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咏春拳秘而不宣的三关九节劲,可以在三寸距离内将人穿透性地击倒

武谚有云:宁练筋长一寸,不练肉厚三分。这说的是内家拳高手与外家拳高手在体型上的差别。

练外家拳的拳手大多肌肉发达、棱角分明,特别是有些拳手挺胸收腹时,胸肌凸起,八块腹肌如同搓板,十分健壮美观(也有个别体型不同的)。但是,反观内家拳的拳手,却含胸溜肩,背部圆鼓鼓的,即使是身材最好的,也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放松时胳膊上的肌肉不带棱角,好像有一层水膘,这是经常放松身体肌肉所致;二是不管多瘦的内家拳拳手,腹部总是前凸,不易看到腹肌,这是经常气沉丹田所致。

一句话,内家拳高手多鹤形、龟背、溜肩、小腹微鼓、皮肤柔韧。因内家拳高手善于运用放松呼吸的法门炼气、炼劲,内气饱满。故而背部或后臀略似龟背。龟背形成的原因是,当人体脊柱舒展到最佳状态时,就会类似猫科动物的脊柱一样是聋拉着的。尤其像猫在蹲着的时候,背是圆的。世人往往误以为是驼背,其实这正是传统内家拳拳术中要求习练者必须达到的含胸拔背。而溜肩是发力顺畅的一种最佳状态,是人体通过拳法训练后.后天返先天而导致生理改造上的一个重要标志。皮肤柔韧则触觉灵敏,筋长且富有弹性,有听劲化劲之能。小腹微鼓说明丹田气充盈,气息绵长,平时用于养生,战时爆发为汹涌澎湃的内力,寻常一击即可将人弹出数尺之外。

当一拳打在外家拳拳手的肚子上时,会感到如同打在一块钢板上,震得手生痛。而当一拳击中内家拳拳手的肚子时,却如同打在皮球上,会将人弹飞。此外,外家拳高手的外形多见棱角,如同楷书;而内家拳高手行拳时的外形如同行云流水,似行书或草书。外家拳行拳时对身形的要求多为挺胸塌腰,发力刚猛迅捷;内家拳则崇尚含胸拔背,柔韧连绵,劲力内敛,锋芒不露。

由此可见,内家拳发力训练强调的是“行气炼劲、神筋拔骨”‘。一切内家拳修炼的法门,均是针对人体内在气息、筋骨的训练,而非外在肌肉的训练。

咏春拳的发力技术,要求习拳者颈椎、双肩、双肘、双腕、腰椎、双股、双膝、双脚腕共十四个关节同时作用发力,这样发出的力量作用于对手时才够整、够透、够劲;可以在一寸到三寸的距离内发力,将人穿透性地击倒或者弹飞。

因此,在咏春拳的内劲修习过程中,对于人体周身十四个关节的柔韧性及协调性要求很高;尤其对于上肢三个大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身体三个大关节颈椎、脊椎、尾椎,以及下肢三个大关节腰胯、膝关节、踝关节九个关节的训练要求极高。九个关节一旦松开,则周身协调性大增,身体各条大筋变粗拉长,骨头变得坚实而有弹性,皮肤面积与韧性加大,周身各个部位皆可发力攻击敌人。所以,咏春高层次的发力又称为三关九节劲。

然而,如何用“行气炼劲、伸筋拔骨”的方法练出三关九节劲?

咏春秘传三关九节劲的训练方法,是通过“秘传桩功”的修炼获得的。但两百余年来,咏春拳内劲训练的法门始终秘而不宣,仅限于在一线单传的弟子中秘密传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咏春拳秘而不宣的三关九节劲简单介绍
[转] 太极老怪教太极内功摘录
武林小妖说太极那些事儿:(乙)
这个功法很有特色,“站桩认窍”,提升你的认知力
枢机全赖弓弦满——明劲、暗劲
竖劲与横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