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见室速就紧张?简单5步不用慌!

×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临床上常静脉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以终止室速的发作。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患者,首选电复律治疗,目的是尽快终止室速,维持稳定有效的血液循环,防止循环衰竭、心脏停搏或猝死。

无休止性室速对抗心律失常药物和电复律治疗均无效,急诊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可能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措施。

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持续性室速的患者,应建议接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预防心脏性猝死。

01
治疗方法
01
药物治疗

(1)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如果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可首先选用药物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室速、心力衰竭和右心室心肌病室速等,首选胺碘酮,也可应用利多卡因治疗。

胺碘酮的静脉使用方法:静脉负荷剂量+静脉维持。

胺碘酮

首剂负荷量:首先给胺碘酮100~150 mg,溶液稀释后缓慢注入(约10 min),必要时可在10~15 min后重复给予100~150 mg。

静脉维持:速度为1~2 mg/min维持6 h,随后以0.5~1.0 mg/min维持18 h,第一个24 h内总量一般为1200 mg,最高不超过2000 mg/d。

普罗帕酮可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室速等,对于冠心病室速和心力衰竭室速等不建议使用。

(2)特发性室速:应根据室速的心电图确定其起源部位。

右束支阻滞伴电轴左偏患者,可能对维拉帕米敏感。

电轴不偏或右偏伴左束支阻滞图形患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如无效则可考虑应用普罗帕酮,必要时选择胺碘酮治疗。

(3)尖端扭转型室速:这类室速应努力寻找并去除导致QT间期延长的病因,停用可能诱发的药物。

治疗上首先给予静脉应用镁盐。

对心动过缓和明显长间歇依赖型患者可考虑心房或心室临时起搏器治疗,也可短时使用提高心率的药物,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以等待临时起搏器安置。

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治疗应选用β受体阻滞剂,对于基础心室率明显缓慢者,可考虑起搏器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

02
非药物治疗

(1)电复律如室速时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为无脉性室速应尽早行电复律,双向200 J,或单向360 J,单次复律不成功者可重复多次。

如患者血流动力学虽有改变,但心电监护显示室速波形振幅较大,尚未发展至室颤者,可行同步电复律治疗。

先从50 J开始,如无效可考虑逐步递增至100~200 J。

对于复律失败者可尝试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再行复律。

(2)心肺复苏:对于无脉性室速,应立即启动基础心肺复苏,在电复律或电除颤的同时给予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给氧等其他心肺复苏治疗。

03
预防室速复发

抗心律失常药物和电复律可终止室速发作,但并不能根治室速。

因此,室速发作终止后必须给予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治疗,以预防室速复发。

但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带来不良反应,应该严密观察。

导管消融可能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措施,尤其是对于特发性室速患者。

特发性室速的消融成功率高,器质性心脏病室速消融的成功率较低,消融后复发率也较高。

此外,病因与诱因治疗如改善心肌供血,纠正低血钾、积极治疗心力衰竭等也十分重要。

02
病情观察

(1)症状及体征的观察:重点观察生命体征的情况。

(2)了解室速的常见病因和诱因:如冠心病、心肌病、电解质紊乱并及时处理。

(3)室速严重时可影响血流动力学,应注意监测并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室速的潜在病因,准确评估室速的危险程度。

(4)导管消融术后卧床6~12 h,穿刺部位沙袋压迫4~6 h。严密监测心率、呼吸、血压情况,密切注意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渗血、下肢水肿及足背搏动情况。

03
疗效分析
01
治愈标准

经电复律、消融治疗或药物治疗,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未再复发。

02
好转标准

经电复律、消融治疗或药物治疗,患者恢复窦性心律,仍有复发,但发作间隙时间明显延长或发作可自行终止。

04
进一步处理

抗心律失常药物和电复律可终止室速发作,但并不能根治室速。

因此,室速发作终止后应认真评估ICD和导管消融治疗的指征。

05
注意事项
01
确定诊断

根据室速的临床特征及心电图可基本明确诊断。

其他的检查不能给予直接的证据,但可起到辅助诊断或鉴别诊断作用。

02
预后判断
室速的预后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室速反复发作;

②心脏性猝死;

③室速长时间反复发作可导致心脏的组织学和病理生理学发生类似于心肌病的改变,即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其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

室速的预后大多不佳,但与心动过速的类型及基础心脏病有关。

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大多发生在心肌梗死之后,如果心动过速发作时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则心脏性猝死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预后取决于心功能状况和病因。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常提示有较为严重的心肌病变,一旦心动过速发作常常伴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心脏性猝死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预后一般较好,国内有学者报道连续观察相关患者11年而心脏仍无明显异常表现。

但有少数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发生晕厥和低血压,甚至发生心脏性猝死。

腺苷敏感的室性心动过速的预后大多良好。

大多数患者可长期生存而经有效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后无明显症状,但也有少数患者仍有心动过速发作,有的甚至发生心脏性猝死。

03
出院注意
1

积极进行病因及诱因治疗。

2

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复发,评估ICD治疗和导管消融治疗的指征。

3

特发性室速消融成功者原则上不需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消融不成功者可先观察2~3个月,酌情服用药物治疗;

若需再次消融,通常应在首次消融3个月后。

4

器质性室速患者应根据基础心脏病和心功能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及其他相应的治疗。

5

消融术后应常规服用阿司匹林0.1 g,每日1次,共1个月。

有高凝状态的患者应服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

6

术后随访内容:随访内容主要是室速是否复发或新发,术后3个月随访1次。

器质性心脏病室速患者此后每6个月随访1次,至少2年。

随访内容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行胸部X线片、心脏超声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置入ICD者定期程控及随访,了解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

参考文献:

[1]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洪葵,华伟,黄从新,黄德嘉,江洪,李学斌,李毅刚,汤宝鹏,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薛玉梅,杨新春,杨艳敏,姚焰,张凤祥,张澍.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20,34(03):189-253.

[2]Mahmoud Abdelnabi,Abdallah Almaghraby,Yehia Saleh,Sherif Abd Elsamad,And Sara Elfawal. Endomyocardial fibrosis presented by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case report[J]. The Egyptian Heart Journal,2019,71(1):

[3]黄震华.药物诱发的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6,35(07):473-477.

[4]Amir AbdelWahab,John Sapp.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with ICD Shocks: When to Medicate and When to Ablate[J]. Current Cardiology Reports,2017,19(11):

[5]张璇,王劲风,汤圣兴.室性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进展[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9,28(05):345-351.

[6]Chikezie K. Alvarez,Edmond Cronin,William L. Baker,Jeffrey Kluger. Heart failure as a substrate and trigger for ventricular tachycardia[J].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ac Arrhythmias and Rhythm Management,2019,56(10):

来源:好医术心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标准与讨论】胺碘酮规范应用专家建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
心律失常处理专家共识-2013版 2
一见室速就紧张?简单5步不用慌
心律失常 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