

姨夫姨姨调咸阳学校上班

姥姥同行静享平安

姨夫孝悌忠信大爱如山

姥姥展露她那慈祥的笑脸

为东家看小孩为西家做浆水面

姥姥像一尊菩萨赢得师生赞叹

姥姥明德惟馨似崆峒山上的芝兰

校长听姨夫讲述姥姥的劫难

校长说若地主婆如此必是人杰淑贤

老人家是我们师生的楷模垂范

领导老师为姥姥办80寿宴

姥姥近90时行动不便

一双小脚终于停在轮椅上面

思念儿子让她往新疆归返

学校老师们哭泣送别泪洒长安

姥姥在小舅舅家卧床度风烛残年

姥姥眼神涣散气息奄奄

历次残酷运动没有击倒坚强的老人

病魔却让姥姥心衰憋闷咳喘

姥姥临终时说怕火烧焚燃

大舅舅说保证土葬满足母亲心愿

儿女们垂泪围在姥姥身边

姥姥心满意足溘然长逝驾鹤西天

姥姥安葬阜康滋泥泉

那里变成姥姥的澎湖湾

每年我们开车去大舅家探看

都要举行家族庄重的祭奠

姥姥的一生没有阳光海浪沙滩

她那双小脚走过万水千山

她的笑语留给我们孙辈无限温暖

让我们一生一世永远怀缅

老战友刘高群唱《外婆的澎湖湾》

那是70年代末的一个夜晚

唯美的歌词意境让人浮想联翩

想一想我的外婆却命运多舛

我最喜欢唱的歌就是《外婆的澎湖湾》

这是我献给姥姥的一份心愿

愿姥姥在天堂可以观赏白浪逐沙滩

椰林醉斜阳遥望一片海蓝蓝


作者简介

  作者杨永,生于大美新疆,长于天山脚下,汲于玛河之畔,知世事于安集海盐碱滩之上。少年便挑灯夜读世界名著,青年喜颂诗经唐诗宋词元曲古文观止和史记。中年惮于生计奔波操劳。闲时终不能忘记诗歌创作。如今蛰伏于潴龙河畔,埋头诗歌创作,以为爱好娱乐,欲罢而不能。以抒黍离之悲苦,吐胸中之块垒。

平台作者

不周山 | 余长城 | 蒋小寒 |  查文瑾  |  潘慧增  

书香一瓢 | 在水一方 | 文海  |  小彤  |  茶香 

孟奀 |  怀素 | 黄玉生  | 李全文 |  红叶霜美

田力 | 杨永 | 陆文谿 | 江非 | 孔昭 | 麦冬

郁斌 | 南人 | 刘季 | 杜牧野 | 蓝蓝 |虞建林

孟忠祥 过客 | 刘亚全

推 荐 阅 读

《石河子的烟霾》 《快乐的新疆舞》

《姨夫的新疆》  《一四三团的蟠桃》

一四二团的篮球队——团场岁月中的丰碑

回家的路》            《石河子我的家》

《大哥的二胡》        《妈妈的搓板》

《父亲的砍土镘》     《冬天的期待》

《寒风中有人流浪》

诗歌与画
让你变得更会生活
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巩永宁‖挥之不去的阳光
一颗红心永向党——记安平县西侯疃村抗日女模范薛书文的传奇故事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外婆这样的女人​II薛连文(山东省)
外婆去世,我妈出了20000元,葬礼结束后,大舅把我妈喊回了屋
住姥姥家记忆
姥姥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