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忠报国——习武之人的处世原则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由于文人在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得中国人的处世态度基本上全部是中国文人的处世哲学。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基本上是文人的治世思想,武人由于社会角色的局限,在社会治理方面提不出鲜明观点,因此武人的处世思想很少被人重视。但是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武人也有自己独立的处世原则。

在最基本的出世与入世的态度上,比起文人的举棋不定,武人则坚定地选择入世立场。“外儒内道”是中国文人的思想特征,据体表现为文人笃信“进则接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的处世方法。相对于文人的进退两条路,武人在处世态度上则是“一根筋”。“治国平天下”对文人是选项之一,对武人则是终极目标。

对于武人来说,其社会价值在于建功立业。文人不得志时可以隐居,可以寄情山水,终日饮酒做诗,发发牢骚。武人呢?没见过哪个将军退隐山林,天天一个人练拳玩儿。从《隋唐演义》《水浒传》等历史小说中可以找到答案,那就是落草为寇。庙堂之上仕途无路,那就于草莽之间实现人生理想。于是这些武人或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或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与皇权对着干,总之是一定要入世,一定要积极干预社会。

武术是武人的寄托,不同于艺术化的诗词歌赋,武术更加工具化。不能将武术发挥作用就不能称之为武人。在现代社会,武术更多的是一种爱好而非职业,练武也是人们的兴趣而非工作。但对于古代的武人来说,武术是讲求“学以致用”的,不然就是假把式空架子。如街头卖艺之人,会被看作不入流。武术的实用需求使武人必须依附于皇权,必须靠功绩来体现,造就了武人积极入世的处世特点。

然而,为功绩奋斗,也终被功绩所累,这是武人的悲哀。历史一遍遍的重演,无数武人前仆后继。岳飞保护宋朝赵氏江山,统治者用高官厚禄拉拢,但终究不会让他高过秦桧。一旦条件改变,当年的尊宠反是被诛杀的原因。我们除了叹息外,还能看到武人所固有的忠诚和对荣誉的执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武术是假的,全是花架子?看看历史上的四次禁武
中国武术全是花架子?看历史上四次禁武,你就知道武术有多厉害
颓废
从程钜夫的题画诗,看元代艺术的具体呈现,蕴含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唐太宗的功绩
邓小平的历史功绩,应大书特书,认识到足够的高度去,千古伟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