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打运动的回顾与反思

1979 年要求恢复中断了整整30年的散打比赛的动议和 1982 年全国部分省市武术散打表演赛,毋庸置疑是推动武术走向世界的明智之举和重要步骤。现在,自 1982 年首届散打表演赛以来,这项运动已经走过了几十个春秋。

综观这一时期的赛事,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来讨论。

第一阶段为散打试验的起始阶段,时间为 1982年——1985年。这一阶段中,散打的水平明显较低,出现了两种令人不满意的势态。

一是某些多年从事传统武术练习的选手,在比赛时试图打出具有民族风格的武术动作,然而他们面对身着护具猛冲猛打的对手却无技可施。不要说难以打出武术特点,而且每每居于下风。最终不得不放弃具有民族风格的打法,也去迎合猛冲猛打的那一套。这是继东南亚国术擂台赛后坚持武术传统打法在竞技比赛上的又一次失败。

二是某些很少或根本没有学过武术的运动员,他们由于身体素质好,敢冲敢打,具有拳击或摔跤的手段,竟往往凭借“拳击加摔”便登上了冠军的宝座。作为武术散打赛,这当然是不正常的现象。

面对此情此景,从事武术散打的教练员、运动员和理论工作者,不能不在改革创新武术散打技法方面下功夫,不能不在竞赛规则的提倡和制约上作文章。

第二阶段为散打试验的技术进步阶段,时间跨度约为1986-198年。这一阶段散打的技术水平有了提高,出现了两种值得欣喜的进步。

一是对抗双方运用武术技法明显增多,而且动作富有武术风韵,使得比赛激烈好看。据统计和录像资料表明,不仅对抗中的快摔技法(不同于第一阶段的拳加摔)得到普遍运用,而且传统技击的腿法、拳法、掌法乃至组合动作也都勇于一试。第一阶段那种风靡赛场的“拳击加腿”打法不仅失去了垄断地位,而且就技术特点而言也相形失色。相反,武术的技法特点渐露光彩,引起了人们浓烈的兴趣。

二是随着散打经验的逐步积累,散打竞赛规则渐渐放开,越来越有利于发挥武术的特点。比如早先规则规定禁击头部,第一步放开为可以用拳轻击,第二步再放开为可以用拳重击,最终放开为也可以用腿击头部。

显然,规则的这一改动并不仅仅意味着对进攻者有利,更有价值的是它迫使运动员注意对自己头部的严密防护。而注重防守恰恰是武术散打区别于其它搏击项目的显著标志之一。攻的凶猛,防的严密,攻的传神,防的巧妙,这一攻一防之间传递出多少武术散打的精彩画面啊。

第三阶段为散打试验趋向定型的阶段,时间是从1989年至今。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散打运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1989年,武术散打擂台赛开始成为正式比赛项目;1990年,首次实行了等级运动员标准。同时,比赛使用了电子计分器等先进设施,展现出散打运动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前景。在技术方面,“拳打脚踢加快摔”的基本格局大体定型,技术规范化的目标也显露雏型。像拳法,不外乎集中在冲(直)、贯(摆)、鞭、横、劈、抡、勾、挂等;腿法则主要表现为弹、剪、踢、踹、蹬、摆、扫、勾挂等;而摔法大多为夹头过背、抢腰勾挂、抱腰别腿、抱单腿摔等。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散打的风格初步形成。然而,这一阶段的散打比赛也暴露出另一侧面。

随着动作向规范化的冲击,运动员之间过去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大为减少,整体水平接近,尖子运动员夺魁凭借的“绝招”运用艰难,单纯的得分观念压倒一切,并且导致了技术范畴的过于单一和狭窄,成为散打技术发展的障碍。尽管从规则上竭力鼓励运动员施展具有浓郁武术色彩的攻防动作(如 1990 年规则明确规定了前扫腿、后扫腿、转身后摆腿运用成功均得了分),但响应者实在寥寥。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一则中国散打好不容易初步形成的风格,就可能总是上一年级,停滯在“初步”甚至出现倒退。二来外国选手容易适应和掌握“初步”的东西,随之依仗身体素质的优势将很快超过我们。不消说,这绝非我们推动散打运动的初衷。

武术散打三个阶段的实践说明了什么呢?

首先,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一个时期以来,总揽武术散打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在“积极、稳妥”原则的指导下,付诸实施的具体措施和所制定的规则也基本上符合中国的国情和武术散打发展到今天的实际状况。

其次,它达到了以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武术面貌为经,以当代国际搏击风姿为纬,并以此勾勒出了武术散打位置座标的历史性要求。

第三,它以同样不容怀疑的事实昭示,现在擂台上奔突的散打形象与我们期待的散打形象尚有相当的差距。

散打不仅在民族化、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且在理论的研讨上也急待廓清和突破。武术散打运动的出路在于能否真正形成中国武术的独特风格和技术优势,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完满地回答这个问题。

(孙豹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打不过是中国传统武术的减配,应该恢复古传散手的凌厉招式
散打
李随成太极拳精要问答
海纳百川——习武之道
武术散打比赛打法:“贴身快摔”遭遇“贴身重膝”
学习散打,走向"功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