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智慧战胜邪恶——《再来一只老鼠》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327号
用智慧战胜邪恶——《再来一只老鼠》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说明:
1、这是一个对经典绘本深度解读的公众号,已累计发文在三百篇以上。
2、查找是否有您想阅读的文章,可以从历史消息中输入您想要的书名搜索即可。
3、如果您喜欢本公众号,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典绘本导读”再点击“关注”。
4、本导读的宗旨是为亲子阅读而努力、为父母深度掌握绘本精髓而奉献。
一、内容简介
故事讲述的是一只猫想吃掉小老鼠,开始了和老鼠的约饭之旅。猫和老鼠斗智斗勇,每次赴宴,猫和老鼠都会带上不同的朋友,从狗、到狼、到鳄鱼,一个比一个庞大的动物。最后一次宴请,猫精心准备了各种美食并且请来了狮子,他们准备吃掉前来赴宴的小老鼠和狗,谁知道最后,猫和狮子不仅没能吃掉老鼠和狗,还被他们带来的朋友弄的落荒而逃。而老鼠和狗带来的帮手竟然是一只小小的黄蜂。
二、绘本信息
书名:再来一只老鼠
文图:[美]约瑟夫·洛
译者:白鸥
奖项:1981年荣获了凯迪克银奖
适读年龄:3-8岁(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6月
三、绘本导读
【封面】
解析:
mice twice翻译为:再来一只老鼠。猫躲在老鼠门外,和老鼠进行着对话,老鼠说要带一个朋友去,一心想吃老鼠的猫马上想到有两支老鼠可以吃。猫吐着红红的舌头,眼里放着光芒,已经有点抑制不住了。
再来一只老鼠的故事是老鼠和猫斗智斗勇的一场游戏,本来猫捉老鼠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老鼠很有智慧,给猫出了一个个难题。我们一起来看这场较力吧!
和原版相同都是采用两小一大的横式布局,中文版上白色框是中文书名,而把原来分开的因为书名合为一体在下框中出现。
【环衬】
解析:
橘红色鲜艳醒目,用于交通警示标志,橘红色又代表富贵吉祥。橙色和黄色是本书的主导色,都有安全警示的含义,因为这是一个自我保护的绘本。环衬采用本书的主导色,让读者首先看到这是一个安全的主题。
【序页】
解析:
小老鼠被涂以黄色,而其彩窝却是橙色,两者都带有警戒的味道,橙色级别更高,同时它们又是活力的象征。
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Ⅳ,Ⅲ,Ⅱ,Ⅰ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这只充满活力的小老鼠端坐在自己的小窝中,看着远方,读者能够看出这是一个智商颇高的老鼠,她以带上我的朋友为由,让猫认为:再来一只老鼠。故事就是围绕这一命题而层层递进的。
【扉页】
解析:
猫脑海中浮现出两只老鼠,该是多么解馋的事。于是,猫举起紧握的拳头大声喊着“嗨”,眼睛里放着亮光,信心满满的痴情。好事能成双吗?
猫一顿吃个老鼠不在话下,但逮个老鼠却不是很把握的事,往往是等在窝边守株待兔,而老鼠却在窝里逍遥了。
【第1画面】
原文:晚饭吃点儿什么呢?猫心里想:我能吃掉47只蚂蚱,我能吃掉69只蟋蟀,还能吃掉1只肥肥的麻雀。可是现在,我只想吃一只又香又嫩的老鼠。
解析:
一个肥胖的猫头和一个娇小的老鼠对比下来谁弱谁强都一目了然了,但不是你肥大就能战胜对方。就像双方打仗输的不一定是弱的一方,诸葛亮上演的“空城计”“将计就计”不就是显示智者的指挥吗?
正文第一句“晚饭吃点什么呢”开始了精彩的故事,这句话是不是勾起了你对吃饭的味蕾呢,一天三餐,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餐餐都是选择,样样都吃腻了。就像是猫,猫能吃掉47只蚂蚱、69只蟋蟀,还能吃掉1只肥肥的麻雀,但他现在想换换口味。猫的双眸聚在中点,看着前方,想出来了,他想吃一只又香又嫩的老鼠。
本文:献给一只特别的小老鼠,一个小女孩打扮的小老鼠,特别之处是有智慧,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吗?值得我们期待。
“献给一只特别的小老鼠”一行字,采用波浪的弧线,是与女孩打扮的小老鼠相对应吗?
【第2画面】
原文:猫来到老鼠家门前坐下,问:“老鼠,你在家吗?你身体还好吧?”“嗯,好的不能再好了。”老鼠说。老鼠正舒舒服服地躺在她的小窝里。她家的们很小,猫钻不进来。
解析:
老鼠一词的英文是Mouse或mice,那颗大树洞里就是小老鼠的家。写有M的洞口相较于猫的身躯就太小了,这给猫出了个大难题,纵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行。现实中的猫捉老鼠不就是经常在老鼠窝外静静的等候吗?但这只猫眼睛朝上看,看到了什么呢!风声让猫努力察听老鼠的回声吗?
右侧画面老鼠在家正在读书,这只老鼠不怕猫,坐在家里很自在悠闲,她的小窝是个圆圆的红色的草窝,通常窝里面有干燥的被咬碎的稻草或者其它粮草作为铺垫。窝里的摆设完全拟人化了,台灯、书籍、橱柜和相框。老鼠一边看书一边扭过头和外边的猫对话,“嗯,好的不能再好了。”
绘画技巧上,一画两景、一内一外,但就像是面对面交流。
猫和老鼠门里门外的对话就像老朋友多日不见的问候,但猫和老鼠的故事路人皆知的,他们不可能有真正的友谊,只是欺诈而已。
作者把猫拟为一个小男孩,很乖巧,很重情义,很有礼貌,但他看上了老冤家。猫来到了老鼠家门前,却进不去,于是开始了约饭。一场居心叵测的“做客游戏”便精彩开演了。
【第3画面】
原文:猫捏着嗓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悦耳:“今天天气真好啊!要是能跟好朋友一起吃晚餐就好啦,真希望你能和我一起吃晚餐。”老鼠知道猫非常狡猾,知道猫的那些小花招。她想了想,问:“我能带着朋友一起去吗?”“哈哈,还能再来一只老鼠!”猫激动地想,忍不住添了添胡须。“当然可以啦,”他说,“晚上六点怎么样?”老鼠说:“那就六点吧。”
解析:
猫来到老鼠家问寒问暖的,请小老鼠到他家做客。小老鼠知道猫非常的狡猾,这是他的小花招,老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呢?有没有好办法呀?
我们看看老鼠是怎么回答的,“我可以带个朋友一起去吗?”“哈哈,再来一只老鼠。”猫激动的添着胡须连忙回答“当然可以,晚上6点怎么样?”从时间安排上看出猫的急迫。
关键点老鼠带的朋友是谁,老鼠没有说明,猫自认定是另一只老鼠了,这对于猫来说的确是喜出望外了。
面对猫狡猾的问寒问暖,老鼠早已识破了其用意,但还想教训一下猫,让他以后别再有非分的想法,斗智斗勇就开始了。
老鼠像极了一个漂亮的温顺的小女孩,家里也布置的很温馨。可猫就显得狡猾多了,但在狡猾就能胜过高智商的老鼠吗!
猫捏着嗓子控制气流的变化,首先让声音来打动小老鼠。然后,天气好是个出行游玩的好机会,表达内心的期望。一个好听、有理的行动就十分期待了。这也是我们做事的原则和方法。可以让孩子来表达:邀请一个小朋友出去玩应该怎么做呢!
老鼠生性机灵,非常灵活且狡猾,确保安全方才出洞。老鼠的智力超乎我们的想象,智力成熟度似乎能与我们匹敌。老鼠特别聪明,它们之所以能很快学会辨识毒饵,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灵敏的嗅觉。
所以,猫想诱骗故事中的小老鼠是不易的。猫很狡猾,但和老鼠相比还是逊色一些,《十二生肖的故事》中猫、老鼠和老牛组成团队争第一,游到中间,老鼠一竿子把不会游泳的猫打翻在水中,快到岸边又急速从老牛身上跃身跳到岸边挣得第一,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聪明的小老鼠顺势来戏弄一把猫,将计就计了。
【第4画面】
原文:晚上六点,老鼠准时来到了猫的家门口。咚咚咚,她敲了敲门。猫的肚子正饿得咕噜咕噜叫呢,他急忙说:“请进,请进!”可是等他打开门,才发现老鼠的朋友并不是另外一只老鼠。那是一只狗!狗呲着牙笑着。他有两只猫那么高。猫气坏了,不过他不敢让狗和老鼠看出来,假装热情地招呼他们进了屋。桌子上放着两块小小的奶酪。
解析:
一只猫想吃老鼠,去老鼠家邀请老鼠到他家共进晚餐,老鼠爽快的答应了,并要求带一个朋友同行,让小朋友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老鼠要带的朋友是谁,是另一只老鼠吗?还是....
准时赴约,老鼠很有礼仪规范。我们都应该养成这个习惯和美德。
猫在家在家等着肚子咕噜咕噜的叫,听到敲门声急忙开门……猜猜是老鼠吗?
开门一看到的是足有两只猫那么高的狗,猫气坏了,却不敢让狗和老鼠看出来,还假装热情地招呼着他们进了屋。
猫听了老鼠的话高兴极了:“又来一只老鼠?”只是从自身的主观意识出发,没有发散的思维考虑事情。谁知道第一次赴宴,老鼠带来了狗,狗呲着牙笑着,似乎再说你想欺负我的朋友?
老鼠处于弱势,不能用自己的力量战胜对方,却聪明地找来强大的同盟军。这本书告诉我们,强弱对比悬殊时不一定用直接对抗的形式解决问题,而且力量的对比也不是以体量大小为决定性因素的。
狗、猫和老鼠站在一起,体量的差异,一物降一物。小老鼠尾巴朝天似乎再说可以吗?可猫的尾巴气愤地摆到身前,可他又能如何呢!
故事采用有点朦胧的简笔绘图风格,涂以深浅不同颜色不一的水彩,让人物的性情表达的很充分,将各种动物的特点表现得鲜活淋漓,营造出民间故事般环环相扣的悬念。
大量留白,让读者纵横联想,老鼠是怎应对的,猫又是如何反击的呢!
【第5画面】
原文:猫说:“今天好热呀,这么热的天,我可吃不下东西,你们快吃吧。”于是,老鼠吃了一块奶酪,狗也吃了一块奶酪。吃完奶酪,狗说:“你的奶酪很好吃啊,是瑞士奶酪吗?”老鼠问:“要不就是法国奶酪?”猫说:“这是法国奶酪,是我表弟皮埃尔送给我的。”(其实,那只是一块再捕鼠夹上放了很久的普通奶酪。狗和老鼠早就知道了。)
解析:
猫只准备了两块奶酪,还是捕鼠夹上放了很久的普通奶酪。当然猫是不想吃的,还要找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天太热吃不下。更何况就两块呢!没法分配啊,只能这样说了。
狗和老鼠假装不知道,一边吃一边说好吃,还说是不是进口的。来抬举猫的好客,猫不知真伪就顺坡下驴了。
作者采用括号的方式,把事情的原底告诉读者,让读者认清真相,好像大家都知道的,就当事人不知。
这也是猫的不聪明处,老鼠一天要看到多少次,早就知道的。这岂不是掩耳盗铃吗?其实猫还是很善于表现自己的,只是没有圆满而已。
这里边狗和老鼠不指出破绽,不让对方难堪,只是想看猫如何收场,有点戏弄猫的感觉。
猫去找老鼠,老鼠会如何应对呢,会带什么朋友过去呢?真的是另外一只老鼠吗?刚开始觉得有点好奇。但是看到他带了大狗去就放心了,觉得小老鼠那么聪明,一定会想的到对付猫的方法。
猫和狗有一个对视,形象的对比让猫很害怕又有些不理解,为什么狗来了呢!
身材最小的老鼠靠朋友的帮助,取得了首轮回合的胜利。而猫意想不到的失利会又如何反转呢。
孩子们在为故事牵肠挂肚、开心捧腹的同时,是否也能捕捉到老鼠克敌制胜的诀窍,获得自我保护的智慧呢!
【第6画面】
原文:狗说:“亲爱的猫,晚餐真实太开心了,希望明天你能来我家吃晚餐。”猫想了想说:“我很乐意去,不过我呀想带上一位朋友。”狗说:“好朋友一起来,当然能吃的更开心,你带哪个朋友都可以。明天晚上七点怎么样?”猫点点头:“那就七点吧。”第二天晚上七点,猫准时来到狗的家门口,咚咚咚,敲了敲门。他的身边,站着一匹狼!有两只狗那么大,有四只狗那么凶!狗说:“请进,请进!”
解析:
老鼠和狗离开猫家的姿态很不一样,老鼠尾巴上翘很自豪,猫的尾巴平直显得很僵硬,狗双手插在裤兜中是悠然自得,猫却是一脸的无奈。
既然到猫家做客了,狗也发出了邀请,希望明天到狗家做客,有来无往非礼也吗!本来是老鼠和猫的游戏,狗的加入则成为双方阵营的游戏的中心。
狗吸取了这次的教训,也带着一个朋友去狗家做客,如法炮制行吗?狗和老鼠早有准备啊!斗智斗勇的游戏进行到了第二轮。
首次赴约时,老鼠带了朋友狗,猫没有达到目。狗邀请猫一起吃晚餐,猫带来了狼,以为这次一定能吃到老鼠。猫大力敲门,狼尾随其后,两手插兜,一脸的凶狠,有志在必得之意。
作者这里强调了狼的凶狠,但只是相对于狗和老鼠而言罢了,如果再遇到更大更凶狠的动物呢!
【第7画面】
原文:毛看了看狗,小声说:“狗归你,老鼠归我,怎么样?”狼没有说话,撇撇嘴,露出一个毛骨悚然的坏笑,两排锋利的牙齿闪闪发亮。猫和狼都忍不住舔了舔胡须。可是,党们打开,猫和狼惊恐地发现狗的身边坐着一条鳄鱼。鳄鱼微笑着看了看猫和狼,长满尖牙的大嘴正在慢慢地一张一合!
解析:
约定好的时间到了,猫请来了狼朋友,他们在门外计划着狼吃狗,猫吃老鼠,狼在外有磨刀霍霍之感。你们猜猜他们成功了吗?
当门打开,猫和狼惊恐的发现狗的身边坐着一条大鳄鱼。鳄鱼微笑地看着猫和狼,长满尖牙的大嘴正在慢慢地一张一合。
从着装的颜色看,狼的橙色比猫和狗的橘黄色颜色要深,而鳄鱼则身穿枣红色上衣。从衣服的深浅不同的色彩看出其凶狠的程度。
鳄鱼坐在地上,一是凸显其稳健有力,二是这样更好的视角来诠释这场斗智斗勇的相会。
相较于狼做出的凶狠的姿态,鳄鱼却落落大方微笑面对,外强中干的戏法不言而喻了。
这个故事首先给小读者的第一印象是幽默,这种民间故事式的以动物为主角一环套一环的结构,会让孩子不停地想要追问下一个环节的变化,大大提高了小读者的兴趣。
图画的色调简单。最多使用的是红色和黄色的暖色调,这调和了整个故事的阴暗度。同时又是警戒色,引起读者的关注。
【第8画面】
原文:猫和狼紧张地盯着鳄鱼的大嘴,好大!好红!好多、好多牙齿!他们吓得眼睛都直了,连桌上的四块奶酪都没看见。“唔……”狼回头看了看大门。猫往后退了两步,说:“其实……我们就是来问问,能不能换个时间,我和狼都有点不太舒服。”“哦,那太遗憾了,”狗说,“我本来还是想让你们尝尝法国布里奶酪呢。”(真的是法国布里奶酪)
解析:
尽管狼的大嘴很长,但和鳄鱼相比就小巫见大巫了。鳄鱼横跨满页的大嘴,完全居高临下罩住了狼和狗,在气势上完全降伏了对方。对方猥琐成一团,惊恐错愕,吓得眼睛都直了。
吓的猫和狼连连后退,找个不舒服的理由换时间,又再次约了狗来他家做客,介绍朋友认识。
狗很实在,拿出真的是法国布里奶酪,不像猫从鼠夹子上拿回来的,而且是四块奶酪,邀请朋友做客有诚意,而不像猫只准备了两块。尽管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游戏,但邀请对方就要像朋友一样,而不像猫的狡猾。
狼边往外走边回头附和着,猫就只剩下胆战心惊了,头不回的走了。
第二个回合,猫和他的朋友又失利了。他们还能怎么样呢!
【第9画面】
原文:“下次吧”猫咕哝着,和狼一起退到门外。猫想了想,又回过头对鳄鱼说:“明天晚上,我的一个远房亲戚会来和我一起吃晚餐,我想介绍你们认识,你可以来吗?带上你的朋友。”“非常乐意,”狗说,“不过鳄鱼去不了了,他今天晚上得回家。也许老鼠能和我一起去,可以吗?”“当然可以了!”猫强忍住笑,憋红了脸说,“八点我在家里等你们。”
解析:
猫和狼吃了哑巴亏,岂能甘心。猫回过头来又邀请狗和他的朋友一起吃晚饭,理由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会来”不打自招,又要换大将了。老套路,没新意。
反之,狗则很聪明,告诉猫鳄鱼就不去了,老鼠可能会去。本来老鼠才是猫心中的口味的,这又勾起了猫的兴趣,猫暗喜。狗给猫一个定心丸,给他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两个胖头胖脑的猫和狗一起对话,狼和鳄鱼扭到一边默不做声了。但鳄鱼翻着白眼,旁听着约定,是不是想,怎么不带我去了呢!而狼却很淡定,因为他已经不再时主要角色了。
约定的时间,从六点到七点再到八点,是给小读者有一个时间上的递增变化!
这个回合到了勇斗的关键点,成员进一步壮大,力量也井喷式发展,猫和老鼠的中心转化为猫和狗的较量,当然老鼠还是最诱人的砝码。这不,老鼠又要登场了吗!
下一个回合狗和老鼠又要登场了,可狗一定是邀请一个更大的朋友出场,狗和老鼠岂不是危机了吗!
【第10画面】
原文:第二天晚上八点,老鼠和狗一起来到了猫得家门口。猫得家里坐着一只大狮子,大狮子差不多把整间屋都塞满了。猫只能坐在狮子毛茸茸得大爪子之间。猫不怀好意地笑着。屋子里挤得只能放下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好吃的,都是猫买来讨好狮子的,有新烤的花生、香甜的葡萄干、糖霜小蛋糕、煎培根,还有盛放在银色托盘里的薄荷糖。
解析:
狗答应了邀请并告诉猫和老鼠一起,猫正得意忘形,因为他这次请来了狮子。
狗和老鼠来到猫的家,起先狗敲门,老鼠尾随。然后,老鼠冲到前面。他们不怕吗?没有准备而来谁有这份底气呢!
画面很有创意,右图做了剖面处理,使得门里门外的动静都暴露在读者面前。
猫那是相当执着,第三次精心准备了美食和大狮子。美食是讨好狮子而准备的,请一个大咖来压阵是需要本钱的。但也太委屈了狮子,猫窝岂是狮子能容身的。不知猫废了多大的心机和成本呢!目的只为了这场胜利而一洗之前的阴霾。
绘本文字较多,图画更多是对文字的辅助。这本绘本的情节和文字比图画更胜一筹,情节连贯,层层递进,结局却又出人意料。
【第11画面】
原文:猫仰起脖子小声对狮子说:“待会儿一开门,我抓老鼠,你抓狗,我们就成功啦!”“一定会的!”狮子伸出粗糙、血红的舌头舔了舔胡子。“你们来的真准时啊!请进,请进!”猫大声说。门一打开,猫和狮子就张着大嘴,把身子探了出去。
解析:
左画面,来描述猫和狮子的盘算,还是那个套路,事未成先分赃。认定胜利就是自己的了。可每次都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的,智者的分量能四两拨千斤,这次也是如此吗!
打开门,猫和狮子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欲望,表现出贪婪的一面,张开的大嘴,满口的利齿,凶恶的表情,一大一小的相衬。狗和老鼠是不是被狮子和猫吃了呀?
作者花了一个大版面,来展露猫与狮子的对话和贪婪。让读者认清了他们的本来面目和内心你的抓狂。相反,狗与老鼠就显得镇定多了。
狮子和猫看到了谁?让孩子们参与。孩子们都认为要比狮子强大的,是这样吗?
【第12画面】
原文:可是,猫和狮子谁都没注意到,狗和老鼠带来了他们的好朋友——黄蜂。一眨眼,狮子的鼻子就被黄蜂蛰了一口,然后是耳朵,然后是粗糙、血红的舌头,狮子疼得简直要疯了!
解析:
最精彩的部分来了,没翻页前,我以为老鼠请来的是猎人,但是完全出乎想象,老鼠请来的是不起眼的黄蜂。剧情的发展方向也太出乎意料了!
老鼠和狗带来了它们的好朋友——大黄蜂,狮子的鼻子、耳朵、舌头、嘴唇被大黄蜂蜇得疼得简直要疯了,狗仓皇地钻到狮子的胯下躲避。
而画面中的黄蜂,却异常的淡定,看着这场突如其来的结果。
相信孩子们在为故事牵肠挂肚、开心捧腹的同时,也能捕捉到老鼠克敌制胜的诀窍,获得自我保护的智慧。
制胜不在大小,有利器则无往不胜。狮子勇猛却不再点上,黄蜂甚小但一招制胜。我们人类更是如此,一招鲜打败天下无敌手,总有神功也无妨。
狗和老鼠出奇招,可见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有独到之处,知道一物降一物的妙招。而不像无头脑的猫和狮子。
【第13画面】
原文:他想要往后退,可是猫的房子太小了,根本就躲不开。紧接着,黄蜂又在狮子的嘴唇上狠狠蛰了一口。狮子把猫的房子撞成了碎片,逃了出去。
解析:
一眨眼,黄蜂蛰得狮子到处跑,狮子抬头惊恐地看着头顶上的黄蜂,滚圆的屁股无从出力,狮子把猫的房子都撞成了碎片,把猫撞翻在地,逃了出去。
请来了狮子,却没吃到老鼠,还搭上了自己的老窝,本亏大了。
【第14画面】
原文:猫跟着狮子跑,狗追着猫跑。猫的房子塌了,可是桌子还好好地呆在原地。所有好吃的东西也都原封不动地摆在桌子上呢!老鼠对黄蜂说:“我的好朋友,尽情享用吧!来点儿蛋糕,还是薄荷糖?花生真香,我要拿它当开胃小菜。这些东西足够咱俩吃了。如果猫侥幸逃掉了,狗也可以来大吃一顿。”
解析:
在窝外,猫跟着狮子跑,狗追着猫跑。作者采用了透视的技法,让此时的猫甚至远大于狮子和狗。败者落荒而逃在读者心中已经变得渺小了,给人一种心里上的一致感。
老鼠和黄蜂尽情的享用美食,老鼠成为至尊和美食的享用着。猫如果逃掉了,你放心,他肯定再也不会来打搅老鼠了。
作者用五个场面大力来渲染猫和老鼠的智慧以及猫和狮子的溃不成军。
从猫到后来的狼、鳄鱼、还有狮子。森林里可没有再比大狮子更庞大的动物了,但那小老鼠青睐的朋友黄蜂却出奇制胜。
这本书告诉我们,强弱悬殊时不一定要用直接对抗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且力量的对比也不仅仅以体型大小为决定性因素,比如故事结尾出现改变局势的那只小小黄蜂。
这种环环相扣的悬念,可以引导孩子们先进行自我探索、研究,多思考。那种感觉真的很棒!
【第15画面】
原文:如果猫真的逃掉了,你放心,他肯定再也不会来打搅老鼠了。
解析:
猫躲藏在树丛中,躲过了狗的追赶。那惊恐的神态让他终身难忘。月下风声鹤唳猫是不是又想到被追赶的瞬间呢!
猫是老鼠的天敌,又是一对世代的冤家。从传说中的十二生肖的故事中,知道从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十二生肖来纪年。玉帝为了给人间定时间给人类归属,决定在人间选拔十二种动物作属相。凡间各动物们展开了一场游河争夺“生肖王”的比赛,当时猫和鼠原好朋友,但为了争第一,他们和老牛组成一个团队,当行驶到河中央老鼠把猫推到河中,老鼠得到第一名,而猫最后一个上岸只得了13名,而没有入选十二生肖,从此老鼠和猫就结下了世代的仇敌,从此猫见了老鼠就穷追不舍。
但本例中的猫经过三个回合的较量,都输的体无完肤,即使搬来狮子来助战,却让一只小黄蜂追的四处逃窜。猫从内心上彻底被打服了,这对冤家从此再也不会过招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绘本故事,只是让小读者明白斗智斗勇的游戏而已,现实中的猫和老鼠从没有休战过。
【封&底】
解析:
封面和封底往往有着故事的连续性或演绎一个完整的故事,封面中猫和树洞中的老鼠过招,老鼠还要带着一个朋友去猫家赴宴,猫简单地想到再来一只老鼠而心花怒放。经过多个回合的过招,猫一只老鼠都没吃到,封底中的小老鼠仰天长啸:哈哈,一只也没有!是戏弄、是自豪。
当猫和老鼠这对天敌开展的这场居心叵测精彩的“做客游戏”,老鼠、猫、狗、狼、鳄鱼、狮子,一个比一个庞大的动物,为小朋友们展示了一物降一物的“食物链真人秀”。食物链的末端,又会有什么样的大咖出现?揭开谜团的过程,也是意外不断的过程。
这个故事用戏剧性十足的语言和信笔涂鸦的画风,讲述了老鼠和猫斗智斗勇的故事,将各种动物的特点表现得鲜活淋漓,营造出民间故事般环环相扣的悬念。孩子们在为故事牵肠挂肚、开心捧腹的同时,也能捕捉到老鼠克敌制胜的诀窍,获得自我保护的智慧。
四、作者信息
约瑟夫·洛,美国知名童书作家,除本书获得“1981年凯迪克银奖”外,作家还有另外两部作品入选“《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作家长期生活在马萨葡萄园岛和弗吉尼亚岛的圣约翰岛。
说明:本文属原创,未经作者同意,不可转载和移作它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童书研究案例丨《樱桃》:引导“悦”读,发展多元智能
【智慧背囊】老鼠百变
【Flash动画】寓言故事汇集
狮子把鳄鱼一步一步拐骗上岸,鳄鱼:这套路真是深不见底
欣赏||《动物王国》-固原
为什么狮子见了猫,反而跑得更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