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化抗生素临床用药方案,抗生素疗程和降阶梯治疗如何应用?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阅读

关于抗生素疗程和降阶梯治疗的实用建议总结!


抗生素是重症学科中处方最多的药物之一,然而,抗生素治疗的持续时间不当可能造成抗生素耐药性增加、感染并发症增多等危害。

调整抗生素的使用疗程和降阶梯治疗是抗生素管理的重要方向。本期,我们邀请了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的张睢扬教授,为我们解析抗生素疗程要点和降阶梯治疗策略。

01

控制抗生素疗程,首先关注这些重点因素



使用抗生素时,我们希望既能做到缩短疗程,减少副作用,同时保证临床疗效。张教授表示,谈到抗生素的疗程,以下影响因素值得关注:

1.感染的严重程度:感染的菌量多少、毒力强弱以及机体的反应程度。

2.感染部位:血浆和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存在差异,若以血浆的药物浓度为标准,会造成抗生素的用量不足以及疗程过长。

3.感染源的控制:特别对于腹腔感染的脓毒症、导管相关性感染,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感染源和合理应用抗生素。

4.微生物的特性:细菌接种量、最低抑菌浓度(MIC)、是否有细菌生物膜、是否为胞内菌也是影响抗生素疗程的重要因素。

5.抗生素的种类选择和剂量:主要遵循5D原则[1],即:

  • 决定(Decision):即决定抗生素的使用时间。脓毒症3.0要求脓毒性休克的患者一小时内用抗生素,反之没有脓毒性休克的,最好在三小时内用上抗生素。
  • 药物(Drug):根据抗生素的MIC值、药动学/药效学(PK/PD)参数、是否容易到达感染部位等因素综合考虑。
  • 剂量(Dosing):充足的剂量和中等剂量抗生素,应用疗程明显不一样。充足的剂量可实现短疗程,然而,中等剂量或亚治疗浓度,易出现疗程的延长。
  • 降阶梯(De-escalation):适时进行降阶梯,调整用药策略。
  • 疗程(Duration):抗生素的种类选择和剂量最终也会影响治疗的持续时间。

6.基础疾病和免疫状态:患者有基础疾病或出现免疫功能障碍时,抗生素疗程不同。

7.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需要观察患者治疗之后的48小时~72小时的临床缓解情况,包括血象、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

8.生物标志物:常用的两种生物标记物为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

02

短疗程抗生素应用,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根据使用抗生素的持续时间,可以将疗程分为<10天的短疗程和10~14天的长疗程。早期的临床研究发现,长疗程的应用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治疗失败率。2017年至今的临床研究更倾向于支持短疗程,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进展。

目前,从临床随机对照(RCT)试验情况上看,短疗程研究以回顾性研究为主,前瞻性研究比较少,并且大多排除了重症患者、免疫缺陷的人群。其他问题还包括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够、用量难以控制。这些都导致部分患者在应用短程疗法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鉴于上述情况,张教授建议,在重症感染短疗程治疗时应排除以下风险因素:1.缺乏有效感染源控制,特别对于腹腔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有脓肿的坏死性肺炎感染;2.免疫缺陷,如骨髓移植、艾滋病(HIV)、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等;3.多重耐药菌的问题。除此之外,研究人群的限制以及PCT应用的经济性问题还有待未来进一步解决。

03

不同感染部位和不同病原菌,如何调整抗生素疗程?




对于几个常见感染系统,张教授梳理了国际指南推荐的抗生素疗程方案,整体而言,趋向于短疗程的比较多见[2-4]

1.菌血症:《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循证治疗指南》要求疗程为14天。对于化脓倾向比较少的革兰阴性菌感染,可以缩短疗程至7天左右。但是对于复杂的菌血症,如有脓肿,建议适当的延长疗程。对于非发酵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在疗程上还有争论。

2.肺部感染:2016年美国与2017年欧洲发布的《临床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实践指南》均推荐疗程为8天。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临床肺炎的治疗主要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在使用这类肺泡衬液浓度比较低的抗生素的时候,需要足量和尽可能雾化。

3.腹腔感染:根据国际上的推荐,如果感染源控制比较好,抗生素的疗程基本在4~5天,如果是复杂的感染,一般情况在5~7天。

4.泌尿系统感染:推荐为7~14天,具体应根据感染的复杂程度和情况而定。

5.其他部位的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基本为长疗程,并且需要充分引流。


而根据病原菌的种类,抗生素可以参考以下的疗程推荐:

1.肠杆菌科感染:公认的疗程为7天左右。值得注意的是, RCT试验大部分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相对较少。

2.铜绿假单胞菌:在对抗生素敏感的前提下,推荐7天左右的疗程。如果MIC值比较高,需考虑采取10~14天的方案。

3.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相关指南推荐为血培养转阴后14天。

4.其他的细菌感染:相对研究较少,可参考肠杆菌科感染,特殊菌如军团菌推荐14~21天,布鲁斯杆菌病推荐6周等。

04

启动抗感染药物降阶梯,坚持3大原则



抗生素使用时,第一个阶段为经验性使用抗生素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有目标的经验性治疗和目标治疗的阶段。因此,在24~48小时以后,应重新对使用抗生素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动态的评估,即抗感染的降阶梯治疗。张教授介绍到,抗生素降阶梯的原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 首先,从初始处方开始24~48小时后应重新评估所选抗生素,即评估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变化。
  • 其次,还需要从检测结果和培养结果中获得支持,如弥漫性肺部病变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NGS)可以获得较快的诊断。
  • 最后,值得关注的是,患者整体好转的趋势可为降阶梯的启动提供契机。

2020年欧洲重症监护医学学会 (ESICM) 与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感染病学会 (ESCMID) 危重病患者研究组(ESGCIP)对于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给出了专业的循证指导[5]:第一,推荐建立在确定的培养结果和抗菌谱可用的24小时内,进行抗菌素的重新评估。第二,除了难以治疗的病原菌感染外,对所有细菌性病原体感染,进行降阶梯的推荐。第三,建议对培养阴性的危重症患者,考虑交替进行非感染性诊断,并停止全部或者部分抗生素治疗。第四,推荐降阶梯可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危重患者。第五,降阶梯可以适用于所有感染源。

05

怎样进行抗感染药物降阶梯?



关于降阶梯策略,各大权威机构推荐的标准尚未统一,那么怎样合理进行降阶梯?张教授提出3个要点:

1.广谱抗生素转向目标治疗,采用更具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从2018年,脓毒症指南推荐,对病原菌不确定的脓毒症患者,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如果患者有脓毒性休克或者之前使用过抗生素,可推荐美罗培南。48~72小时以后,病原菌结果确定或者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即可开始进行目标治疗降阶梯 [6]

2.从联合治疗转为单药治疗:包括停止使用联合治疗中为某些病原菌提供双重保护的抗生素,停止使用在经验性方案中使用的抗生素,以覆盖临床培养中未最终分离的病原菌。

3. 静脉用药改为口服用药:静脉用药不涉及生物利用度的问题,而从静脉改为口服时,需注意患者消化道功能的恢复情况。

06

总结


降阶梯治疗是抗生素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尽管临床指南建议在获得培养结果后应使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但目前临床上仍缺乏降阶梯治疗的意识和习惯。临床医生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基于控制感染的同时,尽量缩短抗生素的使用,减少抗生素对患者的相关危害为原则,利用最新的循证依据指导临床实践。

专家简介

张睢扬

  • 医学博士、教授;苏州大学和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
  • 第三军医大学和锦州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理事
  • 北京药理学会委员
  • 中国老年医学呼吸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委员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通讯编委、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编委
  • 对呼吸专业急、危重病的救治,重症感染抗生素的PK/PD的研究和无创、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有较好的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Adembri C, Novelli A, Nobili S. SomeSuggestions from PK/PD Principles to Contain Resistance in the ClinicalSetting—Focus on ICU Patients and Gram-Negative Strains[J]. Antibiotics, 2020,9(10): 676.
[2]肖永红.美国感染病学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疗指南要点[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03(2):53-57.
[3]Kalil, Andre C , Metersky, et al.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Hospital-acquired and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2016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and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J].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6.
[4] Torres A , Niederman M S , Chastre J , et al. International ERS/ESICM/ESCMID/ALAT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and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J].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2017, 50(3).
[5]Antimicrobial de-escala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position statement from a task forc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ESICM) and European Society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ESCMID)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Study Group (ESGCIP).
[6]Levy, Mitchell M , Evans, et al. The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Bundle: 2018 update[J].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2018.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症感染降阶梯抗菌治疗策略的修正刍议
不惧MERS 重症感染的规范化治疗
用药指导 ▎尿路感染患者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
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管理:2016年美国传染病学会及美国胸科学会临床实践指南全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三)
一个最全到不能错过的尿路感染用药知识点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