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画荷的人如此之多,为何这荷格外不同?只因多了这一个字

画荷的人如此之多,为何这荷格外不同?只因多了这一个字

李老十生于1957年,于1996年去世。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在家排行第十,因此称自己为李老十。他的名字本来叫李玉杰,祖籍山东但却于哈尔滨出生。在他二十岁时,从美术专业毕业,后继续深造,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里面进一步学习。由于其扎实的功底和高超的绘画技术,因此被聘为出版社编辑,专门研究美术方面的内容。

不少画家都以荷为题材进行创作,比如齐白石和周思聪等著名画家,他们在画荷方面都比较擅长。运用了各种画法和表现形式,可以说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前人铺路的基础上,后辈不少画家都开始借鉴他们的画法。但是想要超越,那何等艰难!不仅需要吸收他们的画荷优秀技巧,还要不拘泥于过去的形式,画法不能重复,要有所创新。

而李老十,却另辟蹊径,画了不同于他们的荷——残荷,比别人的荷多了一个“残”字。过去也有不少大家曾画残荷,但是像李老十这样专注于残荷的却少之又少。这也让他在画残荷的路上更显独特。通过残荷李老十开始崭露头角,前人画荷,他不仅通过他们的画法总结出画荷经验,还能不断创新。将自己的想法加入其中,意境不同,表现出的荷自然也不相同。

无论从构图还是笔墨的运用,他都吸取了前人优秀的画法。比如齐白石先生和八大先生,李老十就借鉴了他们的画法,将两种风格融合。这样作出的画,大气浑厚,让人为之一振。不仅如此,他还融合了不少其它画家的善长技艺。

但他没有局限于前人的表现手法,加入自己对残荷的认识和感受。从整个画面来看,就能看到他所画出的残荷,具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意象与他人不同,均有李老十自己的情感和趣味所在。

—END—

本文系陈晓辉美术馆作者原创,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以上为嘉宾观点言论,不代表本馆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画|李老十残荷作品集锦
画家李老十
有谁记得画家李老十?
李老十画残荷,苍茫沉郁。
李老十画残荷
中国传世名画(三十四) 清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