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会的困惑——《真正的男子汉》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326号
社会的困惑——《真正的男子汉》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说明:
1、这是一个对经典绘本深度解读的公众号,已累计发文在三百篇以上。
2、查找是否有您想阅读的文章,可以从历史消息中输入您想要的书名搜索即可。
3、如果您喜欢本公众号,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典绘本导读”再点击“关注”。
4、本导读的宗旨是为亲子阅读而努力、为父母深度掌握绘本精髓而奉献。
5、如有意愿,请加微信号:aa052631 附言:经典绘本导读
一、内容简介
晚上,两个小男孩不好好睡觉,在床上不断地拿女孩取笑。他们嘲笑女孩无趣、胆小:女孩一天到晚只会给布娃娃梳头,不停地帮布娃娃换衣服;她们胆小如鼠,夜里怕到会尿床,只有抱着一堆玩具熊才能入睡;此外,她们还怕鬼。可聊着聊着,两个小男孩自己也害怕了,最后他们和小女孩一样抱着玩具熊入睡了。
二、绘本信息
书名:真正的男子汉
文图:[德]玛努拉·奥尔特
译者:刘海颖
奖项:2004年获德国奥尔登堡儿童及青少年图书奖
适读年龄:3-8岁(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选题策划:魔法象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3月
三、绘本导读
【封面】
解析:
封面上两个石头般浑圆的男孩立在那里,双手叉腰,张着大大的嘴巴,一副骄傲的趾高气扬的谈论着什么。
书名采用红色的黑体字,黑体常被用于作为“力量较强的效果”,突出:方正、粗犷、有力、朴素、简洁、无装饰的特点, 常用于标题,导语,标志等等。这也是男子汉的人生特点。而红色在男子汉的性格色彩中代表积极、主动、开放、热情。
封面采用油画的风格显得很厚重,墨绿色的背景、红黄的上衣、红色的书脊和书名完美的协调。而人物就像是儿童的自画像,这两个男孩特别符合孩子们心里的形象,圆圆的脑袋、大大的身体、夸张的五官和表情,看上去非常搞笑,就跟他们的行为一样搞笑。
【环衬】
解析:
环衬采用了18个各异的两个男孩搞笑瞬间的肖像,大多是夸张的取笑女孩的镜头。素描勾落的身体和圆形边框,让男孩更有滑稽的憨态。肖像采用淡黄色,而整体背景则采用淡蓝色,这两种颜色也是两个描述男孩和其环境的主色调。
环衬就是内页精髓的集中体现。
【扉页】
解析:
这两个男孩笑的前仰后合了,嘴巴都要脱臼了,肚子也有了不良反应。这两个就是所说的男子汉吗?又是什么让他们这么失去常态了呢!
【第1画面】
原文:女孩子真没劲!
解析:
作者采用大面积单调淡黄的墙面和淡蓝色床上用品代表男孩子,那女孩子是否就用深浅不一的粉红色呢!
两个男孩子睡在一张空荡荡的铁床上,大概只有铁床才禁得起他们折腾吧,床头的栏杆上装饰疙疙瘩瘩,床头均匀排列的铁棍,大概代表了这两位的性格。但是,光影下的床头是否就代表他们内心的心虚呢!
最封闭的空间卧室,是最能体现人本性的地方,有足够的隐私空间,可以肆无忌惮地表现人生百态,还没人看得见。也是人最虚伪的地方。
夜里,调皮的男孩们还不想睡觉。他们在卧室的床上聊天,谈论起女孩子的话题,女孩子真没劲!两个乳臭未干、乳牙刚落的小男子汉谈论的话题简单直接,毫无对性的真正认知。但相比我们都经历过的大学卧谈会,内容要纯净了很多,但对女生的讨论仍然占了很大比重。男人谈论异性倒是一脉相承,只是各个阶段有不同的话题罢了。
‘真没劲!’采用大几号的黑体,这是他们语气加重的地方,感叹号足以抒发他们内心的嘲笑,一边撇得大嘴和彼此对视得眼神显然是瞧不起女孩子。他们穿着睡衣,睡在一张大床上,却彼此远离着,这是男孩子们的正常距离,这也为后续埋下了伏笔。
棉被上小鸟的图案也让人联想到,不就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小鸟吗!
【第2画面】
原文:她们一天到晚只会给洋娃娃梳头,
解析:
进一步找出具体实例来说事了,女孩一天到晚只会给布娃娃梳头。
兴头之上,爽利站在床上。胖头男孩咧开大嘴、瞪大眼睛、挺着肚皮、哈哈乐的指着自己的头发,嘴里说着:女孩一天到晚只会给布娃娃梳头。而另一个尖头男孩则笑得眼睛都找不到了。字体自左至右越来越大,这是他们嘲笑的力度和语气再提升。
给洋娃娃梳头,这多淑女的行为啊!男孩子真的很难理解吧!男女本来就来自不同的星球,从孩童开始就区分开来了,只是小男孩不懂而已了。
这时,他们想想中取笑的对象——穿睡裙的女孩,出现在右侧画面中,两条一字水平小辫、正给手里拿着的玩偶梳头、身边堆满了各色的玩偶,身后是粉色的墙纸和橘色的墙面,以及贴在墙面上的那朵小花。
小读者中的女孩子,你在幼儿园有遇到过男孩子取笑女生吗?小帅哥们有没有这样取笑过小女孩啊?
故事用色彩和小道具来区分性别,两个小男孩逗趣、夸张的对话,让我们了解了男孩与女孩的区别。
故事采用了写实油画技法,采用的是丙烯颜料,画面具有色彩丰富、细腻逼真、厚重有光泽、立体感强的特点,也表现出油画的暖色,且暖色与冷色调混合,暖色效果更加增强。
【第3画面】
原文:帮洋娃娃换衣服——穿上再脱掉穿上再脱掉
解析:
站着嘲笑还不过瘾,还在床上交叉的舞动起来。边舞边吼:穿上再脱掉 穿上再脱掉
文字的大小与间隔是语气和声量的不同,文字更好的体现出图画不能表达的补充。文与图有效搭配,相互强化,以达到增强“笑果”的效果。
不停的换衣服,说明女孩子爱漂亮爱干净啊,这一点应该算是优点吧!只怪男孩子不懂了。
绘画贴近儿时画画,粗犷没有脖子,这能更加激起孩子们的兴趣。不过,两个男孩也挺搞笑的,跟他们的行为一样搞笑。这就是作者想要达到的效果。
翻开绘本,就开始寻找真正男子汉的足迹。可没想到,这两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觉,在一起竟讨论和取笑起女生来。这就是真正男子汉吗?
大读者至此可以问小读者,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汉呢!听听他们的回答一定会让你笑喷的。
【第4画面】
原文:穿脱 穿脱 穿穿 脱穿 脱穿
解析:
说着说着竟以身模仿起来,露出小屁屁,背对着读者是否也有害羞的感觉呢!分离的单帮的文字,分布在整个墙面上,你能想象出他们是一个字一个字从嘴里嘣出来的吗!只有这样才能一解他们心头之痒吗?
男孩子对女孩子脱脱穿穿,特别并不理解。不就是一件衣服吗!脏了再洗,洗了再穿,多简单的事啊!让你们弄得那么复杂。
家有两胎的男女娃,让他们辩论辩论。大读者只要一旁听着就行了。
性别角色对男孩和女孩的发展都是一种消极的限制。我们要告诉孩子,男孩女孩都可以细心体贴、勇敢坚强,这不仅是一种禁锢的解放,也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并学会尊重他人。这方面爸爸们应该发挥重大作用,爸爸们要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育儿中来,尊重并爱妻子,给予男孩与女孩交往的榜样示范。
【第5画面】
原文:她们要抱着一堆玩具熊睡觉。要不然就会害怕!
解析:
孩子要有自己熟悉的东西陪着自己才有安全感。小孩在一岁以前,通渐熟悉了经常照顾他的大人,并有了一种眷恋的感情。他入睡前,如果照顾他的人在身旁,他枕有一种安全感和愉快的情绪。而照顾他的人需要离开时,他就会感到不安,年龄小的孩子常常把那些大大小小的玩具人格化,当作他心爱的朋友。在他睡觉时,有心爱的朋友为伴,他会感到很愉快。
女孩子较男孩子更喜欢抱着一堆玩具睡觉,因为女人天生就缺乏安全感。这也是两个男孩取笑女孩子的原因。
3~5岁的孩子是性别角色建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但在很多文化中,男孩承担着比女孩更大的性别角色压力。与男孩相比,女孩往往更容易获得一个异性化的玩具,更有可能保持对异性游戏、活动的兴趣。
在这个阶段,男孩倾向于和女孩分开玩,选择有更强烈性别特征的玩具,在他们看来,一个玩布娃娃的男孩比一个霸凌的女孩更难以容忍。
从这里,我们读出了儿童成长,男孩们谈论这些内容正是最好的性别教育良机。性别教育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基础,是孩子对自身了解的启蒙,也是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
故事中的两个男孩貌似正经历性别印象刻板期——他们对男孩女孩的行为模式有着既清晰又模糊的认识。
【第6画面】
原文:她们是真正的胆小鬼!
解析:
从给布娃娃梳头到替布娃娃脱穿衣服,再到抱着布娃娃睡觉,总之是离不开布娃娃,因为离开了布娃娃就害怕。几个回合下来,从布娃娃自然引申到胆小,女孩是真正的胆小鬼,而两个小男孩则不是。他们互相取笑着,一个手舞足蹈,一个掩面嗤笑。这意味着,我们是男孩,我们不是胆小鬼。
出现这种倾向可能和性别恒常性的缺失有关,因为孩子需要非常强的证据证明自己是一个男孩或女孩。这时孩子知道性别不会被轻易改变,也知道了给布娃娃梳头、抱着小熊睡觉、被毛毛虫吓哭等行为不足以改变自己的性别,把这些行为等同于性别的差异。
【第7画面】
原文:夜里,她们会吓得尿裤子!不——是尿睡裙!
解析:
激烈的取笑行动哪能入睡呢!这不他们索性做起来,交换了位置,继续调侃女孩儿,因为夜里害怕而尿睡裙。
他们在卧室里尽情高调表演,每当他们自以为得计时,奥尔特就让他们在床上又蹦又跳,大呼小叫,不断交换位置,他们越过火就越给他们特写,越特写,他们的神情就越是夸张,嘴巴就张得越大,牙齿就越小。为配合画面,文字也随着他们的声音变化时大时小。
画面上的男孩很张扬,而女孩子则低调的多,甚至显得很窝囊。每当男孩子找到一个新理由大肆嘲笑女孩后,女孩子就出现一次。每次都只占据画面一半的位置,而且被边框框起,显得很小,既没有自由又可怜巴巴的,和没有边框显得无拘无束的男孩子形成鲜明对比。
对性别本身的认知相对容易,而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中对不同性别个体的印象、期待和要求则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摒弃固有的性别偏见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的,甚至有些观念根深蒂固。
现在女性意识和地位越来越强,但还不足以改变固有的观念。我们要通过引领,让男孩参与女孩喜欢的各种假扮游戏,加深他们的感性认知,或通过共读《真正的男子汉》这样的图画书,来加深对性别意识的认知。
这本书完全可以在幼儿园进行讨论,说不定会有很多关于“真正的”和“男子汉”的精彩言论。
【第8画面】
原文:她们还怕鬼!
解析:
上述这两个女孩群殴的对话,你看出谁应谁答拉吗?“她们还怕鬼!”这是谁说的?
我认为是胖头男孩在抑制不住嘲笑的语境中,不经意间捅出来的。他还沉醉在忘乎所以中不能自拔,尖头男孩已经变样了,身体钻进被窝,上下牙齿开始互相叮当作响打架,没有了笑容,只有异样的眼神看着说鬼的胖头,因为他心里触摸到鬼了。
此时,床头完全展露出来,床头的阴影变得更加清晰,是否暗示虚幻的鬼在他们心中越来越凸现出来呢!
故事中的男孩子秉承奥尔特的一贯风格,造型丑怪有趣。因为画面上除此二位别无他人,作者索性用粗犷的轮廓线和阴影把他们塑造得立体感十足,充满力度和活力。
【第9画面】
原文:鬼……鬼……鬼?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吧?
解析:
“鬼……鬼……鬼?”尖头男孩已经恐惧的发出惊呼,脑袋紧张的也变小了,嘴巴变成了一个豆点,身体渐渐往被窝里出溜,眼睛瞪着溜圆。
早尖头男孩的惊呼下,胖头也不在狂笑,嘴巴变歪了,牙齿也打颤了,眼睛也瞪圆了,双手缩到被窝中。还给自己壮胆地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吧?
一提到鬼,刚才还龇牙咧嘴、得意洋洋的男孩们有些不淡定了。拉近的镜头身体似乎变小,加深的左侧赭黄线意在让身体融进被窝和枕头中。
这两个男孩瞬间变得比胆小鬼还害怕,只因提到了鬼心里就发虚了。
笑别人不是树立自我勇气的好方法,男孩子好玩的天性每个人都喜欢,但真正的男子汉从不会只看到别人的弱小,肆意的戏耍。
小读者,到底什么样的男人是你们心中的男子汉呢?看看英雄,看看勇士,看看智者,或者看看你们的爸爸,总会找到真谛。
【第10画面】
原文:肯定没有。没有。
解析:
两小男孩开始把头往被子里缩了,两人的间距也变小了。他们还互相壮胆,“肯定没有。没有。”四只眼牢牢地盯着前方。
完成这些对比后,于是男孩子们的形象开始迅速缩小,表情动作的幅度越来越小,两人越挨越近,而且即使这样他们还是得不到安全感。
这些男子汉的胆子随着他们嘴巴的变化而变化,他们嘲笑女生的时候,嘴巴张得大大的,声音肯定也很大。可是一说到鬼,他们的嘴巴就小得可怜,估计声音也小到听不见。
说女孩子们会抱着泰迪熊睡觉,像是胆小的兔子,男孩子们哈哈的嘲笑着。然而,一提到鬼,他们却丢尽了颜面。
作者通过生动的对话,刻画了一对真实、可爱的小小男子汉。但我们不会纠结在‘男子汉’三个字上,因为这正是生活中男子汉呈现出来的状态。也正是男子汉幼时应有的样子。
生活中,我们碰到的太多的事实:在儿童验血处、在注射室,小男子汉们的号啕大哭,而妈妈却哄骗说“一点儿都不疼”,“就疼一下下”,或横向比较,“你看前面的小姐姐可没哭哦”,进而威胁道“男子汉哪有哭的”?
【第11画面】
原文:我想去尿尿......我也去.....
解析:
自己被自己讲的鬼给吓着了,经过这一番的心理较量,他们早变得屁滚尿流了,一个跟一个逃之夭夭了。
眼睛盯着门口,密切注视着鬼的动向。看那小心翼翼的姿态,太可笑了。在一番取笑女孩子是胆小鬼中,自己却遇到鬼了。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不足。读完这本书,爸爸妈妈一定要好好开导孩子,袒露一下自己的小缺点,或是害怕什么,或是尿床的小毛病,不要像书中的小男孩一样用嘲笑的方法,在一个完全私密的小空间,和你的孩子来个被窝的小沟通吧!
【第12画面】
解析:
故事的最后,高潮出现了,两个男孩躲到女孩的床上,抱起女孩床上的多只玩具熊,一动不动,也不敢闭上眼睛睡觉,男孩子们丢尽了脸。而那个被他们嘲笑为“胆小鬼”的女孩,则淡定的睡在她们中间,早已进入了甜甜的梦乡了……
男孩子们被狠狠地嘲笑了一把,女孩子大获全胜!
读者看到这里,都会被这两个自以为是的小家伙逗乐。同时也会暗暗佩服作者幽默独特的设计构思。
真正的男子汉到底是什么样子,作者并没有在书里说出来。可故事看完,我相信每一个读者,包括我们的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女孩子睡的是光滑的木床,周围摆放着装饰品,棉被点缀着爱心和花草,女孩子的空间都是这个样子的。作者只为男孩子安排了一样特别的装饰品,只有到快结尾时,你才会发现这个东西的滑稽效果。
故事结束了,我一直在找男子汉的足迹的那颗心落下来了,全篇没有讲真正男子汉是什么样的,提都没提起?可是,故事看完,我却知道故事传达的真正男子汉是什么。
【封&底】
解析:
奥尔特本人就是一个小男孩的妈妈,她在创作时,以一位母亲的视角来观察孩子,想必是一边狠狠地挖苦男孩子们,一边回忆着自己的童年,一边想着她的宝贝儿子,一边在为天下所有“男子汉们”的傻气笑出了眼泪。
这个故事最突出的是搞笑,作者始终不遗余力地嘲笑那些自以为是的小男孩们,很好地诠释了人们心中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整个故事机智中带着讽刺。
读者从一开始就等待着最后转折的发生,整本故事带着幸灾乐祸的意味,却恰恰以微妙和深情幽默取胜,这是一个令人捧腹的故事,一本有趣的性别教育读本,无所顾忌的童言童语,让性别教育不再羞答答。
场景简单、角色单纯,通过生动的对话刻画了一对真实、可爱的小小男子汉,完整地交待了女性性别在小男生心目中的意味。这个故事最有趣的地方在于,这个故事完全可以倒过来讲,而且可以一样的滑稽。
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鼓励自己的孩子也来编本同样的书来嘲笑一下女孩子,只要知道怎么编,很容易的。
四、作者信息
玛努拉·奥尔特(Manuela Olten),生于1970年,德国著名图画书作家,拥有设计专业硕士学位,曾在德国奥芬巴赫设计学院学习插画,专攻儿童图书的插画。2004年,她因《真正的男子汉》一书荣获德国奥尔登堡儿童及青少年图书奖。
刘海颖,媒体从业者、德语童书译者。翻译代表作品主要有《绿色小家伙》《桥》《万娅和野兽》《会说晚安的故事》《松鼠先生和第一场雪》《兔子先生的麻烦》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你家里有个男孩,一定要提前明白3件事, 很重要
各国父母都如何对孩子讲性
穷养儿富养女
“男孩危机”| 如何培养男孩的“阳刚之气”
青春期教育男孩性别意识应早培养
男孩女性化 剖析“男孩危机”两大根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